04.03 三大突破口:对标中心城区新定位

<table> 三大突破口:对标中心城区新定位

奇槎片区纳入三龙湾发展规划范畴,未来将成为禅城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的头部区域。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table>

在今年的禅城区两会上,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现代化佛山中心城区”的新定位。

一个城市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更有效的创新驱动,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更高的生产效率。

从今年的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不难发现,有三个领域将成为实现禅城发展新定位的突破口。可以预见,今年禅城将激发村级工业园等旧改资源潜能为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以龙头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形成,构建经济可依靠的产业;抢抓“三龙湾”发展机遇,以奇槎2平方公里为支点,撬动禅城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李晓莉 阎锋 梁志毅 李晓玲

突破口一

旧改突围

改出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3月25日,南庄镇举办“‘产业振兴 共赢湾区’2019年上半年南庄镇千亩载体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一口气推出总计1010亩村级工业园区改造项目,包括:贺丰园区、紫洞园区、湖涌园区、村尾园区等四个园区。超千亩村级工业园改造载体,在佛山全市32个镇街中都属少见。

时间再往前,一个月前的禅城2019年上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仪式,设在禅城区张槎镇街道大富村的一处工业用地上。这里曾经是小作坊云集的一层低矮厂房,租金常年维持在每平方米10元左右,2016年大富村理顺村集体经济体制后,该地块用8个月时间快速完成拆迁平整,未来,这块土地上将成为村集体投资的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一期),高端产业项目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佛山光城)将进驻该产业园。

优质高端产业进驻禅城的背后,作为高度建成区的禅城,正在以旧城改造尤其是村级功能工业园改造提升为突破口,探索出中心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政府工作报告更进一步明确提出,禅城要以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出实招、动真格推动村级工业园整治,到2020年完成1.82平方公里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帮助引入一批绿色低碳高端的产业项目,“新瓶装新酒”打造示范园区,有效带动一批村级工业园主动升级。

旧改改出高端产业释放发展新空间

3月25日南庄推介千亩村级工业园的载体从何而来?南庄镇委书记陈辅明表示,南庄的“村改”项目之所以能够短期内快速推进,根本原因在于整合了政村企三方的痛点与需求,真正实现政村企三方共建共治共享。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村改”能够加强农村党建,提升村党组织的组织力,破解南庄南北片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尽快形成南庄南北片平衡发展、城乡共融、产城共融。

事实上,南片现有的产业空间和经济增长空间较为有限,高质量发展缺少载体,经济增长提质无从谈起。但与此同时,南庄现存超过2万亩村级工业园,去年以来,南庄镇稳步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完成对全部66个村级工业园区摸底核查,形成村级工业园改造“一张图”。该图显示,南庄66个村级工业园中,占地1000亩以上的有2个,500—1000亩的有13个,200—500亩的有21个,工业总产值大约占全镇的1/5。

站在张槎路大富村头,向对面望去,刚刚平整出来的土地上正在加紧施工,东侧则仍旧有大片的厂房和小作坊正在生产,东侧地块将是接下来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项目的二期地块,面积和容量将更大。一个总投资100亿元,集成高能激光研究院、销售平台和制造平台的高新技术产业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佛山光城)将正式亮相。

这一龙头项目落地禅城后,将开展高端激光芯片和高频率光纤技术研发和应用生产,并致力于在禅城集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据不完全统计,张槎街道目前有村级工业园土地4000多亩,实际获得高效利用的不足1/4,接下来,张槎将继续大力推进土地资源整合,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同样,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核心街区祖庙来说,“祖庙如果要发展,每一寸土地都是要拆出来的,没有旧改就没有祖庙的发展。在很多人的眼里,感觉祖庙就是一个旧城区,没有发展空间。”祖庙街道办事处主任肖映泽并不回避祖庙街道下一轮发展中的土地空间和载体问题,他表示,祖庙几乎没有工业用地,中心城区做大第二产业的可能性小,方向就是通过“三旧”改造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城市配套,尽可能把中心城区的功能补充完善。

因地制宜“旧瓶装新酒”创新探索“新瓶装新酒”

“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项目不仅是一个‘腾笼换鸟’的项目,更是‘新瓶装新酒’。”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与大富村这片村级工业园类似,禅城大部分的村级工业园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小型低矮厂房,发展到现在,这些物业载体亟需进行更新改造。

他表示,大富村委会主动作为,将此前由多个村小组作为旧物业主体的村集体土地,统一交由村委会统筹开发。在腾出200多亩土地空间的基础上,这里将建成55万平方米的大载体,从产业上来讲,原来“大排档”式的厂房变成了现代化的高端厂房,为承接更好的高端项目腾出了空间。空间腾出来后,能够引入高端的新兴产业项目,其实更是区镇村联动的结果。

