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孫悟空自稱是妖怪的外公?

邪惡V叔


爺爺和外公,各自提供一個後代,後代結合後再誕下結晶,就是孫子。而說到爺爺外公,是為兩個人,自然而然聯想到兩開花,繼而孫悟空的形象,出現在腦海中。孫悟空是《西遊記》的人物(這句話可能多餘了),他跟妖怪廝混打架時,理所當然會想著壓其他妖精一頭,那麼就得在稱呼上提高自己的輩分,這就跟我們罵架是一個道理。

不過,《西遊記》原著裡有個奇怪的現象,即孫悟空在花果山的猴子們面前,自稱“爺爺”,猴子們也喊他爺爺,可到了面外碰到妖魔鬼怪時,卻習慣自稱“外公”。

細細算下來,“外公”在《西遊記中》,出現了不下30次,比如獅駝山就要獅子精喊他外公才肯從肚子裡蹦出去,在遇到觀音菩薩坐騎金毛犼的時候,還調戲它說自己姓“外”名“公”,搞得金聖宮娘娘,絞盡腦汁為他在《千字文》裡面偽造這個奇特姓氏的出處!

電視劇很少能演出書中的細節,如今再看《西遊記》原著,就會發現裡面的文字中,大有深意,處處藏玄機,不是當下的快餐文學能比得上的。

孫悟空自稱外公而不是爺爺,一定有他的道理,而這個道理,也許就是孫悟空壓在五指山五百年中,悟出來的。歸結起來,大概有這3點。

首先,孫悟空自身的地位。

孫悟空他以前接受天庭詔安,當上了有面子沒裡子的齊天大聖,整日裡架著筋斗雲遨遊天上天下,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他結識了諸多神仙好友,攢下了大把的人脈關係,為後來的取經路上找朋友幫忙,提供了便利,不然按照官場規矩,誰會輕易給你面子?

《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當齊天大聖的時候,面子大得很,除了三清四御等大佬外,其餘神仙,一律稱兄道弟。所以在孫悟空的心裡,他的身份始終在妖怪們之上,既然如此,雙方見面,要麼自稱妖怪的爺爺要麼自稱妖怪的外公。不過真香定律放之四海而皆準,面對金角銀角的乾孃九尾狐,孫悟空就咬牙切齒喊了聲“奶奶”。

其次,為什麼是外公不是爺爺?

必須要明確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後接受觀音的建議,跟著唐僧西天取經,用現在的說法,孫悟空其實相當於勞改犯,只不過孫悟空運氣好,他勞改之後絕對會修成正果。

《西遊記》中,“正果”的誘惑力不可謂不大,這是區別於妖怪的唯一方式,孫悟空此時,本質上還是妖怪,但他的前景,是看得到的。因此,為了體現自己的不同,就得跟妖怪們劃清界限,怎麼劃清?當妖怪的父族長輩顯然不行,那就按照“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當妖怪的母族長輩,這也是自稱“外公”的由來。

最後,“外公”是孫悟空最大的倚仗。

大鬧天宮時,孫悟空知道了天庭的力量,僅從“鬧”這個字就可以看出,天庭根本不把孫悟空放在眼裡。大家可別被電視劇迷惑了,孫悟空從太上老君的爐子裡出來,嚇得玉帝躲到桌子下呼喊如來佛,那只是藝術手法,真實情景是,玉帝穩坐凌霄寶殿,傳召給如來佛,命令他來的。

由此觀之,天庭真要弄死孫悟空,易如反掌。孫悟空被壓五百年後,決定給自己找個後臺,而他的第一個死鬼師父菩提祖師消失不見,根本不用指望他。所以,孫悟空從自己的身世入手。

天庭知道,孫悟空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石頭?誰能跟石頭扯上關係呢?有一個大神:女媧。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能讓石頭孕育出生命,是女媧的拿手好戲。

孫悟空成天把“外公”掛在嘴邊,就是想提醒諸天神佛,我孫悟空是崇奉的是母系,至於母系是誰,你們去猜啊!當然,僅憑一個“出身”不足以判定,關鍵是在《西遊記》的設定中,女媧就是太上老君,原著第三十四回,借銀角大王之口明確表示:“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煉石補天。”

而孫悟空的金箍棒,又是太上老君打造的,雙管齊下,諸天神佛就得掂量掂量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萬一孫悟空的後臺真的是女媧(太上老君),就遭殃了。

當然,這一切只是依據《西遊記》書中的隻言片語猜測出來。

書是吳承恩寫的,具體怎麼樣,怕是隻有他自己明白了。根據歷史記載,吳承恩小時候,爺爺去世,外公健在。吳承恩長大後,生了女兒,做的是外公而不是爺爺。

估摸著,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


昨夜夢迴


只是佔人便宜而已,在對付銀角大王的時候首先驗證紫晶葫蘆的威力時候銀角大王喊一聲“孫悟空”孫悟空沒有立刻答應,過了一會兒說“你外公在此!啊!!!”就進去了,沒過一會兒他找個小妖精開葫蘆蓋的機會出去了,他變成一個小妖怪拿自己毫毛變一個一模一樣的葫蘆把銀角大王的真葫蘆給調包了,他走出洞再一次叫板,銀角大王出來那著假葫蘆喊“孫悟空”,孫悟空說“爺爺在此,”倆人叫了好幾次,最後孫悟空喊“銀角大王”銀角大王“啊”就進去了,在同一集裡變成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的乾孃後穿幫的時候說“啊哈,我的兒”之後自己也被抓住了,所以說孫悟空純屬佔人便宜而已,沒有別的原因,


