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明王韓林兒有軍隊嗎,怎麼還成了朱元璋的傀儡?

峰子奇觀


在元末的農民起義軍中,韓山童劉福通絕對是第一個起義的,而作為領袖的韓山童因為起義消息洩露被元軍殺掉,劉福通突圍後找到韓林兒,立為皇帝,國號“大宋”,改元龍鳳。這個時候的韓林兒年幼且勢弱,而劉福通統領著這支紅巾軍,逐漸掌握了軍政大權。與此同時,在劉福通這支紅巾軍起義後,一時間群雄並起,這些軍隊也都打著紅巾軍的旗號,名義上是紅巾軍系統的,實際上完全是各自為戰的私人武裝。各路義軍雖然都反元,卻是經常爭搶地盤,相互攻擊,有的義軍則對元朝廷時反時降,就像一場淘汰賽,只有最後勝出的義軍,才會進入決賽,與蒙元朝廷爭天下。

而劉福通在勢力做大後,出兵三路北伐蒙元王朝,但不久之後由於戰略失誤,三路大軍先後失利,龍鳳政權遭遇重創,不久後又在安豐遭遇已投降元軍的張士誠的攻擊,韓林兒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手下的這支紅巾軍雖然也是群雄之一,但一直奉小明王韓林兒為天下義軍共主,於是朱元璋力排眾議,親自發兵救韓林兒,待到朱元璋趕到時,劉福通已經戰死(也有說未戰死),朱元璋打退張士誠所部,救出小明王韓林兒,雖然朱元璋此時依然對韓林兒恭敬有加,視為主君,但韓林兒畢竟已經沒有了兵馬,僅僅只剩一個小明王的頭銜,只得依附朱元璋,朱元璋將韓林兒送到滁州,派軍士按照君王之禮供養韓林兒,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思,當然這個所謂的天子,後期也沒幾個義軍承認了,而朱元璋自己則與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的軍隊逐鹿中原,幾年後,朱元璋消滅了所有的義軍,即將一統天下之時,韓林兒對於朱元璋來說則成為了包袱,朱元璋固然想當皇帝,而韓林兒則是他登基路上的一個障礙,於是韓林兒就被朱元璋的部將廖永忠秘密地沉江了。

可以說,韓林兒所處的環境無論是在劉福通帳下還是朱元璋帳下,都是臣強主弱,即便是最開始時,軍政大權也是劉福通掌控著,而他自己僅僅是一個政權的象徵。也就免不了成為傀儡的處境。


漢京FC


小明王幹了十年的皇帝,靠的是作為韓山童的兒子,可韓山童在起義軍早期就死了,之後十來年的南征北戰,基本上都是劉福通在主持大局,作為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小明王在劉福通手裡,日子也未必有多好過。

據記載,劉福通時期,劉福通就已經“為丞相,加太保,事權一歸福通”,“林兒……無大志……聽命福通,徒擁虛名”,至於在這個小朝廷裡,劉福通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官員任免乃至生殺予奪,劉福通一句話就能做到,韓林兒自登基之日起,就是一個漢獻帝的角色。

不管小明王落在誰手裡,他都只是個傀儡罷了,即使是劉福通手下的軍隊,也未必忠誠於他,畢竟,小明王除了一個名義上的名分,其他一無所有。

小明王在那深宮之中,享受著豐厚的物質生活的時候,可曾想過有一天自己會命喪長江的結局。

2000多年的皇帝時代已經充分證明,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寧可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老百姓苟活於世,也不可為了虛名去沽名釣譽,一旦被人利用,尤其是被掌握了軍隊的人利用,那自己的命運已經由不得自己掌握了,而一旦這份價值即將用盡,那麼接下來從人間消失就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是總要發生的,這些事件唯一的區別是史書上怎麼粉飾而已。

劉福通死後,小明王原來手下那些名義上的軍隊也早就在多年的消耗中殆盡,朱元璋就順勢把龍鳳皇帝安排在了滁州做皇,而此時的小明王早已沒什麼軍隊了。

後來幾年,朱元璋繼續打著韓宋皇帝的旗號南征北戰,在滅掉了陳友諒和張士誠之後,整個南方都處於朱元璋的統治下,從某種角度來說,小明王這個旗號對於朱元璋已經毫無意義了,反而有點礙事了。

於是,在不知出於何種目的的情況下,朱元璋命部將繆永忠去滁州迎接小明王來南京繼續做皇帝。

結果,那麼大的船,偏偏就漏水了,皇帝就這麼沉入了江底。

放在正常的朝代,碰上這種事情,繆永忠可是得抄家滅族的重大罪過。

可偏偏,後來大明朝建立論功行賞,繆永忠捅了這麼大簍子,還混了個侯爵,成了國家的高級官員。

當然,繆永忠後來也沒逃過“無法善終”的命運,和許多開國功臣一樣,遭到了朱元璋的無情誅殺。

綜合來說,小明王的命運只不過是延續了“失去利用價值的皇帝”的命運,歷史上,除了漢獻帝姑且得以善終,後世的末代皇帝們、被權臣武將操控的皇帝們,在命運的最終時期,大都失去價值之後無奈慘死,

