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生命的终结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可能很多人会说:离开、消逝、失去、死亡。

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也不是,比如我。

在更多的时候,我都会迅速自我消化掉很多负能量, 因为我害怕这些负面的影子会影响我的心绪和行为, 让我失去我喜欢的东西,我爱的人,那是我无法接受的事情。无论生活怎样,我不能做自己的刽子手。

对“生命”,对“死”的想法,该是怎样呢?

后来我想了很久,我们其实也没有什么资格去定义这件事。毕竟我们,都还没有活明白不是吗?但是对于我来说,在我的观念里也许就只有两个字---“敬畏”。

我敬重生命,畏惧死亡。

生命是强悍的,每一个生命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中努力地长大——努力长大是为了承受更大的压力。而生命总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造一切的不可能为可能。每个人由此而伟大,也由此而坚韧。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可同时生命又是那样脆弱到不堪一击。

我们哭着醒来,又哭着遗忘。我们在自己的眼泪里认识世界,短短百年后又在别人的眼泪中回归自然。死,本身可能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离开后可能就再也没有丝毫存在过的痕迹了。自此,笙歌泯灭,哨声远去,销声匿迹......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了,我想肯定又有很多学校、社团组织学生、组织老人、组织各个阶层的人去烈士陵园扫墓。2018年我去成都的烈士陵园扫墓,看到有很多学生在老师带领下给烈士们献花,脸上挂着的满满都是茫然,祭扫结束后该说笑的还是在说笑、该打闹的还是在打闹。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我也看到过有的养老中心组织着老人们去祭扫,老人里有些年纪较大的爷爷是那段历史经历过来的,在他们的眼里我似乎读到了悲伤,亦或是缅怀,但是同样,祭扫结束后奶奶们接着在附近的景色中拍照。

清明、祭扫,好像已经变成了一种形式;烈士的碑、包括他们的名字,在他们眼里好像也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

我不禁在想,清明节又意味着什么呢?

或许清明节对于大多数的人只是意味着三天的小长假,只有那些亲身经历过亲人或者朋友离世的人才会真正的想回去祭拜一下,曾经生活中最熟悉的那个、现在只剩冷冰冰的一块碑的那个人。虽然说很多人都是无神论者,但是面对心里牵挂的人,或许也会想万一烧的纸钱他真的能收到呢!

清明节,也因为心里想念的人而变得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节日符号。

只是不知道,随着我们的逝去,是不是就没人记得他们了?——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或许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会想念这个人了吧。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动画片《寻梦环游记》,点开的时候我还很奇怪,一部动画片为何能拿到9.1分的好评。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对“死”多了一份豁然。才明白,它让你记住的不只是影片,更多的,是令你记起所爱的一切。

我们总是表面化的以为,停止心跳,就是最终的死亡。身体死了,便是一切都不复存在了;相对的,只要身体有着呼吸,便是活着。但其实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的死亡;第二次是社会宣布你死亡;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管它叫——“终极死亡”。

电影里说,其实离世的人并没有真正死去,他们还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着,在鬼门关大开这天,这些离世的人就会来到现实世界里和亲人欢聚。但是被遗忘的,不仅走不出这亡灵世界,更是会面临“终极死亡”,魂飞魄散。

作为同样平凡的我们,活在这个感情世界里,一生都在牵挂和被牵挂中游走。生命的长短,似乎不在于身体存在的年限,从某种程度上讲,而是在于记忆。

一个人对一个人的记忆,才是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心目中存活的定义。身体的死亡,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心跳停止,是对这个社会宣布的死亡,每个人都会如期而至。有些人离开了,无人再念,便是永远的不存在了;而有的人虽已逝去,却永久地活在了很多人的心里。

但是也或许有些人,虽身体健康地活着,却在某个人的心中早已死去,这个人,可能是别人,也可能是自己。为什么还会是自己?因为在我看来,有些人,不是别人忘记你,而是自己早就放弃了自己,没有意义地活着,没有灵魂地行走着,再或者......直接选择死去。所以说人很奇怪,有时候害怕死,有时候却轻蔑生命。试想,自己都忘却了自己,还想让谁记得你呢?如此,该是最对不起自己了!生活该是多一分豁达,起码给自己,留有一席之地。

死亡不是永别,忘记才是。

有人说,没有人哭,就好像死亡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情。

而事实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电影也好,现实也罢。我们没有办法跨越生死,终究会有一天,我们都变成昨天。这虽然是我们生命轨迹的悲伤之源,可也是幸福时刻的美好记忆,因为,这世界上有一个人陪我走过一生一轮回的、匆匆的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