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產後的這項檢查非常尷尬,卻很有必要,寶媽最好是去檢查下。

寶媽們應該對孕檢都不陌生,在懷孕的幾個月裡,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拖著大肚子去醫院檢查,除了身體上的不方便,更難受的是心理上的緊張,生怕醫生說哪裡有不好。等寶寶出生後,很多寶媽終於能鬆口氣,這下再也不用去醫院做什麼檢查了,不過別高興的太早,產後其實也是有檢查的。

產後的這項檢查非常尷尬,卻很有必要,寶媽最好是去檢查下。

寶媽在產後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所以有“坐月子”的習俗,在“坐月子”期間,寶媽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安心靜養,把身體恢復到產前的水平,甚至比之前的身體還好。

雖然說是“坐月子”,實際上可不止是一個月,而是要滿42天,這樣才能讓寶媽的身體基本上得到恢復,並且要在產後的42天到醫院做個產後檢查,確定寶媽的身體是否恢復好了。如果恢復好了,皆大歡喜,寶媽就可以放下心來照顧寶寶了,如果恢復的不好,那就要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根據醫生的恢復方案,及早治療,把身體調理好,不給以後落下毛病。

產後的這項檢查非常尷尬,卻很有必要,寶媽最好是去檢查下。

產後檢查的項目也是很多的,體重、血壓、血常規、尿常規、骨密度、盆底肌等。其中盆底肌這項檢查,可能很多沒經歷的人不是太瞭解,這個檢查非常尷尬,但卻是非常有必要的,寶媽最好是檢查下。

產後的這項檢查非常尷尬,卻很有必要,寶媽最好是去檢查下。

盆底肌就是尿道口周圍的那塊肌肉,盆底肌檢查就是檢查寶媽盆底肌肉的收縮情況,因為寶媽生完孩子後盆底肌會因為太過擴張而變得鬆弛,如果恢復的不好,會造成陰道鬆弛、性慾減退、性交疼痛等問題,還會出現便秘、尿急、尿失禁以及盆腔臟器脫垂等問題,影響寶媽的身體健康,也對家庭和諧不利。

盆底肌檢查的方式是比較令寶媽尷尬的。檢查時,醫生會讓寶媽把一個圓柱形狀的儀器,套上安全套後,放入陰道內,然後根據檢測屏幕上的信號,一會夾緊,一會放鬆,通過儀器對寶媽盆底肌夾緊的力度來檢測寶媽盆底肌是否恢復正常。

產後的這項檢查非常尷尬,卻很有必要,寶媽最好是去檢查下。

如果盆底肌恢復的不好,則要及時治療。可以到醫院通過醫生的幫助進行系統的盆底肌康復訓練,這個還分為主動收縮和被動收縮,主動收縮就是把肌電探頭放入陰道,讓寶媽自主收縮肌肉;被動收縮是通過利於低頻電刺激,使盆底肌有節律的收縮,進而得到鍛鍊。醫院的康復訓練,一般一週需要兩次,十次為一個療程,根據第一個療程的恢復情況,再考慮是否需要再做一個療程。


寶媽要是問題不太嚴重,也不想去醫院進行康復訓練,那也可以自己在家鍛鍊,方法也不復雜就是經常做做縮肛運動。具體方法是:吸氣,同時收縮肛門肌肉保持5秒,然後呼氣,同時慢慢放鬆肛門肌肉,每次做10分鐘,一天做3-5次,堅持下來也有不錯的效果。

產後的這項檢查非常尷尬,卻很有必要,寶媽最好是去檢查下。

生個孩子對女人的身體影響還是蠻大的,寶媽要重視起來,儘量別讓生育給自己落下身體上的毛病,有些問題可能暫時看不出來,等年齡大了就暴露出來了,而到那時也無法治療。所以產後盆底肌檢查非常重要,寶媽能查的還是去查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