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淮南有一處被列入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景區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境內的萬人坑教育館。

淮南有一處被列入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景區


始建於 1968年,全館佔地面積約31571.24平方米,建築面積6900平方米,展室面積約2400平方米。

淮南有一處被列入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景區


教育館現對外開放的展覽有教育館概述、

淮南有一處被列入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景區


日寇侵佔大通期間佈局沙盤、礦工生產生活用品用具、礦工上下工流程泥塑、礦工作業場景、日寇殘害礦工刑具、大病房概況、三條白骨大坑、秘密水牢等。

淮南有一處被列入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景區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位於淮南市大通礦南,全館存列文字解說、文字圖片60張,舊社會礦工生活用品及生產工具98件(個),人物泥塑像91個,日寇侵佔大通煤礦期間形成的白骨大坑3條,修建的碉堡兩座,秘密水牢一處,還存列著日寇摧殘礦工的刑具器械等等。是一處集紀念、教育於一體的景區。包括大通萬人坑紀念館、碉堡、水牢、窯神廟。教育館現對外開放的展覽有教育館概述、日寇侵佔大通期間佈局沙盤、礦工生產生活用品用具、礦工上下工流程泥塑、礦工作業場景、日寇殘害礦工刑具、大病房概況、三條白骨大坑、秘密水牢等。萬人坑紀念館:1968年,在原址上建立大通"萬人坑"展覽館,2005年9月,大通"萬人坑"展覽館正式復館,並向市民開放。館內有3個南北向的長20米、寬3米、深3米的土坑,飢餓、傷病、被迫害致死的大通煤礦礦工和抗日誌士的遺體被陸續拋入坑中,累計3萬具。此坑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罪惡的鐵證,也是當前對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場所。站後碉堡:位於原大通火車站西面,建於1943年間,高12米,面積28.27平方米, 是日寇在大通修建的碉堡中最高的一座,控制東西交通的制高點,以防止游擊隊襲擊和工人造反。2、碉堡水牢:位於大通礦南,現大通一小校園西北角,建造於1939年冬,分上下兩層,上層為碉堡,地平以下為水牢,面積44.18平方米,直徑7米,深2.2米。3、秘密水牢(又名室內水牢):1939年冬與碉堡水牢同時建造。原位於大通礦南門內東側,因礦區開採塌陷, 1968年按其原結構遷建於"萬人坑"西北面。 水牢長3.5米、寬2.5米、高3.2米。大通窯神廟建於1941年7月,是一座灰瓦屋頂、 斗拱飛簷的日式建築,位於大通二小校園北面,佔地94.5平方米,廟前有開闊的場地,廟內設有神龕。原供有三尊神象,中間是騎著毛驢、脖子上掛著一串銅錢的太上老君,左為火神,右為水神。窯神廟是日本軍國主義及其走狗利用封建迷信進行思想統治和榨取工人身上血汗錢的工具。1986年,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2007年6月,被公佈為AA級旅遊景區。2010年,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週年之際,淮南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省政府命名為"安徽省國防教育基地"。2011年3月,大通萬人坑教育館被安徽省旅遊局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13年3月,大通"萬人坑"、秘密水牢、站後碉堡、日軍司令部等9處侵華日軍淮南罪證遺址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列入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