南朝的蕭衍在廢掉了齊朝皇帝后,本來也沒打算要殺了廢帝,後來大臣們就勸說“不可慕虛名而受實禍”,蕭衍一聽很有道理,就殺掉了前朝皇帝。

這就開創了一個很惡劣的先例,這使得改朝換代的成本變得更加血腥、昂貴,而蕭衍建立的梁朝在50多年後滅亡時,他的子孫也同樣被取代者陳霸先殺了個精光。


雲中史記


要說韓林兒是朱元璋的傀儡就有點太冤枉朱元璋了,首先,韓林兒沒有資助過朱元璋一絲一毫,而相反,朱元璋卻在他最危難的時刻救了他一命,要是沒有朱元璋,恐怕韓林兒的腦袋早就被元軍割下來掛在牆頭示眾了。


韓林兒如何當的皇帝?

韓林兒之所以能夠在元末的亂世中成為義軍的最高領袖,其實真的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他的父親韓山童其實是明王政權的名義創始人。

在元朝末年,由於蒙古人的殘酷統治加上連年的大災,各種亡國之兆已經顯露無疑。白蓮教教徒韓山童與好友劉福通認為在此亂世之中,如果能夠打出“恢復宋朝”的旗號,必然會得到天下人的響應。於是他們又效仿起了一千多年前陳勝吳廣曾使用過的伎倆——散播讖語,蠱惑人心。

他們在黃河岸邊偷偷埋藏一個石人,並且四處散佈“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讖語。等到元朝強徵民夫疏通黃河河道之時,真的在淤泥裡挖出了這個石人。於是韓山童自稱乃是宋徽宗第八代玄孫,聚集了大批民眾,準備伺機謀反。

可由於叛徒的出賣,還沒開始就迅速被元廷抓獲,韓山童被俘就義,而劉福通則跑了出來,成功率領部隊打下一片根據地,此時天下有了出頭鳥,各地紛紛爆發叛亂,劉福通四處尋找韓山童的後人,在今天的亳州找到了韓林兒,於是擁立他做了皇帝,自己則是總覽大權,要說傀儡,也是劉福通把韓林兒當成了傀儡。



朱元璋對韓林兒有救命之恩

不得不說,朱元璋手下的謀臣要比劉福通高明的多,“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短短九字讓朱元璋避免成為元廷的打擊主力目標。而劉福通這一邊,雖然天下義軍名義上都尊他為領袖,但也不過是個空殼子,後來元朝調集重兵最終將劉福通和韓林兒團團圍住。

就在此時,向來不把朱元璋當回事的他們也終於向朱元璋開了口,請求他火速增援安豐。而朱元璋認為韓林兒乃是義軍的首領,如果被元軍消滅,那無疑會使“反元”事業跌到谷底。

在安排好了後方的軍務之後,朱元璋親自率領部隊馳援安豐,不過此時劉福通已經戰死,朱元璋驅逐元軍後,將孤身一人的韓林兒接到了滁州,此時的韓林兒的家底幾乎全被打光,要是沒有朱元璋,別說到滁州當皇帝,恐怕早就被元軍剁成肉醬了。

韓林兒的神秘死亡

被接到滁州的韓林兒,依然被朱元璋尊為領袖,但此時的他無一兵一卒,朱元璋的部隊全是自己真刀實槍一步步打出來的,所以他連個傀儡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是寄人籬下。

不過後來朱元璋剿滅陳友諒和張士誠之後,也慢慢發現韓林兒是一個累贅了,這一點他不好明說,但他的部下卻心知肚明。

後來朱元璋準備派廖永忠將韓林兒接到南京,事情就是這麼巧合,韓林兒的龍舟在劃到長江江心的時候突然漏水,韓林兒連同龍舟一起葬身在江底。

關於韓林兒的死亡,讓朱元璋陷入到了輿論的漩渦,畢竟韓林兒的死,他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當然,我們不排除朱元璋授意部下讓韓林兒無論如何不能到南京。


但是,作為當時即將稱帝的朱元璋來說,韓林兒就是他最大的障礙,只要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能看得出來。也許是廖永忠等人故意想向朱元璋邀功而策劃了此次謀殺,做了主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以此來提高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不論到底是不是朱元璋所為,韓林兒在朱元璋手裡實在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他應該慶幸死在了長江,要不然,等到明朝開國,他還不知會有怎樣更悲慘的結局呢。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金庸小說最大的魅力就是擁有極為宏大的時代背景,有的人是真實,有的真實虛構,翻開史書卻又對得上號。那麼,大名鼎鼎的明教教主張無忌,他的歷史原型又是誰呢?

