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年三十年夜飯有什麼菜是不能上桌的嗎?有沒有特別的講究?

王南得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馬上就要到大年三十了,大年是三十真的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一天了,小孩子尤其的高興,不僅有新衣服可以穿,還有吃不完的好吃的。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有什麼不能吃的你知道?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過年,尤其是父母“出鍋”,也就是炸肉丸子、雞塊、魚這些的時候,我總是在一旁等著吃,剛從油鍋裡面出來的肉丸子特別的好吃。母親總是會吵幾句說,說我總是等不及。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們這邊是特別的熱鬧,從早上就有放鞭炮的,中午之前要把對聯粘貼好,最主要的還要把餃子做好,然後做蒸扣碗,等到晚上放完鞭炮,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小孩子吃完飯就去放花炮,別提有多開心了。現在大家就不一樣了,孩子們都比較熱衷於搶紅包,只有家中的長輩在準備飯菜。不過這些飯菜也都是父母精心準備的,其中還是有不少的說法的,年夜飯不能少的有餃子和魚,那麼什麼不能在年夜飯上出現呢?相信不少朋友並不太清楚。

我們都知道“十里不同俗”,很多地方的風俗都是不一樣的,像我老家這邊,年夜飯一般是不能夠吃包子的。至於為什麼不能吃包子呢?這裡面還是有不少的講究的,老人們說大年三十不能吃包子是因為包子的形狀的問題,包子做的時候都是褶子這一點大家都知道,而且這些褶子都是要“撮”在一起的。這個“撮”和我們這邊的方言有聯繫,方言當中的“撮”的意思相當於是事情變壞了,不好了。比如說一朵鮮花,本來是要綻放的,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還沒開放就謝了一樣。這樣的寓意自然是不好的,所以大年三十的年夜飯當中是不能夠有包子出現的,尤其是當地一些做生意的人家特別忌諱這個說法,一般在當地的年夜飯和商店開業當天都是不能吃包子的。

當然年夜飯不吃包子只是本人老家這邊的習俗,有些地方並不會忌諱這種說法。而有些南方的朋友說,他們的年夜飯是不能夠吃蓮藕這道菜的,因為蓮藕的外形實在是不好看,不僅是空心還很多窟窿,很是不好看,所以年夜飯是不會上蓮藕這道菜的,但是本人老家就沒有這樣習慣,而且每年的年夜放機會上都能夠見到蓮藕的身影,這也是和當地的習俗有關的。還有的朋友說當地的年夜飯是不能夠上狗肉、驢肉、鹹菜這些的。

你那裡的年夜飯哪些飯菜是不能夠上桌的呢?(三)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又是一年家人團聚,闔家歡樂的日子。今天是除夕,年夜飯都是一家人靜心準備的大餐。在當地農村,年夜飯必有四道菜,雞湯(大吉大利),魚(年年有餘),紅燒肉(紅紅火火),髮菜(恭喜發財)。髮菜是當地農村一道特色青菜,每年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必吃的一道蔬菜。年夜飯有必吃的幾道菜,也有不能上桌的幾道菜。

1、蘿蔔乾

記得上初中時,那時寄宿在學校,學校不提供菜,都是自己帶菜到學校。那時吃的最多的就是蘿蔔乾,蘿蔔乾放些臘肉,用油炸一下,可以在長時間保存,在夏天高溫天氣下也能保存一週。上學的時候,吃蘿蔔乾都吃膩了,那時吃蘿蔔乾就是經濟條件差的象徵。而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就是圖個好彩頭,蘿蔔乾在當地農村是不會在年夜飯中出現的。

2、黴豆腐

黴豆腐在當地農村都是冬天(11月份~1月)製作,在過年前是可以吃黴豆腐的,但不能在年夜飯中和正月吃黴豆腐。黴豆腐的寓意不怎麼好,在豐盛的年夜飯中黴豆腐的出現拉低檔次。在以前物質缺乏的那些年代,年夜飯中也不會出現在年夜飯中。

3、鹹菜。

在南方農村,有做鹹菜的習慣,不過現在做鹹菜的人越來越少了。在以前,鹹菜主要在3~5月份,青黃不接的時候吃。在農村主要吃自己種植的時令蔬菜瓜果,3~5月,露地種植的辣椒、茄子、豆角等瓜果蔬菜還未上市,就用鹹菜就飯。以前會開水泡飯,或者拿點鹹菜加開水泡飯吃。那時條件差,很少買菜吃,那時也沒有這麼多反季節蔬菜可以挑選。


