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閱讀時間:10 分鐘

視頻:0

閱讀難度係數:2 (1為最容易理解,5為最難理解)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上週五,我們通過為大家簡要介紹了亞洲勒芒賽事的誕生起源、發展歷程、技術規則與近況。10月28-29日,傻豹豹賽車工作室就親赴比賽現場,與大家一起分享這項國際水準賽事的精彩瞬間。整體而言,比賽的多樣性與精彩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筆者想象。

傻豹豹賽車科普系列:

【科普】一張通向勒芒的許可證——亞洲勒芒系列賽

【科普】南半球最著名的耐力賽——巴瑟斯特Bathurst 1000

【科普】來,跟GT賽車說一聲嗨!WEC-GTE組別科普

【科普】到底什麼是原型車比賽?WEC-LMP組別科普

【科普】GT賽事大起底!零基礎瞭解中國兩大GT盛事!

【科普】童年的四驅車長大了,零基礎科普Formula E賽事!

【科普】本週末看《賽車總動員3》電影之前的必備“裝逼手冊”!


排位賽花絮 & 賽場獵奇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首先簡要回顧一下排位賽的情況,在週六進行的排位賽中,耀萊成龍DC車隊包攬了LMP2組別發車頭排,Thomas Laurent駕駛8號Oreca 05的最快圈速為1分27秒615;董荷斌僅以0.146秒之差列第二名。BBT車隊和ARC Bratislava車隊將從第二排起跑;Josh Burdon和Raffaele Marciello分別協助KCMG和FIST-Team AAI車隊取得LMP3和GT組別杆位。

歐亞車隊(Eurasia Motorsport)密切關注排位賽成績,他們曾奪在強者如林歐洲勒芒系列賽2016賽季奪得P2組別年度第5名。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賽事官方輪胎贊助商米其林輪胎的準備工作同樣重要,有花紋的是雨胎,不過本週比賽天氣晴朗,似乎用不上。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本週末,FIST-Team AAI還帶來了一臺寶馬M6 GT3備用車。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款“武裝到牙齒”的賽道利器排氣管位於前翼子板下方,為了實現輕量化,側進氣口logo為貼紙。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來到車尾,M6 GT3擁有巨大的碳纖維擴散器,拖車鉤位於車輛右下方。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在排位賽前,我們還沿著賽道內外側“尋寶”一番,收穫不少,下面就與大家分享一下。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相當稀有的1996款本保時捷911(993) GT1,這款車當年初次參加勒芒24小時耐力賽便取得了全場第3的好成績。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保時捷甚至把今年的勒芒冠軍——2號919 Hybrid都搬來了,究竟是什麼活動值得如此興師動眾呢?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答案是米其林Pilot Sport 4S限量版亞洲地區首發!多位米其林高管出席了本次活動,成龍耀萊DC車隊車手董荷斌、成飛等人也前來助陣,現場氣氛頗為熱烈。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作為新一代限量版高性能輪胎,PS 4S限量版擁有觸感極佳的天鵝絨質地胎壁,方格旗圖案彰顯了品牌賽車DNA——今年也是米其林連續第20年奪得勒芒24小時耐力賽全場冠軍。據悉,這款輪胎擁有15項專利技術,將在北美、歐洲和中國地區限量供應。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在稍後的訪談環節,DC車隊成員與大家分享了有關賽事、輪胎的若干細節。據成飛透露,目前車隊正在評估下賽季的參賽計劃,不排除參加LMP1私立組別和北美IMSA系列賽的可能,同時他本人對原型車賽事的發展持樂觀態度,也非常看好亞洲勒芒賽事的前景。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聊完輪胎,咱們把注意力放到珠海賽道附近的“奇珍異寶”上。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你沒看錯,這正是在紐博格林賽道做出6分52秒01成績的最速蘭博——Huracán Performante。如果還覺得不夠刺激,相信下面這臺Aventador LP750-4 SV一定能滿足你的胃口,它的V12心臟擁有750匹馬力,可在3秒內從靜止加速至100km/h。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有牛無馬怎麼行~這臺現隸屬Modena Motorsports的法拉利550-GTS Maranello也是個有故事的同學:它曾參加2001賽季FIA GT比賽,此後轉戰美洲勒芒系列賽(ALMS)兩年,目前停放在珠海賽道內做展示。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接下來,我們在旁邊的展廳看到一臺上代奧迪R8 LMS。從車身貼紙上看,此車原計劃參加本站亞洲勒芒比賽,可惜未能兌現。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提起奧迪,這裡還有個狠貨色——奧迪S4(B8) quattro。如今的B9代S4以經官方進口,但B8時代的S4都是平行進口,國內數量屈指可數。同時這臺安全車還降低了懸掛,並改裝ABT輪轂。它的3.0T V6發動機在歐洲可與同時期的寶馬M3抗衡,和國產的A4L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此外,珠海賽道還新增了一個“馬六甲文化博物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一探究竟。這臺擺在門口的911 SC Cabriolet採用與車身同色輪轂,非常惹人注目。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以一張"擎天柱"彼得比爾特(Peterlilt)拖頭的照片相信不少人都蠻喜歡的。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或者是這輛Kenworth 也是相當吸引人!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異彩紛呈的正賽日