在元朝末年的時候,有很多起義軍起來推翻元朝的暴政,其中有一位是小明王韓林兒。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是白蓮教中的高層,在反抗元朝的戰役中犧牲,韓林兒後來被眾起義軍立為小明王。張無忌在小說中是明教的教主,與韓林兒的生平很相似。

韓林兒是元末大宋紅巾軍領袖,其父韓山童曾以白蓮教組織群眾起義。

明王韓山童被斬殺後,他的兒子韓林兒和自己的母親便開始了逃亡生活,隨後被劉福通等人迎回,繼承了自己父親的位置,自稱是小明王。 韓林兒的父親之前的計謀為韓林兒成為小明王后組織起義提供了很多方便,此時的天下的確如韓林兒的父親派人散步的謠言一樣大亂,這使得人民對韓林兒更加信任,由此天下響應起義軍的民眾越來越多。

至正十五年春,劉福通等迎韓林兒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以亳州為都城。

朱元璋出自郭子興麾下,自屬紅巾一系,名義上確算韓林兒部下。不過天下大亂之際,群雄並起,“眾各數萬,並置將帥,殺吏,侵略郡縣”,稱王稱帝者有徐壽輝、張士誠、趙均用等,不乏其人,這種名分上的歸屬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劉福通立韓林兒為帝,國號宋,建元龍鳳。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六月,田豐、王士誠尋找機會刺殺了察罕帖木兒,進入益都。元朝將兵權交給王保保,王保保率軍將益都重重包圍,陳猱頭等向劉福通告急。劉福通便從安豐引兵支援,在火星埠與元軍遭遇,被元軍大敗,逃回安豐。元軍急攻益都,挖地道進入益都,殺死田豐、王士誠,而將陳猱頭套上械鎖,押送京城,韓林兒勢力大窘。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手下將領呂珍包圍安豐,韓林兒向朱元璋告急。朱元璋說:“如果安豐被攻破,張士誠的勢力就會更強大。”於是親自率軍前往支援,但這時呂珍已經進城,殺了劉福通。朱元璋趕走呂珍,擁韓林兒返回,讓他住在滁州。第二年,朱元璋自稱吳王。又過了兩年,韓林兒死去。

有人說是朱元璋命廖永忠迎韓林兒回應天時,韓林兒因船翻沉入江中而死,是朱元璋殺了韓林兒。那麼,朱元璋真是殺害韓林兒的真兇嗎?

劉福通既亡,韓林兒則只是一個普通人,只會慢慢被人淡忘。既無政治上的影響力,更談不上軍事上的號召力,戰亂之後,教眾各奔東西,或各自有所歸屬,也已喪失了宗教上的凝聚力。何況這個“張無忌”既沒有絕頂武功,身邊更無高手環繞。

所以在這個時候除去他,既無必要,也毫無意義。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陳友諒敗亡,朱元璋進吳王位,又兩年,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相繼敗服,朱元璋即帝位,這一切都順勢而行,如同水到渠成。


王銘葦


小明王韓林兒是整個大宋政權的皇帝,也絕不是什麼朱元璋的傀儡,朱元璋當上吳王之後,名義上還要尊小明王為主公,他害死小明王,還是指使廖永忠採用鑿船溺水的卑劣手段。





小明王韓林兒,父親韓山童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強徵15萬民夫修築黃河堤壩,韓山童聯合劉福通,編造散佈“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謠,同時提前在河道中埋一石人,挖出後上書“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段話與民謠不謀而合,因此人心浮動,韓山童與劉福通遂乘機在潁州潁上發動起義,韓山童又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高舉滅元興宋大旗,結果起義還未壯大,韓山童卻遭當地縣令圍剿逮捕,不久即被殺害,韓林兒與母親下落不明。

韓山童的死,對剛剛興起的紅巾軍震動很大。劉福通一邊四處攻城略地,一面派人尋找韓林兒。終於在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在碭山夾河找到了韓林兒,並把他迎到亳州,在亳州擁立為帝,號小明王,建國號大宋,年號龍鳳,小明王韓林兒就這樣慎重成為了元末最大一股農民起義力量紅巾軍名義上的共主。



從一個平民搖身一變成為皇帝的韓林兒毫無執政經驗,因此任命了杜遵道、盛文鬱為丞相,劉福通、羅文素為平章政事,劉六為樞密院事。五人同掌龍鳳政權國事,不久,劉福通派人殺害受到小明王寵信並掌握的杜遵道,自己獨攬大權,自稱丞相,加太保。不久,劉福通中太康大敗於元軍,亳州岌岌可危,遂挾持小明王逃往安豐。

