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母親三十多歲肺癌去世,肺癌會遺傳給子女嗎?

阿國裝飾


肺癌是一種肺部的惡性腫瘤,絕大多數肺癌起源於支氣管粘膜上皮,特徵為肺部組織中的細胞不受控制惡性增值。大多數肺癌患者與長期吸菸史相關,但仍有10-15%的患者從不吸菸,這部分患者的患癌原因主要是與家族遺傳性和吸入空氣汙染物等相關。


肺癌的家族遺傳主要是由於一些與肺癌高相關的基因,舉例說明:

CYP2A6:

該基因在已有的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與吸菸年齡的大小和煙癮的輕重存在相關性,該基因負責控制的一種生化酶可以起到分解尼古丁的作用,從而能使得個體對尼古丁更依賴從而更容易形成煙癮。對尼古丁的代謝越快,煙癮越大。

ATM:

該基因便民店蛋白是重要的細胞週期檢查點激酶,因此,其充當各種下游蛋白的調節器,這種蛋白質和與其緊密相關的激酶ATR被認為是細胞應答DNA損傷和基因組穩定性所需的細胞週期檢查點信號通路的主要控制器。


可以通過基因檢測,初步檢測一下自己的遺傳風險,如果屬於遺傳高危人群的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防控:

1.自我檢查

注意留意是否會有不明原因的持續性咳嗽、痰中帶血絲或者咯血、反覆發熱、吞嚥困難、胸部疼痛、四肢關節部位疼痛以及無任何劇烈活動的情況下出現胸悶、憋氣等症狀。


低劑量螺旋CT檢查、痰細胞學檢查、PET-CT檢查、纖維或電子支氣管鏡檢等。

建議以下人群每年進行低劑量CT篩查:

1.55-79歲,每年吸菸量大於30包(包指20支菸一包);

2.55-79歲,近15年內戒菸的;

3.50歲以上,每年吸菸20包並具有肺癌高發風險。


3.健康生活

1.儘早戒菸,並避免吸二手菸,遠離各種放射性危害;

2.儘量避免吸入工業廢氣、廚房油煙等,工作中接觸砷、鉻、石油等物質的人,應儘量佩戴防護用具;

3.積極防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矽肺、塵肺等疾病;

4.飲食中儘量減少醃製食物,儘量避免腐爛或發黴食物。


LichKings


這周在門診遇到一個老爺子來複診,老爺子三個月前體檢的時候發現了肺部腫瘤,做了根治性手術,病理是腺癌,分期很早,微浸潤。老爺子非常開朗,一進來話匣子就打開了,說手術後一個月女兒陪自己複查的時候,順便也做了個肺部CT,這一查發現了問題,女兒肺部有一個近1cm磨玻璃結節,緊接著也做了手術,病理差不多,是原位腺癌。老爺子說要不是自己生病,女兒的肺癌不會那麼早被發現,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肺癌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嗎?

是的,癌症具有家族聚集現象,遺傳基因在癌症發生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尤其是一級親屬,比如父母患肺癌,其子女發生肺癌幾率比沒有肺癌家族史的普通人要高。日本曾對超過10.2萬名日本中老年人展開了長達13年的追蹤調查,他們中共出現了791例肺癌。研究者將直系親屬有肺癌患者和沒有肺癌患者的兩組人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前者患病幾率是後者的2倍。肺癌的遺傳性在女性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另一項研究顯示,一個人的一級親屬中有患肺癌者,如果他又有長期吸菸嗜好,則其肺癌發病風險比常人要高14倍。

有網友問,母親三十多歲肺癌去世,會把肺癌遺傳給子女嗎?

這個問題其實以前講過很多次,所有的惡性腫瘤的發生是非常複雜的,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與遺傳基因有關,與外界環境有關,與病人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也有關,內因與外因共同作用造就了肺癌這個結果。肺癌發生的外因主要是吸菸、大氣汙染、電離輻射等,內因包括遺傳基因、不良情緒、既往肺部疾病、免疫力低下等。無論是外因還是內因在肺癌的發生過程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肺癌的發生是多元論,不是一元論,它並不會像單基因遺傳性疾病那樣會連代遺傳或者隔代遺傳。

相對於沒有家族史的人來講,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更高一些,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家族遺傳基因之外,還包括共同的生活環境和共同的不良飲食習慣。比如父親抽菸,子女被動接受二手菸,這個在肺癌形成中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對於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不能因為有略高的患癌概率而終日惴惴不安,重要的是擺正心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菸並遠離二手菸,減少廚房油煙、外界汙染的環境對自身的損害。工作中注意防護,避免吸入過多有害物質,儘量減少放射線的暴露。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屬於肺癌高危人群,40歲以後最好每年做一次肺部低劑量螺旋CT進行肺癌篩查。


胡洋


一個人的父親或母親因肺癌去世,肺癌會遺傳給子女嗎?

