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從明君變昏君的多,只有他從昏君成了明君

中國古代有一個顯著的現象,很多國王或者皇帝一開始非常英明,但隨著執政時間的加長,逐漸失去了進取心,從明君轉變成昏君,著名的有唐玄宗、明世宗、清高宗等。他們的行為成為國家衰落的誘因,那麼歷史上有沒有前期昏庸,後期英明的君主呢?當然有,他就是商太宗太甲。

從明君變昏君的多,只有他從昏君成了明君

唐玄宗

太甲是商朝的第四代君主,商朝開國君主成湯嫡長孫,商王太丁之子,太甲即位的頭兩年還算是循規蹈矩的新天子,在四朝元老伊尹的輔佐下,沒有大功也沒有大過,日子過的平平淡淡,作為太平時代的君主其實已經算不錯了。

從明君變昏君的多,只有他從昏君成了明君

太甲和伊尹

但是,到了第三年,太甲同學開始不安分起來,他任意地發號施令,一味享樂,暴虐百姓,朝政昏亂,又破壞湯制定的法規,商朝的附屬國也開始離心,不再聽從商朝的命令。伊尹雖百般規勸,他都聽不進去,在這麼下去商朝的前途堪憂,最後伊尹將太甲放逐到了商湯墓地附近的桐宮,自己攝政。

太甲被放逐後待遇大減,一開始特別委屈,只有一個為成湯守墓的老人陪伴他,時間長了兩個人就混熟了。老人把當年商湯創業的故事,以及商湯訂下的種種規矩,每天對太甲講述,教育太甲應當以自己的祖父作榜樣,做個賢明的君主。祖父商湯的偉大功績,讓太甲既神往又羞愧,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越來越覺得自己對不起祖父在天之靈,就決心改正錯誤。

從明君變昏君的多,只有他從昏君成了明君

商湯

其實伊尹也在暗地裡觀察太甲,也希望他痛改前非,三年之後,確定太甲已經改過自新了,於是親自帶著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首都毫城,嚴肅而鄭重地把政權交還給他。重新執政的太甲跟換了個人似的,不僅改掉了以前的毛病,而且善於聽從勸告,舉止合乎理法,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商王朝重新復興,周邊的附屬國也主動歸附。

由於太甲傑出的貢獻,後來商朝給太甲上廟號:太宗。在商朝30位君主中只有六人有廟號,分別是商太祖成湯、商太宗太甲、商高宗武丁、商世祖盤庚、商世宗祖甲、商中宗祖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