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近年高考醫學類報考志願學生(尤其高分學生)大幅度減少,有哪些因素影響你選擇學醫?

醫心醫意劉醫生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將用自己的見解幫你解答。

高考填報醫學類專業考生的人數大幅度減少,高分報考的學生人數更少?根據你這個觀點,其實不是很正確的。儘管醫學類專業每年都受到考生的吐槽,學習年限比較長,學習壓力比較大等。但是每年醫學類專業報考仍然是高考考生選擇的一大主流專業,而且很多省份已經明確表示臨床醫學專業需要在一本分數線上招生。

我們可以看一下2018年部分醫學類專業在各個省市的高考錄取分數線,就知道高分考生填報醫學類專業是否減少。我們首先可以看一下復旦大學醫學院2018年在各個省市醫學類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這個錄取分數裡面包含一些冷門醫學類專業的錄取分數線,臨床醫學專業的錄取分數更高。(下圖2018年復旦大學各省市錄取分數線)

如果說只有復旦大學醫學院招生是高分,那麼絕對也是錯的,無論是四川大學的華西醫學院,中南大學的湘雅醫院,浙江大學的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的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的醫學院。隨便哪一個醫學院的高考錄取分數線都能夠填報比較好的985高校的其他專業,但是每年考生依舊報考的人數很多。(下圖是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部分省市錄取分數線)

除了一些985高校的醫學院招生錄取分數線比較高,很多醫科類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也都是超過省控制分數線100分以上,才有填報的可能,比如首都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等。(下圖是2018年安徽醫科大學在安徽省部分錄取分數線)

對於各個省份的一些普通類醫學院比如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承德醫學院,川北醫學院,濰坊醫學院等等。它們比較好的臨床醫學都要求必須超過一本線2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錄取,所以醫學類專業每年的報考熱度還是很大的,高分考生填報醫學類專業的也是比較多的。如果你想上一個還不錯的醫科類專業的話,那麼你至少需要超過本省一批控制住100分以上,這完全可以填報一個不錯的211高校。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如果你有其他想法的話,也可以評論交流。


微談論


近年來,填報醫學類的考生大幅度減少,然而,遠不止這些,畢業之後放棄本專業或者中途離職的更多!

我本科是護理專業,當然畢業後放棄了本專業,我對象是臨床醫學專業。

實習的時候,我們要輪轉各個科,每次上夜班跟帶教老師聊天時,吐槽都不絕於耳,大多數老師都說實在是太累了,但是離職又不知道幹啥。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轉護部時,每天去找主任簽字離職的絡繹不絕,醫院每年招那麼多人,離職的比退休的多!

我們這級畢業以後,不出所料,一般以上的人放棄了本專業。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不是護理掙的稍呀,其實並不是,三甲醫院的護士,工資要比普通白領多多了,但是那份艱辛、心累真的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

再說一下醫生,我對象是985高校臨床醫學本碩七年制,按說也不差了吧,整天壓力山大,愁的不行。為什麼呢?省級醫院不缺人,研究生出來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再說已經在醫院工作的大夫們,曾經有一個給我們上課的大外科教授,跟我們說,有一次,他做一個手術,手術檯上沒有任何問題,也沒出現任何不正規操作,可病人就是低熱不退,一直好不了!後來終於沒事了。在這十幾天時間裡,他掉了得有十斤肉,整天愁的吃不好睡不著的,想著接下來怎麼治療?怎麼跟家屬溝通?如果再好不了怎麼辦?

雖然幹什麼工作都難,但是醫院那種壓力真的很大,所以學醫的越來越少不是不能理解的,尤其是對於一些高分學生,選擇更多,為什麼要學醫呢?

記得關注呀!


