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總長度637.68公里,濟南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建成

大眾網濟南·海報新聞4月2日訊(記者 劉大帥)“要致富先修路”,中國的農村公路正在蓬勃發展,為廣大的農村群眾出行和致富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條件。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保障“四好農村路”建設總任務的順利開展,濟南市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範縣建設活動於2016年8月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順利完成建設任務並完成工程驗收工作。

總長度637.68公里,超額完成建設任務

濟南市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範縣建設計劃總任務為621.56公里,其中長清區305.03公里,歷城區120.93公里,濟南高新區管委會37.96公里,南部山區管委會157.64公里。截止2018年12月底,長清區完成321.838公里、歷城區完成121.8707公里、濟南高新區管委會完成38.482公里,長清區、歷城區、高新區全部超額完成了建設任務,南部山區管委會完成了155.493公里,符合省廳綜合驗收要求。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委自接到工作任務後,積極爭取市財政部門支持,加大對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範縣活動的資金支持。按照要求,及時將財政獎補資金撥付到位,充分發揮獎補資金引導作用。督促區縣積極落實配套資金。

同時,加強調度指導,強化目標考核。突出工作目標引領,將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範縣活動納入相關區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突出考核激勵作用。嚴守建設標準,把住建設程序。按規定履行勘察設計、設計審批、質量監督、施工許可、驗收檢測、交竣工驗收等相關手續,嚴格執行項目法人、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合同管理等四項制度規定,規範內業資料管理。依據公路工程交、竣工驗收有關規定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測評定,並出具質量檢測報告,切實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確保網化工程實施效果。

深挖各區縣獨特優勢,打造一村一路

在濟南市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範縣建設過程中,濟南市相關區縣結合自身優勢,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創新開展各項工作。

濟南市南部山區管委會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確保實效”的原則,向重點省定貧困村、中心村、中心社區傾斜,確保周邊的村級公路“連”起來、“環”起來。注重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注重與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相結合,注重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提升年活動相結合,堅持與現有道路相結合,與村莊、社區規劃相結合,構建內通外聯,標準適度,結構合理,設施完善的農村公路循環圈。

歷城區組織各街鎮(辦)及有關部門組成調研小組,按照全區農村公路“十三五”規劃、新型社區規劃、扶貧開發規劃、農業和農村發展規劃等,充分調研鄉村公路現狀,對行政村、自然村互聯互通和村內主幹街道硬化情況以及橋樑現狀等進行詳細摸底排查,建立數據庫,全面掌握建設需求,確定規劃建設目標和實施重點,明確建設標準和技術規範並測算建設資金需求,制定總體建議計劃和分年度計劃實施方案,形成了村級公路建設計劃基礎項目庫。規劃中注重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一事一議、社區改造、土地綜合利用等建設規劃有效銜接,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用心打造民生工程,保障工程項目質量

濟南高新區管委會網化工程投資採取“省市補助、區財政投資”的方式籌措解決,除省財政按照每個行政村的補助資金和市財政補助資金外,剩餘資金全部由區財政配套,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

長清區村級公路網化工程建設是全社會關注的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建設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群眾的利益。為確保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突出抓好“五個嚴格”,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同時,成立了由區、鎮、村三級組成的質量監督隊伍,對施工質量進行24小時監控,對不合格工程,立即叫停並返工整改,為保障工程質量,加快工程順利完工創造了良好條件。

第三批村級公路網化示範縣建設活動的圓滿完成,讓原本支線稀疏的農村通道變成了縱橫密佈的農村公路網,切實提高了濟南市農村公路通行條件和路域環境提檔升級,大力改善了農村交通出行條件,提檔升級的農村公路網將使越來越多沿線村莊、群眾發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