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福建出過哪些名人?

幹農活的小鮮肉


鄭成功、施琅、俞大猷、李光地、潘承家等都是福建歷史上的名人,下面介紹葉飛等幾位共和國將軍。


葉飛開國上將

葉飛(1914——1999),祖籍福建省南安市,生於菲律賓。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與創建閩東根據地和紅軍游擊隊,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領導軍民堅持三年游擊戰爭,在閩東恢復和重建多塊游擊區。抗戰時期,曾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新四軍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等職,指揮車橋戰役等戰役戰鬥。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司令員等職,參與過魯南、孟良崮、濟南、淮海、渡江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福州軍區司令員、海軍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中國惟一具有雙重國籍的開國上將。

陳火旺少將

陳火旺(1936——2008),福建安溪人,1952年3月,陳火旺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數學系學習。1956年復旦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1970年調到長沙工學院,1999年該學院組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曾任系副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長等職,主持的科研項目有一項獲國防科技成果特等獎,一等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兩項。1990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中國第一臺億次銀河巨型計算機研製的主要設計者和領導者之一。

吳青田少將

吳青田(1945——2006),福建南安人,1962年參加工作,曾任廈門警備區政委,福建省軍區政治部主任,福建省軍區副政委,福建省軍區政委等職, 1996年晉升為少將。

林炳堯中將

林炳堯,1944年11月生,福建晉江人,1961年11月入伍,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科長、團政委、旅參謀長、副師長、師長、軍參謀長、副軍長。1996年3月任軍第31集團軍軍長,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 ,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2002年晉升中將軍銜。

蔡英挺上將

蔡英挺,1954年4月生,福建晉江人,1970年12月入伍,曾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福建某集團軍軍長,南京軍區參謀長,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院長等職,2013年7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福建還有哪些名人請補充。


鄭國柱


福建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也是一塊熱土,著名的“古田”會議就是在福建上杭召開的。1955年共和國授銜,八閩大地上有3名上將,9名中將,71名少將。今天簡要介紹一下3名上將的事蹟,他們是:

△楊成武(1914年10月27日—2004年2月14日),福建省長汀縣客家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曾任秘書、連指導員、團政委、師長兼政委等職,長征中率部奪取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為大部隊開路先鋒。抗戰中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團團長,指揮了著名的黃土嶺戰鬥,擊斃日本軍“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官阿部規秀中將。1948年後任華北野戰軍第三兵團司令員,第二十兵團司令員,組織指揮了綏遠戰役,率部參加平津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北京軍區司令員、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員,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副總參謀長兼福州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任全國政協副主席。

△劉亞樓(1910.4.8—1965.5.7),福建省武平縣人,1929年加入共產黨。他是大名鼎鼎的四野參謀長,空軍首任司令員。紅軍時期,曾任連長、營長、支隊政委、團政委、師政委、師長等職,歷經了長征。抗戰中,曾在蘇聯伏龍芝軍校學習,參加了蘇聯的衛國戰爭。解放戰爭中,他是四野參謀長,協助林彪、羅榮桓一起指揮了遼瀋、平津戰役、和平解放北平等。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點名讓他擔任空軍司令員,為組建和加強人民空軍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5年5月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終年55歲。

△葉飛(1914.5.7—1999.4.18),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鎮人,生於菲律賓奎松省。1932年加入共產黨。紅軍時期,曾任中共閩東特委書記、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兼紅軍閩東獨立師政治委員。抗戰中,歷任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蘇北指揮部第1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第1師第1旅旅長兼政治委員、蘇浙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黃橋戰役、天目山戰役。解放戰爭中任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司令員、第1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縱隊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司令員等職,曾指揮金門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書記,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福州軍區司令員。1980年1月至1982年8月,任海軍司令員。1999年4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zj史海拾貝



陳凱歌(原名:陳皚鴿,1952年8月12日-),出生於北京,籍貫福建長樂,中國導演,曾經就讀於北京市第四中學,少年時期在文化大革命中經歷插隊。其父親為導演陳懷皚。他與張藝謀同是中國大陸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1984年執導影片《黃土地》,影片獲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1993年憑藉《霸王別姬》斬獲華語影壇第一座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並相繼獲得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等一系列國際大獎。