小張老師126


這個提問中所說高分考生,不知是高到什麼程度。但從我的角度來講,高分考生選擇醫學類專業的人數並不見減少,相反,近年來,醫學類專業的錄取,保持了高分。在很多大學中,臨床醫學類專業是該校錄取的最高分。

不可否認,醫學類專業錄取分數相對不高的大學,一般只有頂尖的985大學中如清華大學(協和)、北京大學、復旦、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這幾所大學除清華外,醫學部單獨招生,醫學類專業錄取分數不是最高的。另外有些醫學水平相對不高的985大學,醫學類專業錄取分數也相對不高,如廈門大學、南開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等。

但多數綜合性大學的最高錄取分數,出自醫學類專業。這樣的大學一般是區域的醫學專業龍頭學校,在某個區域內的醫療行業保持著就業優勢。這樣的985大學有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等,其他211工程大學有鄭州大學、蘇州大學、南昌大學和多數省內唯一的211大學。下面找兩個比較明確的學校,首先來看一下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18年在吉林省招生的錄取分數,臨床醫學5+3錄取的最高分,比唐敖慶實驗班的錄取最高分數更高。

再看一下中山大學。中山大學2017年在吉林省招生,錄取的最高分也是在臨床醫學。

其實在高考錄取的分數上面,醫學類專業錄取的分數,一般比其它專業高出一個檔次。如二本學校的臨床醫學專業,相當於一本學校中等分數;普通一本學校的臨床醫學專業,相當於普通211大學的中等錄取分數;普通211大學中臨床醫學的錄取分數,相當於普通985大學中的中等分數;普通985大學的臨床醫學,則相當於強勢985大學的錄取分數。到了頂級985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錄取的分數不是最高,但也不是近年來不高。這些頂級985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錄取分數一直都不是本校最高的。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這種說法簡直就是胡說八道,信口雌黃,信開河。誤導考生和家長。醫學專業錄取分數線特別高。高的離譜。考生都是扎堆報考醫學院,掙著搶著去醫,醫學院從沒遇冷。像一些雙非院校,既不是211更不是985的醫學院校如首都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錄取分數線居然超過前十名985大學錄取分數線。考生寧可放棄985大學的牌子,都要去雙非院校的醫學院如學醫。可見醫學院校有多熱門,給那些說學醫不好重重的一耳光。

像大連醫科大學臨床醫學5+3.(本碩連讀)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5+3,南京醫科大學5+3,哈爾濱醫科大學5+3等錄取分數線超過中游985大學錄取分數線,考生寧可放棄985大學的牌子。都要去雙非醫學院校去學醫。可見考生對醫學專業情有獨鍾。這種情況在其他任何一種專業都碰不到的。

像211的鄭州大學醫學院,蘇州大學醫學院,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5+3錄取分數線超過很多上游985大學錄取分數線

像山西醫科大學5+3,廣西醫科大學5+3,河北醫科大學5+3,福建醫科大學5+3等等錄取分數線居然超過下游985大學錄取分數線。

許多二本招生的醫學院。居然超過一本線很多分。像在山西,安徽醫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錄取分數線居然超過一本線20分到40分以上。考生寧可放棄一本線上的好大學。都要在二本的醫學院選擇去學醫,這給那些說學醫不好一個響亮的一記耳光,事實勝於雄辯,分數線最能說明問題。



好醫生2792


大家好,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回答。。。

首先,我覺得這個提問有問題,和我所知道的情況是完全截然相反的。

實際中應該不存在醫科沒人報考問題,反而是報考極其熱門,分數特別高。



針對這類情況,我以4個典型院校作為例子來剖析這個事情。

  • 先看1997年安徽高考,北京醫科大學分數比很多985高得多。
  • 第一個典型院校是四川大學,教育部直屬的985工程重點大學。
  • 第二個典型院校是鄭州大學,河南省直屬的211工程重點大學
  • 協和醫學院分數

這幾個大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年代久遠的醫學院報考情況
  2. 都是綜合性大學,
  3. 醫科和其他理工科都是一個招生代碼,這樣更能分析出醫科類專業的冷熱報考情況。
  4. 一個是地方211重點大學,一個是教育部985重點大學。涵蓋了地方和中央兩個方面。
  5. 頂尖協和的報考分數。

1997年安徽高考,醫科院校情況。。




那個時候醫科院校分數基本在550,上絕大多數985都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的醫科分數更高,四川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最高分都是醫學。。。

鄭州大學,近三年來醫科的招生情況。

2016年,河南省一本線526分。鄭州大學最低是提檔線583分。


可以看得出來,提前批,分數比一本線高84分,比最低錄取分數線高27分

一本臨床醫學比一本線高出74分。比最低錄取分數線高17分。

2017年。一本線是484,最低錄取分數線是561。

提前批,高出一本線104分,比最低錄取分數線高23分

一批,高出一本線94分,比最低錄取分數線高18分。


2018年,河南一本線499,鄭州大學最低錄取分手是586。

提前批比一本線高出114分比最低錄取分數線高29分

一批比本科線高出107分,比提檔線高22分。

三年來,分數線比一本線高:

