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東西湖區柏泉街的歷史名人劉家佺

劉家佺(1875—1946),字仙舫,漢陽縣柏泉(今東西湖區柏泉辦事處)人。清光緒壬寅(1902年)鄉試中舉,隨即被挑選出國留學,赴柏林學兵工。宣統元年(1909年)回國,經學部考試復獎給舉人,供職於京城,親友皆以之為榮。然而,目睹清廷腐敗,家佺以應其考試及任其朝為恥。他與孫武等相互聯絡,從事革命活動,參加了武昌首義之戰。鄂軍都督府成立,任軍局局長。南北和議告成,宣統退位時,赴任北京陸軍中央各大學教授。北伐後,任陸軍部少將科長。盧溝橋事變,積極投身抗日戰爭,後隨國民政府遷重慶。曾譯德文軍事書籍百餘種,其最著名有《Fug聯合兵種指揮與戰鬥》及《TF部隊指揮》。日寇投降後復員,不贊成內戰,辭職返漢。暇輒吟詠,與友唱和,其高情雅意,不失書生本色。平生廉潔自律,品格崇高,毫無官僚氣習。

東西湖區柏泉街的歷史名人劉家佺

劉家佺著作

  武漢解放前夕,熊秉坤與李書城、張難先、喻育之等組成“武漢市臨時救濟委員會”,主動擔負起維持地方治安的重任,熊秉坤任武漢市臨時救濟委員會公安組負責人。其間,劉家佺同上述諸位先生保持密切聯繫,不動搖,不彷徨,一齊配合武漢地下黨組織和人民解放軍,將華中重鎮武漢,完整交到人民的懷抱中。

  新中國的建立讓他們都得到人民政府的禮遇。熊秉坤先生歷任湖北省政協常務委員、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參事室參事、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等重要職務。在他的引薦之下,劉家佺曾先後在湖北省工業廳和湖北省文史館工作,為建設新社會發揮自己的專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