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2018華為淨利593億,同比增25%,聯想43.6億,同比降13%。你想說點啥?

小橋觀瀾


在今天華為發佈了其2018年財報,在2018年華為全球收入超過了七千億,其淨利潤達到了將近六百億;作為曾經的“民族品牌”,聯想再一次被扒出來和華為對比。比不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華為不管在營收、利潤還是發展潛力上,都已經和聯想拉開明顯的差距。

1.華為發佈華麗營收數據

在這份財報中詳細說明了華為在去年的經營情況;主要的收入還是集中在消費者業務和運營商這塊上。

在2018年華為在消費者業務領域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超越華為主業運營商業務,正式成為華為旗下第一大版塊,並且為華為貢獻了三千五百億的營業額。在運營商業務這塊表現的比較穩定,收入基本上和2017年持平,也貢獻了差不多三千億的營業額。

由於5G技術的加持,華為在運營商業務版塊也很可能會迎來大幅度的增長,消費者業務前景也一片大好。2019年,華為的增長潛力依舊巨大。

2.2019年華為的“小目標”

從2018年到最近華為其實一直過的不太好,先有孟晚舟被加拿大強行拘留,後有美國聯合多國對華為施壓;現在2019年已經過去了三個月,華為仍舊面臨著大量的挑戰。

在今年,5G的全球佈局和商用絕對是華為的重中之重。好消息是美國的隊友們紛紛叛變對華為敞開大門,接下來就是華為5G業務高速發展的時期。為了避免再給美國留下把柄,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絕對是華為在佈局5G上要考慮的重點,這將直接影響到華為是否會面臨美國的二次封鎖。

不得不說華為的危機意識絕對的世界一流的,前一段時間任正非對外宣佈華為19年增速預計將放緩,畢竟能夠影響到華為的事情太多了。

3.聯想困局難解

相較於華為傲人的業績,聯想的業績真的有點慘不忍睹。在最新的財報中聯想的利潤已經有了比較大的下滑,尤其是在聯想手機業務版塊,虧損達到了居然達到了18個億,真的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隨著移動端的興起,聯想的PC業已經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未來手機和PC端在功能上重疊度會更高,那時候將會進一步影響到聯想的電腦業務。在手機業務方面,從業績上來看已經成為聯想的短板,也幸虧靠著聯想這棵大樹,否則很可能是破產倒閉的結局。

在未來的發展潛力上,聯想的主營業務都面臨著比較大的挑戰,在2019年聯想的營收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現在其實把華為和聯想放在一起有點不太公平,由於兩者都被稱作“國民品牌”,被拉出來對比在所難免。聯想自己的問題內部肯定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至於能不能改善還是另外一回事;況且現在聯想的名聲並不太好,失民心者失天下,未來想要翻身的話還是比較困難的。


知熱點


聯想和華為差距拉得這麼大也是盡在意料之中,聯想在沒有自主核心研發技術力量還能夠生存下去已屬不易,你還要它和掌握自主研發核心技術最強的華為比,實屬不公。那就是一個世界拳擊冠軍與一個病人相擊,勝敗已是一目瞭然。聯想淪落到有今天那也是有多種因素,聯想手機拖後腿,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業務也不見好轉,反而成為一個負量。另為之最驕傲的PC業務,在收購了IBM為之剝離和淘汰的PC業務,擊敗惠普重奪世界PC笫一,可惜徒有虛名而實不至,在利潤方面也沒有頗大建樹。最後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獲得美國財富雜誌頒發的2019全球最受讚賞的公司,在此證明聯想在美國方面還是有利用價值,在這方面聯想優勝華為許多。華為是美國重點打擊企業,而聯想是美國重點扶持企業,這也是聯想值得驕傲的地方!

綜上所述,華為已是中國真正的民族企業和國際品牌,而聯想是打著民族企業的知名品牌,這兩大品牌已在人在心中深深紮下根。最後用下面一句話作結束語:沒有合格的黑夜,也就無所謂真正的黎明。


張文禪


華為與聯想去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對比中相差約在400億元人民幣左右,而今兩者間差距已經拉大到550億元人民幣。為什麼大家要拿華為與聯想做比較,除去前兩年華為開始涉足個人電腦市場與聯想直接競爭,華為已經開始部署服務器市場,還是聯想電腦的國內外定價與華為手機的巨大反差,抑或是某投票行為讓人忿忿不平?

