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人體需要的營養有哪些?

可愛米粉




除了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這三大功能營養素,目前證實被人類必須的營養素有40多種,然而這樣營養素大多必須通過食物攝入來滿足人體需要,所以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來源可以概括為4個字“平衡膳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週25種以上。

主食粗細搭配。因為全穀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脂肪酸,營養較精白米麵更高。全穀物是指未經精細化加工仍保留了完整穀粒及其天然營養成分的穀物。例如未經碾磨、拋光、粉碎的稻米、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黑麥、黑米、高粱、青稞、黃米、小米、粟米、蕎麥、薏米等。


配菜葷素搭配。應做到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1/2,如菠菜、油菜、芹菜葉、空心菜、芥菜、西蘭花、西洋菜、茼蒿、蘿蔔纓、荷蘭豆、西紅柿、胡蘿蔔、紅莧菜、紫甘藍等。奶製品、豆製品、魚、禽、蛋和瘦肉也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類、維生素A、B族維生素、鐵、鋅等營養素。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g。每週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大豆類100g,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


加餐水果和堅果。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的新鮮水果,同時注意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堅果每日15g,以原味堅果為主。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營養話題好像已經進入我們日常生活中了,保溫杯裡泡枸杞、熬最晚的夜敷最貴的面膜……這些好像都是為了營養、為了美所探究出來的行為,其實,如果我們瞭解人體需要的營養素有哪些就可以“肆意妄為”了~

根據人體的需要量或體內含量多少,可將營養素分為宏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

宏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這三種營養素經體內氧化可以釋放能量,所以又稱為產能營養素。

  1. 碳水化合物是機體的重要能量來源,成年人所需能量50%-65%應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食物中谷類、薯類等主食中含碳水化合物較多。


  2. 脂肪作為能源物質在體內氧化時釋放的能量較多,可在機體大量儲存,成人脂肪攝入量應占總能量的20%-30%,烹調油、肥肉等含脂肪豐富。
  3. 一般情況下,人體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類氧化供能,在機體所需能源物質供能不足時,可將蛋白質氧化分解獲得能量,其中瘦肉、奶類、大豆類等富含蛋白質,佔總能量的15%-20%。

微量營養素

  1. 礦物質,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無機鹽,比如鈣、鐵、鋅、硒等;

  2. 維生素,又分為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和水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除了宏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是我們必需的營養外,水和膳食纖維(其中雜糧、蔬菜的膳食纖維豐富)也是所需的哦~要是能再運動一下就…………完美


曾麗丹營養師


1、首先我們瞭解營養素的概念:為滿足機體正常的生長髮育、新陳代謝及各種活動的需要,從膳食中獲得的各種營養物質稱為營養素。

2、不是食物中每個營養成分都可以歸為營養素。營養素必須滿足三個條件:①滿足機體正常的生長髮育。②參與新陳代謝。③維持人體各種活動。

3、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六大類。

①蛋白質:蛋白質按食物來源分為: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來源於:畜肉類、魚類、蛋類。植物性蛋白質主要來源於:豆類、穀類、菌類和堅果類食物。

雖然牛乳和雞蛋中蛋白質含量不是很高,但是氨基酸種類齊全,比例適宜,與人體組織蛋白質模式相接近,被人體吸收利用率很高,所以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

②脂類 主要來源於植物油、畜禽類及製品、豆類和堅果。

③碳水化合物 葡萄糖、果糖、乳糖、蔗糖、麥芽糖、澱粉、膳食纖維等都屬於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主要食物來源為穀類、薯類、根莖類食物。穀類(我們的主食),是碳水化合物最經濟有效的來源。

④各種維生素、礦物質 來源廣泛。主要食物來源有畜、禽、肉、蛋、奶類、豆類、蔬菜、水果類等。

為了合理補充各種營養素,需要我們合理膳食,飲食多樣化。每天穀類為主,適量魚禽蛋奶類,適宜的奶類及大豆堅果類,多吃蔬菜和水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2歲以上健康人群每人每天:水1500~1700ml;谷薯類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50~150g,薯類50~100g);蔬菜類300~500g,水果類200~350g;畜禽肉40~75g,水產品40~75g,蛋類40~50g;奶及奶製品300g,大豆及堅果類25~35g;油25~30g;鹽<6g。


會萌營養師


1、人體主要的三大供能物質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2、碳水化合物: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為主食,如米飯、饅頭等,這些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可經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會隨著血液進入脂肪、肌肉等組織中,為人體提供能量。

