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記錄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兩次為國登頂的《攀登者》,是今年國慶檔最被低估的電影。《攀登者》的預計票房將超過11億,沒能達到影片上映前片方和觀眾的預期。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因為喜歡並二刷了《攀登者》,影小妹最近觀看了多部以攀登珠峰為題材的影片。

以紀實文學《進入空氣稀薄地帶》改編的電影《絕命海拔》記錄了1996年商業登山隊的慘烈山難。《絕命海拔》不如《攀登者》精彩熱血,豆瓣評分卻有7.5,更令影小妹為豆瓣評分只有6.6的《攀登者》感到遺憾。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在《攀登者》裡,吳京、胡歌等主角多次致敬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而馬洛裡的傳奇也被BBC拍成了紀錄片《最狂野的夢想:征服珠峰》,這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高達8.7。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今天,影小妹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最狂野的夢想:征服珠峰》這部很像懸疑片的紀錄片,這部電影多方位地展示了BBC拍攝紀錄片的手法是多麼爐火純青。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在《攀登者》裡,吳京飾演的方五洲在學校教課的時候,說起1924年喬治·馬洛裡首次從北坡挑戰珠穆朗瑪峰,但在距離頂峰800英尺(244米)的時候失敗。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在《最狂野的夢想:征服珠峰》中,紀錄片還原了康拉德·安克1999年帶領探險隊在珠峰找到喬治·馬洛裡遺體的一幕,馬洛裡的遺體趴在珠峰北坡海拔8170米的地方。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風吹雪打了75年,馬洛裡的衣著支離破碎,但通過繡著名字的衣領可以確認這就是他。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安克發現,馬洛裡的右腿腳踝上方有一處骨折,這在冰天雪地的珠峰是致命傷。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紀錄片用真人實拍的方式模擬了1924年可能發生的場景——馬洛裡當時沒戴護目鏡,因此可以推斷他下山的時候是晚上,可能發生了事故,所以他摔落折斷了腿。馬洛裡把左腿疊在受傷的右腿上以減輕痛苦,之後他很可能在半小時以內就因為受傷或失溫而死去。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在整理馬洛裡遺物的時候,安克發現,馬洛裡妻子露絲的照片不在他的身上。75年前,馬洛裡曾經承諾把露絲的照片留在珠峰山頂,這是否意味著他當年登頂成功了呢?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紀錄片開頭提出這個問題之後,整部電影就圍繞這個疑問展開。

