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有人說教師等待職稱晉級, 如同等待戈多, 很多人在等待中空耗了一生,你認同嗎?

佩弦教育


教師一提到本職工作,最為直觀的感受就是“熬”,熬時間,熬年限,熬資歷。熬時間路的盡頭是職稱,至於職稱對於什麼時候來,不知道,這情景就像學過的話劇《等待戈多》。很多教師因此空耗了一生,真正等到職稱到了也沒有享受幾年。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教師工資主要是由職稱、教齡、績效、崗位津貼、地方補助等幾部分工資組成,其中職稱工資佔了很大比例。而職稱工資評定標準看似公平,但是所需要的資歷不是緊靠成績就能得到的,剩下的只是煎熬,一些教師就是看不到希望,也忍受不了焦慮放棄了生命。

那麼未來教師職稱會有值得期待的變化嗎?

一、當下的變化趨勢降高,保中,提初

近幾年,動作最大的就是2014年10月1日開始實施的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各地教育單位在2016年全部實行養老保險制度,也就是說退休教師工資直接被砍了不少。2016年之前退休的教師和2016年之後退休教師所拿退休金相差巨大,雖然專家們說保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退休待遇不降低。但實際來看,2016 年以後退休的教師所拿工資和企業退休工人的工資差不多,這是第一項變化感受到的是“寒潮”。


由於教育是一類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教師工資發放全部來自於財政支出,工資發放組成直接決定教師收入的多少。教師工資組合職稱、教齡、績效、崗位津貼、地方補助考慮多個方面因素,當下最好的變革趨勢就是一方面降低職稱工資中的權重,當下在漲工資上已經有一定體現那就是當下的變化趨勢降高,保中,提初。並且需要改變職稱評定中的不合理性,比如嚴格的人員比例限制,已經一些華而不實的證件及資質要求。另一方提高教齡和績效的權重,達到鼓勵教師終身從教,關注自己業務水平的提高。


2改革教師職稱工資,提高教師工作動力,提高教師職業吸引

目前教育上教師工資的職稱高低依然決定著教師工資的高低,大多數教師新入職時不過2000左右的工資,工作十年後晉升為二級教師才有望突破3000,而之後再工作漫長的二十年才有望晉升一級教師、高級教師後才有望突破4000-5000左右的工資待遇,而此時也意味著即將退休。如果以一個教師在職時間是40年計算,那麼他10年內拿到工資是2000左右,20年左右的工資是3000左右,大概有5年左右是4000多的工資。在同類專業技術崗位中只能說是墊底。


並且因為企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教師職業最有吸引力的退休後工資又會大幅縮水,回到2700左右的低工資,這意味著老師一輩子平均工資3000左右,這和當下人們的消費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相比也未免太低了。教師職業的吸引力也必將因此下降。

3教師職業是高尚工作,不要那樣在意工資多少

而關於教師職業出現的種種問題,關於教師職稱工資和績效工資的種種問題。一部分人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網友評價是“教師職業是高尚工作,不要那樣在意工資多少”。我要說我國每個職業都很偉大,但是就業人員職業選擇時是會趨利避害的。如果一個職業吸引力下降,必然導致選擇的人群素質降低。如果你說中小學的知識沒必要那樣高的學歷,那麼你又為什麼那樣在意學生能不能進重點學校?所以對於教師合理訴求,還是希望多傾聽一下。否則未來家長和教師所能做的就是在孩子報考師範時勸他,“別選師範,教師職業就是一個坑”。


結語:

對於未來,教師依舊抱著希望,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企事業養老金並軌制度進一步完善後,教師職稱工資將會被淡化,教師在職期間的工資將大幅度上漲,並實現按勞分配,保證廣大教師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積極性。


佩弦教育


非常認同,有的人到退休,幹了近四十年的教師,多年的一線教師,成績名列前茅,到頭臨了還是初級職稱,拼了一輩子,還不如一個剛工作三四年,啥也沒有的新教師!總之,職稱評定提高了局裡、學區領導的收入,增加了教師間的勾心鬥角。降低一線教師,青年教師的上進心,降低了教育教學的質量。提高了弄虛作假的能力!


