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是什麼原因導致國內足球運動員的高薪?

康樂


哈哈,其實啊,不僅僅是在中國,國外的球員薪水也很高。只是現在中超的薪水太多了。球員薪水高,因為他們多數人吃的是青春飯,到了35歲之後,基本就已經不能再賺這麼多了。國內的球員工資為什麼這麼高,首先就是買方市場大於賣方市場,因為高水平球員少,為了爭奪他們俱樂部只能是高薪誘惑4。過去中國俱樂部的薪水是合理的,高工資的收入能達400萬也就差不多了,可是現在球員僅僅是年薪方面就有很多人超過了1000萬人民幣。


過去中超當打的主力球員年薪可以賺40萬,這是普遍現象,可是現在必須要加上一個“0”。在恆大出現後,他們的兩倍三倍薪水徹底讓中國球員的工資提高了,其他俱樂部只能效仿,沒有辦法。當華夏幸福和天津權健來到中超之後,球員工資就更水漲船高了。本賽季北京中赫國安也大幅度提高了球員的薪資標準,這是不是他們本賽季成績突飛猛進的原因?同時足協有提出了U23的政策標準,這讓一些沒有那個資格拿到高薪的年輕球員突然變成了百萬富翁,個別人都變成了千萬富翁。


球哄哄


中國男足成績越來越差,但球員薪水卻越來越高的原因歸結起來主要就是五個字——物以稀為貴。

中國足球殺入了2002年世界盃,04年亞洲盃奪得亞軍,本以為這是崛起的標誌,事實證明這只是最後的瘋狂。職業聯賽黑哨假球橫行,青訓體系接近崩盤,各級別教練水平太低,再加上收黑錢,培養一個職業球員的成本需要十幾萬一年,這可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承受得了的。

加上職業足球的競爭激烈,淘汰率高,一旦踢不出來,普通人的求學之路也被耽擱了,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斷然不會冒這個險。所以我們看到從89一代開始,中國足球人才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處在下滑趨勢。

大概在2009年那會兒,中國足球聯賽幾乎也快辦不下去了,關鍵時刻許家印的恆大出現,中超才重新崛起。在看到恆大成功後,各傢俱樂部開始加大投入。但是鈔票雖然多了,可老闆們發現卻沒啥好球員可買了,只能花重金挖成名國腳和能用手指數得過來的希望之星。

再加上世界足球職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各國足協賺得越來越多,球員的薪水自然越來越高。內馬爾如今能賣2億,要是大羅能生在這個年代,恐怕得4億起。

放到中國足球自己身上,竭澤而漁自食惡果,才是導致如今這種奇怪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


大局觀


原因太多了,拋去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外界因素,比如足協的無能之類的,我認為職業球員自身原因才是關鍵,現在的球員的職業素養低的可怕,在中國,我認為除了鄭智是職業球員的典範之外,再也看不到有哪個球員有他一半敬業,現在物價橫飛,球員的身價,工資天天往上漲,可不見能力在升,反而在下降,態度是問題,還有職業素養,這些人不注重個人飲食習慣,訓練吊了郎當,不說了。


後仰大風車


沒有居安思危的思想理念,聯賽運作助長了一些不良風氣,孩子們沒有吃苦經歷,缺乏戰鬥力,這些是足協管理層應重視的問題,要記住紅色基因,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刻苦攀登才上山外山、努力進取才見天外天。


山那邊167354335


做好了有錢,做不好也有錢。怎麼改變,踢不好沒錢,踢好了,多給錢。


橋筏X小魚


這個問題要想了解全部,必須從很久以前說起,久到中國上次打進世界盃開始。

2002年韓日世界盃,中國足球最輝煌的一年,也是唯一一次世界盃之旅,本以為這是中國足球的開始,誰也沒想到這是末日黃花。



之後的中國足球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了全面崩潰。聯賽經營不善,沒有資本的進駐,欠薪成了家常便飯,中甲某些球隊直接靠打假球為生,第三級別聯賽更是連隊伍都湊不齊,甚至U19青年聯賽都有莊家操控,已經爛的令人髮指。

不過那時候我相信你不關注吧,那時候沒有人為球員欠薪討債吧,一年到頭拿不到一分錢也正常,說球員像是被欠錢的農民工也是事實。中超黑哨層出不窮,加上足協昏庸更是雪上加霜。

國足當然不用說,指望著之前青訓最後的紅利,往後幾年雖然沒進世界盃,但成績沒有太難看。但別忘了這時候已經沒有小孩子踢球了。如果這時候依然大批孩子踢球,那他們就是十年之後國足的希望,可惜沒有了。記住他們是1993——2003年出生的孩子們。記住他們踢球人數的減少是中國足球管理不善的惡果。



好了時間來到2015年,這時候除了恆大,其他大企業私人老闆也開始各種大資金注入足球,可惜這時候發現,踢球的人就這麼多,踢的好的更是鳳毛麟角。

所以他們開始搶人,球員身價水漲船高。薪水大幅度提升,超過了他們應該拿到的正常水平,然後又超過了歐洲水平。可是按道理講中國球員不該拿這麼多錢,可是有什麼辦法?後繼無人啊,那時候選擇踢球是賭博,誰能想到中國足球后來會這樣?

至此我相信你明白了,中國球員現在為什麼踢的不好,可依然高薪。

光錐之內皆命運。


球員王偉


引進外援造成的,為什麼中國足球上不去,看起來國內球員與外援的年薪差的太多,包括中超聯賽太依賴外援,以有熱身賽在組隊去比賽在場上的表現好象不會踢球了,還有一點,裡皮選人他就選前三名的隊員,可是前三名的外授的年薪最高的,他以為前三名的成績是國內球員打出來的,其實想友,中國足球不是歐洲足球選人方面不適應中國足球,所以這是裡皮的最大敗筆。


用戶8756762453354


還不是為了利益,足球市場都是靠sb球迷支持期望太多,就像多掏錢支持造大壩,結果大壩偷工減料破了,造出農村人死亡好多人,農村人怪罵工程師,工程師說你們太急利功心,逼我努力趕在完工期內完成,總之是球迷的問題,別期待太高了,請參考中國女足,學習一下吧!


爆炸組織


其實只有資本有這種力量。這就是悖論,按理資本是應該最在意成本控制的。但是當泡沫利益大於成本控制的利益呢?感謝許家印老闆教會了我們的足球新玩法。靠資本打造了恆大的七連冠奇蹟。但是中國足球呢?一年不如一年,也許這麼說對恆大和許老闆不公平,別跟我計較,我就是隨口一說。


手機用戶linwak


國內由於那幾年的賭球嚴重,導致了很多人不願意選擇踢球,導致國內幾個年齡層面踢球人的人少,自然可選擇水平高一點的球員少,其二在國內所有俱樂部中,年輕球員想要在一線隊冒頭,需要想教練交錢才會被推薦到一線隊,很多球員從小踢球,有很多人家庭條件並不好,在學校還要花很多錢,基本上沒什麼錢導致好的球員並未真正能到一線隊,所以整個十幾年裡真正有些實力踢出名堂的的球員很少,出現一個好的球員就成為各俱樂部爭搶的對象,為了得到球員,俱樂部會承諾高薪,一來二去球員的整體薪資都變高了,因為好的球員越來越少,你不高薪,次點的都沒有了,所以變成了現在球員高薪低能,而且還不自律,因為即使這樣短時間也沒有好的球員能取代他們,所以就變成了今天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