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豆粕在2019年的走勢如何?

張淑苗


豆粕在2019年的走勢如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的國內豆粕市場可謂是開局不利,不但沒有一掃去年年底的頹勢,反而在近期迎來了2019年的開門黑!
今天是2019年的第二天,可是國內豆粕市場卻遭受了接連打擊,據市場監控數據顯示,近日我國豆粕市場價格普遍出現了下滑,可謂是開年不利,由此可見,新年初期的豆粕市場價格走勢也是那麼的不盡如意。


元旦期間,全國豆粕價格走低
近期,國內沿海地區43%蛋白豆粕報價為2850~2940元/噸,較上週同期下跌30~50元/噸,受此印象貿易商採購謹慎,豆粕成交量較小。
之所以國內豆粕市場出現這樣的“開門黑”,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中國於上月開始大量採購美國大豆,國內市場大豆供給充足。
第二,從2019年1月1日即左右開始,我國開始對雜粕實施零關稅,進一步抑制豆粕的市場價格表現。
第三,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本年度我國豆粕消費量或將有所減少,這對於豆粕市場價格而言,可謂是弊大於利。

由於種種原因,近期國內豆粕消費市場需求低迷,企業採購的意願並不強烈,豆粕庫存量有望進一步的提升,加之受到零關稅的影響,部分雜粕將會進入市場替代豆粕,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本年度豆粕市場價格的表現。

所以,筆者預計,在2019年前半段,國內豆粕價格震盪偏弱。


糧油市場報


豆粕在2019年的走勢如何?


一直以來很多人只關心生豬價格、玉米價格、小麥價格等這些價格,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豆粕價格。實際上但凡是搞養殖的,基本都離不開豆粕,因為它是我們畜牧飼料的主要來源之一。


因為豆粕高達43%左右的蛋白質含量,而且副作用很小,在畜牧養殖當中成為了應用最為廣泛且後續替代品幾乎沒有的蛋白質來源。但是近年來國際貿易關係的變化越來越頻繁,我國的豆粕價格也出現了過山車式的變化。在六七月份的時候,豆粕價格甚至比黃豆價格更高,顯然讓很多人很是吃驚。

豆粕其實就是黃豆榨油之後留下的副產品,因為我國用於榨油的黃豆主要來自於進口,每年我國的進口黃豆總量達到9000萬噸以上,佔到我國每年黃豆總需求量的90%。因此我國的豆粕價格非常受到進口黃豆價格的影響。縱觀這兩年的豆粕價格,最低的時候價格在2400元/噸,高的時候價格在3700元/噸。因此我國的豆粕價格有點頗有“受制於人”的感覺。

針對這種情況,我也做錯了很多的嘗試性的調控,但是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為了確保養殖行業源頭成本的低廉,保護養殖戶的基本利益。我國對不少國家的雜粕都進行了零關稅政策。從目前看來,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因此後續的豆粕價格應該會得到進一步的遏制。再加上我國和美國貿易達成的一系列緩態度,老張估計2019年豆粕市場行情應該要差於2018年的豆粕行情,估計豆粕價格在2600~3000元/噸左右。


老張談三農


大家都聽說過我們的農作物有很多網上的說法例如“姜你軍”,“蒜你狠”,雖然用“豆你玩”來形容綠豆,但是在我看來,來形容明年的大豆行情也是不為過的,為什麼我這樣說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目前行情

目前,無論是東三省還是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經停止玉米,還有大豆的收購你說有人收購還行,可是這幾十噸的大豆堆在家裡如何是好呢?屯大豆還不說,如今的局勢又在商量著如何進口大豆。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一下。

①進口因素:從1月1日起,我們實行了新的進出口關稅政策,其中大概有706項商品,關稅或者是降低或者全免。這其中就包括各種豆類,大豆,而且還有各種雜粕,而且還有各種肉牛,肉羊等家畜進口,其中包括冷鮮肉,包括我們所吃的水產類,而且從12月20號其,雙方就已經對大豆的關稅問題進行了談判,我們首次準備進口美國的大米來改善雙方的關係。就是為了進口大豆做準備,可是反觀我們國內,現在還有很多存糧沒有人收購。


②政策因素:如果說到了這個因素,大家可以從今年的大豆補貼上就可以瞭解基本的行情,東三省地區在鼓勵大豆的種植,減少玉米的種植面積,今年大豆的補貼最高可達560元每畝左右,這就對很多人產生了刺激,明年是否種植大豆?明年是否還有這麼多的補貼,有可能繼續刺激大家種植大豆的決心。

大家真的只認為進口的大豆會影響我們國內的價格嗎?影響因素多了,例如我們所進口的雜粕,其中包括花生粕,芝麻粕等,而且國內有很多公司想要用雜粕來代替部分豆粕,這難道不會對豆粕的價格產生影響嗎?進一步會影響我們大豆的價格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豆粕在2019年的走勢如何?

