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安師大附屬中學肥東校區來了!官方披露選址和進展

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肥東校區,選址曝光了!

近日有網友在合肥市12345政民直通車留言諮詢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肥東校區問題:

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肥東校消息屬實嗎?可以介紹一下嗎?肥東縣回覆如下:

安師大附屬中學肥東校區來了!官方披露選址和進展

經縣教育體育局核實:該校位於撮鎮大費村費南費北村民組,即漢澗路、清洛河路和黃甫山路之間,現已進入校區的圖紙設計階段。

安師大附屬中學肥東校區來了!官方披露選址和進展

眾所周知,安師大附中,是安徽省教育廳唯一直屬的省示範高中。日前,中學名校校長論壇組委會等聯合國內主流教育媒體共同發佈《2018中國百強高中》,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排名全國第72名,安徽省內排名第4!

以後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真是高興的要起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前期曝光的合肥四十八中肥東分校、合肥師範附小肥東校區,基本在同一位置,也就是隔條馬路的距離。這裡,未來將成為肥東教育資源最集中、實力最強的板塊。

另外,此前肥東縣教體局官網公示今年7月份重點工作安排。

安師大附屬中學肥東校區來了!官方披露選址和進展

其中64條就包括:安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肥東校區、合肥四十八中肥東校區、合肥師範附小肥東校區土地、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

如今來看,安師大附中肥東校區前期工作已經全面啟動,這所學校是板上釘釘,沒跑了~

接下來,坐等學校建成投入使用就行。

延伸閱讀:

2018年4月9日,肥東縣人民政府發佈了關於印發2018年重點工作及責任分解的通知,六大方面88項重點工作內容全部出爐。

這88項重點工作涉及教育、交通、環境、醫療、產業、招商等方面,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有:

1、加快肥東經濟開發區產城融合步伐,拓展新發展空間,積極爭創國家級開發區。

2、規劃建設新的合作載體,主動擁抱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輻射帶動。提升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的規劃建設水平,打造肥東大工業主戰場、新材料和智能製造產業聚集區。

3、實質性啟動智慧科技城和機器人特色產業園建設。

4、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姻合作,搭建人才和技術服務平臺,吸納高層次人才落戶發展,吸引高新技術落地產業化。

5、聚焦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6、大力發展總部經濟。謀劃沿包公大道、新安江路、店中路商業辦公佈局,吸引一批知名大企業總部落戶,加快北京城建道橋、安徽金煌等建築企業總部項目建設。

7、加大雙創平臺引進力度,推動傳統專業市場轉型發展。實現生活性服務業合理佈局、扎堆發展。支持雲養服汽車後市場服務全國運營中心項目儘快建成投產,力促包公大道汽車城已落戶項目早日竣工。

8、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加快包公文化園和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文化園建設,進一步提升長臨河鎮區形象和業態,加大六家畈傳統集鎮改造力度,大力發展東部沿山文化旅遊產業和養老養生產業,支持盤活農村閒置房屋,發展民宿旅遊。

9、加快聯東U谷標準化廠房建設和招商步伐。支持榮電產業園二期、樂久久科技等電子商務平臺加快發展,開工建設鼎韜服務外包產業園,完成慧谷產業園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寶灣物流、上海韻達、民生電商等項目建設,實質性啟動金融小鎮立面改造和招商工作,謀劃三叉河集裝箱港口和企業保稅倉庫建設。

10、開工建設包公大道以北商業綜合體,加快撮街、VR小鎮場館建設和招商進度,力爭2018年底一期美食街開街。

11、持續提升連接合肥城區主幹道以及高鐵、高速兩側環境整治水平,打造城市綠色生態廊道和景觀長廊。

12、完成合相路、合馬路、新蚌埠路、店白路、梁古路、文化山水旅遊公路沿線村莊整治和景觀提升,建設繞城高速、合徐高速、合巢蕪高速(肥東境內)兩側綠化景觀長廊。

13、緊緊圍繞合肥“133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完善合肥上海產業園產業規劃和功能配套,提升撮鎮片區,開工建設梁園片區。認真研究方興大道、龍興大道、魏武路範圍內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佈局,科學把握遠期、中期和近期供地規模、結構和節奏。

14、加強“一帶兩軸”“一核三翼”的現代化東部新城人口集聚、產業分佈、功能配套、交通銜接的研究,科學劃定城市發展邊界。

15、實現橋頭集南路(龍城路-裕溪路)、魏武路竣工通車;加快包公大道和方興大道東延、橋頭集路和龍城路北延、高亮路、瑤崗路西延、四頂山路南延建設。

16、積極爭取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工程早日開工建設,加快6號線前期工作。

17、升級改造新合馬路、站北路等4條道路,有序推進肥東火車站南站房(南廣場)、通用機場建設;實施新蚌埠路拓寬工程(範同路-四十頭)前期工程;保障實施好合寧、合巢蕪高速四改八擴建,合相路G329等工程。

18、加快大劇院文化館、圖書檔案館、市民中心以及東部新城企業雙創中心暨肥東電力檢修中心建設,建成規劃博物館、肥東縣青少年科技中心、國防動員教育訓練基地。

19、建立完善產業轉移協調機制。全面接受合肥主城區輻射,加強與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作共建。推動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轉型升級,開展與安徽定遠鹽化工業園結對合作。加強與上海莘莊工業區、上海保稅區協會的合作,實質性啟動合肥上海產業園建設,積極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暢通外來投資企業投訴渠道,對損害投資環境行為零容忍。

20、推進健康肥東建設,緊扣“三醫”聯動,開展全民醫保制度改革和藥品、醫療器械、耗材等供應保障機制改革。深化縣人民醫院與安醫大一附院合作,積極爭創三級醫院。

21、力爭全年引進縣外資金255億元,其中省外資金225億元,省外工業項目資金125億元;外商直接投資1.32億美元。引進5億元以上工業大項目4個、現代服務業大項目2個。

22、加快推進管灣國家級溼地公園、十八聯圩溼地公園、龍棲地省級溼地公園和浮槎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創建工作。

23、加大土地供應力度,力爭全年建設用地供應6000畝以上。做好閒置土地的清理工作,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劃。加大土地供後監管和違規違法行為查處力度。

24、加快棚戶區、危舊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新開工建設300萬㎡拆遷安置房,建成瑤河家園、先鋒小區、新城家園三期等安置小區。

25、加大教育投入,建成啟用城南小學等3所學校,開工建設護城幼兒園、裕溪路小學、東城中學等9所學校,啟動肥東二中新校區建設。積極推進“美麗校園”創建活動。組建育紅教育集團,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強與縣外精品名校合作,提升高中發展質量。實現中小學營養午餐工程縣域全覆蓋。

26、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啟動撮鎮、長臨河、石塘、牌坊4所鄉鎮衛生院重建工作,新建縣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改擴建張集鄉衛生院和36個村衛生室,建成縣醫院古城分院,確保縣四院醫養結合示範中心綜合樓、縣精神衛生防治院門診樓按期交付。

2018年以來,肥東發展有目共睹。地鐵2號線進一步拉近其與主城區的距離,中海、華潤、新城、萬科、中梁等全國品牌房企紛紛進駐,區域樓市認可度也越來越高。隨著大建設的全面鋪開,肥東的未來更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