癌症的發生確實常有家族聚集現象,家族聚集現象是指如果家族中有2個或多個親屬患過類似的癌症,親屬間患癌症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目前認為,癌症並不是直接的遺傳性疾病,但也有少數癌症的發病因素含有家庭原因,這種情況下癌症患者的子女患癌的幾率會比一般人高。

也就是說如果家族中有癌症患者,那麼在相同的致癌因素刺激下,後代得癌症的幾率通常會大於其他人,但是幾率大多少就不能確定了。

一般來說癌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相關致癌因素的刺激。

肺癌是一種後天病,目前認為吸菸(包括主動和被動吸菸)是肺癌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大氣汙染、職業性致癌因素(如石棉、鉻、鎳、砷)、電離輻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等因素。

所以如果家族中有肺癌病史,後代可以通過定期的血液腫瘤標誌物檢查、影像學檢查等方法進行定期的監測,以及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在生活中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戒菸。戒菸越早肺癌發病率降低越明顯;

2.飲食。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少吃醃、燻、炸、烤食品,少飲酒,多吃一些防癌食物,如西紅柿、番薯、牛奶等;

3.作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規律;

4.運動。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抵抗能力;

5.心態。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因此,只要聽從醫生的醫囑,定期進行檢查,並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菸,注意飲食習慣,就不用過分擔心肺癌找上門來了。


湖南醫聊


不會遺傳,但子女發生肺癌的風險比正常人稍高。

已知肺癌的致病因素中,長期吸菸、環境汙染、家族史等是比較明確的。比如中老年男性長期吸菸,容易罹患肺鱗癌和小細胞肺癌,而成年女性腺癌比較多見。

好消息是我國對肺癌的診治研究已經非常深入!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年生存率是幾乎是百分之百的。那怎樣做到早起發現呢?最科學的辦法是定期體檢。

在肺癌的病理類型中,肺腺癌是最常見的,早期表現為肺結節,並且可以持續好長時間不進展,臨床經常見到肺結節患者,幾年甚至十幾年後才進展為肺癌。這就給了我們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時機。

比如上圖這種肺結節,早期生長速度是比較慢的,可以通過胸部ct檢查發現,及時手術切除可以做到根治。當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可能會有生長加速的現象,甚至會出現轉移,所以還是要早發現。

最近幾年有一個比較成熟的觀點,得到上海華東醫院和浙江舟山醫院專家們的認可,認為年齡40歲以上的女性,至少要做一次胸部ct檢查,目的就是早期篩查出這種肺結節,然後通過定期檢測,和各種後重建方法周密觀察,篩檢出高危結節及時處置,已經有很多患者因此獲益。

所以對於有家族史的患者,不妨定期做一下胸部ct檢查。癌症不會突然就長出來。


影像科豪大夫


肺癌不會遺傳,而是很容易被傳染。一個得肺癌的母親,不但會把肺病傳染給自己的孩子,還會傳染給家人,以及在一越吃過飯的親戚朋友。

一個母親得了肺病,也叫支氣管孝喘,當給嬰幼兒母乳餵養時是不會傳染的,當給小孩喂其它食物時,母親常常會用嘴嘗試一下或母親用過的碗筷等餐具都會傳染,這種疲傳性非常強,一但被傳染,免疫功能就降低,抵抗能力差,很難治療 好。

當一個家庭人員,有人患了肺病,必須用公筷,所用餐具隔離,不能混用。這樣避免其他家族成員被感染。


範景良1


母親三十多歲肺癌去世,肺癌會遺傳給子女嗎?

肺癌會遺傳給子女,關於這個問題癌症不會直接遺傳,父母患癌症,子女並不會從父母身上遺傳他們得的這種癌症,比如母親得了肺癌,子女直接遺傳他的這個肺癌,事實上,兒女並不會一定得癌症,兒女遺傳的其實只是“患癌風險”“易感性”。這個問題其實是對“某些癌症具有遺傳易感性傾向”的誤讀導致的,另外也是對遺傳問題的擴大化有關。

父母一方或雙方患癌,既可能是環境因素的原因,也可能是遺傳基因相關的,前者和遺傳沒有關係,後者和遺傳有關,但也只是傾向,易感,而不是直接遺傳,不是說父母患某個癌,子女一定也會得這個癌。通常來說,父母患癌時的年齡越年輕,則遺傳相關的可能性越大,子女將來患癌的風險就越大,比如,父母在二三十多歲就患癌,很可能這種癌是遺傳相關的,