隨著紅巾軍不斷壯大,劉福通帶領紅巾軍到處攻城略地,所到之處州縣望風而降,在河南地區建立起了根據地。至正十八年(1358年),韓林兒被迎入汴梁,並以此為國都,開始公開叫板元朝,與其分庭抗禮。

韓林兒是大宋皇帝,名義上可以節制所有部隊,但是,實權並不掌握在他的手上,韓林兒更像是一個傀儡皇帝。



韓山童死後,與他同期舉事的劉福通掌握龍鳳政權實權。劉福通有其過人之處,那就是越挫越勇,亳州被圍後,劉福通攜小明王退往安豐,在安豐重振旗鼓舉兵北上,並連破元軍,紅巾軍聲威復振。至正十七年(1357年)六月,劉福通親率主力攻陷汴梁,劉福通孤軍無援,擁韓林兒再一次敗走安豐。同時,北伐的三路大軍陷入各自為戰,指揮無序,相繼失利。面對元軍的輪番攻打,劉福通堅守安豐長達四年零九個月。

成為吳王的朱元璋,只有無聲無息的除掉小明王才能堂而皇之的登基稱帝

紅巾軍出身的朱元璋,自然知道自己的主公是小明王,但隨著他在紅巾軍內部個人勢力的不大壯大,特別是在晉封為吳王之後,朱元璋有了稱帝建國的想法。但是大宋和小明王的存在,卻是擋在朱元璋面前繞不開的阻礙。



朱元璋名義上還奉小明王為宗主,但他又不敢公開弒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苦守安豐四年多的劉福通,又遭到另一股農民軍集團,吳王張士誠手下大將呂珍的突襲,安豐城破,劉福通不幸陣亡。朱元璋派人接小明王及往滁州宗陽宮安置,第二年,朱元璋在應天自稱吳王。兩年後,命廖永忠迎韓林兒回應天,船到瓜步時,因翻船入水溺亡,這是一種說法,另一說是廖永忠受朱元璋指使,在韓林兒過瓜步時,鑿穿船底,韓林兒連人帶船溺亡。


大國布衣


韓林兒這個人是個悲劇,他跟歷史上另一個人很像,就是熊心。

熊心是誰呢?很多沒有認真讀史書的人,可能不太瞭解他,他是個牧羊娃,生活在秦朝末年,但是他祖上顯貴,據說他祖父是楚懷王,因此,他被當時反秦的各路英雄捧上了反秦首領的位子,就像陳勝吳廣打著公子扶蘇的旗號在大澤鄉起義一樣,楚國貴族之後熊心被尊為天下的“義帝”。當然,他後來被野心勃勃的項羽殺了。

韓林兒也面對了同樣的命運,據說他的祖先是宋朝的趙氏家族,南宋滅亡以後,韓林兒的趙氏先祖為了避難,改姓為韓,當然,沒落成了平民百姓。

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不甘心作為皇族之後沒落成平民百姓,他加入了白蓮教,當時也稱為香教,就是金庸武俠裡的明教。韓山童加入明教,一方面大肆宣傳自己趙宋皇室後裔的身份,另一方面準備幹件大事,就是反抗元朝,恢復宋朝。

當時,韓山童有一部分支持者,也想借著韓山童搞事情,於是把韓山童捧得很高,他們是劉福通和他的黨羽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等等,他們大肆宣傳說“山童,宋徽宗八世孫,當主中國”。他們在江淮地區殺白馬黑牛祭告天地,號稱紅巾軍,是當時反元起義軍中的第二股,另一股比他們早,是江南的私鹽販子方國珍。

正當劉福通積蓄力量準備起事的時候,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被元朝地方官府抓到殺了,韓林兒只好跟著母親逃跑了。另一邊,劉福通白馬黑牛已經殺了,也已經告訴老天爺了,只好繼續起事,開始反元,連續攻下了一部分地區。

可是,劉福通他們想,一開始本來打算打著反元復宋的名義起義的,宋朝後裔韓山童死了,名不正言不順了,怎麼辦呢?還好,韓山童還有個兒子韓林兒嘛,於是劉福通一邊攻城掠地,一邊派人找韓林兒,最後終於找到了韓林兒母子。

就這樣,韓林兒代替他爹,成了天下起義軍反抗元朝,恢復宋朝的共主,也就成了劉福通的傀儡。當時,反抗元朝的起義軍,在中原,江淮,和江南地區風起雲湧,他們大部分都稱為紅巾軍,包括濠州地區的郭子興,後來當了三年和尚仍吃不飽飯的朱元璋,也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

大家都反抗元朝,都叫紅巾軍,可是大家各自為戰,互相之間沒有聯繫,甚至互相之間還有攻伐。韓林兒胸無大志,只是個平民百姓的兒子,不懂這些大事,大事都操控在劉福通手裡,韓林兒和劉福通這一路紅巾軍,是當時最壯大的一路,巔峰期有十萬人,東打到山東青州,北打到河北邯鄲,西幾乎攻入關中。南也打到了安徽。佔領了中原和江淮大部分地區。