結語:在當地農村,黴豆腐、鹹菜、蘿蔔乾等都是在條件較差時,青黃不接時才是桌上的主菜。“一粒黴豆腐吃一碗飯”在當地農村90年代以前,是比較常見的。這些菜代表是艱苦的生活,在當地農村這些菜在年夜飯中是不能上桌的。年夜飯都是大魚大肉,非常豐盛,寓意來年的生活越來越好,頓頓大魚大肉。


昕瑞生態


新年新氣象,年夜飯當然得有幾個大菜,硬菜才行,在我們老家有些菜年夜飯是不讓擺的。

一鹹菜泡菜類

雖然現在做的味道好,但還是不要拿出來的好。這類菜都是以前窮的時候常吃的,小時候家裡沒吃的,經常醃鹹菜拌飯吃,時代不同了家裡有肉吃了,再擺出來,有人會說話的。再年夜飯是為來年討個好彩頭,不吉利。

二豬牛羊身上的雜碎

這些都可以做成美味,在吃貨的國度,可以有多種吃法。喜歡吃的人也挺多,但年夜飯上還是不要上桌的好,象徵意義不好,零零碎碎,總感覺有點小家子氣,突出不來大氣紅火的年味。

三狗牛肉

狗看家護院是朋友,牛下地耕種是幫手。舊社會這都是我們的好幫手,為家庭立過功的,怎麼會拿到桌上吃呢?

不過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耕牛少了,年夜飯上牛肉也多了,時代變化習俗也在變。

年夜飯吃的是喜慶,是心情,是好彩頭,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變化,所以只要有好寓意的菜餚都可以享用,2020年馬上來了,你準備好了嗎?謝謝!


吾i上下求索


川渝農村地區,講究過年使勁兒吃肉,務必要臘肉葷腥足,這樣才能預示著來年富足,鹹菜是不能上桌的,老一輩人尤為講究。


父親每每感嘆現在的幸福生活時常說,他們小時候常聽叔伯兄弟們說過年吃肉從來就沒有吃夠過,畢竟幾十年前物質還是很匱乏的。

鹹菜、泡菜以前是絕對不能上桌的,鹹菜是窮人存儲蔬菜的結果,沒有新鮮蔬菜和肉吃的時候就以鹹菜為主,所以吃鹹菜是不吉利的。當然如今葷腥常在,過年大魚大肉吃得太多急需泡菜、鹹菜清清腸道,鹹菜已經開始上桌了。


在我家裡,還是會稍微忌諱一下的,要吃鹹菜各人去廚房夾,絕對還是不能正式上桌入席的。


飲言食語


除夕,是中國傳統節日。指的是農曆臘月三十日(或為臘月二十九日),是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 。這一天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中國民俗活動,如全家一起吃年夜飯,放爆竹、守歲,包餃子等。

年夜飯是中國人一年當中最重視的一頓飯,一般有老人的都會聚到老人家,不管是山珍海味還是家常小菜,全家動手,其樂融融。年夜飯對於每一箇中國家庭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年夜飯代表著家庭團圓美滿,代表著辭舊迎新,代表著新的一年即將開始。

記得從懂事時,我們家的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有兩道菜是不做的:一個是雞、一個是酸菜。父母祖籍是山東,生活在東北,也不知道這是那個地方的風俗,問父母得到的回答是“寓意不好”.....

大年三十年夜飯有什麼菜能不能上桌,其實沒有什麼特定含義的,無外乎是食材的名字或者是成菜的名字與過年的氣氛是否合適,是否吉利不吉利有關聯。過年的時候有很多被人們賦予了吉祥如意的名字,如剁椒魚頭叫做“鴻運當頭”,蝦仁炒玉米叫做“金玉滿堂”,什錦果盤叫做“閤家歡”,糖醋鯉魚叫做“連年有餘”......都是取的諧音、寓意美滿祥和。


劉哥美食


  

  在年三十的那天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因為是春節很多人都回家團聚,那你知道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有什麼是不能上的嗎?大年三十年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這是每家每戶都十分重視的一個日子了,並且都會隆重準備上好幾個菜,然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在南方有些地方吃年夜飯,有把門關起來的習俗,直到年夜飯吃完了,才會打開家中的大門。另外,因為各地的習俗不同,雖然叫“年夜飯”,但是並不都是晚上吃,有些是在早上就吃了,有的是在中午,農夫家鄉這邊普遍是中午,還有些則是在晚上。那年夜飯都有哪些菜呢?又有哪些菜不能上桌子呢?

