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的055型驅逐艦為什麼不直接叫導彈巡洋艦呢?

信馬由韁


目前由上海某大型造船廠建造的國產萬噸驅逐艦055型的首艦已經順利的完成了第四次海上測試工作了,應該在4.23日海軍節前交付入列,並與雙航母一起參加今年舉辦的閱艦式,航母的帶刀隊長終於要上崗了!

至於為什麼055這麼強為何稱為驅逐艦?而非巡洋艦?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巡洋艦更多強調進攻為主,防禦為輔,巡洋艦顧名思義就是單獨巡邏或者帶隊巡邏大洋,而驅逐艦自然是保衛艦隊安全的,因此從這個層面分析,055作為航母的帶刀隊長,顯然是防禦為主,進攻為輔的艦船,自然驅逐艦的特徵就多一些了;第二就是我們海軍確實強大了,055的噸位都到達1.2萬噸了,先進軍艦噸位即實力了,進攻能力也非常強,這艘艦服役後確實在現役軍艦中能排前3,甚至排第一,但是我們的軍隊並不想這麼張揚,因此還是以驅逐艦來定位了,也符合防禦型海軍的定位!

也比較客觀的講,國產通用驅逐艦055型的相關排水量為衡量標準,將其稱之為巡洋艦一點也不過分,包括美國的媒體報道都是將055定義為巡洋艦,至少他的實力是絕對凌駕於提康德羅加級之上的,並且也可以藉助圖片看出,國產萬噸大驅055型無論是在艦艇尺寸上,還是在其自身艦船搭載的艦載武器裝備的數量上,都已經遠超在中國海軍批量裝備的國產052D通用型導彈驅逐艦。

國產055型導彈驅逐艦不僅僅在噸位和尺寸上超過了052D驅逐艦,其全艦的綜合作戰能力都是遠遠將052D甩在身後的,其雷達採用雙波段雷達,垂髮系統112個,不但區域防空能力遠比052D強悍,而且還具有了發射巡航導彈的對地攻擊能力,可以在航母艦載機實施攻擊前,利用巡航導彈攻擊敵方重要目標,比如各種雷達陣地、指揮中心等,癱瘓敵人的指揮系統,在空中打擊前掃除必要的障礙!

另外據媒體爆料,海軍對於052D驅逐艦的表現十分滿意,也因此傳出將在052D基礎上繼續研發改進,設計更加適合未來遠洋作戰的升級版052E型驅逐艦,甚至有傳言說改性艦艇初步構建題已經在某造船廠船塢之中現身,可能用不了多久的時間就可以進行棲裝工作。


狼煙火燎


現在的驅逐艦越做越大,和巡洋艦的區別越來越小,兩者越來越容易混淆......這類的觀念是不對的。並不是大個的驅逐艦就是巡洋艦,小個的巡洋艦就是驅逐艦。這兩款艦的區別非常清晰。

巡洋艦是單挑艦,驅逐艦是群毆艦。

不能單挑,就不是巡洋艦。

巡洋艦有兩個基本特徵:

1,遠洋作戰。

它必須要出海,在大洋深處和敵人作戰。如果只在家門口繞圈,10萬噸,它也不叫巡洋艦。

2,擔當旗艦。

單純遠洋作戰還不夠,它還得有實力做艦隊的旗艦。1-2艘巡洋艦+2-4艘驅逐艦就可以單獨執行任務了。可以對敵人的艦隊、船隊以及陸地目標進行打擊。可以控制一片海域。

而能當旗艦,能獨擋一面,巡洋艦的實力要非常的強。就像這兩年網上有消息說我國有專家建議搞萬能艦,這其實就是新一代的巡洋艦。它萬能,而且得非常強悍。

遠洋+旗艦=巡洋艦。不能遠洋或者不能當旗艦那就不是巡洋艦。

這也是現在巡洋艦沒落的原因。因為巡洋艦編隊在強,也是幹不過航母編隊。強國都大力發展航母編隊。沒有航母的國家,既然發展巡洋艦幹不過人家的航母,那也索性不搞了。

巡洋艦必須要當帶頭大哥,當然如果艦隊裡有航母,它也可以降格當老二,依舊是骨幹。

驅逐艦也是必須要為大哥開路、清場的。驅逐艦,驅逐的是什麼?魚雷艇、導彈艇、潛艇......驅逐艦的根本職責就是保護我方ADC,航母、巡洋艦。不讓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靠近。

