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產地俄羅斯的玉石也叫和田玉?你們知道嗎?

巧玉坊玉器


不僅僅產地俄羅斯的玉石也叫和田玉,韓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相關玉石如今也叫和田玉了。

我初次聽到這個消息也和大家的心情一樣,有一萬個不樂意。因為在國民的心目中,和田玉傳承歷史悠久,始終是聖潔、純潔、珍貴難得的物品,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為了能佩戴上一塊和田玉,不惜花掉所有積蓄。有的年輕人訂婚,選擇的禮物就是和田玉。由此可見和田玉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然而,2013年12月,和田玉一枝獨秀的局面被專家打破了。中國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和全國樣品標準委員會聯合發佈了《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其規定“和田玉實物樣品國家標準不論場地,一律按其礦物成分來決定”,於是凡是透閃石成分佔98%以上的玉石統稱為和田玉,這才有了俄羅斯等國家的和田玉。

為了區分新疆和田玉和其它國家及地區的和田玉,又起了兩個名字,即狹義和田園和廣義和田玉。狹義和田玉是指產於新疆和田一帶的玉石;廣義是指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玉石。

看到這裡,大家明白俄羅斯玉石為啥也叫和田玉了吧。既然知道了就要有所防備,因為俄羅斯、韓國的和田玉儲藏量多,價格較低,加上同狹義和田玉區別不大,一度攪渾了和田玉市場,不少的廣義和田玉冒充狹義和田玉,欺騙消費者。

因此在選擇和田玉時一定要小心,最好找個懂得的老師陪同挑選。


視天下i


在和田玉市場中一直存在一種概念的混淆,即對“和田玉”的不同定義:在國家標準中,只要是以透閃石成分為主的玉石,就都被定義為“和田玉”,並在檢測機構可以出具“和田玉”的鑑定證書。而且玉石行業內以及大眾的認知中,“和田玉”是有著明確產地指向的,即出產自新疆和田地區的玉。

國家標準中的“和田玉”,與大眾認知的“和田玉”存在的這種分歧,不僅在市場造成混淆,還讓很多商家以此鑽空子,讓廣大的消費者蒙受了合法的侵害,這在和田玉市場上已經成了很奇怪的現象。不論“和田玉”的國標在制定過程中出於什麼目的和博弈,但是造成的負面市場影響已經深深地傷害了消費者和經營者。

這樣的國標保護傘下,和田玉市場已經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那些堅持只做真正新疆和田玉籽玉的商家,由於資源的稀缺和開採成本的高企,其銷售的價格自然就會水漲船高。但是那些經營其他產地白玉的商家(俄料、青海料、韓料)由於儲量大、開採成本低,其銷售價格自然要低很多。而對於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在他們的認知中最好的玉石就是產自新疆和田,而鑑定證書上的“和田玉”也讓這些消費者確信無疑買到的是產自新疆和田地區的玉,這正是很多商家鑽的空子。

這種命名方式就是在有意無意中讓山寨品合法地傍上大名牌,混淆概念,與大名牌平起平坐。

國家標準的命名應該更具有統稱的作用,而不能包含有特殊屬性,如產地、特質等。所以玉的國標定義中完全不該出現“和田”二字,而應該用“玉”或“玉石”等更具有廣義的定義。

如果按照這樣的國標命名原則(即產地+品名),那麼所有的蘋果種類就可以用“棲霞蘋果”定義;所有的陶瓷品類都用“景德鎮瓷”定義;所有的河蟹都用“陽澄湖蟹”定義……


今相玉


以前和田產的才叫和田玉,但現在根據2003年發佈的國標:透閃石為主要成分的玉石都叫和田玉,也稱廣義和田玉。

市場上流通的大多數是俄料、青海料、韓料,和田料只佔很少一部分。

白玉里頭,和田料油潤、俄料乾白,青海料水透,韓料輕飄,市場價格水平上和田料>俄料>青海料>韓料;

碧玉里頭,和田料黑點多顏色深沉料子細膩油潤,俄料黑點少顏色鮮豔結構更明顯,市場上俄碧較多;

但是!每個產地都有好料子也有垃圾,俄料有精品,和田料有垃圾,請一定具體到玉石個體來判斷比較。

來珠寶匠,花明白的錢,買真的好東西!更多和田玉相關走心科普,盡在:


珠寶匠APP


關於和田玉產地問題其實是人們心中的一個執念,東西是差不多的東西,各有優點,都有好有壞,只是人們比較喜歡堅持自己的喜好而已。新疆和田玉的優點是比較油潤,俄羅斯白玉優點是白度好,性價比高。只是因為俄羅斯白玉產量大,價位就比較便宜。收藏就買新疆和田玉,自己玩就玩性價比高的籽料或者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