豆粕價格隨著大豆價波動而波動,當前山東當地的豆粕價格每噸2900元左右,各地因為城市不同每噸差價在30元左右,與秋季價格相比價格偏低了400元左右,主要的因素在於對豆粕的需求量減少以及進口大豆數量穩定並增加了。

18年的大豆及豆粕價格走勢複雜,先是上漲而後如近期的下跌,這走勢已經破壞了今年正常的波動圖。以此分析19年的豆粕走勢會如何?



首先看大豆的種植面積和產量,豆粕是用大豆加工製作而成的。大豆主要的來源地是進口,為了擺脫進口大豆的衝擊,本地鼓勵本地引種大豆,種植面積會逐年增加。

第二分析養殖行情是否回暖,豆粕的主要消費需求是養殖行業,當前養殖行情不理想使得對豆粕的需求量不足,價格並不理想。隨著對19年養豬行情的回暖,勢必會帶動對豆粕的需求量,這樣有利於豆粕價格回升,上漲到今年的高峰價位。


近期的豆粕大部分地區又下跌了(漲沒有,跌卻有十幾個地區),國內豆粕及豬市行情持續低迷,很多農戶及豆粕交易商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也是價格低迷的一個因素之一,隨著19年的到來預計豆粕會再次開啟暴漲模式,每噸價位會再次達到3400元以上。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小希時間


19年豆粕不會上漲,主要有以下幾條。

一,中國已經與美達成協議,開始進口大豆,國內不會緊缺。

二,所有需求豆粕類都是養殖消耗大類,18年受豬瘟疫影響,養殖戶大多在賠錢,養殖戶購買消極,19年如果豬瘟瘟疫還沒改變現狀,市場消費堪憂。

三,全民都開始受到環境保護影響,就業不理想,很多人無工可打,很多小企業倒閉,還有些人要還車貸房貸,所以造成連鎖反應,人民沒錢了。

四,18年的所有農產品價格都不高,很多產品滯銷嚴重,農民收入大幅縮水,消費水平更一步降低。

所有以上的幾條就可以認定,18年經濟不好過,19年更難,房子車子與子女婚嫁,透支了全民的錢包,環保養老保險與高稅收關停了大半的中小企業,一面是錢包癟了,一面是工作沒了,物價還要受到政策成本的壓力上漲,人民怎麼有錢消費?不信的話看現在國民消費指數就明白了!所以我認為,19年豆粕不會漲價!


養殖機械交流心得


今天是2019年9月20日,豬肉 蛋價格都大漲,貿易摩擦談判又不明朗,那麼未來豆粕行情將何去何從?

第一,我們先從供給端來看

產量:美國產量2016、2017、2018年連續三年增產,創記錄的庫存預計在10億蒲之上,由於去年中美貿易問題,出口有所下降,這也是高庫存的原因之一。

從美農業部供需報告來看,美新豆播種面積7670萬英畝,比去年減少1250萬英畝,但報告出來市場反應並不明顯。

另外兩個主產國,巴西和阿根廷近幾年也在持續增產近50%。

天氣:

市場預估美國大豆種植面積8616.9萬英畝,去年種植最終8919.6萬英畝,因為前期洪水可能推遲或者影響美國玉米播種的最終面積,貌似也影響大豆的種植面積,但最終可能比預期種植面積要大。

第二,我們看一下國內的需求

貿易摩擦,2019年的貿易摩擦對中國飼料行業的影響就不如去年了,原因是自2016年以後飼料需求每年以3—4%幅度逐漸下降,所以摩擦的原因對行情的影響,會逐漸的變小。

豬肉價格,受豬瘟影響,豬肉供應減少,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大福下降,豬價走高,隨著價格走高,加之國家政策扶持,生豬存欄量會加大,但這需要一個時間,從小母豬到能繁母豬,在到母豬懷孕,再到生產,再到能育肥階段,至少也要到明年夏天了。

所以綜上所述,近期合約不會有太大的行情,一月合約,還存在風險還存在談判的風險,所以長線單子沒有參與的必要。

可關注2009合約,如果能到2750以下,就可以逐漸建倉,倉位在20%,應該會很安全的。


教你做期貨


如果2019豬瘟還將繼續豆粕不會走高,比較平穩。如果豬瘟得到有效控制豆粕的價錢會走高。每年我們國家進口的大豆多數是用來加工豆油,剩下的料就是豆粕了。因為貿易戰大豆的進口量減少了挺多。我們國家食用的肉主要是豬肉,這就導致豬肉的行情影響豆粕的行情。


山區小惆悵


種植豆粕在2019年走勢應該變化不大,豬瘟病是輕度的走過對養殖戶影響不那麼嚴重沒什麼創傷,整個養殖業沒什麼變動,平平常常……


單身有醉


種植豆粕在2019年走勢應該變化不大,豬瘟病是輕度的走過對養殖戶影響不那麼嚴重沒什麼創傷,


周永才13


跟著農業的週期走,其實也沒太多特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