今天(2019年3月29日)華為技術技術有限公司發佈了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正好昨天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公佈了2017年12月31日到2018年12月31日經審計全年業績。擇日不如撞日,讓二者有了可以一較高下的時間點。

華為在2018年度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人民幣。得益於其在國內市場搶眼表現和手機業務的全方面發展,最終收於淨利潤為5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幅度為25%左右。而聯想全年公司營收為人民幣3589億元左右,其淨利潤在人民幣43.6億元左右,同比下降14%,並非題主說的13%,可能這塊有點出入。

按照營收賬面而言,聯想淨利潤應該為華為的一半左右,即是300億元人民幣左右。除去各種主觀情緒和個人工作經歷想說明一點,這賬不能這麼算!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戰略佈局,從而投入成本也有所浮動。單拿一年財務情況來論事並不符合概率論這一基本問題。再者公司的業務模式決定了企業淨利潤的天花板。我第一家公司是做金融服務的,單業務營收不過幾個億,淨利潤卻達到恐怖的40%左右。第二個東家以電商平臺做物流服務,每年賬面流水上千億,淨利潤你能猜到有多少嗎?只有區區幾千萬!基本上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華為前期在手機上的付出已經有了回報,soc研發已經爐火純青,成本自然降了下來。加之不再花大量錢去採購soc,手機銷量上來後攤薄物料成本,所以手機業務才能如此亮眼。

正所謂有付出才有回報,華為得到了應有回報,聯想的付出在哪裡?回報又在何時?這就是本人想說的。


本文為字節跳動簽約作者EmacserVimer悟空問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轉載、抄襲必究!

EmacserVimer


看得出來,題主是想挑起點什麼來的。

不同的企業,產生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收益,很正常啊。就算聯想與華為差距很大,又能說明什麼呢?是想說柳傳志不如任正非,還是聯想與華為實在不好比。

殊不知,聯想作為中國企業的一個代表,它所代表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的中國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從1996年開始,聯想電腦銷量一直位居中國國內市場首位;2005年,聯想集團收購IBM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事業部;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2014年10月,聯想集團宣佈了該公司已經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從這幾項數據和案例來看,聯想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是不能被掩蓋的。

而華為,作為中國企業新的代表,其正處於行業發展的風口,當然是站立潮頭了。但是,我們決不能因為華為崛起了,就忽視聯想對中國企業發展做出的貢獻。所以,千萬不要將兩者對立起來,他們都是中國企業的先進代表,都應當予以充分肯定。


譚浩俊


我想說聯想這個營收還將會下降,這還只是開始而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很好的在聯想和華為這兩家得到了體現。

聯想:聯想利潤下滑不是2018年的事情,而是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了,從2014/2015財年開始,聯想的利潤率一直是下滑狀態的(見下圖),不僅導致其股價腰斬,同時還被踢出了恆生指數。2018年雖然看似聯想重回了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但是這並非其自身實力實打實幹出來的,更多的因素是其在2018年收購了富士通的PC業務。兩者整合之後才讓其份額回升。

綜合這些年聯想的發展來看,是非常糟糕的。全球市場份額一直靠的是買買買來完成的,如果沒有收購天知道現在還能在全球排第幾;同時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中,手機業務翻車;國內市場僅有0.4%;最後服務器業務也在下滑,2018年Q4華為服務器全球出貨量已超過聯想,全球第三。可見,聯想這些年的主營業務都拿不出手,現在的利潤都只靠其他的業務在撐著,比如賣樓(聯想也算是半個房地產企業)。

此外,再來看看聯想國內售賣的機型本質上就是在收智商稅,這裡主要指那些機構採購的電腦,這麼些年來一直都是低配高價,為人所唾棄,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代替原有的老人後,採購這塊的份額一定會下跌。

所以,聯想現在的利潤下滑就太正常了!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知道買買買,只知道貿易,還經常收智商稅,這樣的企業怎麼可能長久。

華為:這家就不多說了,為了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常年投入鉅額資金搞研發,現在終於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各項業務在全球範圍內開始超越對手,比如通信領域已經全球第一,手機銷量全球第三(IDC數據),服務器業務全球第三。而在5G技術上,在掌握了一大包的核心必要專利,部分技術甚至是全面領先競爭對手的。這樣一個企業能高速增長,淨利潤不斷增加,就太正常不過了。

總結:華為和聯想的技工貿、貿工技這兩種道路哪個好,我想他們的業績已經很好的做出了反映。此外,國家在提倡的產業升級,其實也已經很好的說明了技術的重要。



Lscssh科技官


華為超過聯想,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我們之前談到了聯想公司,他一開始就規模很大,迅速的成為一個過百億美金的公司,但是後來呢,因為他的一開始固化下來的基因裡面的某種傲慢與偏見,也就二三十年的時間,基本上就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一個過去了,但是與此同時呢,華為很有意思,他怎麼能夠歷經這麼多年。而且一直還能夠保持時代傳統??