驅逐艦不能自己開出去跟人家單挑,它的任務就是部署在旗艦周圍,起到保護的作用。為什麼我們把055大驅叫帶刀護衛?就是這個意思。它要和航母編在一起,保護航母。不讓敵方的導彈、魚雷、飛機、潛艇靠近航母。

現在我國已經有兩艘航母,這是海軍的核心裝備,其他的艦船,包括055,都是圍繞著航母展開。用航母的艦載機作為主要打擊力量,然後055圍成一圈,保護航母。055再強,它也得跟航母組團作戰,不可能兩艘055就自己出海和美軍決戰去了。如果是咱們上面提的萬能艦,新型巡洋艦,核動力,反衛星導彈、反艦彈道導彈、反隱身雷達、激光炮、電磁炮......都裝上,它就有能力和航母編隊PK一下。

現在的世界畢竟還算和平,沒有大戰爭,所以我們也能看見驅逐艦出去訪問,參加多國聯合演習以及護航、驅趕海盜。但是,嚴格的講,在高強度戰爭中,驅逐艦就是要組團作戰。而且它還得是副手,保鏢。

在遠洋高烈度海戰中,憑自己一艦帶上兩個小弟(驅逐艦),就可以對付一支艦隊,這才有資格叫巡洋艦。很明顯055還沒強到這個程度。

我個人認為055要比美國的伯克艦強,也比韓國的世宗大王強,比日本的愛宕強,但這種強其實也只是理論上、紙面上的強。就像馬雲比馬化騰更有錢一樣,確實能比出來他倆誰更有錢,但這種比較也沒啥實際價值。馬雲的財富是394億美元,馬化騰的財富是379億美元,他倆之間的差距是忽略不計的。馬雲有394億美元,我欠債10萬,這才是真實的差距。

055和其他先進驅逐艦比,有優勢,但沒有絕對優勢,沒有本質的優勢,沒有壓倒性的優勢。是一款非常棒的驅逐艦,但也只是驅逐艦。對於我國而言是個大進步,但在驅逐艦的領域裡,它還沒有:質變。以現在人類的科技和生產力水平,2萬噸以下都只能是驅逐艦。2萬噸以上才叫質變:巡洋艦。


銳度何老師


我是雪松,我來談談什麼是巡洋艦:顧名思義巡洋艦具有遠程巡航能力,它不僅排水量大武器裝備亦齊全,它具有對空,對艦攻擊能力,可以說是武裝到牙齒的大型艦艇。但是巡洋艦遠程巡航需要補給艦跟隨,還要有一艘驅逐艦護衛艦來組成艦隊,分工協作才能形成強大戰力。但是現在各國海軍驅逐艦功能齊全且排水量巨大。不那麼熱衷於巡洋艦製造了。


雪松127947852


實際上,各國對導彈巡洋艦的定位已經越來越模糊。現在連排水量接近15000噸的DDG-1000都被稱為導彈驅逐艦,所以想被冠以導彈巡洋艦的稱號,體型和噸位肯定要比美國的DDG-1000大才能被稱作導彈巡洋艦。比如俄羅斯目前服役的基洛夫級,日後即將建造的領袖級這種排水量超過16000噸的導彈作戰艦艇才能達到真正意義的巡洋艦級別。而目前的055導彈驅逐艦排水量才13000噸左右,肯定不可能被稱作導彈巡洋艦。

