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雲南的傣味好吃嗎?是不是得去西雙版納才能吃到正宗的?

秦瀟銘


我在傣族地區生活了十來年,還是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傣味在雲南菜當中,是絕對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如果你習慣了吃傣味以後,去吃其他菜都會覺得索然無味,傣味主要以酸辣為主,而且他們有很多調味料是特有的,你在其他地方很難買到。


要吃正宗的傣味不一定就要去西雙版納,去德宏一樣能吃到正宗的。因為雲南的傣族聚集地主要在西雙版納和德宏地區,分為水傣和漢傣,西雙版納為水傣,而德宏則是屬於漢傣。飲食上也略有差異,但差別不是很大。除了這兩個地方,去別的地方吃到的傣味可能就不是那麼的正宗了,因為其他地方,食材無法保證新鮮地道,有的調味料在其他地方根本就找不到。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傣味菜:火燒豬,酸扒菜,撒撇,燉老鴨,火燒乾巴,香茅草炸排骨等,這些菜都是比較美味的。除了這些,傣族人還比較擅長吃各種各樣的野菜,像馬蹄菜,棕包,苦尖尖等,他們所吃的野菜,在其他地方是非常難吃飯的。
反正如果你想吃最正宗的傣味,就必須傣族聚集地,而且去到傣族家裡面最好。


獨孤釣野


傣味是傣族的特色美食。如果要說正宗的話,那麼,去到傣族當地,肯定是在合適不過的。雖是如此,雲南許多地方也能吃到傣味,區別則在於正宗程度,但只要是傣族餐館,基本都能讓人感受到傣家美食的一些精髓。

其實,傣味是一種很神奇的飲食,特別是喜歡酸辣口味的人來說,傣味是非常好的選擇。當然傣味的特色不止酸辣,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說說,傣味是如何讓人垂涎欲滴的。

雲南的傣族人多生活在氣候較熱的地方,因此,他們更熱衷於吃酸。傣族人認為,吃酸的能夠助消化、消暑熱、讓人更加爽朗;吃辣的則可以增進食慾,特別是氣候較熱時,吃熱更能起到排毒的作用,還可預防感冒。辣還有很強的醃製功效,用辣椒醃好的魚,也能存放更久;當然,傣味中還有生食,這能最大程度減少營養的流失;傣味中的一些甜元素,可以增加熱量、解除疲勞;此外,傣族人認為,苦的菜餚越苦越有味,有著很好的消暑作用。

將傣味具體到每一道菜上來,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傣味的妙處了。酸扒菜、傣味烤魚、烤五花肉、傣味檸檬雞、酸醃筍、酸木瓜煮牛肉、菠蘿飯、竹筒飯、酸筍煮雞、泡魯達、酸帕貢菜、手抓飯、苦撒撇、檸檬撒撇……如果你曾吃過這些美味,再見到它們時,就算還沒將其吃進嘴裡,但味道卻早已融進了心裡。

要說傣味是怎麼烹調出來的,那肯定是離不開烤、炸、煎、煮、涼、蒸等等,烹調手法可謂十分齊全。在炎熱的夏季,吃上一頓傣味,別提有多舒服了。當然,百聞不如一吃,有機會的話,親自品嚐一次,對於傣味的美妙,你就能吃懂一二啦。


時報傳媒


下個月就是傣族的新年——潑水節啦😁壹周君也正籌劃著去一趟西雙版納,除了賞景朝宗看妹子這些常規套路,尋覓當地原生態的傣味,也是提前要做的一項功課👌

但要問是否去西雙版納才能品嚐到正宗的傣味,這個倒不一定!就以國內的傣族分佈來說,在雲南德宏、紅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以及瑞麗、隴川、耿馬邊境一線,都有傣族朋友們的身影。

你能說在這些地方吃不到正宗的傣味?只不過,西雙版納名氣更大,加上旅遊開發完善,所以你選擇傣味的種類也就更多一些而已!

