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1


有這樣一位女孩。

一歲半可爬山,三歲背熟《金剛經》,認識甲骨文。

五歲可獨走十五公里,六歲辦畫展,9歲已踏遍大半個地球……

她是天后的女兒,先天性唇顎裂患者。

她叫李嫣,今年12歲,媽媽是王菲。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我認識這個小姑娘,是從網上一段美妝視頻開始的。

天生唇顎裂的她並沒有絲毫怯懦,自信從容的笑容加上古靈精怪的語言,簡直是那段時間安慰我失眠的入睡良藥!

溫柔細膩的語調加上生澀輕柔的上妝手法,簡直比在美容院做SPA還要舒爽。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後來又看到她前往巴黎走秀,氣場全開,讓無數人驚豔。

小小年紀的她,在臺上抬頭挺胸,昂然闊步,沒有一絲拘謹,毫不怯場,渾身散發著自信和光芒。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有人說,這才是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

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眼界開闊,落落大方,待人接物有溫度;

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自信勇敢,自由獨立,內心堅定有態度。

無一例外,他們都有一張“好看”的臉,那是一張從容自若,熠熠發光的臉。

2

十三年前,王菲堅持生下了李嫣。

李嫣出生時患有唇顎裂,為了修補兔唇,做了無數次手術,但手術也致使她臉部肌肉扭曲,牙床畸形,無法恢復到常人模樣。

但這並沒有使她自卑孤僻,因為在一次楊瀾訪談錄中,王菲這樣說道: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家長的心態會影響她。

我就把她當成正常的小孩,我覺得她很美,真的很漂亮,一點都沒有問題。

她也因此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李亞鵬知道,女兒李嫣從小就要學會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

所以他從小就告訴女兒,當遇見別人詫異的目光時,不用躲避,可以對別人回報一個最甜美的微笑。

他告訴李嫣:“上帝給了你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正因為有王菲和李亞鵬這對父母的神級加持,讓她的生活,從此擁有了自信的底色。

李嫣八歲時,王菲和李亞鵬離婚,小小年紀身上承受的痛楚,肯定是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的。

但是,我們從照片當中,卻看不到一絲自卑孤僻的痕跡,只有篤定從容的眼神,和自信樂觀的影子。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正如一句話所說:

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這正是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該有的樣子。

3

前段時間朋友為要不要送孩子去一所私立學校而糾結不已。

雖然知道這所學校在當地有口皆碑,但是高昂的學費依然讓很多家庭望而卻步。

我問她,你們家每年差這幾萬塊麼?

她說,不差。但是擔心這麼高的學費花了又沒效果。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打個比方,有兩個人高考時考了同樣的分數。

但在中學時,一個人上的是各方面配置優良的貴族學校,而另一個則是很普通的公辦院校,兩個人有區別嗎?

(在這裡並不是說公辦院校不如私立學校)

在我看來,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所接觸的圈子不一樣,成長環境不一樣,見過的東西不一樣。

長時間生活在一個圈子裡會對一個人的思想及言行舉止潛移默化。

在一個優質的圈子裡,所接觸到的東西,往往也是優質的,漸漸地會擴及到自己見過的世面。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見過世面的孩子,自帶好的氣質。

前段時間黃磊的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女兒第一次參加話劇表演的照片,讚許道:戲讓我們很感動,並且超乎了我的想象,非常的穩定投入。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當時黃磊的女兒年僅 12 歲。

據瞭解,這個舞臺夢,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就種在了她的心中。為此黃磊特意撰文《她準備好了》,讓無數網友為之感動。

這並不是多多第一次登上舞臺。

從孩子兩歲開始,黃磊孫莉夫婦就帶著女兒參加話劇,到今年已經整整十年,走過了四十幾個城市,演出了近 500 餘場。

這個數據觸目驚心,讓很多人不敢想象,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可怕」。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作家畢淑敏說:「因為見過世界的廣闊,你就會知道自己的渺小。」

餘華曾在雜文中寫過,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期,沿海地區城市裡的人普遍在喝可口可樂了。

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湖南山區外出打工的人,在回家過年時,給鄉親帶去的禮物是可口可樂。

因為,他們的鄉親還沒有見過可口可樂。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中央電視臺在六一兒童節期間,採訪了中國各地的孩子,問他們六一的時候最想得到的禮物是什麼。

一個北京的小男孩獅子大開口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飛機,不是玩具飛機;

一個西北的小女孩卻是羞怯地說,她想要一雙白球鞋。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這是不平衡的生活,區域之間的不平衡,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個人生活的不平衡等等。

