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運有20億的運鈔車被火燒了,誰的損失最大?

小老表生鮮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得解決幾個問題!第一就是一輛運鈔車到底能夠運載多少重的資金?

根據目前的情況顯示,一輛運鈔車在都是硬幣的情況下,整車重量可以達到驚人的27噸,相當於一個美國重型CH-47D運輸直升機了,運輸這麼多重要的東西,運鈔車自身又是否安全結實呢?其次,運鈔車身是被厚實的鋼板包圍,而玻璃也是防彈的,所以想要燒完一輛運鈔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二個問題,20億的資金有多重?

目前以100元人民幣的質量來計算的話,一張100元的人民幣為票重約1.15克,一萬元新鈔就是115克;一億元人民幣重1150公斤。而20億的重量就是23000公斤,相當於23噸,勉強可以塞進一輛運鈔車!


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每一輛的運鈔車都是配備4-5人的,但只有兩名保安員持槍,而他們在執行任務期間槍支彈藥都要隨身攜帶!再加上運輸,裝運鈔票的箱子和收納物都是特殊材質製作的,所以抗衝擊性和炕火燒的能力非常高。

20億的人民幣要燒完可能要燒幾天幾夜,按目前消防車的出警速度,可能不用1個小時就能滅火,所以損失最多幾百萬就頂天了。其次,你當那些隨車的人都是看的啊??他們也會救火!


那麼如果造成了運鈔車焙燒,資金損失,誰的損失最大呢??

如果是央行的錢,那麼你懂得,但是如果是普通的商業銀行運鈔車被燒燬的話,這個就要看情況。沒有購買保險的話,損失最大的就是商業銀行了。但是銀行都是會購買保險的,所以真的被燒燬損失最大的就是保險公司。銀行和運鈔公司都會對押運車輛進行投保,一旦出了事故,保險公司三天內就要進行賠付。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誰的損失最大,這個取決是這輛運鈔車裡的錢是誰的?

中國人民銀行

如果這輛運鈔車是央行(即中國人民銀行)的資金調撥車,那麼這輛車被燒燬了,損失最大的即為央行本身,這涉及到20億資金再印刷,人工、紙張、墨、水電等等。

對於央行而言,損失的只是製作成本而已,因為央行本身是發鈔機構,這個就跟超市的購物卡一樣,超市印製了一批購物卡,不小心著火了,那麼只要在重新印製一批即可。

商業銀行

如果這筆資金是商業銀行的,那麼此次損失最大的當屬保險公司,因為商業銀行及押運公司對於所有的財產都會進行投保,所以一旦被火燒,此時保險公司就該瑟瑟發抖了,這個是有真實的案例的。

2019年4月15日,一輛載有現金的廣西貴港籍運鈔車,在途經六欽高速距金桔收費站1公里處時突然起火,不僅車輛被燒燬還引燃了路邊的灌木叢,導致了山火。押運車上共計有人民幣67.5萬元被燒,承運的貴港金盾公司把未完全被燒燬的殘損人民幣拿到當地銀行兌換,換回30萬元。剩餘的37.5萬元由貴港市金盾保安押運有限公司投保的廣西北部灣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在三日內全額賠。

真實性

其實你這個題目就是一個偽題,因為現實中一輛押運車根本運送不了20億的現金,押運車的扣除車頭後,押運的空間極其有限,現實中一輛押運車,一般負責不超過5個銀行網點的尾箱,以一個網點6個尾箱計算,一輛押運車承載就30個尾箱。

正常一個銀行尾箱,全額裝滿人民幣大致為240萬元,那麼30個尾箱的金額共計:240*30=7200萬元,假設不裝在錢箱裡,節約空間,全部空放在押運車內呢?最多估計放置的也不會超過1倍,因此單單一輛押運車一次性要押運2個億都困難,更何況是20個億的資金了,20個億的資金最少需要一個車隊進行承載,所以說這個題目就是一個偽命題。


鯉行者


20億的運鈔車,這等規模的運鈔,很是少見。通常一家銀行的運鈔規模在幾百萬、幾千萬,大一些的可能達到幾億。所以,題主所說的如果,本是就是一種小概率事情,一年可能也發生不了幾次。

其次,一張100元貨幣大約是1.15克,1億元就是1150千克,20億就是23噸。如果加上附帶包裝,可能要達到40噸以上。通常運輸貨幣,紙幣是放在金屬箱子裡的,具有隔火隔熱的功能。如果運輸20億的貨車起火,除非有人故意燒,並且也很耗時,要不然一時半會也燒不起來。這種概率,實在是低之又低。

如果20億的運鈔車被燒了,誰的損失最大呢?