反之,父母如果患癌時的年齡很大,比如八十歲的老年人患癌,這種一般不要去考慮什麼遺傳相關因素,而更多的是環境因素相關。遺傳相關因素的癌症一般發病年齡較輕。當然,醫學上沒有絕對的,都是從概率上說的。所以,父母所患者的這種癌症是不是有遺傳的傾向,或者是否遺傳因素相關,這個要綜合臨床收集到的信息,並結合必要的基因檢測等來綜合分析判斷。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肺癌,是指發生於肺部的一種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肺部的結節或陰影。對於肺癌的研究,醫學上相對也是明確,診治也相對深入的。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目前,肺癌是較為公認的,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可謂惡性腫瘤中的頭號殺手。

肺癌,它具有轉移性,但不具有傳染性,更不具有遺傳性。

雖然,肺癌不具有遺傳性,但是從臨床資料上來看,肺癌表現出一定的家族聚集現象,也就是說,親屬間患癌症的風險較大,這可能是與家屬的生活習性或是居住環境有密切的關係。

對於近親或家族有肺癌患者的,有必要定期做一個胸部CT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肺癌的診治和愈後都是非常好的。

另外,對於近親或家族有肺癌患者的群體,從肺癌的發病原因來看,遠離致病因素對於預防患肺癌,也是非常有必要,如:遠離吸菸(主被動吸菸)、肺癌高危行業等。


睿爸育兒


肺癌不會遺傳也不會傳染給子女,但是有癌症家族的人,其患癌症的幾率比平常人大。



癌症是什麼

癌症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癌症的發生與遺傳因素,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和個人因素有關。

而遺傳是指帶有缺陷的基因有可能遺傳給子女,但是子女得癌症不一定是因為這個因素引起的。只是說帶有這個缺陷的基因,患癌的幾率會大。

但是家族性結腸息肉病就有家族遺傳性,息肉容易惡變為結腸癌。所以有家族性結腸息肉的人,一定要去做腸鏡看看自己有沒有,儘早發現,也可做切除預防結腸癌。

肺癌的發生因素

肺癌的發生跟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吸菸是目前比較確定危險因素。而生活環境也是重要的因素,有人說母親不吸菸為什麼也會得肺癌?吸菸導致得肺癌的風險大大增加,但是吸菸並不等於一定得肺癌,而不吸菸不一定就不會得肺癌。



目前發現不吸菸女性的肺癌發生率有所上升,跟醫療水平提高,對病變檢出率提高有關,也跟患者生活環境有關。不吸菸女性的肺癌,大部分是肺腺癌。靶向藥對這部分患者有一定的效果。

如何應對

對於早期肺癌,目前最有效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手術切除。所以體檢早期發現肺結節就非常重要了。建議建議40歲以上的人,要每年做一次胸部CT檢查,特別是有吸菸史的,癌症家族史的。

提問中母親三十多歲因為肺癌去世了,子女患癌的風險會比平常人高,但是不能說是一定會遺傳。這時候更要堅持體檢了。癌症的防治更在於預防。


小影大夫



癌症本身並不存在遺傳的說法。但是存在家庭原因。也就是,父母患癌,子女患同樣癌症的幾率確實相對高一些。

因為作為一家人,他們可能處在同樣的生活環境,有同樣的生活習慣,或者受到同樣的致害因素影響。

也就是說,導致這位母親患癌的因素,可能還會繼續存在,並且發揮對子女健康的影響,導致其患癌幾率增加。

類似的事情現在也有存在,一家人先後患同樣的、或者類似的疾病。


這種情況一旦成為現實,也就是一家人都患同樣癌症的時候,很多人一般都會聯想到“遺傳“這樣的說法。但是實際情況下,往往是致癌因素的作用,跟遺傳關係不大。

臨床上曾經有這樣的病例,一家三口都患了肺癌,29歲的女兒剛研究生畢業。

癌症讓女孩失去了很多本來屬於她很美好的機會,後來查實病因,所有的疑點都指向了父親,因為父親有著超級煙癮,一家人蝸居的環境,成了癌症的發源地。

不知道這位三十幾歲去世的母親是否是菸民,或者是不是長期受到二手菸、三手煙的傷害。也無法確定其患肺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除了菸草的原因外,也可能是這位母親的生活、工作環境中有導致肺癌的不利因素。比如,一些小的作坊,可能存在粉塵、顆粒,微小可吸入物的汙染,而基層勞動者往往在健康防護方面做得不夠。

更為可怕的是,如果這樣的環境就是死者家庭所處的環境,那麼子女患肺病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預防哪一種癌症,都不要忘記從生活方式、生活環境中去發現不利因素,及時規避或者是徹底杜絕,是必要的選擇。

臨床上曾有這樣的病例:父母做皮鞋生意,家中就是庫房!家中皮革味超級濃,結果孩子得了白血病,雖然不能將二者直接建立因果聯繫,但是出了這樣的事,又怎能讓人無動於衷?!

關注我們,最貼心的每日健康科普


遼瀋名醫


有遺傳,上百度搜索抗癌之王,關注硒元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