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碧血丹心獻水利 鞠躬盡瘁鑄忠魂——“最美水利人”趙支勳同志先進事蹟

碧血丹心獻水利 鞠躬盡瘁鑄忠魂——“最美水利人”趙支勳同志先進事蹟

2014年4月21日12點45分,三都縣冷水溝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趙支勳同志在工作途中突然暈倒,1個半小時後,因搶救無效離開人世,沒有留下一句遺言,享年51歲。噩耗傳來,如晴天霹靂,大家震驚,不敢相信。親友心痛,同志痛心,相視無言,泣不成聲。蒼天無語,細雨連綿,淚灑大地,草木亦悲情。

在趙支勳的葬禮上,三都縣合江鎮的百姓和移民戶自發前往送行,感激他生前為百姓、為移民戶所做的事情,黔南州和三都縣媒體作了報道。省水利廳瞭解到趙支勳的事蹟後,組織貴州日報、當代貴州記者前往採訪,提起趙支勳,與其共事過的同事、打過交道的移民戶再次潸然淚下。

趙支勳同志從學校畢業後,一直獻身於水利事業,用一種為民務實的高尚情懷走完了31年的“水利人生”,在都柳江畔的青山綠水間,詮釋了黨的群眾路線的真正意義。

2002年,貴州省級重點項目冷水溝水庫立項後,趙支勳從自來水公司副經理的崗位上,兼職抽調參與項目前期工作。因他在基層水利戰線工作多年,參與了大量工程建設,經驗豐富,能力全面,責任心強,又是合江人氏,熟悉庫區的一草一木,瞭解庫區的風土人情,所以除了調查統計和測量勘察外,他還負責移民搬遷宣傳動員事宜。

由於水庫的功能主要是防洪和灌溉,所以徵地補償標準較低,部分群眾不理解不支持。不善言辭的他“以直報怨”,用赤子之心換取群眾的信任,曾經懷疑與反對的村民,最終同意徵地。2014年2月的一天,大壩樞紐工程灌槳平洞1#、2#號洞口需要徵地,徵地面積約不到300平方米。趙支勳與同事韋楊合多次與被徵地農戶溝通協調,對方多次提出不合理要求,不予徵用,且情緒激動揚言堵工。為不影響工程進度,趙支勳同志挺身而出站在施工現場,他說“小韋,沒事,我在這裡,叫施工單位先動工,工程進度是等不了的,我們也不可能這樣一直等下去,難道就為了這麼一點小事情,這個公益項目就不能實施下去了嗎?你去通知施工單位馬上進行爆破作業,今天我們要在這裡守到爆破成功才能離開。”話聲剛落,該農戶就邀約10來個人到現場,採取極端的方式進行堵工。那時現場已是一片混亂,他依然鎮定自若,拉韋楊合同志到他身後並說:“小韋你不要怕,有我在”。那天他花了很長的時間與群眾溝通解釋,與群眾講道理、講感情、講法律,他還以個人名譽口頭承諾在一週內按項目補償標準進行兌現,被徵地農戶最終同意先施工再補償。

三年前,為了搬遷工作,趙支勳來到村民韋廷書家裡,宣傳水庫建設的相關政策,但韋廷書始終聽不進去,不同意搬遷。趙支勳的“動員”工作毫無效果,有一次趙支勳甚至拍了韋廷書家的桌子。“我以為他要破口大罵了,但他始終沒有,還是像以往一樣轉身走出大門。”回想到此,韋廷書說:“要是我當初的態度不那麼強硬,不為難他,他可能也不會走得那麼早!”在後來的日子裡,趙支勳多次拜訪韋廷書,並詳細記錄他的情況:“2013年1月17日,解決韋廷書的問題,他的旱地作物未賠償清楚,進一步落實賠償(公路開挖佔壓)。”“2013年5月19日,經過做韋廷書思想工作,有準備籤協議建房的意思。”2013年5月20日,趙支勳再次走訪韋廷書:“他本人提出要求屯橋公路佔壓未徵用的土地必須要妥善解決。”每次水庫移民工作會議上,趙支勳都如實彙報韋廷書的情況。沒有任何一塊堅冰不被陽光融化,慢慢地,韋廷書終於明白,趙支勳雖拙於言語,但“心卻是好的”。

2011年7月23日,趙支勳和工作組人員又來到擁寨村進行實物指標測量,工作人員被當地村民圍攻,場面幾乎失控,為避免暴力衝突,趙支勳與歐仲達挺身而出站在人們的中間,阻隔雙方身體接觸。為了拉住情緒激動的村民韋廷良,趙支勳扯破了他的衣服,當場賠償給韋廷良50元。時至今日,韋廷良也還記得當初趙支勳自掏腰包賠給他的50塊錢的事,記得趙支勳為村民搬遷而忙碌的身影。

冷水溝水庫位於三都縣合江鎮擁寨村境內,總庫容1685萬立方米,以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灌溉與供水的公益工程。水庫兩岸青山峻拔,工程將淹沒土地面積1968.72畝,水庫移民搬遷1408人。村民們同意搬遷後,趙支勳每天都來幫忙。韋廷書說:“他身材壯實,幫我們搬了很多東西。我們邀請他一起吃飯,他從來不吃,他只希望儘早搬完,早搬早好。”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趙支勳同志在幾十年的基層工作中,與當地村民日夜相處,讓他養成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筆記習慣。趙支勳同志犧牲後,黔南報社的記者在趙支勳生前的辦公室裡,翻閱了他的七八本筆記,印象深刻:事無鉅細,內容豐富而詳細,每一次開會、調研都一一記錄在案。

