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商鋪大量關門,但是這兩類卻在增加


商鋪大量關門,但是這兩類卻在增加

三四線樓市有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商鋪開始關門,即使是一些核心的商業區,周邊的商業街也面臨著倒閉。至於一些新開發的小區或者是商業綜合體,雖然看似豪華,但是整個的人流量和消費並不多,即使是開張也難以盈利。而且這種情況還在增加,但是在市場上卻有兩種商鋪卻在增加,一種是藥店,一種是便利店。

最近幾年,總有商家抱怨實體店難開,一方面是電商的衝擊,讓實體店的優勢越來越弱,而且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線下消費的越來越少。另外則是消費能力和不斷上漲的各項成本。當下的房價一直在上漲,從而也帶動了租金的上漲,但是對於消費者和房東來講,上漲的價格意味著更高的消費和支出。以前的投資回報率在8%左右就可以,但是現在卻越來越低。不僅如此,當消費者將所有的存款都用於支付房貸時,確實沒有過多的錢去消費。或許從近兩年拼多多的勝利就能夠看出,對於一部分人來講,已經不開始注重質量,只要能用就可以。

當然,藥店和便利店興起也有一定的市場因素,畢竟這兩種都是日常消費的必需品,尤其是在一些新開發的小區,便利店和藥店也是有很多家。這種情況在三四線非常的普遍。房價上漲帶來了大量的房企,整個城市的項目也在增加,而隨著住宅和商業配套的比例問題,商業也是越來越多。但是房子雖然賣出去了,商鋪卻是大量的空置。不僅僅是本身的盈利問題,更多是這些賣出去的房子,後期居住的並沒有多少,沒有人流量的情況下,自然也沒有商業運營的環境。

影響商鋪關門的因素有很多,電商也好,上漲的房租也罷,或者是已經飽和的市場,對於樓市來講都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單純的靠房地產並不能夠支撐整個經濟,城市發展還需要更好的商業環境,

你所在的城市商業環境是怎樣的,是否也有類似的現象,一條商業街營業的並沒有多少,即使是營業也沒有顧客。商業氛圍不高,人流量不足的情況下,業主也只能選擇關門。畢竟每天的水電費以及各項成本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