在動身前往賽道前,正賽日早晨就給了我們一個驚喜,酒店停車場有一臺Gulf blue海灣藍色的保時捷911(991) GT3 RS!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作為自然吸氣保時捷911的旗艦型號,GT3 RS的大量車身零件源自賽車技術,在身輕如燕的同時擁有優異的抓地力與路感。除了紅色防滾架、車身拉花,這臺GT3 RS採用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輪胎,輪轂目測是HRE出品~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當然,亞洲勒芒正賽才是今天的重頭戲。簡短的預熱後便是簽名環節。ARC Bratislava車隊來自斯洛伐克,本賽季已由LMP3“畢業”晉級至LMP2,今年早些他們在勒芒24hr首秀順利完賽,當時位列全場第45名。此刻車手們顯得相當放鬆,玩起了自拍。最左邊的就是車隊老闆Miroslav Konopka。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來自馬來西亞的Viper Niza車隊成立於2009年,此前以參加TCR系列賽為主。本站比賽,兩位馬來籍車手將參與LMP3組別的爭奪。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FIST-Team AAI車隊本站比賽派出2臺賽車參加GT組別的爭奪,AMG廠商車手(也是本場比賽唯一一位鉑金級車手)Raffaele Marciello曾是2013年歐洲F3年度冠軍,他將領銜駕駛90號AMG GT3;91號寶馬M6則由寶馬廠商車手Jesse Krohn和2014年Bathurst 1000冠軍Chaz Mostert、車隊老闆陳俊杉駕駛。作為第一支收到勒芒參賽邀請的華人車隊,俊杉哥在訪談中向我們透露,如果有機會收到參賽邀請,車隊有意在明年重返勒芒24小時耐力賽。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Spirit of Race宣佈放棄參加本站比賽後,天石車隊成為FIST-Team AAI的唯一競爭對手。由於得到了奧迪客戶賽車部門(亞洲區)的支持,本站比賽他們特別更名為Audi Sport Customer Racing Asia by TSRT,現場還派發贊助商提供的飲料。

