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老人如此“亂來”,再親也別讓他們帶娃!簡直就是在“耽誤”孩子

文丨福林媽咪

生活總是矛盾的結合體,對於寶媽們來說,那個矛盾點就是:讓不讓老人帶孩子!

老人如此“亂來”,再親也別讓他們帶娃!簡直就是在“耽誤”孩子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寶媽們就會果斷地肯定:“讓帶,幹嘛不讓帶,老人帶著,我們才輕鬆呢!”

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可真經過一段老人帶娃的時間後,我有了新的發現:

老人帶孩子,他們的某些行為,會“耽誤”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教育。

▪不捨得責備,耽誤孩子承擔責任

福林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有天晚上,我一回到家,福林就拉著我的手,走到一張凳子那裡,拍拍凳子,朝著我說:“它壞!”

老人如此“亂來”,再親也別讓他們帶娃!簡直就是在“耽誤”孩子

我不明就裡,然後望向經常帶福林的福林姥姥。

然後,我媽就解釋說,白天福林被那個凳子絆倒了,為了哄他不哭,我媽就拍著凳子說:“都是你的錯,擋著我們福林的路了,太壞了。”

這不,小傢伙就記住了。我媽見小傢伙還能給我“展示”,特高興,還誇自己外孫特聰明。

這樣的聰明,其實根本就是推卸責任。

要是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是別人的錯,自己的孩子沒有錯誤,那孩子以後的怎麼能勇敢的承擔責任。

所以說,如果老人帶孩子,孩子犯了錯,他們也捨不得對孩子管教,寵愛著孩子,那就會耽誤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失去學會承擔責任的機會。

▪什麼都替孩子做,耽誤孩子學會獨立

在老人們的眼裡,不管孩子有多大,他們都會認為孩子終究是個孩子,所以,什麼事情,他們都不會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做。

孩子到了可以鍛鍊自己穿鞋的時候了,可是老人非得自己親手給孩子們穿上,還說:“孩子還小呢,再等等才會呢!”

老人如此“亂來”,再親也別讓他們帶娃!簡直就是在“耽誤”孩子

於是,孩子就在等的過程中錯過了學會鞋子的機會,都兩歲了,自己還分不清左右腳。

孩子吃飯,用筷子夾不住菜,弄得衣服上都是湯汁,老人怕孩子吃不好,又親手夾菜餵給孩子,結果,孩子都四歲了,吃飯還得讓喂著。

這樣的老人帶孩子,倒是讓爸爸媽媽們輕鬆了一段時間,可日後爸媽們帶孩子的時候,哪還有時間給孩子穿鞋、餵飯!

所以,這樣的老人帶娃,不是在幫忙帶娃,而是在耽誤孩子的獨立成長,根本就是在給爸媽們製造麻煩的。

▪不敢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耽誤孩子提高身體免疫力

誰都想讓孩子健康成長,老人們更是如此,因此,但凡有一些潛在的危害元素,老人一定會讓孩子遠離。

老人如此“亂來”,再親也別讓他們帶娃!簡直就是在“耽誤”孩子

“草叢裡太髒,別跟小朋友們去那裡玩兒。”

“那些積水都是細菌,咱不去哪兒踩水。”

於是,老人帶孩子,成了帶孩子在家“大眼兒瞪小眼兒”,弄得孩子一點兒活力都沒有。

這不讓孩子去,那不讓孩子玩,孩子怎麼能從大自然中獲得足夠的免疫能力。

而且,長時間不和小朋友們玩耍,就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不合群,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也是一種阻礙。

▪動不動就編故事嚇孩子,耽誤孩子心智成長

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有這樣一段對話,侯耀文飾演的記者,問飾演英雄母親的趙麗蓉:“您平時都怎麼帶孫子啊?”

老人如此“亂來”,再親也別讓他們帶娃!簡直就是在“耽誤”孩子

英雄母親的回答笑倒眾人:“你再哭,再哭老妖怪就來捉你來啦!”

這樣的對話,給我們帶來歡笑的同時,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隔代人之間的認知代溝。

對爸媽們來說,不是擔心家裡老人沒文化不好帶娃,最憂心的是,老人亂帶娃。

給孩子講一些稀奇古怪、道聽途說的故事,如果故事有點兒藝術含量,倒還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而那些妖魔鬼怪的故事只會嚇到孩子,影響孩子的心智的健康成長。

老人帶娃,是能幫助爸媽們,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可是,他們的“亂帶娃”,也是會給爸媽們日後的生活,以及對孩子的教育上帶來阻礙的。

爸媽們在考慮讓老人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這些問題,及時與老人做好溝通交流,別耽誤了孩子成長,給自己日後生活製造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