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汕頭河浦居然隱藏著一處不為人知的龍潭虎穴

汕頭河浦居然隱藏著一處不為人知的龍潭虎穴

河浦疊石山上的虎穴

疊石山位於汕頭市濠江區河浦街道西側,是一座海拔不足90米的小丘陵,卻是嶺南地界三大名山之一。山上怪石嶙峋,堆疊成很多天然石洞。

汕頭河浦居然隱藏著一處不為人知的龍潭虎穴

來到疊石山,首先看到的是刻著“疊石綠道”的石碑,再往上走便能看到“陳公墓道”的石碑,安安靜靜地站立著,有一種肅然。繞過石碑,映入眼簾的是一潭清澈翠綠的活水,此為龍潭。目光越過龍潭,則是鬱鬱蔥蔥的山巒,在山腳下的左邊,石頭堆疊之處有“虎穴”二字(見圖),如神來之筆,給人一種虎虎生威之感。關於這“虎穴”二字由來,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

清代乾隆年間,有一位四處雲遊的得道高僧,遊學到當時的廣東潮陽縣招收都河浦鄉(今汕頭市濠江區河浦街道),見山水秀麗,風光無限,便留了下來,打算在這個地方好好遊歷一番,宣講自己的佛學理念,探究這邊的風土人情及山水間蘊含的學問。僧人對河浦鄉進行簡單考察之後,發現疊石山裡時不時有瑞氣升騰,推算這應是一處福地,便又移居到山腳下的民居。

汕頭河浦居然隱藏著一處不為人知的龍潭虎穴

某夜,高僧閒著無事,在油燈之下書寫日間見聞。忽聽虎嘯聲傳來,開始以為聽錯了,沒有理會,後來一再出現,甚是驚奇,並未聽鄉民說起這邊有虎,怎麼有虎嘯聲呢?好奇之下,循聲而去,不知不覺走到疊石山山腳,繞過一潭水後,發現有一個很窄小的洞口隱藏在雜草間,而聲音就在這時消失了。他本想進去看看,但怕有危險,就把位置記下來,然後打道回程。第二天,僧人詢問周圍鄉民關於虎嘯的事,大家都說沒有聽到,而且明確告訴他,這個地方是沒有老虎的。半信半疑的,他又留下來觀察了幾天,卻再也沒聽到虎嘯了。後來,他不甘心,又請了幾個青壯鄉民與他一同前去之前聽到虎嘯的洞口一探究竟。

一行人越過雜草,穿縫而過,瞬間豁然開朗,完全不像在外邊看起來那樣,而且眼前還有簡陋的石階,看起來是天然而成。順石階而上,一個四方整齊的天然石門在眼前出現。穿過石門,便看見一個不太大的房間,沒有任何家用擺設痕跡。難不成真是老虎生活的地方?可是為何鄉民從來都不知曉?僧人帶著疑問繼續探索,又發現石室之上竟是朗朗乾坤,別有天地,令人驚奇。同行的人認為這是虎神居住的聖地,不能打擾,要求趕緊離開,於是匆匆下山了。

下山後,僧人猜想這個洞穴可能真的沒有老虎居住,應是山氣所凝結的虎脈在某個晚上顯形而發出呼嘯之聲,卻非無緣之人可聽到的。

僧人離開河浦之前,在這個洞口邊寫下蒼勁有力的“虎穴”二字,昭示這個洞口的神奇,又把這件事寫到自己的遊記中去。可惜遊記已佚失。

汕頭河浦居然隱藏著一處不為人知的龍潭虎穴

據傳,遊僧離開那夜,虎嘯之聲傳遍疊石山腳,還伴隨著絲絲龍吟。第二天鄉發現遊僧寫下的字發出神光,人不能久視。大家都說這是疊石山的靈氣對遊僧慧眼的感謝之意。後來人們又根據當晚聽到的“龍吟”,把虎穴前面的這潭活水取名“龍潭”,與“虎穴”相呼應。希望“龍潭”“虎穴”能給河浦鄉帶來福祉。

而“龍潭”“虎穴”也不負眾望,孕育出許多賢士能人,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有“死國師”之稱的陳英猷陳公,以《演周易》而聞名於世。這是後話。

汕頭河浦居然隱藏著一處不為人知的龍潭虎穴
汕頭河浦居然隱藏著一處不為人知的龍潭虎穴
汕頭河浦居然隱藏著一處不為人知的龍潭虎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