當我們問及亞洲勒芒與China GT賽事有何差異時,車手坦言“有很大不同,在時長方面,這裡(亞洲勒芒)有4個小時”。由此可見,車隊對於參加耐力賽還是有比較充分的準備。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BBT車隊的全稱是Billionaire Boyz Team,直譯過來就是“百萬男孩車隊”。上賽季,他們奪得了亞洲勒芒系列賽GT組別第三名,本賽季正式晉級LMP2組別。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WIN Motorsport的1號賽車將由2015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LMP2組別冠軍Richard Bradley、2001年澳門亞洲方程式2000冠軍Philippe Descombes和陸漢陽駕駛。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我們繼續說說輪胎,這裡再和大家分享個小知識。以這臺賽車為例,S8L中的“S”代表幹胎,“8”代表軟硬程度,“L”代表輪胎耐磨損程度。輪胎上白色條碼用於國際汽聯(FIA)識別,黃色條碼是米其林內部輪胎識別碼。在每場比賽前,原型車使用的輪胎需要做動平衡,GT則不用。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2015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LMP2組別冠軍KCMG車隊今年重返原型車比賽,他們將使用Ligier JS P3參加LMP3組別,並期待能通過贏得亞洲勒芒系列賽組別年度冠軍,獲得2018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LMP2組別邀請。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當然,許多國內車迷最關注的還是耀萊成龍DC車隊。這裡需要說明一下,今年他們包攬勒芒24小時耐力賽P2組別冠亞軍使用的車型為最新的Oreca 07,本次參加亞洲勒芒系列賽的車型為Oreca 05,這是由於亞洲勒芒賽會規定本賽季LMP2組別統一使用上一代P2賽車。下個賽季,所有P2車隊將被允許使用最新的2017款賽車。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如果不看塗裝,你能分清下面兩張圖哪張是LMP2賽車引擎,哪張是LMP3賽車引擎嗎?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答案是,上一張是LMP3的。由於LMP3賽車規格統一,LMP2規格的Oreca 05屬於上一代賽車,因此這兩款車在機械層面沒有太多秘密,大家可以盡情欣賞觀摩。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程飛向大家介紹Oreca 05的賽車方向盤。說不定未來大家也有機會在電子遊戲,甚至賽事現場接觸。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今年比賽的安全車是珠海賽道的保時捷911(991.2) Carrera和Macan,筆者本人還有幸在賽前坐了一圈Macan的hot lap。珠海賽道的彎角設計在今天看來也很巧妙,對剎車要求不低。雖然是SUV,Macan的賽道極限還是很高。這裡也要羨慕一下抽到試乘那臺邁阿密藍色911的小夥伴。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終於到了期盼已久的Grid Walk,兩臺耀萊成龍DC車隊的賽車包攬了發車頭排,成為全場關注焦點。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奪得杆位的8號賽車採用白色鼻錐,7號賽車則採用黑色鼻錐。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ARC Bratislava車隊的鵝黃色的塗裝在陽光照射下顯得非常養眼。兩位車手在和DC車隊車手致意。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車隊老闆兼車手Miroslav Konopka則靠在車身旁邊,與車隊工作人員交談。你能猜到這位60後老兄的真實年齡嗎?其實吧,筆者覺得心態年輕更重要。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由於贊助商原因,本賽季G-Print by Triple 1 Racing正式更名臺灣啤酒車隊(Taiwan Beer GH Motorsport)。上個賽季,他們在完成的3場比賽均登上LMP3組別領獎臺,僅在富士站退賽,列組別年度積分榜第4位。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首次參加LMP3組別的Viper Niza Racing整裝待發,可以看得出他們非常期待今天的比賽。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與Viper Niza同排起跑的是GT組別杆位獲得者,90號梅賽德斯-AMG GT3。這款車長頭短尾的設計看起來即古典又摩登。梅賽德斯-AMG GT也是近年來AMG首款採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高階車型,此前的SLS系列採用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當然SLS還有純電動版)。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一位外國小朋友饒有興趣地觀看寶馬M6 GT3賽車座艙,興趣愛好要從小培養呀!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筆者最喜歡的一個角度,標識性的M Power logo印在碩大的尾翼上,看起來很帶感,旁邊小哥的站姿也很帥。其實能在本站取得佳績對FIST-Team AAI而言至關重要——去年他們在這裡遭遇了罕見的厄運,3臺賽車無一完賽。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Audi Sport Customer Racing Asia by TSRT(好吧,這個名字有點長)也做好準備,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下午的比賽。把R8標識直接印在前格柵上是近年來奧迪廠商支持賽車的慣用風格,看起來非常精神。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LMP2:耀萊成龍DC車隊主場稱雄,中國車隊攬前二

