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談到自然界的猛獸,多數人都會想到貓科動物,尤其是老虎獅子這種食物鏈頂端的強大掠食者。

老虎分佈於中國大江南北,在中華文化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獅子古時在西域地區有所分佈,雖然遠離中華文明的核心地區,但仍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中國,經過長時間的本土化之後,也成為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虎文化土生土長,獅文化洋為中用,兩種不同的文化在中華歷史上交相輝映,恰好體現了中華文明無限的創造力和強大的包容性。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除了獅子之外,另一種外來的貓科動物也在中華文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那就是獵豹。現在提起獵豹,人們都會想起在非洲大草原上急速狂奔的短跑之王,實際上,我國曆史上也有關於獵豹的諸多記載,它和獅子一樣,通過朝貢和商路進入我國,因此,獵豹與我國的關係並不遠。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本文主要講述獵豹的起源及分佈、我國古代的獵豹文化、以及獵豹目前的生存狀況,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這種美麗的大貓。

獵豹的分佈、起源與發展

1、獵豹的概況

獵豹,又稱印度豹,因為近代西方生物學家最容易在英屬印度看見它們,所以有了這個別稱。但花豹的印度亞種也叫印度豹,兩者要注意區分。1775年,德國學者正式命名並描述了這一物種。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獵豹原本為單獨的獵豹亞科,後來併入了貓亞科成為除美洲獅之外貓亞科僅有的大型貓科動物。獵豹是自然界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短距離衝刺時速最高可達112.65公里,能夠在2秒內加速至65千米/小時,而獵豹跑完百米的最短時間僅為5.95秒,比人類短跑之王博爾特的百米紀錄還短3秒多,但它們只能以最高速度奔跑200-300米。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獵豹的身體結構高度特化,為了追求速度而犧牲了力量,獵豹的體重約為40-70千克,雖然看起來不小,但獵豹四肢細長,渾身上下沒有一塊多餘的肌肉,導致它和其它貓科動物比起來顯得十分瘦弱,也缺乏其它貓科動物所擅長的格鬥能力。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母獅驅趕獵豹

在非洲草原上,獵豹的主要對手是鬣狗、花豹和獅子。一隻斑鬣狗就能輕鬆趕走兩隻獵豹,而花豹經常殺死獵豹,獅子有時也會驅逐獵豹。

但獵豹最大的威脅還是人類。

2、獵豹的分佈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獵豹分佈圖,棕色為歷史分佈,黃色為現存分佈

獵豹曾經和獅子一樣,廣泛分佈於非洲和亞洲的熱帶草原及戈壁荒漠中,和獅子在亞洲的分佈範圍幾乎重合,兩者的生存環境相似。但近代以來,尤其近兩百年裡,亞洲獵豹和獅子遭到大量獵殺,加之棲息地的破壞,數量急速下降。最終亞洲獅僅存於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個不到兩千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內,經過一百多年的繁育,數量增加到五百餘隻。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而亞洲獵豹一度消失,1948年在印度中央邦3只雄性幼年獵豹被殺死,從此之後,人們再也沒有在印度見到野生獵豹,而戰亂頻繁的中東地區也無獵豹蹤影,於是國際上普遍認為野生亞洲獵豹在1948年滅絕。1995年,印度德里動物園的最後一隻獵豹死去,為亞洲獵豹這一物種在印度的歷程畫上了句號。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伊朗的獵豹

但多年之後,伊朗北部山區竟然奇蹟般的發現了獵豹的蹤影,獵豹由於戰爭影響被迫躲藏至荒涼的山區,為這一物種保存了最後的野生種群。於是,伊朗成為目前除非洲之外唯一擁有野生獵豹的國家。

3、獵豹的起源

獵豹雖然如今分佈於亞洲和非洲,但它卻並非起源於這裡,而是萬里之外的北美大陸。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約在670萬年前,通過白令陸橋進入北美大陸的貓科動物演化出了美洲金貓譜系,這一譜系又分化出獵豹屬美洲金貓屬。約在300萬年前,巴拿馬陸橋形成,美洲獅與關係很近的美洲豹、細腰貓一同進入南美洲並延續至今。而獵豹屬卻開始向亞洲大陸迴流,並擴散到歐洲和非洲,演化出了其它獵豹屬動物,而留在美洲的則演化成北美獵豹,並於1.2萬年前的更新世滅絕。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北美獵豹追捕叉角羚

北美獵豹曾經在北美洲廣闊的草原上追捕叉角羚,目前叉角羚還生活在此地,北美獵豹卻消失了。歐洲和亞洲高緯度地區的獵豹也因氣候劇變而滅絕,使得獵豹這一物種僅存於氣候較乾燥的熱帶地區。

我國的獵豹文化

獵豹文化在北非、西亞、南亞和中亞地區非常興盛,這種文化也在歷史上傳入我國。

中國古代狩獵活動中輔助捕獵的動物主要有獵犬、獵鷹和獵豹,獵犬可由我國本土犬種培育而成,獵鷹來自我國北方地區。而獵豹我國不產,但可由絲綢之路從西亞、南亞和非洲等地進入中國,“獵豹”這個中文學名實際上是個古稱,用獵豹輔助捕獵稱為“豹獵”。我國最早的豹獵可追溯至漢代,獅子據稱也是漢代進入我國的,因為絲綢之路的開闢可使這些動物通過進貢方式進入中原地區。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章懷太子墓的《狩獵出行圖》中“馬負文豹”局部圖

