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餐飲店為什麼幹一段時間就會賠本倒閉?

大凱204429585



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十分迅猛,各種各樣的餐飲品牌更是層出不窮。對於廣大消費者而言,能夠有如此廣闊的選擇空間真的是個好事。

但是也意味著餐飲行業競爭的激烈,和高淘汰率的發生。

要想做好餐飲業,個人認為:



第一,要能夠吃的苦中苦。餐飲行業是個起早貪黑的行業,別人還在睡夢裡的時候,你就要起床準備菜品的購買以及其他必需品的提前熬製或者備料。

第二,衛生情況。人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吃到嘴裡的東西要求更加的苛刻。但是現在很多餐飲品牌都存在不足,比如對食品衛生管理不到位,不注重食品健康。要做餐飲業,做出的東西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最起碼你自己要去吃一樣的東西。一個注重衛生的餐飲店生意不會壞到哪裡去的,人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一個不注意衛生的餐飲店一天就能垮掉。

第三,做餐飲還是笨一些比較好。

如果我們都變得笨一點,不去投機取巧,笨到不知道去買地溝油;笨到過期的原料一定要扔掉也想不起來湊合用掉。

第四,就是要好吃。其實你用的原料保質保量,一個合格的廚師做出來的菜就會滿足大部分客人的要求了。還要經常的推出新品,發掘出隱藏客源,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口味和要求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五,就是餐飲的最大附加值~服務。顧客是上帝一定要記牢。顧客就是你得衣食父母。一定要供著哄著。

能夠滿足顧客的心靈, 是餐飲的立身之本。

培育滿足人心的員工, 是餐飲的生存之道。


烽火冰河


我是不將就的張小果,我正在創業中,我開過餐飲店2年的時間失敗了,我善於不將就的看問題,歐耶!!!

我先跟大家說我的真實經歷吧!大家替我準備好紙巾~~~~~

那是三年前,一個大哥帶著我們一幫正在工作的人,選擇了一個正準備招商的新建大型商場準備開一家餐館,出錢加盟山東的一家燜鍋品牌,所有投資的人,該上班的還是在上班,然後主廚叫的是一個投資人的親戚去學,現場管理也是一個投資人的親戚,我只就負責管理賬目,就開始了風風火火的裝修和採購等等準備。

開業第一個月結合商場的開業,看起來還可以,雖然因為是打五折,但第一個月也基本持平。接下來隨著正常營運的開始,後面的生意越來越差,雖然也參加各種商城的營銷活動,利用互聯網、媒體工具進行宣傳,但是每個月還是入不敷出,很難達到運營平衡,這個階段差不多半年的時間。原來準備的120萬差不多用完了,大家坐下來思考問題到底在哪裡,分解了有幾個原因:加盟的菜品口味太重不適合當地人、口味而且單一無新意、商城人流不足等等原因。

於是除了大家繼續按股份掏錢以外,就開始內部針對產品進行想方設法的整改,這樣一過又是半年,菜品根據當地的口味進行改變,但因為主廚沒有什麼創新和能力,結果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了省成本,在人員、原材料上也開始緊縮,結果越來越差,再加上淡季出現,更是虧的厲害,就這樣半年又過去了,更是做不下去了。這樣一年過程中,那一家加盟的品牌,開業前我們派人過去總部學習以外,沒有任何的幫扶,倒是常常在催要不要採購原材料,很是無語,管理人員甚至連店面都沒有來過一回。

一年的時間虧了100多萬,大家想著是不是要止損結束,而大哥不甘心,於是找了當地的一個廚師,準備放棄加盟,全面改當地的菜系,大哥又投入了差不多50萬,對店鋪進行重新裝修、各種試菜和研究,過年後重新開業,剛開始新菜反應還是不錯,時間一長,管理上開始出現各種問題。這個主廚研究菜品可以,但一股江湖氣,把所有親戚朋友招進店裡,然後在管理上就是用江湖大哥的那一套,團隊各種怨聲載道,而且在採購上也存在很大的漏洞,還不讓別人監督,就這樣,又撐了半年時間,營業數據更是慘不忍睹。痛定思痛,終於決定關掉,但在因為跟商場簽訂的合同是5年,不是說關就關的,中途退出算是違約,還要各種現場恢復和違約金,通過各種申訴,最後還是花了十多萬終於把店關掉。這個餐飲店從開始算下來總共虧了250萬左右。