神魔之影


職稱已經嚴重阻礙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我認為教師職稱可以套用公務員工資實行辦法,公務員現在實行如果不能正常升職,但工資待遇滿10年自然晉升副科級工資待遇,滿20年自然晉升正科級工資待遇,以此類推。教師工資也可以這樣,職稱可以不取消,但工資待遇滿多少年要自然晉升,這樣既不損害領導們和已經晉級高級職稱人的利益,還可以提高不能正常晉職稱教師的積極性,弱化職稱作用,最後讓職稱退出歷史舞臺。


齊魯新聞網


我工作二十年了,這幾年累積了很多教學方面的獎狀,但一點用都沒有,搞箇中級職稱都不能通過,不知道人家以什麼標準來評定的,很多比我們年輕多的都可以輕鬆通過,職稱之路寒了我那顆熱愛工作的心!!!!太傷心了,究竟還要等多年才能通過????


可麗咪


我畢業16年未進一級


埂石


老師不如孔乙己,孔乙己不用買證書職稱。第一.職稱評定領導第一

在相當一部分學校職稱評定中領導層永遠是第一位的,一是領導考核中優秀最多,二是各種獎勵及證件總是先領導後老師的.無論職稱硬件與軟件要求,教師只能望優生嘆.最可笑的是領導的老婆及七大姨八大姑也在評職中樹大好乘涼.最不可思議的領導評上高級後很快找個理由就不代課了. 許多愛崗敬業的年輕老師,只顧“埋頭苦幹”,不會“抬頭看路”,優質課獲獎證書拿了不少,就是缺少學期考核的”優秀”。誰能給你優呢?就是你的學校領導。難怪不少青年教師削尖腦袋找各種關係往領導層攀升。教得好不如升得高,這種不公平的職稱評審制度,嚴重打擊了青年教師的積極性。而那些辛辛苦苦在一線教學幾十年的老教師,有的到退休時還是初級職稱.

第二,名不符實 待遇冰火兩重天

不少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以各種理由不帶主課或捎上幾節副課或管理後勤,而沒有評上高級職稱一線教師沒黑沒明,累死累活奮戰在教學第一線!

另外,工資待遇方面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每個月至少比初級職稱的老師多拿上千元,每年下來相差一萬多元.甚至在取暖費方面高級也要比中級多幾百元比初級多上千元.。

種種不合理的待遇差距大大地造成老師們的心理失衡,平心而論,如果高級真是貢獻大,幹得多,吃苦多這種差距老師們是不會不滿意的,目前的這種差距著實讓大部分一線教師難以理解.本來職稱評定是為了實現多勞多得的公平原則,但暗藏種種潛規則的職稱評定的黑洞後面製造了更多更大的不公平,違背了職稱評定的初衷.


今天空氣流通暢


職稱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肯定,職稱與工資掛鉤由於懸殊太大,職評制度、職評條件,評審名額有限,人文因素多,評價不公正等,真是傷透了老師的心。職稱只能耐心等待,有的老師足足等了三十多年也只是初級職稱,也不是個別現象,難道這合理嗎?


用戶7554326869266


也沒有那麼誇張,等不等的,都是兢兢業業當著老師。等得到更好,沒有也不必強求。

能評上職稱,對於老師來說自然最好了,工資更高名聲更好。不能評上也沒有太大問題,錢少用一些,課照上,名聲這東西怎麼說呢,看個人了。

評職稱難,名額有限,還存在一些不公平,這是最大的問題。如果所有老師都是一心教著書根據教學來評論可能大家覺得更認同一些。但教學好差的評論原本就是一個問題。

所以,評職稱,心態放好。不要太多抱怨,不要太過在意了。時代在變,制度在變,任何事物都在變,老師何必在評論職稱上停留。


化學姐話教育


教師職稱就是剝削老師的最有效的制度!很多教師為等職稱晉升等到死!廣大教師深惡痛絕!


養生姐146245136


等待職稱晉級,為什麼會等待呢? 究竟在等待什麼呢? 其實,造成等待的根本原因就是職稱制度中各級都有指標限制,一所學校裡,高級有幾個,中級比例多少,初級佔多少,這都是有比例數量限制規定的,現在執行的中小學教師職級制度不就是這樣嗎! 根據學校教師總數,按比例定職級,而且是評聘分開,呵呵,站在下一級的老師既不能聘,又不能爭,只能是等。等什麼呢? 就是等指標,等上面一級的人退休、調走、或者是去見makesi。只有這樣,上邊騰出位置,才有機會呀! 老師們嘴上不說,估計心理總是在想:盼望著,盼望著,老王退吧,老李調走吧,老什麼什麼趕緊嗝屁吧! 呵呵,這就是偉大的職稱和職級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