像提康德羅加級和俄羅斯的光榮級頂多可以被稱作偽巡洋艦,就像二戰後期仍在使用的“偽戰列艦”一樣,雖然還有著名號,然而早就名不符實了。相對應的是更大的垂直髮射單元和更通用的垂直髮射系統。所以在建造比055更大的導彈巡洋艦實際上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目前,中國海軍雖然缺乏像SS-N-12這樣的遠程反艦導彈發射平臺。然而這種用於不對稱海戰的軍艦一般都是弱勢海軍才會去發展的,而中國目前雖然海軍的質量和數量還沒有達到可以和美國唱反調的地步。

然而中國海軍有發展的潛力,具備追上美國海軍的潛力。而現代海戰又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這種在當初嘗試依靠一己之力改變海戰的軍艦自然就不適合中國海軍去發展了,所以中國還是應該安心的建造自己055大驅,然後學著美軍一樣跟著阿利伯克一起升級才是正確的做法。未來的導彈作戰艦艇一定是通用程度更高的垂直髮射單元配上標準規格各種導彈才是水面導彈作戰艦艇正確的發展方向,那個用數量來進行防空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探測能力更強,抗干擾能力更高的防空雷達配上毀傷能力和反應速度更高的導彈才是未來導彈驅逐艦真正要走的路。


區域拒止


巡洋艦為什麼叫“巡洋”?很簡單,超級航程!

航母戰鬥算能夠全球航行,是因為整個編隊有專門補給的艦船。巡洋艦作為“大艦巨炮”時代的終極產物,這傢伙的遠洋能力異常強大!要知道,這傢伙出門,補給可沒有航母多啊……

如果說巡洋艦的“單挑”能力出眾,那麼驅逐艦“團隊的力量”很強。不管是水面還是水下,有航母或者沒有,驅逐艦是不是核心指揮都沒問題。作為艦隊一員,配合完成火力打擊,偵查,甚至是搜救……


小瘋瘋34


用途不同吧。巡洋艦聽起來應該是省際長途車,驅逐艦就像省內長途車。中國軍艦目前還不需要從太平洋巡到大西洋去,所以目前不需要巡洋艦吧。


雲之初心本散


軍艦的艦種,各國都有著各自的劃分標準,比如,英國曾經以是否裝備海標槍防空導彈這一條標準來劃分驅逐艦與護衛艦,這屬於典型的按照用途劃分。

中國海軍驅逐艦和護衛艦的劃分方法,目前也是按照用途劃分。諸如054系列護衛艦,除了其體量小之外,其主要任務是反潛,屬於側重反潛的通用護衛艦。而驅逐艦,首先是大型作戰艦艇,具備防空、反艦、反潛等等作戰能力,為編隊內航母護航,同時具有編隊指揮能力。現在的052C/D以及055系列都屬於這種艦艇。

至於現在國內外不少人把新型驅逐艦055劃分到巡洋艦一類,這種做法顯然不科學。雖然055萬噸以上的體量使得她表面上看上去像一艘巡洋艦,但是中國海軍對巡洋艦是有分類的。即具有導彈、大口徑艦炮以及垂直裝甲的大型戰艦為巡洋艦。從這條定義可以看出,巡洋艦必須同事具備導彈、大口徑艦炮、垂直裝甲、大型戰艦這四條標準,而目前以055為驅逐艦這一條來看,055雖然符合一、二、四條標準,但並不符合第三條標準,因此055還是一艘驅逐艦,而不能稱為巡洋艦。


北洋海軍炮手


低調奢華有內涵

最早的巡洋艦主要是單獨活動的遠洋戰艦。主要進行劫掠商船,襲擊岸上軍事據點等活動。在大規模艦隊作戰中,擔任偵查,通信,護衛任務。

進入蒸汽時代,加裝裝甲的裝甲巡洋艦也參加艦隊作戰。比如在對馬海戰裡,雙方都有裝甲巡洋艦參戰。

對於英法這樣有大量海外殖民地的國家,巡洋艦是保護殖民地的主要海軍力量。

二戰時,戰列艦退出一線主力的位置,讓位於航母。巡洋艦成為主要護衛艦。負責防空,近距離對海防禦。偵查活動讓位於飛機。襲擊活動讓位於潛艇。二戰後殖民體系瓦解。六十年代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的巡洋艦再無用武之地。美國的巡洋艦隻擔負艦隊防空任務。因為當時的雷達和防空導彈體積龐大,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較大的巡洋艦上。