喬治·馬洛裡從小就愛爬教堂,他畢業於劍橋大學。紀錄片展示了許多馬洛裡的舊照,這些黑白照片裡的馬洛裡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在《攀登者》裡,吳京飾演的方五洲打算向章子怡飾演的徐纓表白,用的就是馬洛裡當年的方式。馬洛裡徒手爬上教堂屋頂,讓心上人露絲注意到他,方五洲也徒手攀爬了廢舊工廠。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最狂野的夢想:征服珠峰》裡沒有講起這段故事,馬洛裡和露絲在1914年墜入愛河,然後結婚,有了三個可愛的孩子。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露絲擔心丈夫的安全,反對馬洛裡攀登珠峰,紀錄片中將馬洛裡、露絲和珠峰的關係形容為“三角戀”,還是挺貼切的。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1921年,馬洛裡第一次去了珠峰,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探索攀爬路線。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1922年,馬洛裡再次向珠峰發起挑戰,這次他不光失敗,雪崩還奪去了7個腳伕的生命。不過這一次,馬洛裡拍攝了珠峰的影像,讓世界看到了“第三極”的壯麗風貌。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後來馬洛裡去了美國演講,當《紐約時報》的記者問他為什麼要攀登珠峰,馬洛裡說了那句流傳於世的“Because it’s there(因為山就在那兒)”。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在《攀登者》裡,胡歌扮演的楊光每次說起這句名言,都充滿了敬仰之情。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1924年,喬治·馬洛裡和同伴安德魯·歐文決定再次攀登珠峰,這次他們有備而來,在珠峰的不同高度建立了多個營地,這一策略一直延續到了近百年後的今天。紀錄片用特效模擬了珠峰的地形和修建營地的地點,把這些信息直觀地呈現給觀眾。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在衝頂之前,馬洛裡給女兒寫信,和女兒相約8月底一起開茶會吃蛋糕。其實當時馬洛里正在受到咳嗽的折磨,歐文則苦於腹瀉,兩人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沒有釘鞋,沒有牽引繩,穿著7層還是會被凍透的衣服,人工氧氣最多隻能維持8到10個小時,很可能爬到一半就沒有氧氣了……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馬洛裡和歐文開始衝頂。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即使已經知道他們在歷史上的結局,但這部分舊照結合真人拍攝的史實再現依舊令人驚心動魄,帶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6月8日,隊友最後一次在山下看到兩個“小黑點”,馬洛裡和歐文距離頂峰244米……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幾天後,搜救隊員在雪地上用毛毯擺成十字,他們沒能找到馬洛裡和歐文的遺體,但是確認他們已經遇難。因為在海拔7925米以上,酷寒和缺氧會使人體壞疽,沒人能撐那麼久。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消息傳回英國,挽鐘響徹不列顛,舉國哀悼馬洛裡,許多人都相信:馬洛裡登頂過珠峰!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直到2007年,康拉德·安克決定和搭檔里奧·霍丁重走馬洛裡、歐文的登頂之路。他們複製了馬洛裡當年使用的登山服和靴子,結果在上山途中差點被凍傷,被迫換回了現代的裝備。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2007年6月14日,安克和霍丁來到“第二臺階”,他們想要證實馬洛裡和歐文能否徒手攀上6米高的“第二臺階”。為此,夏爾巴人暫時拆掉了“中國梯”。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1960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靠3名隊員的人梯越過“第二臺階”,屈銀華脫掉靴子爬了上去,造成十個腳趾被切除。在《攀登者》中,張譯扮演的曲松林原型就是屈銀華。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1975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再次登頂,隊友們藉助屈銀華15年前打下的鋼錐,在“第二臺階”上架起近6米的金屬梯。直到今天,“中國梯”還在幫助登山者抵達地球之巔。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沒有“中國梯”的幫助,安克靠著徒手攀巖爬上了“第二臺階”,隨後霍丁也爬了上去。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最狂野的夢想:征服珠峰》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安克和霍丁在2007年能做到的事情,馬洛裡和歐文在1924年也能做到,當時他們距離世界之巔只有183米,他們會不顧一切地登頂,哪怕有去無回!這也應和了英國人普遍相信馬洛裡曾登頂珠峰。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影小妹想說的是,安克和霍丁在2007年爬到“第二臺階”,有最先進的裝備,還有夏爾巴人和拍攝團隊保駕護航,他們倆兵強馬壯地去攀登“第二臺階”,和當年馬洛裡、歐文挨凍缺氧、孤立無援的攀爬環境不可同日而語,依舊不能證明馬洛裡和歐文曾經登頂。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即使如此,紀錄片展現了馬洛裡和歐文的探險精神,還是非常令人動容。上世紀20年代,那是探險的黃金年代,對於探險家們來說,珠峰始終散發著致命的吸引力。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對於攀登珠峰會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甚至致命威脅,《攀登者》已經有了足夠鮮活的展現,《攀登者》的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帶著“為國登頂”的使命,喬治·馬洛裡夢想成為第一個登頂珠峰的征服者,現如今那麼多前赴後繼去攀登珠峰的人又是出於什麼動因呢?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的這段話很有說服力:“情況越看似不可能,對登山者的要求就越高,當所有壓力釋放之後,血液的流動便愈加暢快淋漓。那些可能的危險不過是在磨鍊人的感知力和控制力。也許這就是所有高危險運動存在的根本原因吧:刻意提高努力的難度,並全神貫注於其中,這樣彷彿就能驅趕心中煩人的瑣事。這是生活的縮影,不同的是,日常生活中所犯的錯誤還有機會改正、彌補,但在山上,在那特定的時間裡,你的一舉一動都攸關生死。”

《攀登者》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這部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即使理解了現代登山者的動因,但攀登珠峰依舊是小眾才敢嘗試的事情,這段捨生忘死的苦旅很難令大眾去產生共情,或許這也是《攀登者》票房不及預期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