張靜初(1980年2月2日-,原名張靜,於畢業後改名),中國女演員,1980年2月2日出生於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憑藉電影《花腰新娘》榮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及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2005年,以電影《孔雀》開始走紅,一度有“小章子怡”之稱,並憑藉該片獲得第十四屆上海影評人獎和第六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的最佳女主角獎,該影片獲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憑《芳香之旅》摘得第三十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成為國際A類電影節影后。



葉一茜,女,1984年9月3日出生於福建南平,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專業。中國女歌手、演員兼主持人。2005年參加湖南衛視主辦的《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第七名。2006年,發行個人首張專輯《愛情十二元素》;同年參演個人首部電視劇《神鵰俠侶》,飾演西山一窟鬼。


中文名:姚晨

英文名:Yao Chen

別名:大姚姚、晨晨、微博女王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79年10月5日

國籍:中國

籍貫:福建省泉州市

出生地:福建省

姚晨,1979年10月5日,中國女演員,200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99級本科表演系,2006年出演《武林外傳》飾演女俠郭芙蓉一角,從而獲得第1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

錢錕,錢錕1996年1月1日出生於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在韓國發展的中國籍男歌手,男子演唱組合NCT成員。2015年12月,通過S.M.Entertainment預備明星組合SMROOKIES首次亮相。錢錕外表俊朗、陽光,擁有一副好嗓子。


安如少年初如夢18072


福建名人主要是在明朝之後比較多,有文有武,以文居多。

1.林則徐(1785-1850),福州人。

民族英雄,虎門銷煙的組織者,曾任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陝甘總督,雲貴總督。清末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這應該是福建最出名的人。



2.鄭成功(1624年-1662年),泉州南安人。

明末民族英雄,率軍收復被荷蘭人佔據38年的臺灣。




3.陳嘉庚(1874年——1961年),廈門集美區人。

著名愛國華僑領袖、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被毛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4.陳景潤(1933年-1996年),福州人。

世界著名數學家,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1+2。





5.林徽因(1904年-1955年),福州人。

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參與國徽設計、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參與古北京城的保護。




6.冰心(1900年-1999年),福州長樂人。

原名謝婉瑩,著名作家,小吉燈系列作品影響力幾代人。



7.嚴復(1854年—1921年),福州人。

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擔任過北京大學校長。



8.劉亞樓(1910-1965年),龍巖武平人。

開國上將。曾經擔任東北野戰軍參謀長、空軍首任司令員。



9.葉飛(1914——1999),泉州南安人。

生於菲律賓。開國上將。曾經擔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福建省委書記、海軍司令員等職,第六、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10.吳孟超(1922年-),福州閩清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肝膽專家,曾獲過國家最高科技獎。



此外還有,明朝思想家李贄,明末內閣首輔葉向高、兵部尚書洪承疇,清朝初年解放臺灣的施琅,晚清船政大臣沈葆楨,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黃花崗起義烈士林覺民,工人運動代表林祥謙,開國上將楊成武,文化名人鄭振鐸,導演陳凱歌,今日頭條張一鳴、美團王興、福耀玻璃曹德旺等等。


坐看東南了


福建地處我國東南角,東海之濱、群山環繞,又有密集的河流相擁,正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名人跌出、數不勝數。

開國上將劉亞樓

劉亞樓,生於1910年,卒於1965年,享年55歲。

家中十分貧寒,他出生不久母親就因病沒錢醫治去世了,其父便將他過繼給好友。

當時國民黨統治時期,吏治腐敗。劉亞樓接受教育、學習了進步思想之後,熱血澎湃,與好友組成民間團體“鐵血團”,開展宣揚新思想的活動。



幾年後,經人引薦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領導當地紅軍游擊隊完成許多艱難的任務。憑藉自己出色的領導能力和軍事才能,先後在紅軍中擔任營長、政治委員、政治部主任等職務。經歷過長征的磨練後,成為紅一軍團第二師師長。