劉福通於是操縱韓林兒稱帝,建立宋國,尊稱韓林兒為小明王,從此,一直到劉福通死,韓林兒都是劉福通的傀儡。劉福通一邊反抗元朝,一邊以小明王韓林兒的名義聯絡天下英雄,廣下英雄貼,讓大家圍繞著韓林兒反抗元朝。

在江北地區,韓林兒和劉福通的影響力很大,濠州的郭子興就同意加盟韓林兒的反元連鎖店,只不過,不聽你的號令,只用你的名義。

然而,在江南地區,有人不搭理韓林兒和劉福通,比如徐壽輝,張士誠等人,張士誠就趁著劉福通被元朝脫脫打敗的機會,派兵圍攻韓林兒。

此時的朱元璋,還是郭子興手下的將領,跟郭子興的小舅子張天祐是郭子興的左膀右臂。

然而,郭子興的日子不太平,他原來有個手下,叫孫德崖,趁機要反叛郭子興,把郭子興抓起來了,是朱元璋帶人把郭子興救了出來,當然,郭子興對朱元璋也不放心,聽信讒言,架空朱元璋的兵權,朱元璋沒辦法,只能跟郭子興裝孫子。

正好,孫德崖這傢伙又想弄郭子興,結果被郭子興抓住,沒相到,另一邊,孫德崖的手下,也抓住了朱元璋,要求用孫德崖換朱元璋,朱元璋畢竟救過郭子興的命,無奈之下,郭子興同意了這筆交易,把孫德崖換了回去,郭子興報仇心切,這次機會這麼好,卻沒報成仇,心裡不痛快,很快就病死了。

郭子興死後,韓林兒以小明王的身份封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為都元帥,以朱元璋和張天祐為左右副元帥,等到朱元璋帶兵渡過長江作戰時,郭天敘和張天祐被叛徒殺死,韓林兒只好又封郭子興另一個兒子郭天爵為這波人的首領,可是,郭天爵嫉妒怨恨朱元璋,想害朱元璋,結果被朱元璋弄死了,自此以後,郭子興的紅巾軍全都歸了朱元璋。

然後,朱元璋手底下有徐達常遇春,李善長劉伯溫等等,終於成了一方諸侯。

可是,此時,勢力最大的還是韓林兒,不過,後來,劉福通先是被元軍打敗,張士誠又落井下石派手下圍攻韓林兒,殺了劉福通,是朱元璋帶兵救的韓林兒,因此,韓林兒跟朱元璋這波人還有這層聯繫。

朱元璋救走韓林兒,把韓林兒安排到了滁州,韓林兒沒了劉福通,勢力基本上已經瓦解,可是,他還有個天下共主的名義,朱元璋也只好暫時表面上尊他為天下共主。

此時,劉伯溫就不同意朱元璋把韓林兒擺在上頭。

初,太祖以韓林兒稱宋後,遙奉之。歲首,中書省設御座行禮,基獨不拜,曰:“牧豎耳,奉之何為!”

劉伯溫稱韓林兒是“牧豎”,也就是牧童,那這個牧童是否有所指呢?當然,大體上就說的秦末漢初的那個“義帝”“牧羊童”熊心,劉伯溫是說,韓林兒跟熊心一樣是個傀儡,不值得朱元璋上心,真正給朱元璋威脅的另有其人:

因見太祖,陳天命所在。太祖問徵取計,基曰:“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流,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

劉伯溫說,張士誠之流都不足懼,只有一個陳友諒才是心腹大患!

又過了兩年,朱元璋準備稱王的時候,就把韓林兒弄死了。

朱元璋派去弄死韓林兒的是手下大將廖永忠,當時廖永忠在長江上動的手,把韓林兒溺死在了長江裡。

可是,廖永忠這個人,替朱元璋辦這件秘密的事,沒管住嘴,告訴了別人,傳遍天下,導致有儒生說朱元璋壞話,朱元璋很生氣,記了好幾年的仇,明朝開國大封功臣的時候,以廖永忠的功勞,應該跟徐達常遇春一樣封個公爵的,可是就是廖永忠嘴巴太大,朱元璋說,公沒了,最多給你封個侯爵!


