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中國科技新跨越: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央廣網北京2月4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2018年,“嫦娥”奔月、“天鯤”試航、北斗組網、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克隆猴石破天驚,中國科技經歷無數高光時刻。請看中國科技新跨越:《千年奔月夢再圓,嫦娥四號的不凡之路》。

今年1月3日,在經歷了超過26天的太空飛行後,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正中預選著陸區靶心位置。

目前,在成功度過第一個月夜休眠後,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探測器正在開展第二月晝期間的科學探測工作,其中包括月表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月球內部結構、地月空間與月表環境等探測,目的是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測工程系統。

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州說:“除了科學之外,還有一個價值就是我們能夠在月球上達到全月球到達,包括以後未來載人可能也需要在月球全月面的到達,能夠對月球不同地方探測到我們所關心的更多信息。這一次是月球的正面擴展到背面,可能下一步就要從月球的中高緯地區向月球的兩級去拓展,實現對全月球的可到達。”

嫦娥四號一朝奔月,背後凝聚的是科研人員數年的心血。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說,去年十二月發射前,不少工作人員都去和嫦娥四號告別,專門帶著手套摸著探測器和月球車,說“要聽話”“不要走偏了”“不要摔下去了”,還掉眼淚了,就像把自己的孩子送上去一樣。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利用嫦娥一號、二號、三號科學數據產出了超過1500篇學術論文,相關研究成果對研究月球演化歷史等起到重要作用。吳偉仁說,未來還要向航天強國的目標不斷跨越。現在正在追趕世界先進水平,領先世界先進水平是幾代航天人的夢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