這是我真實的餐飲店創業經歷,只有淚啊,通過這個經歷,我總結一下我認為餐飲店為什麼會虧本倒閉的原因。

  • 沒有做好開店的準備,很多時候開餐飲店的人就是看別人店生意很好,想著自己開一家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其實一家生意好的店後面有很多的因素存在,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是很多餐飲店紅紅火火開慘慘慼戚關的原因,就是沒有真正做好開店的準備,特別需要忌諱的就是開店全靠激情。那麼開店需要做哪些準備?目前開餐飲店有兩種基本模式,一種就是自己喜好餐飲,也願意研究鑽研,起一個自己的品牌或者餐飲品類,做自己的生意,另一種就是加盟已有的品牌,品牌商提供產品和原料、裝修設計等輸出,自己投入加盟、裝修和日常運營資金。對於做好開店的準備不是說選擇一種確定下來就好,而是要根據你選擇的方式,去真正做好調查市場、認識產品、瞭解人流和需求、選擇對比地點、梳理成本預估等等的詳細的工作,有一些系統性的書本可以告訴你怎麼去調查和了解店鋪的經營數據,學習很重要,學以致用更重要。這些書搜一搜都會有,推薦幾本大家可以看看(《當餐飲經營遇上了創意》 、 《完全餐飲店》、《餐飲創業只賺不賠的7個基本功》、《白手起家:餐飲開店全程實戰手冊》),通過書本知識結合具體場地情況和條件去看整個項目,才能做到至少心裡有數。


  • 沒有選擇好合夥人,很多時候,想做餐飲的人往往有點錢,但沒有什麼餐飲的技術和經驗,這個時候就需要找會餐飲懂餐飲的合夥人一起做,甚至會把整個店鋪就讓他管理和運作,這個時候,這個人的人品和水平就非常重要了。因為餐飲運作起來裡面的坑是非常多的,不管是資金、採購、人員管理等等,如果碰到不靠譜的合夥人,技術在他手上,結果做一些小動作你又沒有辦法控制,那麼這個時候最好的就是散夥,否則會出現各種讓你擦屁股的情況,人的貪慾就是一個無底洞,最後可能自己怎麼虧的都不知道。


  • 對於出現的問題,反應不夠快,被動式的等待,在整個營銷和服務上缺乏系統的規劃和佈局,該花的錢不捨得花,結果導致店裡的經驗難以改觀,結果就是越虧越多。對於中大型的餐飲店,在服務、營銷等等方面在開店之前就要有所規劃,並且把相關的費用納入前期的投資準備,很多老闆在店鋪開起來以後不捨得花錢做推廣,就想著哪一天地方的人流能夠多起來,但是對於中大型餐飲店每天的成本都在支出,你如何能夠確定你的店能夠活到流量起來的時候。所以,做中大型餐飲店一定要把營銷費用規劃好,要有系統的做推廣和引流,找準機會把店鋪的熱度炒作起來,但計劃營銷費用有一個前提,就是你的產品是符合市場需求的,甚至在市場上是有競爭力的,如果口味或產品不適合當地,那就早早關店止損。當然,對於小型作坊式的餐飲店,倒不一定需要在營銷上做太多的投入,這一點特別針對大中型餐飲店。

好吧,以上是小果總結的餐飲店容易倒閉的原因,也是小果創業失敗中總結的經驗,這裡再囉嗦一遍。如果你不是喜歡美食、沒有辦法扎身下去學習和行動的人,建議你不要做餐飲,除非你真的有很多錢,並能夠請到非常專業的人士來幫你做,否則真的很容易虧錢虧到你懷疑人生。做生意簡單,但做好生意不容易,做長久賺錢的生意更不容易。

你有什麼不同觀點或者補充指教的,請在討論區指出來吧,小果經歷過失敗,更希望從每位身上學到更多的經驗和知識!謝謝你們!


廈門不將就


前面高票答案已經說了很多,我再補充嘮叨幾句吧!