首先,運鈔的安保公司與保險公司,損失最大。銀行的體系十分嚴格,負責運鈔的安保公司與保險公司是需要承保的,如果中間發生了問題,責任最大的就是他們。安保公司負責運輸安保,也就是需要安全妥善的將資金運到指定地點。這就要看安保公司與銀行簽訂的合同了,有明確的賠付細則。

安保公司承保運鈔工作,當然會拉上保險公司,如果中間出現問題,還有保險能夠分擔損失。這也要看具體安保公司與保險公司的賠付關係,就需要看責任劃分了。不管怎樣,運鈔的安保公司與保險公司,損失肯定是最大的。

其次,銀行的損失也很大。銀行最怕的是什麼?是集中擠兌,也就是儲戶在同一時間內取錢,而銀行又付不出那麼多錢,進而產生波及的影響,惡劣的可能致使銀行倒閉。20億的現金,可能致使一家銀行倒閉!

當然,現在金融產品豐富,銀行有各種渠道融錢化解危機,所以集中擠兌致使銀行倒閉的情況概率較低。最大的問題是安保公司與保險公司的賠付時間、賠不賠得起,但不管出現怎樣的影響,銀行都會有損失。


厚金說



錢燒了,那得看是誰的錢。


這筆鉅款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有可能是個人或單位運往銀行途中出現事故,那麼這筆錢自然由承運人和客戶一同承擔損失。

只不過,20億的鈔票利用交通工具一次性運輸的風險很大,尤其是單位和個人很少做這種操作的。大部分情況都會選擇電匯或轉帳。


第二種就是銀行之間的鈔票運送,也就是咱們說的運鈔。

這種情況僅僅出現在商業銀行中,這裡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對商業銀行之間的運送業務早就有了現金保險的業務,目前20億現金的單次運送一定會有保險手續的。因此這20億的賠付需要保險公司付出。但如果保險被套用保險條款在拒賠的範圍內,那麼就是發出的銀行損失大了。現在銀行也比較精明,誰收款誰來取。因此就得看到底這錢是誰的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比較皆大歡喜了。就是央行向商業銀行派款的情況。

中國還有一家銀行叫做中國人民銀行,就是我們常說的“央行”。央行不參與銀行的商業運作,只負責宏觀調控和印鈔。


如果是央行派款的狀況下,央行是負責送貨的。沒錯是送貨!央行的錢沒有到商業銀行之前就是一批貨。

這些“貨”如果發生火災在運送的途中被燒燬的話,那麼央行很快還能再發一批過來。畢竟沒有流通的貨幣在央行眼裡就只是印刷品罷了。基本上就是點成本損失。


軍武數據庫


《西紅柿首富》看多了吧,哪個銀行網點需要20億的現金?即使需要,20億的現金體積為24立方米(新鈔)到36立方米(舊鈔)不等,你一輛運鈔車能裝得下嗎?如果裝不下,那麼題文的假設它就是連環燒車了——呃……可能性有多大?

那麼誰的損失最大呢?要追究商業成本的根本性問題,或許壓根就沒有人損失,問題在於如何應用信息罷了。

如果該錢是央行的,央行再印就是了,貨幣本身不具有價值性,而印刷成本是社會成本,由社會承擔。

如果該錢是商業銀行的,那麼商業銀行是投保了,能搶救出來的錢就是銀行的,不能搶救燒燬的就是保險公司賠償——屬於財產保險。

那問題追根到這裡損失方有兩個——押運的保安公司和進行財產賠償的保險公司——呃……有沒有聽說過發災難財呢?

企業為什麼要做慈善?它真的善良嗎,不考慮利潤最大化和成本問題嗎?不是的,因為做慈善就是在做廣告——它是存在相應的成本與利潤的。在電視、網絡或立標牌等做廣告,還真不如做慈善來的實在——既能幫助到人,又能讓人們耳熟能詳——呃,這就讓我想起了支付寶的相互寶,世界各國本身就存在大量的相互保這樣的保險產品,但在我國人們卻把它理解成公益。

也就是說如果保安公司和保險公司公關能力好,損失它是可以讓其變成品牌財富的,可以省去廣告費用,提高品牌形象,從而獲利——被國內甚至國際爭相報道的信息。

因此,追問商業其根本,表面上看起來有人損失,但實際不一定有損失這事兒。但是出於人道主義,如果有人犧牲,那麼犧牲的人員就是最大的損失,而不在於相應的經濟問題。


三人聚眾


朋友們好,這個問題就複雜了:這種情況,誰的損失最大,是很明顯的,誰負責運輸或者負責承保,


這個損失就由誰來負。但更重要的是,這20億的屬性,決定了損失有多大。

第一種情況:這筆錢是央行的,還沒有參與到流通,只是剛印刷出來,或者是回收回來的舊鈔殘幣。那隻能算是,燒燬了一批印刷品,

很顯然,保險和押運公司,的損失大,需要賠償損失。但,由於不是流通貨幣,只是印刷品,損失量還是有限的,不能以20億來計算。

第二種情況:這筆錢已經參與了流通,屬於銀行業。就是說,國有或商業銀行運輸這筆錢轉移。燒燬了這筆錢可謂是真金白銀。這時,押運公司保險公司,損失最大,(因為實際的損失,已經超過了20億:20億貨幣,加上運輸設備,其他損失等等),需要承擔的損失超過了20億)。

綜上所述:

這種類似的情況已經發生過。

誰造成損失誰賠償,貨幣運輸,是專屬押運,有專門的保險,因此,損失通常是由押運方來承擔,而押運房也有相應的保險來分散風險。

但是,更重要的是,這20億的性質和屬性。要是屬於流通中的貨幣,那損失就巨大。如果只是印刷品,損失相對較小。


理財迦


大約20個長1.55*0.77*1米等於1.1935立方米

20尺平底貨櫃:內容積5.85米X2.23米X2.15米,配貨毛重23噸,體積28立方米.的集裝箱

基本塞滿這個集裝箱。

押款車一般裝不滿這麼多。並且也無法運這麼給那麼多的分行運送那麼多錢,


按照你的大開腦洞的思維去意淫一下。一個分行差不多200萬的現金給兩三個營業員工作使用,如果帶20億給每個分行送錢,需要送一千家分行。那麼每個分行距離20公里~40公里的話,押款車的司機輪班需要送幾個月,因為考慮分行的上班時間(早上八點~下午16點),運送路況,開車速度,還要處理路上行人(押款車特種車輛,不能靠近,大喇叭驅逐),運款車加油(防彈車身重+押款員+現金重量)運款車太重。

一旦這個20億鉅款的銀行押運車燒著了,那麼錢沒了,押款員也被火勢燒死了,那麼銀行要承擔20億的鉅款和押款車(押款車是特種車輛,防彈等功能,價格貴與普通車的好幾倍)和銀行押款員的生命賠償給家屬。


長的醜也要出門耍個帥


只要不流入市場就沒有損失,對於國家來說錢的原材料就是紙,劉損失點紙錢而已。



眾智成


別說20億了,千億燒了也沒事,最多國家按量增發同等數量,但要論損失還是國家!印鈔紙是特定專用,成本不低,再加上其他附帶費用會更高,我想你認為的是運鈔車的損失吧?


欣彤物業


中國的現金管理很嚴格,不會容許金融機構和企業大量儲備這麼多現金的,突破規定的限額必須要送進金庫,所以你早上去銀行櫃檯取錢,會發現銀行開門就有運鈔車把錢運來,晚上把錢運走。一般現金要運送到央行的金庫,這樣一個是保證貨幣的安全,二是提高紙幣的使用效率,控制了市場紙幣留存數量,減少市場貨幣太多產生的通貨膨脹。

單位按照現金管理也是不允許庫存太多現金的,現金超過規定必須存入銀行,社會單位機構是不可能有二十億存留現金的。

那麼裝20億紙幣的運鈔車,只有央行金庫貨幣轉運,才有這麼多了紙幣運送量。沒有那個金融機構或者單位一次取二十億現金的。

央行沒有出庫的現金 ,以及沒有交送社會金融機構的現金,可以說只是印刷品,不是貨幣。貨幣只是債務憑證,央行發行貨幣,也就是庫存的現金要流向社會,要對應著資產。例如,企業向央行結匯,也就是說賣給央行外匯,央行給你的紙幣,央行就發行了貨幣。貨幣就如借條,打個比喻,就如你拿給央行外匯,央行只是給你打了個借條,拿這些借條可以把借給央行的外匯兌回來,這紙幣就產生了外匯等值的價值。那麼,央行預備的借條有價值嗎?沒有。央行金庫的現金就如央行預備的借條。例如,我寫了許多借條,但是沒有借到錢,這些借條留在抽屜裡有價值嗎?沒有,或者說沒有意義。所以,燒了就燒了,如同燒了一車印刷品。

央行發行貨幣有兩種情況,一個是銀行存在央行的現金,憑存款證明取出來的現金。央行是銀行的銀行,銀行大多數的貨幣都留在央行的存款賬戶上。我們通過銀行向其它銀行轉賬,不需要把貨幣從央行取出來,就像我們在銀行轉賬一樣,需要把現金取出來嗎?它通過各個銀行在央行的存款賬戶轉賬,簡單直接形容,就是由央行櫃檯在這些賬戶上相互轉換計賬數字,把甲銀行的存款轉記到乙銀行的存款賬戶上就成了。銀行到央行金庫取現金,也如同我們到銀行取現金一樣,用銀行在央行存款賬戶上的存款變成現金就成了。一種就是用外匯去交換人民幣現金,或者去央行貸款拿到人民幣現金。

你可能認為,既然央行金庫的現金可能就是銀行存在央行的現金,為什麼我要說它只是印刷品呢?因為央行發行的貨幣,只是計算銀行和金融機構存在央行的存款,這些都是發行出去的,此外就是社會留存的現金,在也是央行發行出去了的。銀行取走它在央行存入的現金,銀行在央行存款賬戶上的總額就要等額減少,央行向社會投放的基礎貨幣總量不會改變。銀行把現金存入央行,銀行在央行的存款賬戶上就記了賬,社會上的現金現在變成銀行在央行的存款,這繳入金庫的現金就如同收回去的借條,已經不再是貨幣只是印刷品。你還錢以後收回的借條有價值嗎?沒有,所以央行金庫的紙幣已經沒有價值,只有再進入社會,才是貨幣。

總之,我要說的,沒有流出央行金庫的紙幣只是印刷品,不要把它看成貨幣就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