西堤君


韓林兒按道理是宋徽宗的九世孫,其父親韓山童是農民反元起義的先驅,自稱宋徽宗八世孫,韓山童進行反元鬥爭的時候,朱元璋還是一個皇覺寺裡一個僧人,只可惜韓山童這個領袖死得太早,讓兒子韓林兒做了多年的傀儡皇帝。

韓山童經歷

韓山童(?-1351年)是河北欒城人,一邊務農,一邊傳播白蓮教聚集教徒。公元1351年的時候,元朝政府強徵15萬民眾修築黃河河堤,韓山童與劉福通利用民怨,編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謠言,向民眾說明黃河中有一石像,是神蹟,是上天明示要舉兵反抗元朝,韓山童暗地裡命令工匠刻一石像,埋設在河道內。

在施工中,“無意”將石像打撈出來,見石像後面果然刻了韓山童口中之言,民眾當即鐵了心追隨韓山童等人的大起義。可惜,當地縣令調集重兵圍困這些起義河工,韓山童不幸被捕犧牲。而劉福通則是攻下潁州,韓林兒則是隨其母親逃往武安。

韓林兒十二年傀儡皇帝生涯

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已然頗具規模,公元1355年,劉福通將逃亡四年的韓林迎至亳州,立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劉福通此舉無非是利用韓林兒這塊招牌,宋徽宗九世孫,籠絡天下忠於大宋的起義軍。

劉福通模仿元朝建立官制,元制,設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和六部,地方設行省。但是劉福通的野心就暴露出來了,殺害宰相杜遵道,把握軍政大權,此時各路起義軍名義上受韓林兒這個皇帝的節制,實則是各為其主。而韓林兒並沒有實權,部下均是受劉福通節制。韓林兒此時境況猶如當年漢獻帝,雖有帝名,卻無實權只是劉福通的一枚棋子罷了。

等到各路義軍勢力更加強大之後,劉福通部的勢力屢次遭受元朝平叛勢力的打擊,實力遭受削弱,韓林兒這個皇帝就更沒有人來承認了。

二十三年春正月丙寅,遣汪河報之。二月壬申,命將士屯田積穀。是月,友諒將張定邊陷饒州。士誠將呂珍破安豐,殺劉福通。三月辛丑,太祖自將救安豐,珍敗走,以韓林兒歸滁州,乃還應天。

公元1363張士誠派遣大將呂珍,攻打劉福通部,劉福通求助朱元璋,朱元璋當即前去救援,但是遲來一步,劉福通戰死,但是韓林兒被朱元璋救走,從此變成了朱元璋的傀儡,朱元璋先是將其安置在滁州,此時的韓林兒是完全沒有軍隊的,處境可能比在劉福通部更加惡劣。

公元1366年的時候,朱元璋發動對張士誠的全面戰爭,杭州、湖州先後投降,朱元璋的軍隊將張士誠圍困在在平江,正值大軍圍城之時,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韓林兒來應天。船行至瓜步的時候,船沉而亡,同年朱元璋就廢除小明王的“龍鳳”年號,改為吳元年。

浮人語

韓林兒從稱帝開始就是傀儡皇帝,從來沒有自己的軍隊,先是被劉福通挾持,再是由朱元璋挾持,而劉福通就是被張士誠所攻殺,朱元璋留他一命,無非就是利用韓林兒的影響力,打出為韓林兒報仇的旗號攻打張士誠,而當張士誠大勢已去的時候,大軍圍困平江之際,韓林兒就失去了利用價值。


海浮人


首先,小明王韓林兒之所以能夠在元朝末年群雄蜂起的時期做了十年的皇帝,靠的不是自己擁有一支武裝力量,他所依靠的是一塊招牌,一個名號,招牌就是韓山童之子,名號就是韓林兒這三個字。

元朝末年,韓山童與劉福通組織三千河工起義,這是最先吹響向蒙元政權發起進攻的號角,而且,韓山童直接號稱自己是北宋宗室之後人,以此來號召民眾來響應自己,推翻蒙元政權。

在組織和呼籲河工起義這件事上,韓山童是成功的,但是,不幸的是,面臨蒙元軍隊的第一波鎮壓,韓山童就以身殉,當時的韓山童之子韓林兒只能走上逃亡之路。

可是,韓山童的第一聲號角吹醒了其他的造反者,繼起者一時不絕。

而與韓山童一起首義的劉福通,再次整理好隊伍之後,找到了顛沛流離當中的韓林兒,擁戴他為龍鳳政權的皇帝,自己大力輔佐。於是,四方造反的隊伍,對於韓林兒紛紛表示擁戴,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小明王韓林兒成為天下義軍之共主,一時之間,八方景從。

做為韓山童之子,龍鳳政權的皇帝,天下義軍所公認擁戴的共主,韓林兒沒有、也用不著什麼自己的軍隊,如果說直接的軍隊,劉福通的軍隊也就是他的軍隊,但是,韓林兒的皇帝做了10年,這10年當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劉福通在戰鬥中被殺,但是,元朝的氣數眼見得是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隨著劉福通之死,原有的韓山童、劉福通的軍兵也在戰爭中消耗殆盡,而如朱元璋等原來不怎麼具有顯赫聲名的人物開始登場。