劉亞樓的才幹被組織看中,隨後便被派到蘇聯學習軍事。這個經歷對他來說終生受用,不僅掌握俄語,還領悟了多種世界先進的戰術與指揮技巧。

解放戰爭時期,劉亞樓擔任東北野戰軍參謀長,訓練士兵的作戰能力,參與制定了著名的遼瀋戰役,取得了重大勝利。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我國的空軍事業基本上屬於空白階段。劉亞樓就充分發揮自己在蘇聯所學,活學活用運用到我國空軍的發展上。先後在哈爾濱、長春、牡丹江、濟南、北京等地建空軍學校,推動我國空軍事業從無到有飛躍的發展。

國家安定後,劉亞樓被授予上將軍銜,任國防部副部長,扛起我國國防事業的大旗。

中將張南生

張南生,生於1905年,卒於1989年,享年84歲。



土地革命時期,擔任三十一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組織革命根據地部隊抗擊國民黨“圍剿”勢力,並參與了我軍的重大戰略轉移。在過草地、躍雪山,漫漫兩萬五千裡的道路上屢建功勳,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在之後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張南生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獲得多次戰役大捷。

被授予中將軍銜,擔任北京軍區顧問。幾十年的戎馬生涯導致身體抱恙,78歲時離職治療休養。

中將蘇靜

蘇靜,生於1910年,卒於1997年,享年87歲。

曾常年在山東一帶駐紮,開闢了著名的山東抗日根據地,其所處115師便駐紮於此。



他的突出貢獻就是作為解放軍代表,同當時駐守在北京的傅作義談判,實現了和平解放北京這個重大的軍事目標,避免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保住了北京城內的安定。

聶榮臻元帥曾評價蘇靜:“紅軍過草地,蘇靜同志在前面開路是有功的。”

過草地他身先士卒,解放北京他為大局和平談判,他的功績在我國曆史豐碑上無法磨滅。

在1995年開國授銜上,蘇靜被授予中將軍銜。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感興趣,歡迎評論交流,不勝榮幸!

土豆夜談


1949年4月24日凌晨,三野七兵團第35軍部將旗牢牢插在了南京的總統府門樓上,國民黨煞費苦心構建的長江天險防線至此徹底崩潰,白崇禧和湯恩伯兩大集團軍間的聯繫也徹底被切斷。其中,白崇禧集團主力往廣州方向撤退,而湯恩伯集團殘部撤至了福建,主力退至了已經成一座孤城的上海。

此時的委員長可謂急如熱鍋上的螞蟻,在搶運儲存在上海的黃金、白銀、美元等其他重要重要物資的同時,為了做最後的掙扎守住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委員長不惜下血本在市區與郊縣構建起多道防禦工事,企圖堅守上海半年以上以待美英軍事強行介入,親自坐鎮指揮,前線總指揮就是京滬杭警備司令湯恩伯,號稱“中原王”。

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福建武平縣人

負責攻取上海的部隊是三野宋時輪的第九兵團、葉飛的第十兵團及特種縱隊,還有後來增援的第七兵團和第八兵團各一個軍。而為求完整地接收上海避免市區遭受戰火破壞,軍委決定市區作戰不得使用重武器。就是在種情況下作戰,三野僅僅用了半個月就解放了整個上海,湯恩伯二十幾萬大軍只剩不到六萬人,灰溜溜地流竄至了福建。

上海失守後,福建成為了委員長棲息之地最後的一道屏障,將福建及東南岸沿海視為了復興的基地,同時調集了四個兵團17萬大軍分別在福州、廈門、漳州等地設防,任命從上海逃下來的湯恩伯坐鎮指揮,死守福建。其中,在這個四個兵團中,第22兵團司令是黃埔一期的李良榮,福建同安人,當時兼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兼廈門警備司令。

負責進攻福建的是三野的第十兵團,司令員是葉飛,福建南安人,素有“小葉挺”之稱,早年曾在閩東開展遊擊作戰,戰鬥經驗十分豐富,是閩東蘇區的主要負責人,建國後授予上將軍銜。葉飛進入福建之前,軍委還派了張鼎丞任兼任兵團政委,張鼎丞是福建永安人,也是閩西蘇區的創始人,長期在福建生活與戰鬥,曾擔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司令員、華中軍區司令員等職,建國時未授銜,如果授銜按資歷和戰功,必授予上將。