餐飲的門檻很低,低到大家覺得隨時隨地都可以以這個掙到錢——實際上也是,拿個烤腸機在地攤一擺 也算步入餐飲行業了。

正因為如此,各種創業者開始湧入。

其中,做死最多的,並不是餐飲人,而是跨界的。

事實上,當我們耐心去觀察或者真正瞭解餐飲這個行業的時候,會發現做這行的人可能轉行的沒那麼多。

比如我之前同事,他一直是做餐飲中的火鍋類,沒錯,只有火鍋連乾鍋和炒菜都沒有做過,而他從2006年開始一直做到現在。起起落落換了幾個城市,但是始終只是一種火鍋。他買了房子買了車,全部的收入來源只是他的火鍋店。

另外初中同學(我之前答案裡寫過他)從初中沒畢業開始出來打工,一直也是餐飲,做廚師,以炒菜為主(家常菜)在大城市餐廳打過工,也出國幹過(給一家跨國企業做廚師),自己也開過飯店,現在開小飯桌還是以家常菜為主。他和我一樣也是農村孩子,現在城市裡有屬於自己的房車,能供得起兒子上學,還給父母買了房子,依靠的也是餐飲。他在這行的年頭更久。

另外一個朋友(我初中同學的朋友,我原來答案裡也寫過他都故事)則更為“單一”——他只會做魚,準確的說是魚頭泡餅這道菜是最拿手的,另外刀功一流。當然,他過得也很好。現在他的女兒結婚了。他之前一直在老家開著自己的小飯店,直到女兒結婚後才跟著換了城市幫女兒的店鋪賣酒算是退休轉行不幹了。主要也是歲數大了不能再熬太累。

如果不是年齡和身體,他們會繼續開著自己的飯店的。而不是倒閉。但是,他們會換城市,換招牌,因為食客要求新鮮感。這樣才能保持最大的客流量和盈利。

其實,真正做這行的,一直都在,只不過可能把樓下的店搬到了城東。隔了兩年,又換到了城南。這個過程中給人感覺是生意做不下去了。

當然這個過程中不可能保持完全一直盈利的狀況。就拿我小舅舅來說,他也是開餐飲的,他是開骨頭館的,以燉骨頭為主的。當初在山西朔州和內蒙古呼和浩特開的時候,生意都很不錯。後來和他一起的合夥人在運城再開一個,就賠掉了。做生意失手幾次是很正常的,不過他們可以在別的地方再補回來。


小黑豆


餐飲店頻頻倒閉的根本原因,在於沒有一套成功的模板。即使你照搬前人的模式,也不一定百分百會成功。

所以創業者需要知道經營一家餐飲店時,除了知道要做什麼,還應知道不能做什麼?導致門店倒閉的最常見的四大錯誤。

第一個錯誤:相信開一家店便可以快速成功。我們常常看到某人開一家餐館或飲品店,2、3個月就回本,接著開分店、找風投,上市了……彷彿成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卻不知成功的背後是許多超越平常人承受能力的辛酸。

第二個錯誤:相信自己的感覺。在餐飲店的經營過程中,老闆們的判斷很多時候是基於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要有足夠的調查,觀察和分析。不要覺得一切都是想當然,盲目相信自己的感覺。

第三個錯誤:不清楚自己的承受能力。大多數人初開店時投入大量資金,確實盈利,但是如果後期生意回落,資金鍊斷裂,只能坐等關店。

第四個錯誤:以為開店一勞永逸、忽視後期經營規劃。成功開店,前期運營也不錯,便以為可以高忱無憂,忽視市場變化、後期維持客流的運營策略。

如今隨著消費升級,消費主力80後、90後,確實更偏向外出就餐,餐飲業整體趨勢仍在增長。但如今進入玩家很多,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才能更好的順應這個時代。做餐飲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時刻審視自身,著重研究後期運營,無論是時刻關注數據更換菜品,還是客戶維護上等需要花心思。

所以為什麼說餐飲業門檻低?確實低,只要會做飯就可以開個店。但為什麼餐飲業淘汰率高?進門之後,運營是一門大學問,不是簡簡單單照搬就可以的。甲之蜜糖 乙之砒霜。A在當地賣的好,不代表在B也行得通。結合當地消費市場,時刻調整,才能不被淘汰。


連鎖品牌智庫


我是開店諮詢師超哥,對於開店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和實戰經驗,大家如果想開店,不妨關注下,看我的歷史文章,或許有點啟發。

這位網友的問題很好,我也來答一答,給立志做餐飲的朋友一點參考意見。

這個問題的本意是餐飲店一開始幹得還挺歡,但是,幹著幹著就開始賠本,賠本那也不一定倒閉,先熬著吧。但熬著熬著熬不下去了,就真的倒閉了。

這究竟是咋麼回事呢?