朱元璋把小明王韓林兒安置在滁州安穩的做皇帝,這也是正常的安置,因為朱元璋自己這一時期,依然是打著韓林兒的旗號對元朝、對各地的軍閥勢力進行討伐與攻擊,在這些討伐與攻擊當中,朱元璋的勢力逐步變得聲勢浩大起來。

聲威強大的朱元璋把先是把韓林兒安置在戰火波及不到的滁州,繼而,南京底定之後,就決定迎接小明王韓林兒到南京。

無論是從那個角度來說,朱元璋派人去接小明王韓林兒來南京的這件事都沒有問題,可是問題是,長江波平如鏡,船隻也甚寬敞,小明王韓林兒卻因為船隻漏水,溺死在船上。

後世之人,對此有一種說法,認為是朱元璋在自己的軍隊節節勝利之時,覺得小明王韓林兒礙手礙腳,所以派手下將領廖永忠去接小明王韓林兒,尋機除掉了小明王韓林兒。

對於這種說法,無根無據不敢斷言。可是,負責接韓林兒的廖永忠事後雖然沒有受到過大的處分,可也不大受朱元璋的待見。

江山底定之時,文官武將論功行賞之時,廖永忠被降級處理,不但如此,嗣後經年,廖永忠也因為一些事,被朱元璋誅殺。

從廖永忠的不被朱元璋待見,以及後期的命運,我們可以斷定,朱元璋斷沒有殺掉小明王韓林兒的具體想法和指示,有的只應該是廖永忠的自行決斷或自作聰明。

他覺得自己在替朱元璋清理場子,朱元璋卻對他的自作聰明並不欣賞,甚至討厭。但是,也不想說破,為此,就有了對廖永忠的降級使用,甚至若干年後,對廖永忠的誅殺,也未必與這件事無關。

  


子由拍案驚奇


先回答這個問題,小明王從來就沒有過自己的軍隊,也沒當過朱元璋的傀儡。

韓林兒是韓山童的兒子,當年韓山童劉福通二人挑動黃河天下反,首舉元末農民起義大旗。但是很快韓山童就被殺了。

劉福通不想當這個出頭鳥,造反也不是一個說不幹就不幹的工作,所以他就把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扶了上來,以朱皋、羅山、上蔡、真陽、確山、葉、舞陽、汝寧、光、息數州為依託,以毫州為都立韓林兒為帝,建國大宋。

當然,如同當年的項梁和楚懷王一樣,韓林兒雖然是皇帝,但是管事的永遠是劉福通。

可以說,韓林兒是劉福通的傀儡。

劉福通自舉義以來,數次發動對元朝的攻擊,也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戰績,他是當之無愧的反元第一人!但是因義軍內部各懷鬼胎、各路起義勢力水火不容,劉福通獨臂難支,最終還是被元廷反撲了回去。

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攻陷安豐,劉福通被殺,幸虧朱元璋及時趕到救出小明王。

朱元璋名義上一直是小明王的臣子,但是他的真實目的則是以劉福通小明王的勢力為盾擋住北方元廷的攻擊,自己則坐擁金陵慢慢發育。


現在安豐朝廷亡了,朱元璋也發育起來了,他肯定不會再給自己找個頂頭上司,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我還得聽你的,這叫什麼道理。不過救援小明王的那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已經是箭在弦上了,小明王雖然沒什麼勢力,但是他好歹也是名義上的天下義軍共主,所以朱元璋將其軟禁在毫州,等朱元璋滅了陳友諒、張士誠之統一長江中下游之後,小明王就徹徹底底的沒用了,於是他略施手段,製造了一起沉船案,小明王也就結束了他當傀儡的一生。

小明王從一開始就是傀儡,劉福通死後他在朱元璋手底下待了三年,名義上還是皇帝,實際上卻被軟禁在毫州動彈不得,主要原因也是因為老朱要收拾陳友諒和張士誠,顧不上搭理他。


守仁讀仁


小明王韓林兒和秦漢之際的義帝比較類似,他們雖然都號稱是天下共主,其實在實力和法統上並不是真正的天下共主。義帝號稱天下共主,其實也是楚國系義軍的共主,其他五國後裔搭理他,主要看項羽和劉邦的面子。小明王在元朝末年也號稱是天下共主,不過他也只是北方紅巾軍的名義領袖。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軍主要分為兩支,一支為紅巾軍系,一支為非紅巾軍系。非紅巾軍系主要包括方國珍和張士誠。紅巾軍系包括北方紅巾軍系、南方紅巾軍系、北瑣紅巾軍、南瑣紅巾軍。北瑣紅巾軍包括王權和張椿等人。南瑣紅巾軍包括孟海馬等人。南方紅巾軍包括鄒普勝、徐壽輝、彭瑩玉、倪文俊、陳友諒等人。北方紅巾軍包括韓林兒、劉福通、郭子興、孫德崖、朱元璋、趙均用等人。韓林兒頂多是北方紅巾軍的共主,正好是朱元璋名義上的領袖。張士誠和小明王沒有什麼關係,他們的關係就是大家都是元朝末年的農民軍領袖。陳友諒名義上和小明王同出紅巾軍系。