創新型公司有兩類啊,一種就是專注於做一個東西,他頂多在產品形態上會發生一些變化,但是她做的這個事。這個大方向是不變的,比如說IBM成立的時候就叫國際商用機器公司,那個時候一家很小的公司,叫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做磅秤啊,奶酪切片機和打卡機,後來他做的電腦,服務器,一直到她現在做的,她都沒有脫離這個方向,它還是商用機器只不過是機器不一樣而已。

有一種公司,長著長著就跟他原來的那個產品形態,產業方向完全不一樣了。最典型的公司,我覺得是3M,那個曾經有一個廣告叫三米之內必有3M,三米之內一定有它的產品,比如說你車玻璃上貼的那個膜,還有到辦公室裡面的暴食節等等都是他的。那原來那個公司為什麼叫大礦業機械製造公司,這個名字裡頭有三M嗎?就是那個叫3M,但三M都是典型的,就是如果說難聽點,就是有點不務正業,你都不知道他正業是什麼,其實這類公司,產品線特別多,但是呢,你仔細看他公司的產品和產業的發展邏輯,實際上是有章可循的,


華為公司,我覺得也是這樣一個公司。我們有時候評價一個人說這人不靠譜,就是說這人想一出是一出,但是你發現這個華為,他就有一點點想一出是一出,你初看上去他是想一出是一出,其實是做一出又出一出,他的整個產業路徑有點像一個超文本的模式,就是進入了一個網頁,其實我這個網頁上不知道怎麼又出現一個什麼詞,這個詞一下子就跳到另外一個詞。我就上去了。另外一個網頁上又出現一個什麼,就不停的往前非線性的這種跳躍,這是一個華為成功的路徑。


靴子上的跳蚤


這個問題得一分為二的來看。

首先,聯想的淨利潤下降和傳統電腦行業式微有很大關係。一來是電腦行業趨於飽和;二來幾大電腦產商已經有了默契,更新換代就跟便秘一樣,令消費者難受;三呢,由於小米、華為等產家介入筆記本行業,讓大家一下子有了更多的選擇。

從現今的發展水平來說,筆記本硬件組裝並沒有那麼大的技術難度,小米和華為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再加上一定的創新和誠意,以及做手機逐漸積累的人氣和知名度,他們才在筆記本業務上有了一點立足之地。接下來就看傳統電腦產商的反應和態度了。如果聯想繼續不拿出誠意來挽救中國市場,遲早要玩完。

第二,我不知道華為的淨利潤包不包括通訊業務,如果包括的話,沒什麼稀奇的,畢竟那是他們主營業務,他們在通訊領域有很好的底蘊和優勢。當然,那是華為人花許多人力、物力、財力慢慢堆積起來的,因為他們之前的努力付出,才有今天的成就。

如今5G建設是大勢所趨,他們的前景更是一片光明。如果他們技術不過硬,特朗普先生也不會四處給華為打廣告,狗急跳牆無非是你踩到它尾巴了!

第三,一個企業做大後,想越來越強,就需要有足夠的技術做後盾,就像一個人的能力要配得上野心,否則成不了大氣候!

華為在崛起前默默的在通訊領域精耕細作了許多年,而聯想並沒有在電腦領域進行深耕。三年五年,聯想類的企業成績必然比華為類的好,十年八年後大家就開始平起平坐了,二三十年後華為類的企業就越跑越快了!這就是所謂的“磨刀不誤砍柴工”!

最後,給聯想一個忠告:如今浪子回頭還不晚,靜下來好好耕耘一下自己的領域。大家現在把你和華為放一起討論,說明大家覺得你和華為還在一個平級上;如果大家總把華為和其他企業放一起討論時,就說明你們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上了!同樣的,那麼多網友黑你、不喜歡你,說明大家都還沒放棄你(水軍除外)。如果大家逐漸不討論你了;說明你已經沒什麼存在的價值了;不買你的產品就行,何必浪費口水。

回頭吧,與其花心思公關,花精力打水軍,還不如把時間花在耕耘上呢!