傣味好吃嗎?你先要看是否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畢竟“酸”這種口感,你只能當做日常口味的調劑,想要每天當主菜肯定是吃不慣的。

因為傣族人居住在俗稱“壩子”的地區,也就是海拔低,地勢平垣開闊的山裡,這種地區一般都十分的燥熱,會令得大家容易中暑,胃口不好,所以他們的飲食文化標誌性特徵就是愛吃喜酸,既能消食,還能刺激味蕾,所以傣族也有“酸擺夷”的稱謂。

要想體驗最正宗的傣族“酸”,壹周先來推薦一道最普通,也是最出名的菜——酸扒菜。你在西雙版納的每一個館子裡都能吃到,而且還是免費贈送的,夠普通吧😁但它也是傣族人每天都在吃,每個人都愛吃的菜,甚至這個地區的其他民族也愛吃,所以它也夠特別吧😁

至於其他“酸”菜,酸醃筍、酸醃魚、酸木瓜煮牛肉、酸筍煮雞、酸帕貢菜、碎汁醃菜......夠不夠“酸”?

如果你還想挑戰一下自己極限,可以試試“酸螞蟻”,這個是真金白銀的活體野生螞蟻,被放入罐子中密封醃製以後,用來做成酸螞蟻醋來涼拌各種菜品,還有酸螞蟻蛋,這可是傣族名菜,吃在口中的酸爽感......你會覺得“老壇酸菜”之流弱爆啦!

當然啦,傣族人還有“食野”和“食花”的習慣,各種野草野蟲,各種應季花卉,不僅美味,而且還有食療的作用呢?

壹周君就拋磚引玉,下面還是有請各位雲南當地大咖來擺道道啦😁



武漢壹周


你問我好不好吃,這個難說,看個人喜好,我倒是喜歡,泰國老撾菜我都還喜歡,

至於是不是西雙版納最正宗,是也不是!傣味不比川菜,或者淮揚菜,廣東菜這些有固定的菜式,或者說必須要當地的固定調料,傣族有很多地方都分佈,西雙版納和瑞麗都有,傣味基本上就是因地取材,一般分生吃涼拌和燒烤兩種,生吃涼拌得就多放檸檬,小米辣這些,的確酸辣,再就是要麼水煮或者白灼這些,配的沾水就會多一些口味,燒烤和內陸地區不一樣,包燒是一種常見的燒烤方式,總之就是尊重食物原始的味道,很少來改變食物的真味,川菜裡面魚香肉絲這種做法絕對不會有,這也和少數民族地區調料稀缺有關係吧。

亂七八糟說了一堆,總體意思就是傣味有自己得特色,主要尊重食物原始味道,酸酸辣辣是最大的味覺方向,你吃的慣東南亞的口味就沒有問題,和川湘菜,廣東上海菜截然不同的味道。


國際勞工滇南阿勇


如果你不會吃新鮮小米辣,檸檬,大芫荽,小芫荽,竹蟲,蜂兒,水蜈蚣,蕨菜,撒撇,菠蘿等食材的話,那對你來說就是不好吃的。

同樣的,沒有這些菜的傣味就不是正宗傣味。傣式菜和泰式老撾式菜味道區別在於前者偏酸辣,後兩種是酸甜微辣。


大膽喵


雲南的傣味好吃啊,以酸辣味為主。不是非要去版納才能吃到正宗的。傣族只是版納比較多點,但其他地方也有。每個聚居地的口味,和做法上略有不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酸辣為主。


深白色deta


傣味是雲南山野自然民族菜系中的精品!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傣味有自己相對成熟的烹飪體系和長期積累的地域飲食文化。如果要用某個美女來形容的話...