我們先從餐飲店為什麼一開始賺錢說起。

一個創業者之所以敢於花個幾十萬開家餐飲店,那當然是想成功的,當然是看到一定市場機會的,當然對自己是有自信的,當然產品是不錯的,當然是有一定調研的,所以,這時候開起來的店一般都能掙錢。

而且由於新開的店有新意,顧客都有好奇的心理,沒吃過進來嚐嚐看,帶來很多嚐鮮客。新店一般促銷力度都比較大,更容易吸引顧客。所以,很多店一開始生意都不錯,甚至門庭若市。剛開店就門庭冷落的很少,除非這個創業者幾乎是菜鳥中的菜鳥,一點都不動腦。

能笑到最後的才是王者。對於創業來說,更是如此。據統計北上廣深年度複合倒閉率竟然達到了100%,97%的創業者無法挺過18個月,餐飲市場一直不是一個風平浪靜的藍海,而是狂風肆虐,波濤洶湧紅海。市場一直在劇烈變化,顧客想法也是變化多端,如果經營者不能及時捕捉這些信息,就會像見到冰山不知道躲,聽到暴風來臨不知道採取措施一樣,船沉了也不冤枉。

我認為之所以出現這種先盈利後虧損,直至倒閉的狀況,是基於以下原因:

1、競爭者增多,僧多粥少。

有的餐飲店開得早,附近沒有幾家餐飲店,這時大量的需求集中到這家店,生意當然不錯。但隨著市場日益成熟,逐漸有些店鋪開始幹起了餐飲,競爭者日益增多。畢竟能與網店競爭的,適合開實體店的,餐飲是一個重要的選擇。周圍的顧客還是那麼些人,到你家吃過了,就不會到別家去吃。根據28理論,只有20%的店小日子過得不錯,而大多數店成了80%的低收入、低利潤群體。80%的人搶20%的餐飲利潤,僧多粥少,那還不得餓死一片人?生意如果進入惡性循環,長期佔據不了20%的份額,低於成本位運行,時間一長就只能倒閉了。

這些競爭者都哪來的?

一方面開餐飲本就門檻低,只要有個幾十萬又想創業的,如果沒有特殊的路徑,往往就想到開餐飲店上去了。特別是現在房地產形勢正在扭轉,很多從房地產溢出來的錢,無從投資,很多就投到創業上去了。而一般人對創業幾乎是摸不著門道,而最能有點摸得著頭腦的,就是開餐飲店了。這店這條路上,那可以說是人山人海,裡三層外三層,前仆後繼,後來者會更多。

二方面當一家餐飲店賺到錢後,就會起到一個示範作用。其他創業者會認為,他能賺到錢,為什麼我不能?在紅眼病犯了以後,也紛紛開起了餐飲店,甚至直接模仿,這就是所謂的跟隨式創業。而這樣的結果就是,一些原本賺錢的店,一下子冒出幾家差不多的店,利潤攤薄之下,逐漸就變得不盈利了。這就像一艘海上的小船,本來還能悠哉遊哉,結果一下子爬上來一堆人,導致這條船被掀翻,要死大家一起死,絕不讓你一人快活。

三方面成熟連鎖店參與競爭。有些店經過大浪淘沙,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這種模式一旦實驗成功,就會迅速連鎖化、加盟化,到處開店。比如海底撈、呷哺呷哺、拾牛火鍋等。這些連鎖店,往往品牌響亮、特色明顯、模式清晰、服務到位,一來就吸引了大量的顧客,佔據了顧客餐飲選擇籃子的第一選項。可以說,如果一個地區開了一家海底撈火鍋,周邊火鍋店就像野草碰到鋤草劑一樣大片死亡。