七十年代以後,電子技術發展迅速,雷達體積減小,大量採用計算機控制。同時為了增強遠洋作戰能力,驅逐艦越來越大,逐漸擔負起部分防空任務。特別是英法這樣的國家,無力建造大型巡洋艦,只能用驅逐艦擔負防空任務。

巡洋艦和驅逐艦日趨接近、同化。由於巡洋艦不再單獨遠洋活動,採用驅逐艦或護衛艦的名稱更貼切,易於接受。現在很多歐洲國家正在停止驅逐艦的叫法。中型水面艦艇都稱作護衛艦(快速艦)。海軍艦種構成日趨簡單。戰艦多用途化趨勢明顯。

現在連美國的驅逐艦都一萬多噸了,中國何必標新立異、獨樹一幟呢?樹大招風,靠名字也打不了勝仗。歐美巴不得你就巡洋艦呢。把自己的叫驅逐艦,把中國的叫巡洋艦,用意何在?

其實中國也應該停止使用驅逐艦的名稱。只有護衛艦一種。可以分為大型護衛艦,中型護衛艦,小型護衛艦。

PS中國海軍的艦船編號是個問題。潛艇可以單獨編號的。看見潛艇舷號105,不會和驅逐艦的105混同。

現在1000個舷號,潛艇就佔了300個。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055導彈驅逐艦從嚴格的定義上來說就是巡洋艦,但是民間與官方均不這樣來稱呼它。主要是因為:人類的海軍發展到今天,巡洋艦作為一種老舊艦種,已經是邊緣化的產物。從鐵甲艦時代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的這段時間裡,巡洋艦和戰列艦都擁有過自己的黃金時期。但是,隨著航母與艦載機的出現,作為海戰主力的戰列艦最先退出歷史舞臺,而巡洋艦也逐漸落伍。特別是進入上世紀6,70年代以後,世界各國對於巡洋艦的探索已經基本停止。

本世紀以來,世界上還在服役的3款巡洋艦分別是基洛夫級、光榮級、提康德羅加級。可以說,巡洋艦的時代已經基本過去,能夠回憶的只有往昔的榮光。目前俄羅斯所服役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光榮級巡洋艦是前蘇聯時期遺留下的老舊產物,事故頻發,維護困難;美國服役的10多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雖然進行過武器與電子設備升級,但也是退役一艘便減少一艘,不再服役新的巡洋艦。

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宙斯盾)

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俄羅斯·光榮級導彈巡洋艦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驅逐艦與巡洋艦的區別越來越模糊了。我們過去判斷巡洋艦與驅逐艦的規則主要是兩點:第一、根據軍艦作戰用途來劃分。巡洋艦可以支持遠洋作戰,可以擔當艦隊的主要攻擊力量,也可以為戰列艦提供護航。早期驅逐艦的續航能力比較差,無法遠洋作戰,主要是為航母和其他大型艦艇實施護航,部分的驅逐艦還可以實行反潛作戰,但一般不作為海戰的主力,只是輔佐軍艦。第二、根據艦艇的大小來劃分。普通驅逐艦的標準在5000噸到10000噸的範圍內,而巡洋艦的排水量則要大於驅逐艦、小於戰列艦,介於兩者之間。


隨著科技的發展,驅逐艦的功能與巡洋艦越來越重合,兩者的區別越來越模糊。現代的驅逐艦可以同時承擔起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的功能,完全成為了海戰的主力艦種。比如韓國的世宗大王級導彈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就在1萬噸左右,但歐洲國家給世宗大王級的定義就是“Great-class destroyer”,也就是大型驅逐艦。055型導彈驅逐艦雖然更大,但也符合這一點,因此也稱為驅逐艦。巡洋艦的時代已經落幕,驅逐艦成為了海戰多面手。

韓國·KDXIII型導彈驅逐艦(世宗大王級)


世界人文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