  

  在前些年的時候,農夫的家鄉這邊有著年夜飯不能吃狗肉的,畢竟在民間一直有著“狗肉不上席”的說法。但是現在基本沒有這個說法了,不少的家庭在年夜飯還會特意搞一個狗肉火鍋。

  

  不過,一直以來,在農夫的老家這裡,過年吃年夜飯的時候,有一種菜一直不能上桌子,那就是剩菜。在年夜飯這天所吃的飯菜,都是當天新做的,是很忌諱把之前沒吃完的剩菜端上桌子的。

  

  農夫還記得,幾年前回家,因為早上媽媽做的鹹菜很好吃並且還留了一點沒有吃完,所以在吃年夜飯的時候,我就把它端到桌子上了,當時媽媽就說了,剩菜不要端上桌,這樣不吉利。聽他們的說法是在年夜飯吃的飯菜,都要是現做的才好,這樣有好的寓意。


狂吃不胖君


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上的菜也不同,我們縣有的鄉鎮不喝粥,有的人家年夜飯必須要有一碗粥,還有的姓氏人家必須要有一道代表家族歷史的菜品,我們那同一個縣內,有的地方初一不出門,有的是大年初一必須出行,有的是初三這天不出行,聽說有一回年初三市裡領導下來縣裡檢查,我們縣的領導班子大部分都是本土的,他們那天沒有一個出面接待,


發飆的蝸牛360


大年三十年夜飯,要的是吉祥和豐盛,所以,平時吃的飯菜就有些禁忌,有的菜這頓飯不能上桌,還不論貧窮與富貴。

這裡分享河南信陽年夜飯的禁忌,哪些菜不能上桌。舉例三個:

第一個不能上桌的:狗肉

狗肉不上桌,有三層含義:

●狗是人類的朋友加夥伴。狗是人類最早馴養的野獸,沒馴養前跟狼一族。狼很兇惡,惹著它非得撕碎你,成塊的吞了,因為狼吃肉不嚼。但是狼有忠誠守信的優良品質,被人類看好,於是馴養用來當死心塌地的朋友。

至今人們養狗,無論看家護院,還是守護羊群財產,或者當寵物,都是衝著它的忠誠品性。有狗陪伴,根本不用擔心被它出賣背叛,甚至認為比人還靠得住。所以,夥伴的肉不能吃。儘管自古都有吃狗肉習俗,這一頓飯就不能上桌。

●有道德綁架傾向。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狗就是狗,看家護院當作工具,與主人關係處得再好,也不會當它家庭成員待遇。這是個分界線,否則就人畜不分,犯了傳統文化裡的大忌諱。

可是慈禧太后開個頭,那麼高傲的老太太乾了個崇洋媚外的事,把狗當寵物養,還培育出了寵物品種,叫京巴,京城叭兒狗。這倒還沒什麼,一般的窮人養不起,百姓沒那個習慣。把狗當兒子老爹般的養,讓人笑掉大牙,絕對沒人那麼幹。

直到前些年,畫風突轉,狗成了第一寵物。養狗的人,先是彰顯自己有錢有閒,繼而填補精神空白,最後成了相依為命了。狗的身份提到多高無所謂,但是不能高於人類。譬如愛狗如命的,對狗比對家人要好。花費成千上萬伺候狗的,對上不起學的孩子不會上心。所以,狗肉不僅過年不能上桌,平時也絕對的不能吃。

●狗改不了吃屎。自古以來,“狗肉不上桌”,主要還是狗吃屎,犯了人的大忌諱。不管狗肉多香,平時多麼愛吃,確實是難登大雅之堂,過年這天無論如何不能上桌。

第二個不能上桌的:野味

這裡不是一道菜,是一個系列,所有野味,包括野生的魚、雞、鴨。為什麼過年不吃野味,主要三個原因:

●過年要吃自己養的,展示的是勞動成果。過年之所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因為傳統文化,日子以年為一個單位,一個輪迴,週而復始。人類又是善於總結的動物,一個輪迴下來,事情做得怎麼樣,教訓和經驗都要歸納,以便來年做得更好。這個節日的意義就在於此。所以,這天享受的是自己一年的勞動成果。如果還要吃野味,說明你的勞動不咋地,過年還吃不上自己養的動物肉,還得靠打野,說出去丟人打傢伙。

●過年不殺生,體現人類博大胸懷。我們傳統文化裡,核心理論是“天下和諧”,以掠奪和強佔不屬於自己的財富為恥辱。尤其是過年,最是表現這個世界觀的時候。老話有說,螻蟻也要過年,這期間禁忌殺生,即便殺雞殺鴨,下刀前也要虔誠對它禱告:雞雞你莫怪,你本是陽間一道菜。今日早點兒去,明兒早點兒來。以此求得心理平安。野生動物,包括蛇鼠之輩,一年下來生存不易,過年就要給它幾天安生,不要禍害了。