2、經營者思路僵化,難以適應市場變化。

顧客的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市場也不是一塊鐵板,如果經營者不知學習,思路僵化,不懂變通,就會被市場邊緣化,甚至被擠出市場。

比如,一家飯店原本經營高端餐飲,公務宴請、公款吃喝佔據了高端宴請的重要部分。但突然八項規定出來了,餐飲市場可以說突然遭遇了驚天海嘯,摧枯拉朽之下,高端餐飲被幹得光光。這時候如果經營者還不及時調整,那只有死路一條。倩江南、淨雅、金錢豹這些高端餐飲一時沒把握住市場變化的脈,不能及時調整和收縮戰線,一下子搞得資金鍊斷裂。扛不住的結果,只有倒閉。那些有資本支持的餐飲品牌尚且犯這樣的錯誤,何況是一些小餐飲店呢?當然也會犯。好在船小好掉頭,小餐飲者必須要頭腦靈活,及時調整,這樣才能應變劇烈的市場衝擊。

市場上變化非常劇烈,可以說一天一個樣,經營者不是坐在店裡整天看著顧客進進出出,數著收銀櫃裡的鈔票,而要放眼市場,敏銳觀察,及時調整,這樣才能像皮划艇運動員那樣在劇烈的水流衝擊下,也不會翻掉。

3、性價比不高或逐漸降低。

有些店性價比不高,或逐漸變得不高,顧客就會拋棄它。顧客每天到外面吃飯都要進行選擇,你給顧客什麼選擇你的理由呢?顧客最容易選擇的是價廉物美,也就是性價比要高。不要把顧客當呆子,顧客一定會選最價廉物美的餐飲店。

性價比是什麼?就是價值和價格的比。價值越大,價格越低,性價比越高;價值越低,價格越高,性價比越差。那我們是不是隻有通過降價來達到性價比的目的呢?降價是個辦法,但那不是長久之計,因為降價就是降利,減少收入。到最後,忙得要死,錢沒賺到幾分。盲目跟人拼價格,打價格戰,最後出現的,就是讓你懷疑人生。

提高性價比最好的辦法是提高產品的價值,把附加值做大。比如塑造品牌、打造口碑、做出爆品、提升服務等等。如果你能花200塊錢吃頓北京烤鴨,你會覺得性價比很高了。如果讓你花50塊,買個菜場的烤鴨,你就會覺得這家太貴了,性價比太低了。這就是價值和品牌給附加值帶來的影響。

我們有些小老闆,天天忙得要死,結果店面越做越髒,東西越做越差,服務越來越糟,價值也跟著越來越低,既沒品牌又沒口碑,性價比當然逐漸下降。價格的下降是有限的,不可能低於成本。而價值的下降則可能是無限的。如果任由價值下降,那性價比將會跌到一個慘不忍睹的地步,這種情況下,你又怎麼能讓顧客掏錢呢?你又怎麼賺錢呢?

4、顧客審美疲勞。

知道為什麼飯店過段時間就要換菜單和廚師嗎?因為這幾個菜再好吃,顧客吃幾遍那也煩了。這就像對著再漂亮的姑娘,天天面對著,也慢慢覺得不是那麼漂亮了;對著馬沙拉蒂,一開始愛惜得不得了,過個年把也就當成普通的車子土裡來泥裡去了,連擦都懶得擦。什麼原因?審美疲勞而已。

有的店老闆相信一些百年老店的理念,只做一種或幾種產品,從不更換。認為只要正宗,就有好生意。殊不知,現在的社會跟以往不同了。以前社會上物質貧乏,有個幾種特色店,就稀奇得不得了,很快形成口碑。而現在呢?到大型商超、美食城去看看,餐飲店一大堆,好吃的東西奇多,顧客注意力極度分散,忠誠度極低,你還指望憑一兩款產品包打天下?就算是爆品,也不可能一直爆下去。就算常年包打漢堡雞肉的肯德基,也總是不斷更換品種的。

對於小餐飲經營者來說,要及時地跟蹤顧客的意見,加強創新,融入新元素,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克服顧客的審美疲勞。比如能不能在色彩上做文章?能不能在分量上做文章?能不能在包裝上做文章?等等。

一旦讓顧客形成一個固定印象,“他家的菜就那麼幾種,不好吃”,那就別指望他能給你五星好評,也別指望他下次再來了,顧客如果都這麼想,你還賺誰的錢?