但漢代之後很長時間獵豹在史料中不見蹤影,原因結合歷史便可得知,只有強盛王朝才可奪取塞外之地,吸引西域藩國攜獵豹前來朝貢,也可為豹獵提供場地。於是,唐朝時再次出現關於獵豹的記載和造型。唐朝宗室墓葬出土過馬馱獵豹造型的陶俑

唐朝懿德太子墓葬出土的馴豹壁畫,章懷太子墓的《狩獵出行圖》中獵豹蹲在馬背上,稱為“馬負文豹”,必須經過專業馴豹時馴化過的獵豹才能乖巧的蹲在馬背上,跟隨騎士輾轉於各大獵場。

而中國古代書畫作品及文獻中記載的“馬負文豹則始見於北朝時期,展子虔名作《齊後主幸晉陽宮圖》即描述了北齊幼主高恆於太原晉陽宮豹獵的場景。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左邊為《元世祖出獵圖》,右邊為“馬負文豹”局部圖

契丹時期豹獵活動非常流行,《續資治通鑑長篇》中就記載了契丹貴族利用獵豹狩獵一事;蒙元時期,蒙古征服了除南亞之外的亞洲獵豹產地,能夠獲得大批優質的獵豹和馴豹師,《元世祖出獵圖》就清晰的刻畫了獵豹乖巧的蹲在馬背上的畫面。

所以說,獵豹在我國古代留下的痕跡非常多,但由於獵豹只可用於狩獵,自始至終都是上層貴族才可接觸到的“殊方異物”,普通民眾對這一動物知之甚少,所以獵豹文化沒能像獅文化一樣在我國民間流行開來。

獵豹的生存現狀

1、非洲獵豹數量急速下降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201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一篇報告中對獵豹的現狀有所描述,但實際情況只可能更糟。

全球野生獵豹僅存7100餘隻,相比1990年下降了93%,在未來15年裡,獵豹的數量還將下降53%。77%的獵豹生活在保護區和國家公園之外,這意味著它們隨時可能遭到獵殺。非洲南部的6個國家是獵豹最集中的區域,約有6800只野生獵豹,而津巴布韋的獵豹在16年裡從1200只減少到了170只。

2、亞洲獵豹瀕臨滅絕

伊朗雖然保存了亞洲獵豹最後的野生種群,並在2001年開啟了針對獵豹的保護項目,但現狀仍極為危險。目前亞洲獵豹僅存50餘隻,還面臨著各種威脅,包括交通意外、食物短缺和獵犬野狗的傷害。伊朗的保護人員每日不間斷的在6萬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內巡邏並搜尋獵豹,並飼養兔子和羚羊給獵豹提供食物,但在2016年也只有20起目擊報告。但在2001年-2016年間,約有20只亞洲獵豹喪生在公路上。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雌性亞洲獵豹Delbar

但伊朗人工飼養的亞洲獵豹只有三隻,雄豹Kushki,雌豹Delbar和Iran。本年初,保護人員就開始準備對KushkiDelbar實行人工授精,但遺憾的是,就在上月中旬,保護人員表示,Delbar沒能成功懷孕,人工授精計劃失敗了。

留給人類拯救亞洲獵豹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希望亞洲獵豹能像亞洲獅一樣絕境重生。

3、印度求之若渴

亞洲獵豹是印度近兩百年來唯一滅絕的大型脊椎動物,自上世紀80年代起,印度就一直想讓獵豹重回南亞次大陸。2009年,這一計劃提上日程,但從伊朗引入獵豹計劃宣佈破產,只好實施替代方案,從非洲納米比亞引入獵豹。但10年過去了,獵豹還是沒有重回印度。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即使失去了獵豹,印度仍是目前全世界貓科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印度拯救了亞洲獅,保存了數量最多的野生老虎,擁有亞洲數量最多的花豹,印度對於貓科動物的保護已經盡力了。

4、寵物市場炙手可熱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獵豹因為性格溫順,姿態優雅,因此成為風靡歐美和中東的高級寵物,被當做土豪的標配。在黑市裡,一隻獵豹幼崽的交易價格通常為1萬美元以上,有報告稱,10年間就有超過1200只獵豹被賣到非洲以外地區,而其中85%在途中死亡,而未被查獲的交易情況則更多。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獵豹幼崽

屢禁不止的偷獵和販賣正讓獵豹向滅絕邊緣加速狂奔。

結語

也許很多人,包括我,都只是在電視上或是網上見過這種身姿矯健的大貓,在我們的印象中,它只是跑得很快。很少有人知道這種大貓在我國曆史上留下過深厚的痕跡,獵豹並不是跟我們毫無關係的,它在不經意間,與我國結下了數千年的緣分。每年的12月4日是國際獵豹節,以呼籲更多的人關注並保護這種美麗的大貓。

跑得再快也逃不過滅絕的威脅,淺談“短跑之王”獵豹的歷史與現狀

獵豹和老虎、獅子、金錢豹、大熊貓一樣,在中華文化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記,都是不可或缺的珍稀動物。如果有一天我們或者子孫後代只能從視頻和圖片中看到這個自然界的短跑之王,那絕對是一場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