然後,就是心理的不平衡,最後連夢想都不平衡了。

仔細想一想,沒有見過世面與見過世面的孩子之間,差距是多麼的大。

4

見過世面,和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

1. 遇事更從容

見過世面的孩子之所以會遇事更從容。

因為他們經歷得多了,知道在遇見突發情況的時候該如何尋求幫助,該如何尋求解決辦法。

而相反,沒有見過世面的孩子,則遇見事情的時候表現得十分焦慮,甚至連向詢問別人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因此就會出現行為上的無力感。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2. 更懂得如何與人交往

在沒有走出象牙塔的時候,恐怕很多人都覺得只要學習好,就可以在社會上混得很好,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因為除了你的工作能力,人際關係也是一個人在工作中需要好好經營的,一個不知道怎麼和人相處的人,無論他工作能力多強,可能都會不利於團隊的發展。

而見過世面的孩子往往能夠融洽地處理好和別人的關係,能夠在專注自己的工作的同時,還能兼顧與同事以及上司的關係。

或許這是沒有見過世面的孩子會忽略的。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3. 更有自己的想法

都說見多識廣,

見過世面的孩子往往比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更多,對於事物的看法也會更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可是就業率似乎正逐年升高。

很多大學生畢業就意味著失業,這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沒有清醒的認知,又不想著如何適應社會,所以就只顧盯著自己的專業,畢業多年仍然一事無成。

而見過世面的孩子,往往能夠另闢蹊徑,而不拘泥於自己的專業。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4.更加有追求

或許這就是差距,見過世面的孩子往往更有追求。

連世界都沒有見過,哪來的世界觀——多讓孩子見見世面,或許他對於自己的人生會有新的想法。

見世面,不一定是你去過多少地方,經歷過多少大浪,花費多少錢能決定的。

它是潤物無聲的影響,和長久以來歲月的灌溉。

5

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見世面呢?

1. 見自己。

在見世面之前,首先得見自己。

美亞說:「當你看過世界,見過眾生,才發現你要見的世面,是你自己內心的勇敢和自信。」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在《朗讀者》的一期節目中,請來了李亞鵬。

李亞鵬寫給女兒的信——《致女兒李嫣》,也隨之公開,所寫文字讓人動容。

你帶著上帝給予你的傷痕,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父母和家人為了你的健康成長,殫精竭慮、百般呵護。

但是萬萬沒想到,你用幾段小小的視頻,自信的笑容,以你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了你的存在,甚至讓我心裡最後的一絲不安也完全消失了。

你有得,你有失,嫣兒,我希望你長大了以後可以成為獨一無二的你自己。

見自己也就是為了更好的見世面。

佛說,明心見性。

我們每個人都要認識到自己的本性,為了更好的去見世面。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2. 見萬卷書。

從世俗意義上來說,讀書受教育是為了考大學找一個好工作。

從人文意義上來說,讀書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深的文化底蘊,瞭解更多的知識。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讀書是為了能讓自己走更遠的路。

那麼見世面和讀書有什麼關係呢?

第一,如果通過當前教育制度考上好的大學,由此我們可以通過好的大學平臺接觸更好的圈子,更優質的人才,更多先進的知識理念。

第二,讀好的書籍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不一樣的世界,提高思維能力。

書中可以見眾生,見世界,更可以見世面。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3. 走出自己的世界。

很多大學生平日都喜歡窩在寢室打遊戲,這個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也有一部分人喜歡旅行,後者從網絡世界奔向現實,往往更容易與社會接軌。

並且有數據證實,喜歡旅行的人比不喜歡旅行的人要具備更多的談資。

韓寒在《後會無期》中提過:

「你連世界都沒有觀過,哪來的世界觀?」

讓孩子多出去走走,不僅僅是一個閱歷,更能讓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擁有更大的世面。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4. 見眾生。

釋迦摩尼佛在成佛之前是因為在街上看到了很多因疾病痛苦的人,才思考為什麼會有這些煩惱病痛。

如果他作為太子一直在皇宮中不去看看民間,也不會看到眾生萬象,更不能有後來的修行成佛。

一個人只有看過了眾生萬象,世間百態,才可知生活不易,皆有難處,便可知他人之所難,他人之不易。

孩子如果從小看過這些現象,極可能擁有一種難為可貴的東西——同理心。

見眾生,明白眾生相,所以寬容。

高情商不是能言善辯,而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為之著想,令人心悅。

優丫漫:王菲女兒刷屏,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

那些見過的世面,都會凝結成孩子的精神內核。

願我們的孩子,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用謙卑而虔誠的態度接待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