5、缺乏爆品。

餐飲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美味。而美味的東西是什麼?那就是爆品。什麼是爆品?就是短期內產生巨大擴散能量的產品。

好吃不等於就是爆品,要讓大多數顧客好吃到產生足夠動力,想分享給別人的程度才是爆品。這些爆品哪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偶然產生的,也不是祖宗留下來的,而是研發出來的。雕爺牛腩、西少爺、喜茶等網紅產品,他們的產品上市前,都進行過長達半年的封閉測試,不斷修改調整,直到80%以上的人都認為極好,會分享給朋友,才真正推向市場。這樣才能一炮而紅,成就爆品。

而我們一些餐飲店,只是大眾化飲食,說好吃吧,一般般,說不好吃吧,又沒那麼差,吃完了感覺沒印象,頂多算是解個飽。這樣的店,你想賺大錢?門都沒有。如果慢慢加上審美疲勞、房租上漲、員工工資提高、食材漲價,那不倒閉還往哪裡跑呢?

所以,我的觀點一直是,“無爆品不開店”。而且爆品還要不斷迭代,不斷更新,這樣才行。

6、餐飲店定位和思路有問題。

這個原因也是比較關鍵的,餐飲店老闆如果對自己的定位不準確,那是很致命的。

附近有個店叫什麼我暫時忘了,反正是經營匹薩的店,自認為是加盟店,有些品牌(三四線品牌),把價格訂得高高的,比附近匹薩店的價格高出三分之二。顧客又不傻,如果吃的是必勝客的匹薩,貴就貴點吧,反正是一線品牌。吃必勝客不僅吃的是食物,還有環境、享受和品牌。而三四線品牌,也定這麼高的價,那顧客吃什麼?既沒什麼環境,又沒什麼品牌,價格還這麼貴,當顧客是傻子嗎?這顯然是餐飲店定位出了嚴重問題。

再舉個例子,店老闆的經營思路有問題。他以低價為主要競爭策略。低價是可以考慮的,但餐飲業不是百貨業,不能作為主要策略。否則,就會帶來比較嚴重的負作用。

其一,品牌會因為低價而受損。顧客的心理普遍是“便宜無好貨”,你打低價牌,最終導致自己的品牌形象受損。

其二,價格下去了,很難再抬上來。降價一點點顧客不買賬,降多了,顧客倒是多了,但是卻對品牌價值產生懷疑,“是不是用的地溝油?”“是不是買的大棚菜?”“是不是轉基因?”等等。再抬價的時候,顧客會非常敏感,甚至立馬翻臉,拍屁股走人。

其三,價格下去了,導致收益減少,緊臨成本線,累得要命,卻賺不到錢,也沒空間做其他促銷手段。

其四,店的利潤上不去,員工沒積極性,店老闆忙死了,賺不到幾個錢。

代價策略對於餐飲店來說,很難持久,而且極易讓店鋪陷入惡性循環。

以上這些都是經營思路出現了問題。諸如此類的,如面向顧客人群錯誤、不瞭解消費主力軍、拼命壓低成本、對未來市場過於樂觀或過於悲觀、管理上過於壓迫員工等等。

7、店老闆疲勞、厭煩、消極、動力喪失。

開店前,店老闆是風風火火、情緒激動,雄心萬丈,開店後呢?每天面對的是各種複雜的事務。原料購買、成本核算、人員管理、制度制定、營銷措施、產品研發、稅收財務等等,各方面的問題一股腦地湧來。每天摸黑起床,摸黑回家,錢沒賺到多少,孩子教育出了問題,夫妻生活受到影響,家庭氛圍一團糟,整天沒有休息,從年初三,幹到大年二十九。

能賺錢也就罷了,如果不賺錢,甚至賠得臉發綠,那恐慌的心理就會迅速蔓延,啃噬著開店時的那種激情,店老闆不由得在想,“是不是我不適合開店?我是不是應該把店關掉?”

