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A股慢牛一旦起動,投資者應先買小盤股還是大盤股?

用戶59674836879


首先,慢牛不存在,其次,每一輪行情都要看主邏輯和驅動板塊是什麼。

因為我國股市牛短熊長,所以基本上不存在慢牛,即使,存在慢牛,也是結構性的,比如16-18年初的藍籌,就是典型慢牛。正因為牛短熊長,因此,市場要麼就是持續跌勢,要麼就是時間空間到了就猛幹一把,因為市場缺乏穩定預期,只能抓住時間猛幹一把!

回到如今盤面,目前從2449-2440的雙底結構出現後,市場的核心驅動邏輯是什麼?

核心邏輯就是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全球由退出寬鬆轉向重新寬鬆,典型的就是中國和美國貨幣政策。疊加了貿易戰的短期緩解和中期最差預期過去,匯率見底回升後,港資為主導的上證50和優質藍籌持續超額收益,引發了權重拉昇下的指數回升,市場信心開始穩定,而相對脫離了此前半年多的輪番的恐慌。

因此,在貨幣政策和外資尤其是明晟指數即將再次調高a股權重引導下,指數進入恐慌和熊市的修復行情。

目前只能作為修復和反彈看待,尤其是藍籌和優質個股在市場整體恐慌下被錯殺嚴重,給了外資抄底的機會,典型的就是茅臺和美的等,比如茅臺,如今市值9200億,外資持股9%,持股市值820億,美的市值3200億,外資持股15%持股市值460億。

因此,尋找錯殺的優質藍籌,比如蘋果產業的歐菲光,信維等,又比如醫藥等是目前市場主流資金迫切急於參與的修復性行情。

而中期看,科技題材的電子和5g相關,其中,5g行業領先了市場半年以上,電子股近期在京東方和中興帶動下,資金流入巨大。

因此,之後的走勢,假設一個前提,就是貿易戰不再惡化,貨幣政策堅持目前的寬鬆乃至於很快出現降息,以這些假設作為前提,則中小線看:

第一,上市一年以上的新股中的金融類,比如人保等。

第二,券商中,受益於券商借口重新開放的互聯網基因的券商比如東財和同花順。

此一和二作為底倉持續持有。

第三,中短線,在電子和5g方向尋求保持底倉,輪動出擊資金活躍方向。

以上策略,我覺得比較適合目前暫以中期修復性反彈行情為最佳策略。在科創板落地之前,相信管理層需要一個相對活躍的市場,才具備改革和推出科創板的市場條件,這才是各路資金近期大舉回補的邏輯動機,當然也存在長線空頭結束看空回補底倉配置的動機。



屠龍刀fei0598


A股慢牛一旦啟動,股民到底是買小盤股還是大盤股有利於股價的上漲,下面結合以下幾點進行說明:

①、小盤股和大盤股的區別

(1)小盤股:流通股本小於5個億的股票就被稱為小盤股,一般指的是:創業板或中小板板塊的個股;

(2)大盤股:流通股本大於10個億的股票被稱為大盤股,一般指的是:大盤股或藍籌股;例如:中國石油 中國石化這些股票

(3)小盤股的優勢:小盤股在牛市行情中很容易被莊家控盤,因為小盤股流通股本小且上市公司大多屬於高科技或成長性企業,而這些企業也會迎合當前的國情、政策等;所以往往會成為股市中黑馬股產生的地方;

(4)大盤股的特徵:大盤股因為流通股本比較大,並且屬於大型國有企業或者一些比較成熟的大型企業,所以這類股票不便於莊家控盤,且在熊市行情的時候下跌也會比較快,只要大盤股下跌基本上就意味著熊市行情的開始,例如:金融板塊、地產板塊、券商板塊、有色金屬板塊等都是大盤股的搖籃;在牛市行情中大盤股的上漲空間也會同比小盤股的上漲空間小,這就是因為股本大小不一樣,不利於莊家控盤的原因;