●逼得急了,野生動物會有報復。老話說得好,兔子急了還咬人。對待野生動物,平時為了果腹,或為了保護地裡莊稼,生命財產免受傷害,可以打擊,死了吃肉都行。如果人畜無害,就不可以以強欺弱,做傷天害理的事。譬如天上飛的野雞、斑鳩,水裡遊的鱘魚、銀魚,地上跑的熊貓、老虎,本來都地球上的鄰居,對人類又沒什麼妨礙,彼此和平共處才是,沒必要去傷害性命。如果逼急了,是真的會給人類帶來報復。

第三個不能上桌的:窮人菜

所謂的窮人菜,也有三層意義:

●古時候叫做果腹的食物,沒有好吃的,用不好吃的填肚子。

●現代叫做瓜菜代,困難時期用蔬瓜野菜當主糧,為了填飽肚子。

●如今叫做不健康食物。

過年這頓飯,再窮,除非一點辦法沒有了,否則素菜不上桌,要吃就是雞鴨魚肉。不上桌的內容包括:

●蔬菜。信陽冬季,本來不長很多蔬菜,只有卷花頭、烏金白和菠菜,再就是冬藏大白菜和蘿蔔。傳統的年飯,最多可以作為葷菜的點綴,譬如豬肉燉蘿蔔,粉條肉白菜,蔬菜絕不可以單獨做菜上桌。否則會落別人閒話:大過年的肉都吃不起。說明這年的勞動不咋滴。

●豆腐。平時的生活中,豆腐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老話說的,豆腐就是窮人的肉。過去的窮日子,就把豆腐當作肉。如今還有延續,過小年叫豆腐年,小年飯只要豆腐不要肉。因為晚上就要送老灶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年的勞動和生活。有了這頓豆腐飯,老灶爺彙報就有了說辭,本家人會過日子,勤儉持家。過大年就不能這樣幹了。大年是過給祖先看的,必須上最好吃、最豐盛的飯菜,讓祖先不後悔,實實在在看到,生養的後代混得還不錯。所以,豆腐是哄老灶爺的,祖先就不能哄了。

●鹹菜。鹹菜是典型的窮人菜,窮到最後只剩了鹹菜。如果鹹菜再要沒有,那就是真正的一無所有,不被餓死,就要出門。但是鹹菜在古時候,卻是家庭必須菜品,像現在的鹽一樣,須臾不可或缺。直到現在,信陽人的生活中,鹹菜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不管在哪家,看到飯桌上有鹹菜,第一印象,這家會過日子,有家的味道。也可以說,鹹菜代表的是家的味道,家的煙火味。

如今很多人不講這些規矩了,只要想吃,不問青紅皂白,都可以擺到年飯桌上。這是不對的,究其原因,都是這多年快餐文化造成的,不知貴賤,只講實用,有奶就是娘。


普濟


認真統計起來,各地傳統禁忌中,年夜飯不能上桌的食物還挺多,看過之後估計你都不想過年了……


雞蛋

很多地方的除夕餐桌上不能有雞蛋,因為雞蛋在農村裡叫“雞子”,代表兒子的意思。


雞和粉條

在某些地方,年夜飯甚至還有不吃雞不吃粉條的禁忌,人們認為吃雞是“唧唧碌碌一年” (不順、貧窮之意),吃粉條是“嘟嘟嚕嚕一年” (寒酸、不清潔不利索之意)。


梨與“離”諧音,如果從民俗學意義上看,梨就成了很被人們忌諱的食物。梨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當做供品,因為梨(離)與閤家團圓的氛圍背道而馳。其次,在平時吃梨的時候,最忌諱把一個梨分成兩塊或幾塊吃,正與“分離”相諧音,不吉利,家裡的老年人尤其在意。


沙丁魚

在沿海某些地區,人們稱沙丁魚叫“犁別子”,犁別子是犁具上將犁鏵緊緊別在錘頭後面的一根小短棍,一頭尖一頭粗,很明顯,這是以形似取喻為名稱的。但是,就因為“犁別”與漢語的“離別”諧音,沙丁魚就成了不吉利的食物而被忌諱,因此年夜飯禁忌用“犁別子”(即沙丁魚)製作的菜餚。


棗糕

棗糕是非常美味的地方小吃,很多地方春節專門要蒸棗糕,但有些地方因“棗糕”諧音“糟糕”,除夕筵席不準用棗做糕,或稱棗糕為“發糕”“棗餑餑”“棗山”。


稀飯

三十晚上一定不能吃稀飯,當地老話有云“三十晚吃粥,不像過年的樣子”。


牛肉

在中國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年夜飯不準吃“有功”牲口的肉,尤其是牛肉、狗肉、貓肉,這些動物為家裡辛勞了一年,過年時宰了太殘忍,餃子也不能吃牛肉餡的。


酸菜

有些地方年夜飯禁忌吃酸菜,理由是代表“辛酸”,有些家庭甚至連白菜都不吃,認為吃白菜意味著一年“白乾”。


如果認真計較起來,估計年夜飯啥都別想吃了!