近三年,分數結果彙總

提前批醫科專業近三年來比一本線高出分數:

  1. 2016年,高出84分
  2. 2017年 高出104分
  3. 2018年高出117分。

普通一批醫科專業近三年來比一本線高出分數:

  1. 2016年,高出74分
  2. 2017年 高出94分
  3. 2018年高出107分

普通一批醫科專業近三年來,比鄭州大學最低提檔線高出分數:

  1. 2016年,高出17分
  2. 2017年 高出18分
  3. 2018年高出22分

近三年來報考醫科最高分情況

  1. 2016年,最高分,高出一本線114分
  2. 2017年 最高分高出一本線137
  3. 2018年,最高分高出一本線141分

看的出來,是分數一年比一年高。報考越來越熱門。最高分是年年刷新記錄

報考越來越熱門。

最高分是年年刷新記錄,個根本沒有出現沒人報考的情況。

四川大學

自行體會分數高地。




在川大,上口腔臨床,分數是除了清北的任何院校,這還冷?

最後看2018年的河南錄取情況,並和相關院校對比。


這哥們厲害,從中科大思考再三,放棄了大冷門專業:環境工程,退學來考口腔醫學,這是醫科不熱門? 人家連清華北大都不選擇了,選擇川大華西醫學院。 如果這都不算醫科熱門。


不知道啥算熱門?這是高分考生大幅減少?

看協和醫學院



2019年,招生對象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結果清華大學學生太踴躍了。喜歡都轉5年制,5+3。給與禁止。

只能禁止。

結論:題主的結論完全錯誤, 現在醫科是越來越熱門。

分數是越來越高。 以後基本都是狀元

後面基本就沒啥多說了。

醫學的優勢就是越老越吃象,其他專業是隨著年齡增長,技術優勢逐漸喪失,只能當管理人才。

而醫生就是到退休了,仍然吃香,仍然可以賺錢。。。


高校專業那些事


主要問題有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考上大學,選擇了很好學校的醫學專業,只是將來能從醫起步的一小步,涉及到將來學業是否可以順利畢業。學醫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本科生基本沒什麼競爭力,現在醫生都奔著博士去了,學習時間太長。

第二:學醫將來就業的形式,首先是從業的資格,學醫的學生要考職業醫生認證,要有操作和機考兩個部分。也就是說即使學業完成了畢業,也要參加國家的考試,才有資格從事醫學工作。

第三:從醫的艱難,學醫的即使進入到一線城市的大學,學習成績優秀,將來能夠留在一線城市的醫院工作的機會也是十分的渺茫,從醫行業競爭十分激烈。要看學歷,要看關係,要看戶口,要看家裡是否可以承受幾年內收入很低的事實。

綜上,學醫一旦出來了,在大的醫院當上主治醫師,那真的可以說人生贏家了,但是走到這一步是何等的艱難,百裡挑一差不多吧!很多學醫的的到最後都放棄了從醫工作,這就是現實。


朱朱小球的爸爸


近年來,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醫學院校炙手可熱,高燒不退,競爭激烈,其錄取形勢非常嚴峻,不存在高分考生大幅減少的問題,有許多高分考生本身能被相當不錯的985工程大學,211大學錄取,但是放棄的這些品牌大學,而選擇了醫科大學,這是不爭的事實,你的這種說法完全是在誤導考生和家長,也是違背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醫學類院校招生錄取的客觀實際情況,是不尊重事實的,沒有科學依據的,安全沒有從近年來我國醫學院校高考錄取的真實情況出發,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

諮詢更多高考問題,請關注有著40年豐富高考志願填報經驗且無一例考生滑檔的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或者關注陝西省目唯一正規註冊的,經國家有關行政機關審批的專業權威機構一一西安市戶縣金牌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中心(百度可以查詢,辨別一切真偽)。

