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丁蜀鎮——中國陶瓷藝術之鄉

藝術之鄉

丁蜀鎮——中國陶瓷藝術之鄉

宜興市丁蜀鎮,又稱鼎蜀鎮,由丁山(一作鼎山)、蜀 山、湯渡三鎮組成,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東瀕太湖,西部為天目山餘脈,面積73平方公里,人口14萬,屬宜興市市區。丁蜀鎮山水相依,風景秀麗,人文薈萃,是著名陽羨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江南旅遊勝地之一。該鎮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陶瓷藝術之鄉”和“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丁蜀鎮——中國陶瓷藝術之鄉

丁蜀鎮以盛產陶瓷而聞名中外,陶文化源遠流長,製陶歷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目前是我國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產基地和陶瓷產品銷售集散地,被譽為“中國陶都”。丁蜀鎮製陶始於新石器時期,有著五千餘年的製陶史。至明清,方圓數十里幾乎家家做坯,村村有窯,遍地是陶,清代著名詞學家陳維崧留下詩句:'百錘家家哀玉響,青窖處處畫溪煙',足見當時製陶的盛況。 陶瓷產品以典雅、端莊、色澤古樸、工藝精湛而著稱。其中的紫砂陶、均陶,青瓷、精陶、彩陶,被譽為陶瓷藝術的“五朵金花”,風靡天下。

丁蜀鎮——中國陶瓷藝術之鄉

丁蜀鎮琳琅滿目的陶器世界,使人目眩神迷。古樸典雅的紫砂、渾厚端莊的均陶、晶瑩明潤的青瓷、潔白清新的精陶、鮮豔奪目的美彩陶、富麗堂皇的建築陶、栩栩如生的工藝陶……猶如朵朵金花,丰姿綽約、群芳爭豔,令人美不勝收、流連忘返。尤其是紫砂陶,以其古樸凝重、沉靜素雅的色澤和精美絕倫的的工藝,有“泡茶不走味, 貯 茶不變色、盛暑不易餿“的特點。被譽為國之瑰寶、天下一絕,多次榮獲國際博覽會金獎,成為眾多收藏家收藏的對象,專門為90年北京亞運會、香港迴歸、2008年奧運會等重大盛會製作的紫砂茶具已成為具有永久紀念意義的珍貴收藏品。典雅的紫砂壁掛、精美的藝術掛盤成為時尚的追求。

丁蜀鎮——中國陶瓷藝術之鄉

品名:君德鍾

建國後,陶瓷工業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現在有各類規模較大的陶瓷企業一百多家,主要品種有工藝日用陶、工業工程陶、建築衛生陶、電子電器陶、園林陳設陶、特種耐火材料和陶瓷機械輔助材料七大類8700餘個品種,其中有52種(類)產品先後獲得國家、部、省優質產品稱號,14個產品18次獲國際博覽會金、銀獎和特等獎,外銷到86個國家和地區。

丁蜀鎮——中國陶瓷藝術之鄉

心舟石瓢

丁蜀鎮早在1995年就被江蘇省列為對外開放工業衛星鎮,目前已形成了陶瓷、紡織、機電、化工、輕工、建材、工藝品等富有地方特色、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流通服務業十分發達,是蘇浙皖三省交界處重要的人流、物流交匯中心。境內蘊藏著豐富的陶瓷原料、石灰石等資源,物產豐富,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

丁蜀鎮——中國陶瓷藝術之鄉

元隱巨輪

丁蜀鎮是太湖“西走廊”上的重鎮。地理位置優越,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地。過境的寧杭高速公路、錫宜高速公路、新(沂)長(興)鐵路和104國道使之成為溝通寧、滬、杭的交通樞紐,至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的車程均不超過2小時30分鐘。河網交錯,大型船隊可直達上海、張家港和江陰等港口,建有集裝箱碼頭一座,水路運輸經濟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