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北廠村名的來歷

北廠街位於德城區西北的古運河岸邊。歷史上這裡曾是皇家糧倉的所在地,而這裡叫“北廠”也叫“老虎倉”,這是為什麼哪?

“老虎倉”的來歷

駐在德州城的皇糧倉,最早的史志資料它可上溯到金•天會七年(1129)。因當時該糧倉所處的位置屬“將陵縣”管轄,故名曰 “將陵倉”。同時,朝廷還在此設置了“捕盜司、達魯花赤、監支大使”等,負責漕運和倉儲安全的衙門。從此,這一帶便成了御用碼頭和皇家糧倉的所在地。

元朝將大運河調直後,大運河貫通我國南北,故“漕運”更加興旺,老虎倉的倉儲規模也隨之加大,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了。固元朝把“將陵倉”升格為“陵州倉”。

明朝雖建都南京,但仍啟用了該糧倉。明·永樂九年(1411),又將“陵州倉”改名為“廣積倉”,也稱德州水次倉,後又在此增加了常豐倉。明·永樂十三年(1415),朝廷在德州城裡設立了“戶部監督分司”,該分司的主要官員稱“糧儲道員(臺)”正四品。所謂“戶部監督分司”系朝廷直接派駐的財賦機構,是德州級別最高、實力雄厚的道臺衙門。

該衙門駐在南門東街,具體辦事及倉庫管理機構均駐在老虎倉。到明·成化年間,該衙門先後在老虎倉修了浥清軒、三友閣、濯纓等三座園庭。正德年間,又建了“公廉”“忠愛”兩座牌坊。

明·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後,每年通過南運河漕運至北京的皇糧,達四百萬石左右,這其中五分之一的皇糧,相當部分就儲藏在德州城的廣積倉裡。

北廠村名的來歷


可為什麼這裡叫老虎倉哪?一種說法:原來這一帶的地名都是按著朝廷的命名而稱謂的,如:元朝叫“陵州倉”、明朝叫“廣積倉”等。因管理該皇糧倉的衙門系由朝廷直接派駐機構,也是德州城級別最高、實力最雄厚的道臺衙門。其官員的腰牌和開路牌上均為虎頭,故民間稱之為“老虎倉”。

另有民間傳說:在該皇糧倉附近,有德州衛指揮使王鋐的墓地,王鋐是在參與土木堡之變時戰死的。在他的墓地裡有石虎,因王鋐墓裡的“石虎”而得名。

三是民間傳說:某家墓地裡的石虎成精後,夜裡不斷來運河邊喝水,某日被路人看見後,而留到了河邊不能動了,此地而得名“老虎倉”。實際,在北廠土圍子的東門外,確有一隻無名氏的石老虎,因它靠近糧倉門,民間習慣性格稱其為“老虎倉”了。傾向第三種說法的較多。

北廠之名的來歷

從金、元到明、清,德州的老虎倉一直就是皇糧漕運和儲藏之地,據《漕運通志》記載:至明朝中期,德州水次倉有東倉廒29座,263間;西倉廒12座,117間。清雍正九年(1731),朝廷又建新倉廒120間。可見當時該糧倉是何等的規模了。故人們稱他為“錢糧都會”“天下糧倉”等。德州城也因它而名聲大震,故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衙門凡與之有關的機構,都來此設衙門、修公館、建倉庫、派駐官員等,以涉足皇糧的倉儲和漕運之事。

如:漕運的皇糧由漕兵押運到老虎倉碼頭後,應由地方官員對其組織裝、卸、運、入倉等相關事宜。可為了經濟利益,德州衛駐軍經常與地方因此事而鬧糾紛,甚至因此而出現雙方爭鬥,而曾出現過延誤漕運之事。為協調軍地關係,戶部又在老虎倉設了“戶部監兌分司”。一度在德州城出現了“戶部監督分司”和“戶部監兌分司”兩個同級別道臺督糧衙門的奇怪現象。

又如:當時濟南府的四個州二十六個縣,均需直接到德州老虎倉繳納皇糧。故濟南府衙就在此處設了“濟南府兌糧公館”,在公館門前還建了“民田公兌”和“撫軍裕民”的兩座跨街牌坊。為此,濟南府屬下的三十個州縣,均在德州老虎倉建立了公館和糧倉。

還有朝廷駐在臨清徵收河運錢糧的盤糧廳,也在這裡建了盤糧廳衙門等。故德州老虎倉一帶便成了世人矚目的地方,各種商店、旅館、車店接踵而立,成了德州最繁華的商業區域。

可“北廠”之名到底源於何故哪?此事說法諸多且一直困惑著德州:

其一:有人認為這其原名是“北倉”。人們將“倉”字演繹成了“廠” 字,而得“北廠”之名。

其二:有人認為:因明永樂五年(1407)在北廠西街村西設了遞運所,為了與大西門外的扛夫廠區別,故稱“北廠”;

其三:德州兩個衛均負責漕運,德州衛先在北廠建修船廠,建左衛後又在北廠之南建了修船廠,為區分兩個修船廠,而得名北廠。等等類似說法不下十種,其中也有些怪異不靠譜的說法。但“北廠”到底源於哪裡哪?

需知,我們的祖先在用詞和字方面是很講究的,廠字當何講?查閱諸多字典其結論是:廠(chǎng):1.指用機械製造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工場。2.有空地方可以存貨或進行加工的地方:煤廠。3.棚舍:“枳籬茅~共桑麻。”4.中國明代為加強專制統治而設的特務機關。另:廠(ān)同“庵”,多用於人名。廠(hàn)山邊岩石突出覆蓋處,人可居住的地方。

故由此可以得出:“北廠”即德州城北儲存糧食的廠地。北廠系古人正式命名的地名。只因我們將“廠”與“場”的用法誤解了,因而才出現了諸多的誤解。

此處為皇糧的儲藏之地故多為倉庫,民間便稱其為“老虎倉”;官家正式命名的卻為“北廠”。 就這樣人為的將此地分成了兩個地名,即北廠街和老虎倉。

實際,老虎倉即北廠、北廠即老虎倉。可畢竟還是以官家命名為準,即延續下來官稱為“北廠”。 後來又出現了北廠西南街和北廠東北街等名稱。

隨著皇糧倉的敗落,這裡的繁華逐漸被人們淡忘了,可“北廠”之名卻傳了下來,這就是“北廠街”名的來歷。(馬惠彬

注:

1、達魯花赤,蒙古語,原意為“掌印者”,是蒙古帝國歷史上一種職官稱謂。成吉思汗在各城設置“達魯花赤”,也就是督官。達魯花赤是代表成吉思汗的軍政、民政和司法官員。

2、遞運所:明代的驛遞機構由三部分組成:驛站、遞運所和急遞鋪。這三個機構各司其職,驛站主要負責郵傳迎送、重要軍事情報的傳遞等;遞運所主要負責輸送軍需物資及貢品;急遞鋪則主要傳遞公文;

2014年12月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