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孩子玩具被搶走,家長要幫忙搶回嗎?聰明父母做法讓孩子更有主見

一些家長的育兒理念經常處於放縱孩子,讓他們肆意生長的狀態。但是忽視孩子的情緒往往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傷害,但是家長如果強行插手來和搶東西的小朋友或是家長理論,稍有不慎就會變成大人之間的矛盾。所以在孩子的玩具被搶走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困惑該如何來幫助孩子呢?

週末的時候媽媽帶花花一起去遊樂園玩,歡歡的手上抱著一個小狗狗特別可愛。正在他們準備去玩旋轉木馬的時候,一個小男孩兒就衝了過來,一把搶了歡歡的玩具。在這個時候歡歡也並不示弱,站穩之後便又重新搶回了玩具,並把小男孩兒推倒在地。這個時候小男孩兒受到了委屈,便在地上痛哭了起來。在遠處趕來的小男孩兒媽媽看到了這個畫面,立刻指責歡歡的媽媽說:“你家孩子把我們家大寶推倒了,你沒有看到嗎?快點兒和我們孩子道歉。”歡歡的媽媽冷靜的講:“你應該看到了是你們家的孩子先搶我們孩子的玩具的,你們先道歉,我們也會道歉的。”而小男孩的媽媽特別生氣的轉身帶著小男孩兒走了。

孩子玩具被搶走,家長要幫忙搶回嗎?聰明父母做法讓孩子更有主見

當孩子們出現矛盾的時候,父母的解決方法往往是會被孩子效仿的。而他們學到的技能將會用來解決未來他們遇到的問題。但是並非每個家長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出面解決的。

孩子玩具被搶該不該重視呢?在孩子的心中會意味著什麼呢?

不會反抗的孩子會變得越發懦弱。

心理學專家李群峰曾指出:“一旦孩子的東西被強行奪走,時間過長孩子的內心就會形成思維定勢。這會導致孩子心裡變得越發懦弱,在生活中處事會越發優柔寡斷,不會拒絕。”尤其是在生活當中,一些小女孩兒原本就是較為文靜,而對於那些活潑的男生而言,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和女生交朋友,但是又很喜歡和小女孩兒一起玩。有些男孩兒會選擇搶對方的東西來吸引她們的注意,而這時候如果家長沒有進行疏導孩子的心理,會讓孩子變得越發膽小,不會拒絕。

孩子玩具被搶走,家長要幫忙搶回嗎?聰明父母做法讓孩子更有主見

讓他學會了同樣的行為。

之前遇到一個孩子,他抱著媽媽獎勵他的玩具汽車在路上走著。這時候突然迎面走來一群孩子,看中了他手中的汽車。他們成群結隊的跑過來,從他手中搶奪車子之後便揚長而去。他不敢去追趕,所以就默默地回到家中。到家之後又遭到父母的責備,使得他突然出現逆反的心理。而之後便在學校拉幫結夥和其他同學去搶別人的東西。

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

有的時候孩子和家長一起出去玩,這個時候他們還是處於依賴家長的階段。如果那時候有其他小朋友當著家長的面搶走他的東西。他會覺得家長沒有辦法保護他,會讓一些孩子覺得十分難過。而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沒有及時的引導他去解決這一問題。這會使得這些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沒有能力去解決一些應急問題,甚至會因此而降低他的工作效率。

孩子玩具被搶走,家長要幫忙搶回嗎?聰明父母做法讓孩子更有主見

可想而知,當孩子的玩具被搶奪的時候,如果家長不重視這件事情,往往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有的時候甚至會給他們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那麼一些家長就會問了,這個時候我可以幫助他來搶回玩具嗎?

家長盲目插手搶回玩具,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讓孩子養成粗暴解決問題的壞習慣。

有的家長脾氣比較暴躁,遇到事情不經思考就先行動。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玩具被搶了的時候,他們會十分生氣地去搶回玩具。在這個過程當中,由於對方是小孩子,所以往往會因為過大的力氣而嚇到對面的孩子。而這時候自己家的孩子也會學習到這種粗暴的方式。他們覺得這種是保護自己的一種行為,並不是不好的習慣。所以他們便將這種行為習慣運用到與人相處之中。一些不尊重他人,不遵守規章秩序的孩子,往往都是由於這種情況而導致的。

孩子玩具被搶走,家長要幫忙搶回嗎?聰明父母做法讓孩子更有主見

容易導致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當中矛盾頻發。

一些家長雖然不會主動的去奪回孩子手中的玩具。但是他們會指著自己的孩子說:“你怎麼這麼沒有骨氣呀?人家搶你的玩具,你就知道在這裡委屈的哭。你快去現在把玩具搶回來。”一些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勇敢獨立的去解決問題。但是鼓勵孩子搶回來這件事,往往會使得孩子用錯了方式,甚至去和對方的孩子打架。這種行為有可能會進一步的激化矛盾,還會使得雙方家長進入矛盾的漩渦。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說:“快樂就像香水,不是潑在對方身上,而是灑在自己身上。”所以,避免矛盾激化,就一定要保持文明,傳播正能量。

錯失教育孩子的良好機會。

其實當孩子的玩具被搶奪的時候,這個時候正是家長可以直面孩子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家長能夠幫助孩子去引導他們正確地對待這一問題。往往孩子在未來的日子裡面,對同樣的問題會輕而易舉的解決。但是由於家長的粗暴搶奪,使得孩子非但沒有學會這一種方式,還會養成其他的習慣。

孩子玩具被搶走,家長要幫忙搶回嗎?聰明父母做法讓孩子更有主見

所以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盲目插手搶回孩子手中的玩具。因為有的時候有可能是孩子在和對方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並不是真正的在搶奪玩具呢。

面對這種情況,聰明的父母可以這樣做。

讓孩子理解所有權意識。

其實當孩子處於2歲半左右的時候,他們的所有權概念還在初步建立階段。他們會認為所有東西都是他們的。這就使得他們在和別人玩耍的時候,往往會發生搶奪玩具的行為,所以如果家中的孩子已經到了上小學的階段,但是對方的小寶寶卻是三歲左右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懂得理解這位小朋友。畢竟孩子小時候也是從這個階段走過來的。但是仍然要告訴孩子,他們有拒絕別人的權利。

詢問孩子是否想把玩具分享給對方。

通常如果孩子所面對的是兩到三歲的小寶寶,而這個時候通常這類寶寶的身邊都是有家長在陪伴的。如果我們的孩子並不想把玩具分享給對方的寶寶來玩,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和對方家長的溝通來協助拿回自己的玩具。面對年齡較小的寶寶,我們不要直接的去搶回玩具。因為往往過於粗暴的行為會使得對方小朋友受到驚嚇。

教會孩子分享,但卻不強迫他們。

胡雪巖說:“想要幹大事,就必須懂得跟別人分享,而不是一味地往自己懷裡撈。”

雖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往往會引導孩子分享物品給其他小夥伴。但是分享並不代表是贈給對方,也不是強迫孩子把東西拿出來和對方一起玩。因為有的時候孩子對於自己的物品十分愛惜,他們不希望別人的不小心而傷害到自己的玩具。所以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這一種心理狀態,尊重他們的情緒。

孩子玩具被搶走,家長要幫忙搶回嗎?聰明父母做法讓孩子更有主見

想要引導孩子與其他小朋友進行溝通和交往。那麼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尊重別人,也要學會理解他人。各位家長們會強迫孩子分享嗎?您面對這種情況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留言與小欣媽媽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