菜單博物館


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雲計劃獲得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大年30年夜飯該上什麼菜不該上什麼菜,全國各地都有說法。而且在有些地方往往是相反的,因為正著說反著說都有道理。

第1個,豬腳。



比如在河南的一些地方,過年不能上豬腳。因為因為豬喜歡在爛泥裡打滾,所以豬腳被看成是陷入泥泥潭,舉步維艱的象徵。放在過年來說就非常不吉利,過年吃它不就是給自己找不痛快的嗎?



但是在廣東豬腳成了吉祥如意的象徵,過年的年夜飯中必須要有蠔豉髮菜炆豬手,諧音寓意為好事發財就手。年夜飯上不燒一盤豬腳,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第2個,蔥蒜。



在一些佛教比較盛行的地區,年夜飯是看不到蔥蒜的。一方面蔥蒜是佛教傳統的五葷之一,而另一方面,蔥蒜味道都比較衝。而過年是喜氣洋洋的,吃了蔥蒜一張嘴異味兒比較重,容易把喜沖走。所以在這些地區年夜飯是禁止有蔥蒜這一類的調味料的。



但是在兩廣地區則又不同。人們在拌涼菜或者一些炒菜時,刻意的多放一些蔥。為什麼呢?因為蔥通聰,多吃蔥,特別是年輕人吃了以後長腦子,會變得更聰明,學習更進一步。

第3個,豆腐。



這個爭議就更大了,有些地方年夜飯絕對不能見豆腐。因為家裡死人而請幫忙人吃飯的宴席往往叫豆腐宴。所以豆腐就是為白事準備的,你年夜飯上豆腐,腦子沒病嗎?



但是在福建,江西一些地區則又不同了。豆腐寓意“都福”,全家都有好福氣。所以在這些地區的年夜飯中,豆腐是當仁不讓的素菜主角。有搭配肉餡的釀豆腐,有炸豆腐燒五花肉等等。特別是大家一定要吃點涼拌豆腐,喝點豆漿,因為這寓意著來年清清爽爽,輕裝上陣。

第4個,狗肉。



很多地方都說狗肉不上桌,不光年夜飯,就連平常比較重要的宴席都不會上狗肉。這種說法其實也是這些年才形成的,因為我們看歷史典籍中皇帝無論祭祀還是春宴,都會有狗肉大餐。



皇帝都吃的,老百姓吃不得嗎?只是到了明朝開始,狗成了賤畜,有點地位的人都看不上。而到了清朝,滿族是禁食狗肉的,所以慢慢的演變成狗肉上不了桌了。其實我國的有些地區,比如徐州,桂林,雲南,海南一些地區,年夜飯依然能看到狗肉,因為它是當地非常絢爛奪目的一道美食。

第五,鹹菜。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擺酒燒肉做芝麻糖,讓灶王爺吃的油光嘴滑,上天說好話。但是據說有一家窮的,叮噹響什麼也沒有,只好供奉了一點鹹菜。結果趙王爺在別人家都吃的腦滿腸肥的,到他們家吃到脆生生酸溜溜的鹹菜,又解膩又清爽,特別高興,結果這家來年就發了小財。



而大年三十不光是年夜飯,而且還是迎接灶王爺日子。所以家家還要大魚大肉的擺,恭喜灶王爺歸來。因此在我國的很多地方,年夜飯是不允許有鹹菜的,省得灶王爺覺得你不誠心而生氣。



所以同樣道理,有些地方過年一定要上鹹菜,而且必須是一盤筍炒雪菜,一盤甜鹹蘿蔔乾,一盤醃醬黃瓜,一盤八寶菜。灶王爺吃完了肉正好吃點鹹菜清清口,也覺得這家人特別上心,鹹菜都做得很精緻,明年讓他們發財。

以上就是各地年夜飯的一些小講究,實際上我們看出各地的食俗不同,對年夜飯的忌諱也是不同的。其實在我看來,年夜飯還是主要給自己家人吃的,所以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不暴飲暴食,適量飲酒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忌諱這個忌諱那個的,就讓它隨風去吧。

最後祝大家鼠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長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現在關注我,可以使您成為餐桌上的靈魂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