2、脂肪:脂肪也是人體的供能物質之一,當人體內葡萄糖缺乏時,機體就會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使其通過糖異生途徑轉化為葡萄糖供人體需求。

3、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結構的主要物質,人體的骨骼、肌肉、內臟、皮膚、腦發及血液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

4、維生素:飲食中常見的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等。

5、維生素A可維持正常視覺正常功能、維護上皮組織細胞的健康和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促進生長與生殖等。

6、B族維生素幫助糖類、脂肪、蛋白質代謝以釋放出能量,製造血液所需的營養素,幫助消化吸收的輔助,幫助肝臟解毒功能。

7、維生素C促進骨膠原的生物合成。利於組織創傷口的更快癒合,改善鐵、鈣和葉酸的利用,抗氧化作用等。

8、維生素D提高肌體對鈣、磷的吸收,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促進牙齒健全。

9、維生素E的主要成分為生育酚,主要生理作用為主要有抗氧化、延緩衰老、提高生育能力、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等。

10、還有一些礦物質,如鈣、鐵、鋅、鉀等。


糖尿病之友


選擇權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歡迎關注醫學博士團隊!


飲食與營養和健康與疾病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合理的飲食與營養可以保證機體正常生長髮育,維持機體各種生理功能,促進組織修復,提高機體免疫力。

為了維持生命與健康,預防疾病及促進疾病康復,人體必須要從食物中獲取一定量的熱能及營養素。

熱能是一切生物維持生命和生長髮育及從事各種活動所必需的能量,由食物內的化學潛能轉化而來。人體的主要熱能來源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脂肪、蛋白質,因此,這些物質又稱為

熱能營養素。

營養素是能夠在生物體內被利用,具有供給能量、構成機體及調節和維持生理功能的物質。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有六大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水

蛋白質

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由多種氨基酸組成,並含有碳、氫、氧、氮及少量的硫和磷。正常成人體內蛋白質約佔16%-19%,且始終處於不斷地分解與合成的動態平衡中,從而達到機體組織蛋白不斷地更新及組織不斷修復的目的。

脂肪

也稱為脂質或脂類,在體內分解可產生大量熱量,分為中性脂肪和類脂質。中性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組成的脂,也稱為甘油三酯。類脂質是溶於脂肪或脂肪溶劑的物質。根據化學結構的不同,脂肪中的脂肪酸又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一般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通過食物供給,稱為必須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

又稱糖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根據分子結構的不同,可將碳水化合物分為單糖、雙糖及多糖。

礦物質

也稱無機鹽,包括除碳、氫、氧、氮以外的體內各種元素。其中含量較多的有鈣、鎂、鉀、鈉、磷、氯、硫7種元素,稱為常量元素。其他的元素含量甚微,如鐵、銅、鋅、錳等,稱為微量元素。

維生素

是維護人體健康、促進生長髮育和調節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機化合物。每一種維生素的生理功能因其化學結構不同而不同。維生素既不參與組織構成也不供給能量,但缺乏其中任何一種或幾種,都將對整個機體代謝產生影響,甚至導致機體發生維生素缺乏性疾病。維生素在體內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因此食物中必須供給足量的各種維生素。

是人體生存所必需的物質,是人體組織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有幫助血液流動、促進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等多種功能。


歡迎關注天壇醫院、阜外醫院、兒研所、北大口腔醫院醫學博士團隊!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良醫濟世


人體需要7種營養素,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人體較長缺少的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比較簡單的方法,是通過補充蛋白粉,複合維生素礦物質,對日常飲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一顆DHA軟糖


人由一個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嬰兒,再到一個成人,這中間是需要很多物質支撐的。

然而,人不是植物,不能從土壤中吸收營養,也不能通過光合作用製造養分,而只能靠攝取食物來獲取。


一、提供熱能的

熱能用於基礎代謝、日常活動等能量的支出。人體有能量支出,就必須有能量補充(食物)。


碳水化合物:米、面、薯等

蛋白質:雞、魚、肉、蛋等

脂肪:動物油、植物油、肥肉等

二、功能構成者

礦物質:鈣、鎂、磷等

維生素:維生素A、B、C、D、E等

每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功能都不同,他們之間既有協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一種攝入過多還會影響另一種的吸收,所以攝入要均衡。

三、輔助物質

如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從而防止便秘。


喝黃酒,對心臟有什麼影響?

“生酮飲食”是什麼?減肥效果好嗎?

小小廚房健康重地,油鹽醬醋需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