心理疲勞那是肯定的。意志力決定持久力,當意志力被不斷消耗後,就會讓老闆再也沒有精神加強執行力,進行精細化管理了。這種情況下,各方面的管理效能就會不斷下降,店鋪經營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先虧損,後倒閉。

這些內容只是想到哪說到哪,不到之處,請大家諒解。大家可以私信我,我們再聊。

我是開店諮詢師超哥,希望我的解答對大家有幫助。記得關注,看下歷史文章哦!


開店諮詢師超哥


餐飲企業成功與否有很多因素,為了防止賠本倒閉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項目的規劃及定位


如果要做一個餐飲創業,項目規劃非常重要,選擇一個特色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或服務,通過產品和服務在競爭中取勝,餐飲項目的定位是否合理是項目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未來的餐飲行業要麼做有概念的高附加值的企業,要麼做大眾市場靠規模贏取利益。

二、合理的合同條款及技術支持

餐飲企業很多失敗的原因是與房東、員工、供應商等法律合同文本簽訂的是否合理,使得餐飲企業在經營中遇到很多坑。

三、經營過程中遇到各種管理問題

很多項目的失敗不完全是產品問題,還有管理問題、模式問題。很多餐飲老闆創業者都覺得餐飲簡單,早上買回來的菜晚上把它變成菜品,賣出去,變成錢,所以很多創業者成為了甩手掌櫃,對管理過程缺乏監管,餐飲經營的內容包括很多方面,產品、服務、環境、營銷。


美食理想


由於受到互聯網的衝擊,傳統餐飲逐漸被互聯網餐飲所取代,許多餐飲老闆更是有苦難言,掙不到多少錢,還頻頻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那麼我們就不禁要問了:為何別人做餐飲賺錢,而自己卻一直賠錢呢?

輸在選址上

很多餐館之所以生意不好,都是輸在了選址上。經營一家餐廳,如何找到了一個好的地段,那麼就等於生意成功了一半兒。很多餐飲人選擇把餐館開在商業中心這種人流密集的地方,以為靠著大量的客流,就可以安枕無憂了,結果招來因經營給他人帶來的不利影響而不能正常運營。或者是因為受到資金短缺的影響,選擇了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讓餐廳沒有吸引力讓食客到店就餐。一旦選址不對,即便你再怎麼有能力,也無法彌補這一漏洞。因此,當我們在選址時,要儘量選在人群密度大,交通暢通的場所,像購物中心、電影院、居民樓和娛樂場所,這樣才會有利於餐廳的經營,達到生意興隆的目的。

喜歡抬高飯菜價格

據不完全統計,大約10家餐館中就有6家以上存在著喜歡抬高飯菜的價格,仗著人流大,就把菜品價格定得過高,結果讓消費者望而卻步,把客源嚇跑。所以,餐飲老闆在給飯菜定價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定,利用公式:菜品銷售價格(菜品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1-非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率﹢利潤率),這樣顧客就會覺得你餐廳的飯菜價格是合理公道的,他們才會容易接受,原意來你的餐廳吃飯。

管理上沒有明確的規範

我們大多數的餐廳都是家族式、夫妻式的,由於經營者過於隨意,在管理上沒有明確的規範,很多章程如同虛設,對食材採購、質量把關上不用心,給餐企造成大量的負面影響。甚至有些家族員工喜歡偷懶,讓其他員工感到待遇不平等,這時,我們就需要用微餐謀這樣的餐飲管理工具來幫你進行人員管理。通過用這種工具,你就可以將店內的全有員工的工作情況一目瞭然,誰在認真工作,誰又在開小差,根據這些數據來進行相應的獎懲,既能提升服務品質還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這樣你的員工們才會心悅誠服,願意在你的餐廳工作。

2017年對餐飲行業來說,依然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餐飲人要想讓餐廳生意紅火,就必須要不斷地學習,敢於轉變經營思維,在維持自身優勢的同時,藉助互聯網技術來經營餐廳,完善產品和優化服務品質,樹立屬於自己的品牌形象,這樣你的餐廳才會被大眾所喜愛,更好的立足於餐飲界!


