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能不能設立“錢學森獎”來取代諾貝爾獎,為什麼?

泉城老徐


不少人有一種想法,就是“給予的獎金越高,這個獎項越厲害、越權威”。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要說獎金的多寡,已經有好幾個科學獎的獎金超過諾貝爾獎,俄羅斯一個科學獎比諾貝爾獎獎金多得多,單筆獎金數額,就高達300萬美金,已經是諾貝爾獎獎金的3倍,而且還在增長之中。可是,世界上有多少人知曉這個俄羅斯的科學獎?中國也有國家最高科技獎,獎金是500萬元人民幣,這個數額也是很高了,但在國內普通民眾都是不知道的。

而諾貝爾獎,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知名度非常的高。諾貝爾獎之所以這麼有名,這樣的權威,是因為它有歷史沉澱,是多年威望的積累。諾貝爾獎就總體而言,她的評選方式非常嚴格,特別是在自然科學領域的評獎,爭議比較少,一般被認為比較的公正。有資格給諾貝爾獎委員會推薦獲獎人選的人,都是各個國家頂級的科學家精英。施鬱教授就是有這個資格的人。

“錢學森獎”並不是不可以設立,國家不是沒有這筆錢。不過錢學森是搞導彈的,即使設立了這個獎,也只能趨向於國防軍工應用科學,這樣才符合錢學森的名字。而在世界上,一般認為非國防專業領域的,不為政府軍事部門工作的從事基礎科研的科學家,才是真正純粹的科學家。諾貝爾獎就是頒發給從事基礎科研的工作者。所以,即使“錢學森獎”建立了,它的影響力也是有侷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