對於趙支勳的這種工作“細賬”,他的妻子黃雲講:“2010年水庫開工後,他就再也沒有周末,甚至連回家都很少,都在工地上。”知夫莫如妻,黃雲明白趙支勳雖不善言辭,但樣樣事情都記在心裡。“移民的豬、牛、馬安置,他都要處理。他很累,但卻很少對我們說,擔心增加我們的負擔。”黃雲說,多少次,趙支勳一回到家,還沒等到吃飯,就躺在沙發上睡著了。

看見父親趙支勳累得睡覺後,兒子趙臣就常常對其記錄本上的事情進行分析與歸納,梳理輕重緩急。“我爸要我填報水利專業,但我認為爺爺、爸爸兩代人都從事水利事業,工作繁重,家庭清苦,如果自己再‘重蹈覆轍’,那就落伍了。”高考時沒有填報水利專業的趙臣,多年後從父親笨拙的筆記中,漸漸的理解了其良苦用心:那是他們家的傳統,以水利事業為志業。因此,看到趙支勳勞累,趙臣也就經常助其一臂之力:用三代人不停息的腳步和一筆一劃記載百姓的呼聲與希望。

趙支勳的母親王明珍今年已經78歲高齡,說起兒子的事,老人淚流滿面:“我知道他累,很少在家吃飯,我勸他休息幾天,但他不肯。”老人哽咽著說:“他常說村裡的人好了,我們大家才好。”因為失去愛子長期悲痛,老人說話思路不是很清楚,但她講的最多、最清楚的是兩個字“培養”,黨和政府的培養。老趙的父親是孤兒,家境貧寒,沒有文化,解放前日子過得很苦。解放後,黨和政府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老趙的父親得到當地黨組織的關心和培養,努力學習黨的知識和為人民服務的本領,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基層幹部。父親的人生經歷,父親對黨的認識和感情,父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行為,對老趙影響很大。老趙的父親曾在基層水利戰線工作過一段時間,對家鄉水利設施的薄弱現狀有切膚之痛。老趙多次參加防汛抗旱應急行動,對洪災之險、旱災之苦刻骨銘心,對人民群眾“興水利,除水害”之盼銘記在心。趙支勳生前在其房屋大門外牆上用電線製作了一個顯目的五角星標誌,他去世後,其家人一直讓“五角星”保留著。

冷水溝水庫大壩所在的江寨河屬珠江流域都柳江上游河段,2014年4月中旬以後,汛期逐漸到來,水庫也將於年底竣工,移民搬遷與善後工作迫在眉睫。4月21日一大早,趙支勳電話給縣農工局的平立勇,請他一起去為移民戶譚忠軍辦理土地流轉手續,之後,到合江鎮菜市場採購,為當天到庫區開展工作的同事準備食材;8點零8分,趙支勳與單位職工楊光華商量手續辦理方法;9點零5分,趙支勳聯繫移民搬遷所需車輛;9點36分,趙支勳馬不停蹄地與楊光華、平立勇一起到合江鎮派出所為譚忠軍辦理手續,10時20分,又到移民局項目部辦理;11時,趙支勳詢問楊光華搬遷貨物運輸車輛到位情況後,繼續辦理手續;11點30分,趙支勳、平立勇與合江鎮副鎮長譚書剛以及麻拱村幹部一起協調村民吳萍的土地流轉相關事宜,之後,冒雨測量土地面積;12時40分,辦完手續,吳萍的土地順利流轉給譚志軍;之後,趙支勳駕車回合江鎮,途中感覺頭暈,被街坊張義州發現後扶下車;12時55分,家屬聯繫合江鎮衛生院急救車,緊急送往醫院,途中出現休克現象,14時許,在三都縣醫院經搶救無效去世。

殉職前,趙支勳已連續高強度、超負荷工作13天,在庫區內動員移民群眾搬遷、協助群眾搬運物品、幫助群眾辦理相關土地手續,參與總乾渠徵地、庫區防汛值班等。而這種忙碌的工作,他堅持了三十多年,仿若大禹治水,參與了眾多農村小水電、城鎮供水、農村飲水安全、引水灌溉工程和城鎮堤防等水利項目建設與管理,用點滴的工作築起人生的一道道堤壩。特別是在2002年以後,三都縣決定修建冷水溝水庫,他主動請纓參與工程前期勘察,成了全程參與工程的唯一元老,用成年累月的汗水蓄起一庫生命之水。

眼看水庫工程竣工在望,清澈與寬闊的庫水將潤澤千萬人的生命,保護千萬人的生命,趙支勳51年的生命,卻在合江鎮到三都縣城的34公里的崎嶇山路上走完,於青山綠水間,他來不及說一聲祝福與道別……

說起趙支勳的工作與離世,蒙明月便情不自禁地淚流,一直在“感謝他”:“我們領不盡他的情,他設身處地為我們水庫移民著想,苦口婆心勸我通過土地流轉落實有土安置,積極主動為我們協調和辦理土地流轉手續,讓我家今後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哀樂聲聲,草木慼慼。追悼會上,曾是有名的“堵工戶”譚志軍、蒙明月夫婦送來了花圈:“他的恩情,我們沒機會還了。”雖然不認識,饒玉蘭老人也來給趙支勳送別:“大家都說,他是好人啊。”

對趙支勳同志來說,民生水利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對人民群眾的感情無比深厚--他的生命之肉體雖然倒下了,生命之精神卻佇立在都柳江畔的山高水長之間。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趙支勳同志走了一年多,大家都覺得他一直跟我們在一起。他留下了不盡的遺憾,留下了感人的事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讓我們用一生去思考,去學習,去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