豐登街


你說的餐飲店幹一段時間就會賠本倒閉,這個現象確實存在。其原因,我覺得是如下這五點。



1.新店開張,大家圖的是一個新鮮,都樂意去嘗試一下,但是真正的口味卻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所以沒有回頭客。

2.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剛開始開店的時候,對整個店面的要求都是很高的,也會非常注重品質,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惰性就會慢慢的體現出來。品質下降,導致客戶的流失。

3.假如你的生意特別的好。出現一個現象,就是同行容易跟風模仿你,大家都進入的時候,導致你的生意受到衝擊。最後堅持不下去也就倒閉了。

4.市場的需求它是變動的。以前你暢銷的產品,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變得不再暢銷。而且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吃的口味只是一部分,就餐的環境,有特色也非常的重要,你是否跟得上?

5.開過店的人都知道,房租對於店老闆來說真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遇到無恥的房租,亂漲租金,還有真實的案例。我的一位朋友,房東鐵了心的要把他趕走,其目的就是房東與另外一家餐館合作。房東提供門店,日常的運營由合夥人來!

我也是開店的,經常在網絡上發表原創的開店經驗文章。主要講如何開好實體店。歡迎和我交流。關注私信開店二字即可找到我。


開店好生意


不是這屆餐飲店不行,而是作為餐飲店管理者的人不行。

把餐飲店開到全國連鎖的有很多,上市的有海底撈、呷哺、全聚德,沒上市的西貝莜麵、將太無二、那家小館、湯城小廚,都是上百家連鎖了。

以海底撈為例,單店投入800萬-1000萬,1-3個月實現盈虧平衡,6-13個月完成投資回收,餐廳層面利潤率是21%。在一二線城市,單店營收每年5600萬左右。如果把整個集團的管理費都算進來,去年103億營收,12億淨利潤,這個數據可以說是非常亮眼了。

為什麼這個行業會給人辛苦費力的印象,很簡單,就是行業內不同餐廳的經營能力事實上方差很大,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這個行業看似門檻很低,但做精細卻要花大功夫。採購渠道、菜品質量、門店裝潢、現場服務管理等等,所有環節缺一不可。除了這些前期要考慮的事情,做餐飲最難的事情就是堅持,簡單的服務工作,要始終如一地幹10年、20年。很多新入行的投資人熱情很高,但新鮮幾個月過去之後,面對後續繁瑣細緻的管理工作不復當初激情,管理鬆懈則經營倦怠,很快就倒閉了。

所以這個行業的成功,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孫建波


要看你的餐飲店是什麼品類的餐飲店,如果是爆款或者是那種比較網紅的店鋪那麼很大程度上幹一段時間倒閉的原因是大家都嘗過鮮了之後很難繼續消費了。所以你會發現現在大街上的網紅店非常多,在網紅店推行之初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因為這是網店,所以就會排隊去購買他們的餐飲產品。但是大家在嘗過之後可能並不喜歡它的味道,或者給消費者傳達的觀念和理念最終沒有被認可,所以你會發現網紅餐飲品牌的生命週期都非常短,往往不超過三年,主要就是因為當它給消費者有了一定的消費認知之後,就會困在網紅產品體系當中,一旦成立這種網紅產品體系。他的消費頻次是有限的,可能日常的餐飲品類大家消費在,很多次,但是這種網紅餐飲大家只會消費一次,復購率幾乎為零。這就是網紅餐飲的弊端。

另外還有很多網紅餐飲品牌,他們在自己比較火爆的時候都會放假,蒙一下放出去幾百家,這樣對於網紅餐飲品牌來說,傷害力是非常大的,因為加盟商對於餐飲品牌的掌控力度以及餐飲體系的瞭解並不是特別深刻,所以加盟商往往會把品牌做得非常亂,並且有可能會傷害到品牌。

所以你會發現,像我們基準一種品類之前就非常的火爆,短時間內在全國開了幾千家店,但是很短的時間之內,又全部關店,現在大街小巷上已經非常少見黃燜雞米飯了,這就是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如果你要是把一個爆品做好需要持久的造血能力。

還想要活的時間比較久非常困難,需要從產品體系以及整個品牌想要傳達的理念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