肖映泽表示,祖庙街道要通过“三旧”改造,把中心城区功能缺位的地方补上,尤其是高端产业。只有通过旧城改造“旧瓶装新酒”和“新瓶装新酒”,在其中找到经济的发展点,实现量的拓展与质的提升。

而3月25日南庄镇推出的贺丰园区,则是南庄镇首个引入公资参与的“工改工”项目试点。贺丰村位于南庄的东南片,无论城市建设还是土地开发进度都相对缓慢,整个区域的价值一直很难提升。在改造过程中,南庄镇政府帮助其引入一家公有资产管理公司。

公资介入贺丰园区就地转型升级,将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则是显而易见。对于村集体来说,在载体升级后不会面临招商压力,政府会引导既有企业走创新升级之路,同时协助载体招商,用市场手段促进村里物业和产业升级。而对村民来说,改造后的园区会全方位进行安全、消防、环保等方面升级,所有的投入均由公资公司承担,不需要村民再投入,帮村民减负。

而通过园区的社区化建设,包括道路、交通、环境、文化、教育、医疗等配套都将建设,村民也可以共享。此外,村级工业园改造也会带动村属周边物业价值的提升,进而形成符合先进产业的新的人群结构,并带动区域消费能力和第三产业发展,形成新的产业生态。

“村级工业园改造表面上是产业载体的提升,最终达成的效果其实是整个产业和城市形态的提升。”陈辅明评价说。

突破口二

产业升级

超千亿产业集群迸发新动能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今年的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并不讳言禅城产业面临的问题。

禅城区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紧扣“新动能”这个关键词才能取得突破。报告指出,禅城在今天将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壮大五个“拳头产业”,力争打造一批超千亿元、百亿元产业集群。

这是禅城打造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必然选择。在产业发展层面,禅城如何通过城市建设、政务改革的成果转化成为经济成果,转化成为市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只有把行业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带到禅城来,打造产业集群,才能进一步吸引人才,让市民享受到禅城的发展成果。”刘东豪表示。

培育壮大五个“拳头产业”

去年6月,在南庄镇紫洞村,科力远中国混合动力及传动系统总成技术平台(下称“科力远CHS”)佛山工厂在佛山市禅城区正式投产,成为禅城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科力远作为全球混合动力总成的龙头企业,成功切入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的关键领域,填补了佛山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多项空白,为佛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像科力远CHS这样的龙头项目,被禅城赋予了更多期待。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李凯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禅城要以龙头项目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发力五个“拳头产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花大力气培育新兴产业,年内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其中,五个“拳头产业”包括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泛家居、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材料产业。

禅城区人大代表、南庄镇委书记陈辅明表示,目前以科力远CHS项目为龙头,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南庄镇越来越明晰。“以新能源混合动力汽配制造业为龙头,吉利工业园的日系汽配企业为重要基础,佛山环球国际汽车城及樵乐路一带高端汽车销售终端的日渐发展为带动,同时还拥有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检测基地。”

以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为基地,禅城还将打造“佛山光城”。在张槎街道,目前一期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已经揭牌,宝光新宇第一条生产线预计近期投产。二期以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中部片区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重点,整理辖区内200多亩土地,承接高能激光产业园生产基地的扩展,并加快引入上下游产业和服务配套。

作为产业新动能的代表,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目前已经展现出其链接产业资源的价值和能力。在今年2月28日举办的禅城区高能激光应用推介暨特种光纤技术重大成果发布会上,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还与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科力远混合动力有限公司、中山大学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激光技术在激光通讯、工业自动化和汽车混合动力总成生产等领域的应用。“这有望推动禅城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颜雪锋说。

挖掘项目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科力远CHS和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两个重大项目的落地,是禅城多年以来推进城市产业双转型、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最新成果。

在科力远CHS项目背后,禅城寄托着打造汽车及新能源产业集群的愿景;而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这个实力雄厚的研究院,在计划中将成为“佛山光城”的核心,形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这两个落户禅城的产业项目背后,既是禅城补足了发展新动能的举措,同时也是禅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力的体现。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随着国内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将从工业化时期的二三一走向三二一的城市结构,这是必然趋势。”陈鸿宇表示。

因此,禅城适时提出“打造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现代化佛山中心城区”,这个制造名城的中心城区为自己重新找准定位,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促产业高端化。同时,在产业层面,禅城通过更为丰富的角度审视一个产业项目的潜力,更加强调挖掘项目的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今年区两会上,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指出,当下产业发展一定要靠创新和设计。“生产变容易了,销售、设计变难了,只有通过创新抓住用户,一个产业才能留住最丰厚的利润。”刘东豪表示,科力远CHS和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两个项目体量大,在产业链条上具有强大的带动和辐射能力,正是禅城需要的产业。