近年來,在高考志願的填報過程中和錄取的過程中,醫學類院校一直非常敏感,成為高檔廣大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熱點院校,熱門專業。也成為在高考錄取過程中,競爭非常激烈和錄取形式極其嚴峻的專業。一本的醫科大學,必須要高出一本線100多分的理工類考生才有填報錄取的可能和幾率;二本大學理工類考生如果要選擇錄取成功的話,必須要高出一本線90多分才能夠錄取;三本的醫科類大學必須超出二本線上10分到20分才能夠填報和錄取;一些稍微知名的高職大專的醫科院校,也要高出高職大專的批次線200分以上才能過錄取;由此可見,醫學類院校在近年來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和招生錄取的過程中,可謂是競爭非常殘酷,錄取的形式極其嚴峻,也成為高分段考生互相競爭的主戰場,所以,根本不存在高分段考生無人報考醫學類院校的情況。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近年來醫學類專業報考高分考生減少這是不正確的。

雖然每年都有吐槽醫學類專業學習時間長,就業形勢不樂觀,還有“勸人行醫,天打雷劈”這個說法,縱觀近幾年的醫學類招生計劃人數並沒有減少,你不想學,想學的人大有人在。

另外從錄取分數來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這兩個專業分數一直居高不下。先看下四川大學2018年在河北分專業錄取情況。

從表中我們不難看出,臨床5年專業錄取分數要比其他專業都要高,臨床8年專業更是要高大學出10-20分,這不是個例,綜合類大學中的臨床專業錄取分數都要高於其他專業,醫科大學更不用說了,非985、非211的如哈爾濱醫科大學的錄取分數超出部分985大學,這也是醫學專業熱門的一個表現。





數據高考


高考醫學類專業報考人數,整體上不會減少太多,因為醫學類相關產業,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也是醫學類的畢業生,問題的關鍵是醫學類畢業生甚至是臨床類畢業生畢業後不願從事醫生工作。

相比醫學類工作中的一類工作,醫生的存在十分尷尬,一方面醫生是醫療產業的核心,所有醫療產業都是以醫生和紐帶聯繫在一起的,另一方面,卻是醫生得不到符合自身價值的報酬,對比同類工作,薪酬太低,工作強度太高,工作環境太低,競爭壓力太高,導致醫學生畢業後不願意從事醫生工作,反饋到醫學類專業的報考,就是醫學生減少一部分將來準備從事醫生工作的學生,而醫學類除臨床外的相關產業,一直都是熱門專業,並且還是高薪工作,醫學生的數量是不會減少太多,不然醫學類的分數線一定會調整,但醫學類分數線還是居高不下。


一笑堂前


惠升學,專注解答教育問題,歡迎大家關注!

如果你是一個工人,你修理過1000臺手機,有999臺修好啦,有一臺你沒有修好,甚至修壞了,你會因此捱揍嗎?你會丟飯碗嗎?你會因此成被告嗎?答案是不會,但是醫生可能會。

所以要作個真正的好大夫,要有很強的責任心、愛心,還要高超的技術,還要頂著巨大的壓力。學醫不論是對身體條件還是心理素質以及一個人的品格要求都是很高的。

下面來說一下報考學生減少的具體原因,如下:

一、學醫門檻高,對個人綜合素質要求高、

目前醫學總所周知對考生分數要求較高高,還要具備勤奮、刻苦、有耐心等素質,身體條件也是錄取時不可迴避的因素,如臨床專業高級人才培養週期長,課業負擔重,部分醫學院本碩博連讀專業只招應屆生;學醫對考生身體條件要求較高,患有色盲、色弱的考生一般不予錄取,同時還要求考生檢驗肝功能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二、學醫時間週期長

一般而言大學專業是四年就可以畢業了,但是學醫的時間一般都是5+3+X。至於那些主治醫師,還有現在很多人去醫院都優先考慮的專家號,他們是什麼學歷以及留學經歷,瞭解後你心中就有個大概了。

看看學習的同學發聲

這些都是調侃的話,但也間接性的說明出時間確實不短,即使別人生二胎你還在揹著書包去考試,你未必就沒有生二胎~

三、學醫後的高要求

醫學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學科,想不被淘汰,想不出事故。醫生就要不斷看書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其實不管你從事什麼行業也都是如此,只不過學醫的要求會更加嚴格一些,畢竟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開玩笑。


總結:當一個醫生不容易,當一個好的醫生更是要付出不少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醫生這個職業是受到眾人人敬仰的。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求含靈之苦……勿避險希、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

以上是惠升學的回答,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