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關羽是怎麼在死後征服皇帝,成為一種帝王信仰?成功經歷不簡單

宋朝剛建國的時候,趙匡胤專門要求對這些武廟的武將重新考察,人品上有汙點的不能在這裡吃冷豬肉,關羽因為投降過,就被從武廟清理出來了。沒想到在民間忽然聲望暴漲,不在武廟的關羽宛如一個離開體制創業大獲成功的人。當宋朝統治者再次注意到他的時候,關羽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關二爺原諒我用仇人呂蒙形容你啊,這只是一個成語。

先是哲宗顯聖二年(1095年)的時候被賜“顯烈”之名。

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被封忠惠公。

大觀二年(1108年)被封為武安王。

宣和五年(1123年)加封為“義勇武安王”。

也就在這一年他被請回了武神廟,接著跟姜子牙一起吃冷豬肉。

關羽是怎麼在死後征服皇帝,成為一種帝王信仰?成功經歷不簡單

關羽的

但是他的職務跟姜子牙已經不相上下了,姜子牙是武成王,關羽是義勇武安王,兩個人只有一字之差,但關羽的名頭卻比他要長出兩個字來,姜子牙心裡估計酸酸的。

不過姜子牙更酸的還在後面,是六年以後,跑到江南的趙構又封他為“狀繆義勇”,隨後到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又封他為英濟王,這個時候關羽的名號已經成了“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雖然同樣是王,名號是姜子牙的四倍。

到了元朝,藉助元雜劇的興趣,關羽的故事傳播更加廣泛,依靠武力征服四方的蒙古人對這種萬人敵的武將也大感興趣,元文宗加封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關羽是怎麼在死後征服皇帝,成為一種帝王信仰?成功經歷不簡單

關羽塑像

正當關羽的神位平步青雲的時候,忽然“霹靂一聲震天響,皇帝換成了朱元璋”。

這個草根出身的帝王,將一切重新洗牌,連神仙都不例外。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有人奏請開武舉制度,朱元璋沒有同意,理由是做臣子應該文武雙全,就像姜子牙武如鷹揚,文能著書,又如仲山甫能致宣王中興,還如召虎能護幼主、平賊寇,開武舉制度就是鼓勵學子偏科。

非但不開武舉科,朱元璋還引申了,認為武聖廟也不應該立,所以朱元璋就免掉了姜子牙武成王的名號,讓他回到周王的廟裡當配祀。

而且朱元璋對之前皇朝封賞的制度都不承認,一切諡號都恢復到最初狀態,其中自然包括關羽,宋元給的那麼長的諡號也不再承認了,直接就稱為漢壽亭侯。

似乎關羽的信仰遭到了重創,其實不然,這是關羽的一個重要機會。

因為朱元璋能去掉官方的封號,他去不掉民間的封號。

因為關羽就是靠著民間的信奉登上神位的,所以這次朱元璋去掉諡號,對民間來說意義不大。特別這個時候,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已經成書,開始流傳,關羽忠義形象早就深入人心,不是一紙命令就能取消的。

關羽是怎麼在死後征服皇帝,成為一種帝王信仰?成功經歷不簡單

關羽

例如當年潘季馴在邳州治水,這裡是三國時關羽鎮守過的下邳(在此投降曹操),當地人建議潘季馴向關羽祈禱,潘季馴作為水利專家自然不信這一套,痛斥這種說法。但是他發現,上智下愚難移,自己不祭祀,鼓勵不起他們的信心。潘季馴順勢而為,祭祀關羽,立刻關羽顯靈附身在一個孩子身上,請潘季馴放心,他會保佑你的。然後他的水利工程才得以順利進行,治水成功後,他還修建關羽廟宇,表示恭敬。

朱元璋作為政治家,他也要思考這個問題,關羽是否靈驗自己可以不信,但民心在哪裡,不能不照顧。

果然七年以後,朱元璋就不得不正視民間關羽的信仰,在南京的雞鳴山南建立了漢壽亭侯廟,由官方在四個孟月(每季度第一個月)及歲暮進行祭祀,同時採信五月十三為關羽生辰的說法,在這一天要使用太牢進行祭祀,國家有徵戰大事的也要入廟告知,以求保佑。

雖然關羽的廟有很多了,但是這個廟不同以往,因為這個是官方承認並進行祭祀的廟,標誌著關羽從民間走向了皇權。特別是國家有大事都要先告知的做法,這可是當年姜子牙在武廟收到的待遇。

中央政府如此崇拜,各地自然也要紛紛效仿,畢竟關羽已經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所以在各地官方,關羽廟宇迅速建立起來,包括在軍隊裡。

關羽是怎麼在死後征服皇帝,成為一種帝王信仰?成功經歷不簡單

關羽門神

關羽作為軍人萬人敵的威名由來已久,而且他素來愛“顯靈”,經常危難之刻顯身手,官軍最是喜歡。

例如北宋元豐三年,李漢傑為沁州關羽廟所撰寫的《漢壽亭侯廟記》裡提到,皇祐年間有一支叛軍盤踞在廣西荔浦,賊首儂智高前往關羽廟內卜卦,希望關羽保佑自己,結果關羽沒有答應,儂智高一氣之下,拆毀關帝廟。後來狄青大敗儂智高,還為關羽重修廟宇。後來有個叫任真的山西籍將領也來平叛,他以老鄉的關係祈求保佑,並答應回到山西重修關羽廟。結果當晚飛沙走石,有陰兵出場助陣,大敗叛軍。作為一個忠義的武神,關羽永遠這麼愛憎分明,站在皇權這一邊,怎麼能不受官軍喜歡?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後來南宋和金兵作戰的時候也曾發生過。

甚至在筆記故事裡就連朱元璋也受到關羽陰兵助陣。《金陵瑣事》說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的時候,關羽帶著十萬陰兵助陣,所以明朝建國後,朱元璋才要在雞鳴山為關羽建廟。

朱棣的時候也有傳說在靖難之役中關羽顯靈幫助,征討北元的時候,關羽駕著一匹白馬在前引路(見《帝京景物略》)。

關羽是怎麼在死後征服皇帝,成為一種帝王信仰?成功經歷不簡單

關羽

所有這些自然都是捕風捉影的事,帝王樂見其成,這說明自己得到神授,不予澄清,官兵們自然也相信關羽能保自己旗開得勝,所以關羽廟在各地軍隊紛紛建立起來,關羽成為名副其實的戰神。

官方、軍隊和民間三方推行,關羽的信仰就更廣了,各種顯靈傳說不絕於耳。

後來的皇帝們估計也分不清真假了,朱元璋奪走關羽的名號,他的子孫以最實惠的方式還給了他。

《茶香室三鈔》上說明朝萬曆十年封關羽為協天大帝,萬曆十八年又封為協天護國忠義神。劉侗《帝京景物略》上說萬曆四十二年又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厲害,但是一股民間智慧的味道,不見於官方祀典。官方祭祀關羽還是按照壯繆侯的規格祭祀。

不過沒有關係,這個時候一個民族正在關外崛起,等這個民族的鐵騎踏破大明山河,他們將在自己建立的清朝,把關羽的帝位記載到史冊裡。

關羽是怎麼在死後征服皇帝,成為一種帝王信仰?成功經歷不簡單

關羽帝王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