末小信


這有什麼好說的,華為和聯想早就不在一個層面了。看近利潤,1個華為比10個聯想還多,一個是淨利潤增長,一個是淨利潤同比下降,說明發展的態勢也不一樣。

有核心技術的東西,猶如任正非所說,西方是離不開的。沒有核心技術的東西,除非自己跑得足夠快,服務得足夠謙卑,才能搶到一點份額,保持一定的份額,但那是可以迅速被替代的。

當然,我還想說,就如我們每個人的差別一樣,高低胖瘦不同,有錢沒錢不同,但都在社會上起到不同的影響力,不能因為財務數字上看華為要高出聯想許多,就完全褒華為而貶聯想,那樣的話,是不是隻要華為存在,其他企業都不需要存在呢?顯然不是,華為是整個生態的一部分,需要上千上萬周邊的夥伴才能生長出來一個華為,我們複雜多樣的世界,會誕生出千千萬萬不同的企業。聯想在PC世界中,依舊取得了不少輝煌,從當年的整合者,貿易商、跟隨者,成為了現在的領先者,依舊是中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榜樣。

中國企業,華為、聯想這般的還太少太少,它們已殺入世界500強,如果有更多此類企業的誕生,中國商業乃至中國文化的影響力,才是真實的,才能為全世界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


財經作家邱恆明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2018華為淨利593億,同比增25%,聯想43.6億,同比降13%。

  • 通過數據對比,表面上顯示出華為盈利能力十倍於聯想,並且依然保持著高速的增長;

  • 反觀聯想,不僅盈利同華為差異巨大,甚至對比自身也出現了倒退。

通過數據,不難得到兩個方面更加深層次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PC終端的退潮,移動終端的崛起

PC市場的飽和以及用戶需求的下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 PC作為聯想的支柱產業,勢必會導致聯想收入大幅度的下滑,僅能依靠政府以及企事業單位的集中採購維持,個人用戶又受到小米、華為等新入局企業的圍剿。

  • 依託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移動終端需求大增,甚至已經有了取代PC終端的苗頭。不過2019年手機廠家也不好過,在沒有出現新的刺激點之前,更多的是同行之間競爭存量用戶。華為對比三星、蘋果、國產手機廠家的降幅,卻出現了逆勢增長。


第二個問題,科研對於一家企業的重要性

華為與聯想最為本質的區別,一個依靠科研文本、一個更加看重市場。

不同的發展路線,導致了兩個企業競爭實力的差距:

  • 聯想更多依靠的是收購,這幾年收購了IBM、摩托羅拉等,短期內收效甚好,不具備長期的持續性;

  • 華為則通過自身研發來需求提升,5G網絡專利、手機處理器芯片、5G基帶芯片、操作系統等,使得華為具備了較強的淨增實力。


其他方面的問題

除此之外,市場輿論同樣對聯想的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 聯想5G投票的問題,對於結果影響不大,但是卻導致自身形象受損;

  • 國內外同型號設備,差價較大也是用戶不滿的原因之一。

輿論一旦形成,很難再次扭轉。


華為與聯想,對比如此明顯,您想說點什麼呢?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不吹不黑,數字說話。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

港交所上市公司,3月28日發佈年報。2018年總收入3589.2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3%;淨利潤43.62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4%;淨利潤率約1.2%,相當於投入100萬一年淨賺1.2萬。

請注意,聯想控股與那個賣電腦的聯想集團雖有關聯,卻不是一碼事。後者在美國上市,其2018財年年報預計將在5月中下旬公佈,它才是大家經常調侃吐槽的正主。

聯想控股屬於虛擬經濟範疇,靠投資和資產管理掙錢。2018年收入增長、淨利潤卻下降意味著它在投資眼光和資產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不過,若以去年的滬深A股市場為參照,其投資收益率還能是正數已經足以自誇了。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國內非上市公司,3月29日發佈年報。2018年總收入721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5%,淨利潤59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5.1%;淨利潤率約8.3%,相當於投入100萬一年淨賺8.3萬。

華為屬於實體經濟範疇,靠研製和銷售產品掙錢。考慮到去年國內國際的政治經濟形勢,華為取得的成就難能可貴。不過,2018年淨利潤增長超過銷售收入增長意味著其產品賣的比以前貴了。

對照一下美國蘋果公司:

根據蘋果公司於2018年1月初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報告,其2018財年的銷售收入為2656億美元,同比增長16%;淨利潤為709億美元,同比增長16%;淨利潤率約27%,相當於投入100萬一年淨賺27萬。(蘋果的財年以九月最後一週的星期六做為截止日,2018年4季度的經營情況將體現在2019年的年報中。)

小發現🤔🤔:

忽然發現這三家公司2018年度的淨利潤率挺有意思:聯想控股大致相當於把錢存了一年銀行,華為差不多是銀行往外放了一年貸款,蘋果則是放了一年不違法的高利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