雲南傣族多在依山傍水的地區定居,種稻養牛兼顧漁獵,熱帶亞熱帶地區物種豐富,水果香料品類繁多,食物來源充足,有句俗話說“凡綠的都是菜,會動的都是肉”,說起吃的氣魄,可一點也不比老廣弱。

歷史上傣族有高度發達的社會文明,曾建立過多個區域小王朝,傣王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土司頭人可以此的,擱現在怎麼也是個副國級!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傳統傣味要是走起套路來也不比滿漢全席差!

傣族生活的水邊林中,是蚊蟲細菌的祖地,長期對抗疾病讓傣醫積累了實用性非常高的植物草藥使用方式,在飲食中隨時運用。

傣族信奉佛教,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多會用佛教的思維和禮儀,所以傣族人熱情隨和,樂於分享

你看這傣味,有歷史,有地位,有原料,有技術,有文化,有功效

現在全雲南都能吃到傣味,不過最正宗的還要算滇西南的傣族聚居地,德宏版納普洱玉溪。首推德宏。怎麼才算是地道的傣味呢?有三大標準

1 吃飯都在花園裡,環境好得不得了,米飯香得不得了,有裝竹筒烤的有放菠蘿裡蒸的,光吃都能幹兩碗

2 點菜都是指哪打哪,老闆會把你指過的材料都弄個小樣放成一盤

3 傣味一般是全部做好了一桌子一起端上來,千萬記住啦,最高級最傳統最正宗的傣味,每一道菜都是主菜和單獨的蘸料配套的,不同的菜有不同的蘸料,而且主菜和蘸料的搭配不能改變哦!

這種吃法才是傣味的精髓體現,因為傣族自身的文華積累,加上對外交流,宗教文化的影響,讓他們對吃無比認真又有無比的想象力。

他們認為每一種食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效用,怎麼吃才最能吸收好的避免壞的,有些食物好吃但吃多了傷身體,有些食物養生但不好吃,長期研究下來,利用種類極其多樣的原料和香料用不同的加工方式把主菜和蘸料搭配關聯起來,讓好吃的不傷身,讓養身的變好吃。比如烤豬皮蘸醃菜膏,不但口味上香辣酸甜相得益彰,也用醃菜膏消火去熱的功能安撫住了肉類脂肪燒烤後產生的熱毒。

心水推薦私家傣味三道招牌菜

蜣螂卵 盤黃鱔 螞蟻蛋

其他的烤雞炸皮,牛肉湯鍋,酸湯江魚,剁生喔喃咪什麼的就隨君所好啦!


原來你是這樣的美食


雲南的傣呋很好吃'別處不知道/到西雙版納才吃到I正宗的/也要到傣族家裡去'.燒考.燒肉.燒雞'燒魚'到處,有買有個菜'只有到傣族家裡邊才吃得到名字叫/朵生'把牛肉朵成細細放上許多作料'拿來沾/生萊吃/那可是生肉1鮮鮮可口很好吃''不敢生吃的/主熟才吃又是一種囗味叫人忘不了的美味/他們把魚也拿來做朵生/也很好吃而朵生'只有在他們的節日裡才有吃得到'要吃正宗傣呋只有到傣族家裡'只要你說他們會熱情怊帶'傣族人民很好客'他們熱愛生活.會做許多好吃的東西'在西雙版納有一句話'傣族萊一動最是肉,/一綠最是萊.只有親目來吃才知道


開心果1538675


是的,只有親自到傣家做客才會吃的到正宗的傣味,比如我就是,我特喜歡我媽做的傣味了。我也會做,傣家人熱情好客,這裡的風景空氣都很好。








Heaven51513934


傣味是傣族美食的風味,雲南傣族主要分佈西雙版納和德宏州,在這兩個地方一般都能吃到較為正宗的傣味,不過,想吃最正宗的還是去當地傣族人家吃,現在外面開傣味餐廳的都不怎麼正宗,為了適應遊客和漢人的口味。傣味一般來說較為酸辣,代表菜有酸扒菜,水醃菜,撒苤,涼拌菜,舂乾巴,手抓飯,竹筒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