②、在牛市行情中到底是買小盤股還是大盤股

在上面講解了小盤股和大盤股的特徵,所以在慢牛行情中,依然是小盤股要作為第一選擇,因為小盤股便於主力控盤,易成為市場炒作的熱點;所以建議選擇小盤股為主;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兩閨女的爹


從2016年至2018年藍籌慢牛行情已經證明,A股慢牛行情來了還是建議買大盤股,放棄買小盤股,理由如下:


先來弄清楚什麼是慢牛行情之後你就會知道為什麼要買大盤股了!慢牛就是股指呈現上漲趨勢為主,只是緩慢推高指數,一步一步推進股指走高,總體都是小漲小跌,但是總體漲多跌少!個股會出現嚴重分化,有資金推動的個股會走高,沒有資金推動的股票跟慢牛無關,跟跌不跟漲,分化行情!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初的行情最明顯。

慢牛行情緩慢推高指數靠的就是大盤股,大盤股的漲跌直接可以影響股指的漲跌,類似工商銀行、中信證券、中國建築、貴州茅臺、國電電力、平安保險、中國石化、中國石化等等個股,都是佔比大盤成份指數很高的個股,這些個股漲跌都是靠這些大盤股的推動拉昇。


A股走慢牛就是應該要買大盤股,要買大盤指數佔比成份比較高的大盤股;如果A股是有全面牛市時候就是應該買小盤股,要買業績優良的中小盤股;因為全面牛市的時候所有個股都是呈現上漲為主,中小題材股由於盤子小,稍微有資金介入就能輕鬆推高股價,所以全面牛時候中小股漲的最快!

A股慢牛一旦啟動,投資者們要大盤股放棄小盤股;當A股全面牛市一旦啟動,投資者們要放棄大盤股買中小盤股!


老金財經


科創板馬上就要上市了,如果後面A股真有牛市行情,個人認為在選股上,可以關注以下幾類板塊:

一、科技類公司、生物製藥以及新能源等板塊:

這個主要是因為科創板上市之後,這些板塊都將是受益板塊,當然,券商板塊是直接受益板塊,也可以逢低關注,科技類公司主要涉及到以下行業,例如:芯片概念、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高端製造業等。

二、有業績支撐的績優股、白馬股:

科創板推出之後,機構在選股上可能會更青睞有業績支撐的白馬股、績優股,春節前後機構炒作沒有業績支撐的垃圾股、低價股,個人認為是機構在科創板推出之前的一種“自救”行為,炒高了之後,他們高位拋售然後很有可能將注意力放在績優股上,我個人比較看好有業績支撐的大盤藍籌股,如果大盤站上3100點,後面的行情可能就是大盤藍籌股的行情。

三、迴避沒有業績支撐的低價股以及次新股:

迴避沒有業績支撐的垃圾股剛才在上面已經說過,在這裡就不重複了,科創板推出之後,目前炒作次新股的一些機構和遊資可能會轉戰到科創板的炒作上,這樣一來,主板上的次新股可能呈現資金不斷流出的情況,所以,我覺得主板市場的次新股也需要回避一下。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在目前的市場慢牛越來越少,瘋牛的行情越來越多,因為年輕的投資者和操盤手越來越多。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下!

a股市牛長熊短,所以出現的慢牛基本上市結構性的,針對於前期市場只能看作修復和反彈市場,尤其是在藍籌股和優質個股在市場整體恐慌下被錯殺嚴重,給了外資抄底的機會,中期趨勢開看,科技題材的電子個股,將是未來的趨勢。

因此,後期的走勢,假設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那麼個股不管市大盤還是小盤股都會有一定的漲幅,唯一的差別市個股自身。比如,