突破口三

奇槎“尖兵”

三龙湾核心区辐射带动全禅城

今年的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赋予了奇槎发展“尖兵”的定位。报告提出,全力把奇槎片区打造成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的“尖兵”,确保纳入“一环创新圈”的项目以最快速度落地达效,为佛山深度对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提供禅城支撑。

“尖兵”意味着优秀,且在发展中冲在最前面。而目前奇槎仅有2平方公里的面积,如何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以及三龙湾创新集聚区核心的定位,让奇槎先一步发展,并借助资源的进一步输送,撬动禅城的大发展?

禅城将逐步构建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高铁网络的立体化交通,连接广州,串联整个珠三角及国内城市,让城市格局大开。与此同时,在禅城内部加密中心抱团,加强地域与产业连接,让奇槎这个“尖兵”能顺势发挥作用,整体撬动禅城的高质量发展。

外部城市格局大开内部加密中心抱团

两年多前魁奇路东延线正式开通的消息至今看来,也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它让禅城与广州南站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仅需15分钟车程。

该道路的打通,让禅城更进一步连接外部市场,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便是奇槎。

作为禅城乃至佛山的东大门,奇槎位于禅南顺三地交界,上接千灯湖片区,下连顺德北部片区,背靠季华路商务带,区位连接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外部格局的打开,让奇槎迅速站在了佛山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地带,它将引领石湾甚至禅城,站在更高起点,参与全球产业更高水平分工。对禅城而言,奇槎既是“一环创新圈”中三龙湾对接广深走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是撬动高端人才、产业等资源流入的“尖兵”,更是撬动中心城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支点。

背靠禅城核心地带完善的教育、医疗、产业等“强项”,奇槎汲取养分,蓄力待发。

而利用奇槎撬动禅城整体发展,还需要内部支撑。禅城在内部正加密中心抱团,在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功能上持续发力。

前不久,孔海文参加禅城区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南庄代表团讨论时的发言,就释放出如此信号。他表示,地铁二号线预计明年中投入运营,届时从南庄去到佛山中心城区仅需10分钟左右,到广州南站约30分钟,一小时可通达广州市中心城区,“对拉动南庄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颠覆性的作用。”

从连接广州的距离来看,南庄是中心城区的最远端,禅城将投资超10亿元,架设季华二桥、石南二桥,分别从张槎和石湾两个街道接入南庄,加强禅城内部的中心紧密抱团。

届时,奇槎“尖兵”将把对接外部市场的各种优质创新资源,通过内部交通网络,源源不断输送至禅城腹地,实现资源的对接、共享,在创新发展上撬动禅城各镇街齐头并进。

回应三龙湾创新极核命题带动全区迈向发展新高地

格局既已打开,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

“奇槎要做的一定是禅城发展中缺少的,又是三龙湾发展需要的。”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禅城要想明白在三龙湾里奇槎要做什么,机会在哪里,在禅城发展的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短板在哪里。未来在三龙湾的发展中,奇槎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两方面的结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奇槎正是朝着这个方向,早已摒弃了过去发展不锈钢简单加工的设想,瞄准立体交通网络、高铁经济所带来的高端人才与资源,做好配套服务,着力发展生命健康等产业。

在佛山举全市之力发展三龙湾创新集聚区的当下,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唐旭明直面奇槎这个发展“尖兵”的短板,更是明晰了其优势。

“与其他镇街相比,奇槎片区在高端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创新方面还比较薄弱。”他表示,石湾将结合片区实际,在与南海、顺德协同推进三龙湾建设的同时,重点引进人才、生命健康等产业,与三龙湾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发展。

目前,奇槎正在打造国际社区,建设人才集聚高地;引进高端健康产业,打造高端生命健康产业园。据悉,该产业园预计总投资70亿元,已与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产业地块出让,启动项目建设。

在此基础上,结合禅城整体产业布局的实际,奇槎将撬动石湾已有基础的大健康产业,凭借禅城内部教育医疗完善配套的吸引力,通过内部的中心紧密抱团,把城市外部的人才、教育、产业等优质创新资源输送到禅城的腹地,撬动禅城的创新发展,把禅城推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台阶。

而禅城目前正在打造的“东平河创新产业带”则以奇槎片区为头部区域,通过对现有产业和土地资源进行融合,链接“一环创新圈”资源,促进禅城产业的整体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