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二戰歷史迷們,一提起德軍名將,很快就能聯想到北非一戰成“帥”的隆美爾,“閃擊戰”橫掃法國的曼施坦因,以及坦克戰突擊蘇聯的古德里安。他們在二戰初期為納粹德國立下了赫赫戰功,創造了許多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

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給人的印象是德軍只有善於進攻的將領,在防禦戰中,很少有經典之作。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沒有多少令人記憶深刻顯赫戰歷的德軍將領,卻讓蘇聯名將朱可夫,摔了一個大跟頭。他就是戈特哈德.海因裡希,德國傑出的防禦專家。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柏林城外的實力較量。

參加過一戰的海因裡希,他性格倔強,具有日耳曼人特有的細緻和頑強,對部隊要求嚴格,戰術果敢有效,手下官兵對他既愛又恨。希特勒上臺後不久,因指揮才能優秀被晉升為中將。

1945年德軍在戰場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盟軍幾百萬大軍已經對柏林形成合圍。不願就範的希特勒,收攏殘兵敗將,準備垂死掙扎、頑抗到底。而洛澤高地拱衛著柏林的東大門,面對的是實力雄厚的90萬蘇軍。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領導這支大軍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可夫元帥,他擁有近17000門火炮和3000輛坦克,對於擅長大縱深攻擊戰術的專家來說,自然選擇從正面的澤洛高地作為突破方向,因為它是距離目標最短的進攻路線,他是勢在必得。

然而,海因裡希將成為他前進路上最大的攔路石。作為防禦專家,此時他手裡僅有11萬人和2600門火炮,在兵力和火力上,他處於絕對的劣勢。減少自己的傷亡,給對手最大的殺傷是此次防禦戰的關鍵。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他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他十分了解他的對手。在莫斯科城下,他曾力挽狂瀾,使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免於崩潰。此後,他率部長期駐守在東線,成為蘇聯將領們頗為頭痛的守將。所以,對他們的攻擊戰術十分清楚。

他判斷,他們的進攻戰術和以往的一樣,先發動幾次佯攻,實施戰鬥偵察,而後火炮開路,掃清防線上的防禦支點,最後步兵在坦克掩護進行攻擊。他決定避開對手的鋒芒,命令第一道防線部隊全部撤往到第二道防,但朱可夫沒有認識到對方的第二道防線才是至關重要的。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其次,他判斷對手會在黎明前發起主攻,在幾個小時的飽和炮轟後,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開始衝鋒。他的解決方案是掘開上游的水庫,使高地東面的平原化為一片沼澤,遲滯對手的機動能力,並藉機破解他們的進攻。

防禦的另一個手段就是利用好自然條件。澤洛高地前方的運河就是最好的屏障,橫跨運河的幾座橋樑剛好在德軍炮火的覆蓋之下。因為河岸陡峭,不適合坦克通過,只能從橋上過,控制了橋就等於遏制了他們的攻擊。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對抗開始,蘇軍損失慘重。

正如海因裡希所預料的那樣,這天黎明前幾小時,蘇軍進行了戰爭開始以來最為猛烈的炮火準備,9000多門野戰炮和“卡秋莎”火箭炮同時發出了雷鳴般的怒吼聲,10萬多噸炮彈朝著德軍陣地砸去,但並未造成德軍太大的殺傷。原來他早已準確預測到他們的戰術,所以事先下令守軍從前沿陣地上撤了下來。

在空前猛烈的炮轟中,蘇方官兵們的戰鬥熱情迸發了出來,他們高聲吶喊著向前衝鋒。然而,前沿陣地除了零星的槍聲外,他們沒有遇到任何抵抗。戰鬥進行的如此順利,讓朱可夫感到勝利在望,頻頻向屬下握手祝賀。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但是,他輕鬆的心情很快就煙消雲散了。由於光線太暗給許多部隊的行動造成極大的不便,在距離澤洛高地兩公里處,攻擊行動陷入了困境。他們只能停下來,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讓他完全沒有料到的是,困難會來的這麼快。他原以為通過猛烈的火力準備,已經摧毀守軍防線上的有生力量,可以在對方組織起有效的反攻之前,奪取高地。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除了燈光問題,守軍在上游放水造成的泥濘也影響了他們的攻擊速度。車輛陷入其中出不來,成為德炮兵的首選攻擊目標,使蘇方損失了許多坦克。

事實證明,海因裡希的方案非常奏效。對手成群結隊地向守軍撲去,一波接著一波,簡直不要命了。守軍用機槍和火炮拼命地阻擊,成片的士兵倒下,戰場上血流成河。甚至還發動了對他們的反擊,並一度將他們趕了回去。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再好的防禦也抵不住實力的差距。

海因裡希心裡明白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幾乎達到10∶1的比例。失敗是早晚的問題,他沒有足夠的人員和武器,根本無法對付如此眾多的蘇軍。在暫時壓制住了朱可夫的攻擊後,海因裡希也向城裡請求了增援。

朱可夫無法容忍戰事就這樣拖延下去,決定立即將坦克部隊投入戰鬥,用精銳部隊殺開一條通向柏林的血路。而德軍使用 “鐵拳”反坦克火箭彈和155毫米火炮進行頑強抵抗,摧毀了大量的坦克。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這是場實力懸殊的戰鬥,雙方都不畏死亡,相互廝殺,簡直就像兩個瘋子在打架。最終蘇方突破了高地,損失了3.3萬人。

戰後,有人對朱可夫的指揮頗有微詞,認為他不應該採取強攻,白白送掉士兵的生命,而應從北面迂迴,損失會小很多。然而,對他來說,柏林之戰是一場榮譽之戰,也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只有選擇最短的進攻路線,才能更快的打開通道。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但也有人說,此戰即大量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又調動了柏林守軍前來增援,導致德國第9集團軍大多未能撤入城內。假如採用迂迴策略,他們很可能留在柏林,無疑將增加奪取柏林的難度,拖延戰役進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澤洛高地客觀上起到了“調虎離山”的作用。

當然,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馬後炮”的分析。作為當時最優秀的進攻專家遇到防禦專家,讓這場戰役成為日後軍事迷們討論的熱點。從這個角度來說,兩大高手的對決,都是可圈可點的。

德軍將領中有防禦專家嗎?他憑什麼成為朱可夫進攻柏林的攔路石?

但如果,海因裡希有相當的兵力,能徹底阻止朱可夫的攻擊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和留言。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