  1. 上市一年以上的新股金融類,人保,小銀行等,

  2. 券商中,收益於券商接口重新開放的互聯網大數據金融。東財和同花順等。

  3. 中短線,在電子和5g方向尋求保持底倉,輪動出擊資金活躍方向。

大盤股也好,小盤股也好,在牛市來臨都漲漲跌跌,超漲時,固然都可以獲取高額的利潤,但是反轉後,沒有適當避開,也會讓人大跌眼鏡。

不管後期慢牛,瘋牛。做股票,賣點比買點更重要。當危險出現後,一定要賣,不能眼紅利潤而損失巨大。手中有資金就有主動權,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在不確定的行情,一定要注重選股,這個時候如果沒選好股,就談不上賣。在下跌行情,空倉則是最好的策略。

總結。

慢牛,瘋牛啟動。不管大盤股還是小盤股,都會有相應的漲幅,並非時小盤股,盤子小張的就快。最主要的看的時資金的走向,以及大盤的位置,掌握好週期輪動,注意風險才是最好的策略。


散戶和大戶的區別


  • 昨天的大盤午盤過後總算多少讓人看到一絲希望。銀行股很久沒有這樣集體暴動了。在銀行股大漲的時候,大盤也就基本穩住了。然後,人們也就覺得慢牛要來了。慢牛一直都在。只不過到底是慢牛還是慢熊就不知道了。

A股慢牛一旦啟動,投資者應先買小盤股還是大盤股?

  • 昨天雖然大藍籌金融股集體大漲,讓人覺得應該是大盤股要啟動了。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強調中小創,特別是中小創裡面的科技股應該會先於大盤站穩。事實上也是如此。最近一段時間科技股漲勢不錯。在大盤不斷下跌的過程中,科技股也是有不錯的漲幅。科技股在昨天上午是先於大盤再次啟動的。可以說是二次啟動了。第一波以概念為主的科技股差不多完成了。接下來就是以業績為主的科技股再度起來。

  • 在目前存量資金博弈下,想要大幅拉昇大盤股並不現實。去年那波白馬股的行情是因為白馬股的業績實在太好了。而今年這些白馬股也都漲了老高了。想要再大幅增長並不現實。目前只有金融股是相對沒怎麼漲的。昨天可以說是報復性修復,也可以說是估值的修復。但銀行的大幅拉昇需要的資金很多。從目前來看並不會特別多的資金流入。銀行也僅僅是超跌反彈,修復到之前3000點的水平也就差不多了。

  • 所以,想要投資取得較大的漲幅,還是要先買小盤股為主。畢竟小盤股需要的資金量並不是很多。只要大盤股一旦站穩。小盤股拉起來的速度就要比大盤股要快很多。這是從當前的環境決定的。去年是大盤股的天下。今天下半年一旦大盤站穩。中小創績優股很有可能就會有一波象樣的行情。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科創板馬上就要上市了,如果後面A股真有牛市行情,個人認為在選股上,可以關注以下幾類板塊:

一、科技類公司、生物製藥以及新能源等板塊:

這個主要是因為科創板上市之後,這些板塊都將是受益板塊,當然,券商板塊是直接受益板塊,也可以逢低關注,科技類公司主要涉及到以下行業,例如:芯片概念、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高端製造業等。

二、有業績支撐的績優股、白馬股:

科創板推出之後,機構在選股上可能會更青睞有業績支撐的白馬股、績優股,春節前後機構炒作沒有業績支撐的垃圾股、低價股,個人認為是機構在科創板推出之前的一種“自救”行為,炒高了之後,他們高位拋售然後很有可能將注意力放在績優股上,我個人比較看好有業績支撐的大盤藍籌股,如果大盤站上3100點,後面的行情可能就是大盤藍籌股的行情。

三、迴避沒有業績支撐的低價股以及次新股:

迴避沒有業績支撐的垃圾股剛才在上面已經說過,在這裡就不重複了,科創板推出之後,目前炒作次新股的一些機構和遊資可能會轉戰到科創板的炒作上,這樣一來,主板上的次新股可能呈現資金不斷流出的情況,所以,我覺得主板市場的次新股也需要回避一下。

下面我給大家詳解下我現在正在使用,並且對短線牛股有著不錯捕獲率的指標,指標是經驗總結之物,在選股和買賣的提示下,確實讓我容易了不少,下面大家可以看看:

主圖指標: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

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看一看指標的賣出提示: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附圖指標,同樣有買入信號提示和賣出信號提示

下面我們來看看主副圖同時使用,效果更好喲:

喜歡的朋友可以留言,關注;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電力與資訊


你好,慢牛來了,首先要考慮的是個股的基本面,而不是盤子大小。

以前的思維是大小盤股風格切換,小的容易漲,大的用來維穩拉指數。其實現在外資大舉進場之後,風格已經不一樣了。不論大小盤,有基本面支撐的更容易獲得資金買入,其他的就永遠不會漲,可能還要下跌。


知勢御人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慢牛,慢牛股那些行業的股票會走出慢牛行情。16,17年兩年的慢牛行情大家應該還都記得,兩年的時間家電,白酒,甚至銀行這些大盤股都走出了翻倍的行情,但是中小創的個股還處在嚴寒區。16,17年的慢牛行情中大多數的中小創個股並沒有出現和慢牛行情匹配的慢漲,反而出現了慢跌。那麼是不是意味中慢牛行情中小盤股是不能買的呢?

慢牛中上漲的個股多數是那些經營穩定,每年收益持續增長或者增長幅度大的個股。像銀行,白酒,家電這些大盤股業績穩定,地雷少自然會走勢慢牛的行情;這些股票一般上漲的幅度不會很大,基本沒有漲停板但是上漲的時間會很長有持續性。漲幅長時間的積累才會導致慢牛股的大漲。但是創業板中的個別股票也有業績穩定甚至盈利大幅增長的個股,像鴻特精密,我武生物等,在16,17年的慢牛中也走出了翻倍甚至幾倍的漲幅。慢牛行情中雖然大盤股主漲,但是慢牛行情中小盤股也會出現翻倍甚至幾倍的牛股。

我個人認為一但慢牛行情啟動我們應該實施以大盤股為主,小盤股為輔的操作策略。大盤股是給你帶來穩定收益的,小盤股是給你驚喜和意外收穫的。所以在操作中也應該重倉大盤權重,輕倉中小創,操作之前我們是不知道慢牛還是瘋牛的,兩者兼顧才好。還有就是如果出現慢牛行情,績優股,白馬股,破淨股自然會成為市場資金青睞的對象,不管是之前還是現在都是這樣。所以在慢牛行情中我們應該以業績為王的操作策略去操作個股,業績好的股票不管是在慢牛還是瘋牛中都不會被遺忘。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投資觀


A股慢牛一旦啟動,投資者應該買什麼股?

如果A股慢牛啟動,它首先開始啟動的一個板塊就是金融板塊。

並不是說投資是大盤股還是小盤股,它剛開始啟動的肯定是金融板塊。

那麼如果要投資金融類的板塊,那應該是哪些金融類的板塊呢?

金融類的板塊要考慮的金融板塊其實是很多,比如說是證券銀行保險,這三駕馬車其實都是金融板塊,但是既一旦有事啟動的話,主要啟動的應該說率先啟動的就是證券板塊。

證券板塊裡面它目前有一些細分的分支,比如說單純證券,互聯網金融,數字貨幣,期貨概念。

這些板塊裡面你可以看一下它每個板塊裡面它都是有一隻龍頭的,你如果真的仔細的看的話,就能發現證券裡面的龍頭很清楚,互聯網金融的龍頭也很清楚,期貨裡面的龍頭也很清楚,你把這幾隻板塊裡面全部翻一遍就能看出來。

比如說證券裡面的第一創業紅塔證券等等,還有東方財富之類的。

比如說期貨裡面就僅僅兩隻股,一隻瑞達期貨,一直是南華期貨。

互聯網金融裡面你可以看看哪隻股在證券爆發當天它是漲停的,那麼它就是正互聯網金融裡面的龍頭股。

當證券板塊啟動之後,那麼慢慢就會擴散到小盤股裡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