下午1點,正賽如期開跑。今年LMP2組別共有6臺賽車參賽。比賽開始後,耀萊成龍DC車隊的8號賽車一路領跑,BBT則在第一圈完成對7號賽車的超越升至全場第2。ARC Bratislava則由於車手失誤衝出賽道,掉到隊尾。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比賽進行到第10分鐘,耀萊成龍DC車隊的7號賽車停在了賽道上!雖然賽車得以重啟,但更糟糕的情況出現在後面。5分鐘後,領跑的8號車與66號奧迪發生碰撞,賽道碎片帶出了全場黃旗,BBT車隊巧妙抓緊時機停站加油。後來,8號車以全場第7的位置重返比賽。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不過得益於車手的一路猛追和車隊在安全車出動後迅速停站的策略,8號車在第47圈重新奪回了領跑位置,並一直保持到比賽結束;而同隊的7號賽車在先後遭遇轉向助力、電子系統和發電機故障後幾經努力,終遺憾未能完賽。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經過4小時的激烈比拼,BBT(上圖)和ARC Bratislava車隊分獲全場亞軍、季軍。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這裡再分享一張筆者的抓拍~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LMP3:港臺車隊交替領跑,KCMG終勝出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在5臺車組成的LMP3組中,臺灣啤酒車隊在正賽開局佔據上風,第1小時比賽後仍以2秒優勢領先香港KCMG車隊,來自馬來西亞的Viper Niza車隊暫居組別第3;在比賽接近半程時,臺啤車隊由於在全場黃旗下超速被罰通過維修區,將組別領先位置拱手讓給KCMG,後者一路狂奔,最終獲得組別冠軍。兩位美國車手駕駛的耀萊成龍DC車隊6號賽車獲得LMP3組別第3名。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GT:德系三強齊聚首,寶馬M Power笑到最後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雖然今年GT組別只有3臺賽車參賽,但卻是近年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次。德系豪華品牌三駕馬車的高性能分支——梅賽德斯-AMG、寶馬M Power和Audi Sport各有一臺賽車參賽。開賽後不久,66號奧迪就與耀萊成龍DC車隊的8號賽車發生碰撞,而杆位獲得者90號AMG也由於搶跑被罰通過維修區一次。同時,91號寶馬第一棒由銅級車手駕駛,實際上3臺車的差距非常小。在第一輪停站後,領跑的90號AMG換上銅級車手,91號寶馬則交由銀級車手駕駛。後者迅速將差距縮小,不過AMG在全場黃旗狀況下停站策略更佳,得以繼續領跑。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隨著比賽推進,AMG賽車開始出現剎車系統衰減,換上金級車手的寶馬M6則一路猛追,Jesse Krohn甚至可以在一個stint裡將80秒的差距追至40秒。同時由於兩臺車的策略不同,AMG需要在比賽後半程換上銅級車手。

在比賽剩餘45分鐘時,三臺GT組別賽車的差距在6秒以內,場面相當火爆。不過Audi Sport Customer Racing Asia by TSRT需要為開賽後不久的事故罰停10秒,因而退出了冠軍爭奪。最終91號寶馬M6 GT3完成對90號梅賽德斯-AMG GT3的超越,問鼎組別冠軍。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最後為大家奉上組別各冠軍車寫真和亞洲勒芒官方拍攝的領獎臺照~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整體而言,本場比賽的精彩程度超出了筆者的預期,從賽事創立以來最高的LMP2組別參賽數量,到GT組別持續至最後半小時的爭奪,再到整場比賽破紀錄的完賽率,都體現了亞洲勒芒系列賽正在逐漸成熟。12月第一個週末,亞洲勒芒2017-2018賽季第二站比賽將在日本富士賽道舉行,我們也將保持關注。

同時,傻豹豹賽車工作室還會在本週末造訪FIA WEC上海站,為大家帶來一手報道,敬請期待。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完!

「現場」多圖長篇遊記,在珠海親身感受新一年的“勒芒精神”!

歡迎車迷與我們互動交流,如您對此文有任何的意見和建議,可以通過傻豹豹賽車工作室的微信公眾號反饋給我們。希望不吝賜教,非常感謝!

圖片來源:傻豹豹賽車工作室, 米其林,亞洲勒芒系列賽

搜尋我們的故事頻道:

微博平臺:@傻豹豹賽車工作室_Felix

說客:FelixRacingStudio 或 傻豹豹賽車工作室

知乎: https://www.zhihu.com/people/felixracing37/

還有我們成員的微博:

@HenzlerTsui

@Leo_海洋

@YuanGS10

@sdoughnut

@西紅柿先生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