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倒了?

1

什麼是大而不倒?

其實,最初“大而不倒”只是一個經濟學概念。

指當一些規模極大或在產業中具有關鍵性重要地位的企業瀕臨破產時,政府不能等閒視之,

甚至要不惜投入公共財產相救,以避免那些企業倒閉後所掀起的巨大連鎖反應,造成社會整體更嚴重的傷害。

通常包括一些銀行、投行等上規模的金融機構。


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倒了?


單純從這個定義出發,明顯可以看出其中的關鍵在於政府救助,

哪種企業才值得政府救助?

自然是關係國家生計的,比如金融體系、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簡單來說,國家需要你所以你不能倒,這就是“大而不倒”。

2


大而不倒真的能不倒嗎?

答案是否定的。

即使有著政府支持,也不能避免倒閉的風險,畢竟政府之力並不是全能。

就像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先是救助了陷入困境的貝爾斯登,後又調集鉅額資金拯救了花旗集團、美國國際集團等投行。

可對遇到更大麻煩的雷曼兄弟卻束手無策,導致這個美國第四大投行最後不得不申請破產。


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倒了?


雷曼兄弟的招牌被拆

而在我國

而阿里、騰訊等商業帝國之所以也被誤認為是“大而不倒”,

這其實是主要是放大了互聯網商業中的壟斷優勢,

7:2:1的行業規律雖然能令企業在一定時間內風光無限,看似“大而不倒”。

實際上一次技術風潮都可能令行業變天。

更何況在國內的外部環境下,政府力量牽制一個公司輕而易舉。

只有切關家國民生的領域,才能算是真正的“大而不倒”。


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倒了?


3


曾經有哪些公司看起來不會倒閉,最終卻倒了?

柯達

曾被稱為上世紀最偉大的公司, 1966年的時候,柯達上市了立即自動相機,當年的銷售量達到了750萬架,創下了照相機銷量的世界最高紀錄。


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倒了?


在1990年、1996年,品牌顧問公司排名的十大品牌中,柯達排在第四。

當時是感光界當之無愧的霸主。在“膠捲時代”,柯達更是佔據了全球2/3的市場份額。

在最高峰時期,柯達全球員工達到了14.5萬,當時很多人,都以在柯達工作為榮。它解決了羅切斯特6萬人的就業。

然而,柯達卻在2013年8月份,在美國聯邦破產法院申請了破產保護。

公司崩塌後,大多數人都失業在家。

8月20日正式破產,一個時代非常偉大的公司,就這樣倒閉了。


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倒了?



諾基亞

作為曾經獨攬一方的手機廠商,以“硬”“抗摔耐摔”出名的智能手機。

幾乎農村的大部分人都每家每戶擁有一臺諾基亞的輝煌歷史的大公司,

但卻經過iphone4那一輪的洗禮之後消聲若跡;

儘管如今諾基亞復出推出了諾基亞x6等系列產品,

可是卻再也不是之前的那個諾基亞了。

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倒了?


樂視

這個想必大家都有印象的,從剛開始的“安心做視頻網站”到做電視做手機。

做這個那個最終資金鍊斷裂撲街掉。

簡直是讓一部分“樂迷”們心涼了一截!

甚至那些買了樂視手機、電視的用戶更是心涼,其中包括我!


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倒了?

4

說起來,沒有什麼公司是大而不能倒的。

這些“大而不倒”的公司為什麼突然倒了?


這違背了經濟規律與產業邏輯。

在這個技術迭代無比迅速的時代,很多公司都只能是“看似”大而不能倒。

其實倒閉了也沒什麼影響,

後來者立馬完成超越,包括技術上的超越、服務人群上的超越。

當然,因為這些“看似”大而不能倒的超級企業倒閉,導致投資者、就業者受到很大的損害是確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