韓林兒其實能夠成為小明王,倒不是因為自己擁有多少軍事力量,主要是沾了老爸韓山童的光。韓山童和劉福通在元朝末年之際,看到了造反的希望,他們兩個便謀劃造反。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劉福通自稱是大將劉光世之後,他們打出了“反元復宋”口號,於1351年在潁州潁上發動起義。元軍急忙派軍隊鎮壓,韓山童被殺死,劉福通則得以逃脫。後來劉福通在碭山夾河找到了韓山童的之子韓林兒,並將他接到亳州。劉福通在亳州擁立韓林兒登基稱帝,因為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所以定國號為“宋”,年號為龍鳳。韓林兒也稱為小明王。小明王名義上是宋政權的最高領導人,實際上政權掌握在劉福通手中,也就說韓林兒一直沒有真正掌握實權,韓林兒手中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軍隊。

宋政權建立之後,劉福通曾經率領軍隊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甚至曾經攻佔了宋朝舊都汴梁。可惜的是,劉福通由於缺少援軍,加上元軍主力圍困,所以被迫退出汴梁。劉福通帶著小明王,敗退到安豐,其他幾路大軍也因各自為戰而相繼失利。劉福通和小明王在安豐堅持了近五年時間。1363年,劉福通沒有敗給元軍,卻因為張士誠部將呂珍攻擊而失敗。劉福通在絕望之際想到了同為紅巾軍系的朱元璋,劉福通希望朱元璋看在同為紅巾軍的份上出兵相救。朱元璋收到了劉福通的求救信之後,倒是願意出兵相救。原因也非常簡單。第一,朱元璋也屬於紅巾系,小明王名義上是朱元璋的皇帝。第二,安豐是南京的門戶,如果安豐失守的話,南京則唇亡齒寒。劉伯溫則提出反對意見。一來,劉伯溫認為小明王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救不出小明王倒好,救出來之後該怎麼處理這個小明王呢!二來,劉伯溫害怕陳友諒趁機來攻。

朱元璋還是決定親自率領軍隊救援小明王,最終的結局卻令朱元璋哭笑不得。朱元璋本以為自己能夠救得下安豐,小明王是死是活則和自己沒有太多關係。如果小明王沒有死的話,小明王就成為朱元璋的傀儡;如果小明王死了的話,朱元璋正好不再有任何約束。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沒能救下安豐,卻成功地解救了小明王。朱元璋的戰略目的沒有達到,卻救回來一個主子。小明王由劉福通的傀儡,變成了朱元璋的傀儡。朱元璋此行沒有多少收穫,更沒有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從此卻有事沒事需要向沒有實權皇帝彙報。如果朱元璋想當皇帝最後要不然揹著篡逆的罵名,要不然可能背上弒君的罵名。

朱元璋救回小明王之後,在實際上並沒有獲得多少實際好處,倒是可以利用小明王的名號發佈一些命令。可是誰又會把小明王放在眼裡呢?張士誠?陳友諒?張士誠本來就不是紅巾系,小明王和劉福通的失敗也和張士誠有直接關係。劉福通堅守安豐的時候,張士誠已經“投降”元朝,並且趁機奪取地盤。張士誠把自己的侵佔目標投向了宋政權。張士誠派部將呂珍攻擊劉福通和小明王所在的安豐,最終將劉福通和小明王徹底打敗,宋政權名存實亡。陳友諒倒是屬於紅巾系,但是陳友諒只是屬於南方紅巾系。陳友諒本人就不是一個按常理出牌的人,陳友諒連自己的頂頭上司都殺。陳友諒本來就是一個弒君奪權的主,他又怎麼會把小明王放在眼裡。所以陳友諒根本不會把小明王當根蔥,更不會聽小明王的詔令。

小明王成為朱元璋的傀儡之後,倒是過了兩年好日子。朱元璋利用這兩年時間完全打敗了陳友諒,對張士誠也完成了圍困。張士誠敗亡之際,朱元璋命廖永忠迎小明王回應天。當小明王的船到達瓜步的時候翻入江中,小明王死於江中。正史記載小明王之死沒有陰謀,但是不少人認為小明王之死根本就是一個陰謀。朱元璋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之後,基本上已經沒有對手,朱元璋當皇帝只是時間問題。這時候朱元璋突然把小明王接到南京,難道是讓小明王“遷都”南京?更巧的是小明王卻沒有活著來到南京。小明王去世之後,朱元璋頭上唯一的“束縛”也就此解除,朱元璋當皇帝的障礙也被掃除。所以小明王之死不得不令人懷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