孤獨獨孤度咕嚕


悟空逢妖怪就說是人家的外公,也常把五百年前的光輝歷史掛在嘴邊,為什麼?

外公就是外來主人公,五百年前,指人先天之氣。這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是人的真主宰。認得外公,就不會迷此外在身心,逐物縱慾,這才是不死之方。

知此者,方可讀西遊,方可明仙翁之良苦用心。


檻內小紅


以前說過這個問題。主要就是因為動物的母系社會。

動物遵守叢林法則,強者為王,搶佔資源和美女,而且更新也很快。基本上動物只知道母親,不知道父親。

所以孫悟空罵那些妖怪,就是要罵娘。自稱外公,就是變相侮辱他們的母親。這樣就可以毀壞妖王的形象,還可以避免唐僧被抓的尷尬。


亂神虎


西遊記是部脫胎於話本的小說。

原著的語言非常幽默,有市井氣。


自稱妖怪外公是一種有趣的笑罵。這樣的描寫豐富了故事的細節,使孫悟空的人物的形象更立體。也給讀者和觀眾帶來了很大的“笑果”,類似於相聲裡面的“我是你爸爸”。


讓今人疑惑的點在於,為啥猴子要自稱外公,而不是像郭德綱那樣“我是你爸爸”“我是你爺爺”。


這是個傳統文化。跟古代的倫理次序和連坐法有關係了。

你得要了解傳統文化才能弄清其中淵源。

古代,男尊女卑的觀念深入人心。

尊稱陌生人的時候,往往以父系親屬稱呼陌生人。例如,你遇到一個年輕的陌生女子,問路,你得說,姑娘,怎麼走。你不能說,小姨,怎麼走。你要喊小姨,大耳刮子直接上來了,臉都會被打腫。因為姑娘是父親的妹妹,尊稱,很有禮貌。而小姨是母親的妹妹,也可以是父親的小妾甚至婢女,地位都低。在古代的語境中,喊陌生人小姨,如果不是故意羞赧別人,那就是個煞筆。

說到這你大概懂了,我們今天為啥都用姑娘稱呼未婚女子。因為喊小姨的人在古代都被打死了。


上面說的是尊稱別人。那麼罵人的時候呢?

你應該說,外甥,我是你舅舅。或者,外甥,我是你外公。這是正確的。

按照正確的姿勢罵人,群眾是喜聞樂見的,大家歡天喜地滴看你跟被罵的人撕逼。

你可不能說,兒子,我是你爸爸。或者,孫子,我是你爺爺。你要這麼罵了,周圍的人肯定是一擁而上,打到你拉出屎來為止。


還是因為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父系家族聚居的緣故。

你自稱是對方的爸爸,爺爺,是挑戰了對方家族的倫理次序。打擊面那是非常的大,連同對方同父異母的兄弟,堂兄弟,甚至族兄弟都被你罵進去了。

原本和諧的一挑一對罵,就因為你愚蠢的舉動,演變成了多挑一的群毆,你就是那個被群毆的。

自稱舅舅,外公,則可以實現精確打擊。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再則,罵人的時候多需要使用組合拳。

你不但要在倫理上佔領制高點,還需要配合官方刑罰來創傷對方的人格。

例如,你個死囚,你個殺千刀的。

然而古代是有株連法的。真實的株連並不都像小說戲劇裡寫的那樣株連九族。通常是父系的血親被株連,例如父親,祖父。而舅舅,外公並不在株連的名單之列。

所以,你不能說,死囚,我是你爸。或者,殺千刀的,我是你爺爺。說了,就把你自己也繞進去了,形成敵我不分的無差別打擊。

舅舅,外公則無此患,可以配合各種罵法組合使用。


綜上,舅舅,外公原本就是古代語境下標準的罵人模版。

雖然我們偉大的孫猴子不怕群毆,也不怕株連,但是藝術的創作來源於生活,也得要尊重生活。


像相聲裡面,我是你爸爸的倫理梗,乃是近代才出現的搞笑橋段,並非古代真實的罵人方式。


時移世遷,今天的人更為直爽,也沒有許多顧慮,一言不合我就是你爸爸你爺爺。所以理解不了猴子的外公舅舅。


羅泉成15116880803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西遊記中遇到的妖怪都是財狼虎變成的妖精,這些妖怪都只知道其母不知道其父,因此說他是妖怪的老爹爺爺還不如稱是妖怪的外公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