葉飛率領十兵團進軍福建後,冒著酷暑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掃清了廈門及金門對岸的全部沿海地區,湯恩伯這兩個據點剩下兵力不足六萬人。其中,駐守在廈門的是李良榮兵團及劉汝明兵團殘部,總兵力不過三萬人。由於第十兵團船隻不足,葉飛、韋國清、張鼎丞等人提議先拿下廈門再攻取金門。

1949年10月15日,葉飛率領第十兵團向廈門發起了總攻,僅僅一天的時間就撕開了湯恩伯構建的廈門北半部防線,北半部的失守李良榮和劉汝明殘部亂成一團,時任福建省主席的湯恩伯和廈門警備司令李良榮見大勢已去先行溜回了金門,而劉汝明乾脆直接溜回了臺灣,島上的守軍近三萬人幾乎全軍覆沒。僅僅兩天半的時間葉飛就拿下了廈門,福建全境基本解放,剩下的就是扼守廈門出海口的金門了。廈門解放後,葉飛兼任福建軍區司令員,而張鼎丞任福建省委書記等職。


賽門之略


福建從古代到現代出過很多的名人,下面我來列舉幾位大家都熟悉的名人。

一,林則徐(1785-1850)福建省福州人,他是我們的民族英雄,為阻止鴉片侵入我國做出巨大貢獻,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雲貴總督。

二,李光地(1642-1718)福建省泉州人,在清朝康熙年間出謀劃策平定三藩等等功績,官銜有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

三,鄭成功(1624-1662)福建省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的軍事家,一個敢於清朝抵抗的名將。

四,林默(960-987)福建省莆田人,出生於仕宦家庭,從小善良樂於幫助他人,喜歡誦經禮佛,精通醫術經常為人免費治病,後度化昇天,也就是大家知道的媽祖。

福建的名人還有很多,古代的歷史名人,現代的數不勝數,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有知道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


知史先生


很高興向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林徽因。

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作為中國第1位女建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第一才女,他參與國徽設計改造傳統景泰藍。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了巨大。

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他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孩子,祖國和人民獻給全社會和全人類冰心的,你呀。有了愛就有了一切,他一生的言行,他的全部幾百萬文字都在說明他對人類充滿信心。

舒婷。當代詩人原名龔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於福建石馬鎮。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擅長於自我情感的律動。在捕捉複雜細緻的情感方面特別表現,說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複雜豐富性通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的淋漓盡致。

鄭成功。我國偉大的民族英雄。福建省南安人。只有聰明敏捷。8歲能通讀四書五經。文章過人,遲早華麗典雅。十一二歲,堅持春秋左傳,孫吳兵法並能吾見學社,21歲攻入南京國子監太。21歲攻入,國子監太學氣宇軒昂才華橫溢。

你要認識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多多點贊,別人支持。



天籟仕界


上圖林則徐

林則徐 [清] 中國古代十大忠臣(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

柳永 [宋] 宋詞四大家,中國古代十大悲情才子,宋朝詞人,柳氏三絕 (987~1053)

宋慈 [宋]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祖 (1186~1249)留正 [宋] 宋朝宰相 (1129~1206)

蘇頌 [宋] 宋朝宰相 (1020~1101)

葉向高 [明] 明朝首輔 (1559~1627)

施琅 [清] 清初著名將領(1621~1696)

洪承疇 [清] 中國古代十大謀士,中國智商最高的十個人,清朝兵部尚書 (1593~1665)

鄭成功 [明] 中國古代十大忠臣 (1624~1662)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

上圖林徽因

還有好多福建名人就不一一細數了,我是AI陳正雲,專注本地資訊領域創作者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發言,關注我的頭條號。


華東華南地理圖書


福建多名商,華僑陳嘉庚,捐資為抗戰,集資建廈大。福耀玻璃王,福清曹德旺。紫金陳發樹,成立新華都。民族大英雄,南安鄭成功。開國大將軍,雙國籍葉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