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康雍乾三代帝王打造出盛世,立下偉大功勳,誰的治國能力最強?

公元1636年,女真族統治者皇太極在後金政權的基礎上建立了大清國並登基稱帝,從此,又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誕生。之後的幾年裡,清兵與明軍交手不斷,清軍連戰連捷,明軍損失慘重,失去了在整個東北地區的控制權。1644年,大清攝政王多爾袞帶領大軍進一步南下討伐,並攻打到山海關附近。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迫於壓力,又考慮到自身的利益,最終背叛大明向多爾袞妥協。清軍未消耗一兵一卒就進入山海關,國都北京失去屏障,整個大明都岌岌可危。

康雍乾三代帝王打造出盛世,立下偉大功勳,誰的治國能力最強?

同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與清軍交戰失利,退出北京城,清軍進駐北京城。數月後,順治帝為加強統治並得到漢族人的認可,將國都從瀋陽遷到北京。從此,大清確立了在中原地區的統治地位。隨後的幾年裡,清軍繼續南下,消滅了各地的農民起義軍以及殘存的南明政權。大清王朝由少數民族建立,同時,也是封建社會里最後一個王朝,從1636年大清建立,到1912年大清滅亡,歷時276年,包括努爾哈赤在內一共產生了12位帝王。這12位帝王當中,最耀眼,留名青史的恐怕就只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了。

康雍乾三代帝王打造出盛世,立下偉大功勳,誰的治國能力最強?

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統治時期長達134年,康熙與乾隆在位時間都超過了60年,雍正在位時間只有短短十餘載。康雍乾時期,社會穩定,農民與地主階級矛盾得到緩和,全國耕地面積進一步擴大,糧食產量空前提高,全國人口最多時期達到3億,相當於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不僅如此,大清的國力也非常強盛,成為世界上最富庶的國家之一,整個社會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社會生產力得到空前發展。史學界將這一時期成為“康乾盛世”,西方學者則將其稱之為“清朝高峰期”,同時,康乾盛世也被看作為“落日餘暉”,即腐朽封建社會里最後的輝煌。那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裡誰的能力最強呢?對比三者所取得的成就,就能夠得出結論。

千古一帝——康熙

1661年,年僅八歲的玄燁繼位登基,也就是康熙皇帝,大清的第四位皇帝。1669年,年少的康熙皇帝用計除掉了專權大臣鰲拜,從此掌握大權,開始親政。隨後,康熙皇帝就清楚了鰲拜餘黨,大力整頓朝綱,朝堂風氣有了極大的改善。公元1673年,吳三桂聯合其他兩地藩王發動叛亂,湖、廣、浙、閔等地區相繼被藩王佔領,整個大清面臨嚴峻形勢,王朝統治危在旦夕。康熙帝運籌帷幄,給予三藩強有力回應並集結各地力量平定三藩。1681年,持續數年的三藩之亂就此平息。

康雍乾三代帝王打造出盛世,立下偉大功勳,誰的治國能力最強?

同年,臺灣鄭氏統治集團發生內亂,力量分化,統一臺灣時機到來。1683年,康熙帝抓住有利時機,果斷決定對臺灣用兵,大膽起用施琅,經過數番交戰,大清水師取得重大勝利,最終鄭氏集團投降,臺灣得到統一。隨後,康熙皇帝設立臺灣府。

康雍乾三代帝王打造出盛世,立下偉大功勳,誰的治國能力最強?

1685年後,康熙皇帝為解決沙俄侵略邊疆問題,兩次調兵攻打雅克薩並取得大勝,徹底打消了沙俄侵略者的野心。1689年,大清與沙俄簽定《尼布楚條約》,從此為邊疆的穩定提供了保障。

1688年,噶爾丹於準葛爾地區發動叛亂,康熙帝一面阻擊噶爾丹的進攻,一面調集兵力平定叛亂。康熙御駕親征,到1698年,平定噶爾丹叛亂,最終將新疆蒙古地區正式納入統治範圍內。

治國雄主——雍正皇帝

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胤禛繼承皇位,即雍正帝。雍正一生勤於政務,每天的日程安排相當緊湊,幾乎沒有休閒時間,縱觀歷朝歷代,沒有哪位皇帝能比雍正還有勤政。

康雍乾三代帝王打造出盛世,立下偉大功勳,誰的治國能力最強?

康熙統治後期,力不從心,也沒有過多精力整治朝堂,以至於朝野腐敗,社會矛盾尖銳,統治面臨危機。雍正即位後採取強硬措施,大力整頓朝綱,又以鐵腕手段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改革,極大緩和了階級矛盾。

雍正還設立了軍機處,將全國軍政大權牢牢掌握在手上,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在雍正的統治下,國家機器很快煥發出活力,一改社會頹勢。

1735年,雍正駕崩,但他留下了雄厚的遺產,國庫存銀6000萬兩,要知道,康熙去世之時國庫只有800萬兩。由此可見,雍正治國能力之強。

天之驕子——乾隆

1735年,弘曆繼位登基,即乾隆皇帝。乾隆在位時期,大清的疆域面積達到最高峰。乾隆即位後,繼續大力推進改革政策,對外開拓,將康乾盛世推向頂峰。但乾隆與其祖父與父親的能力相比,就稍顯不足了。但乾隆是歷史上有名的長壽帝王,掌權時間超過60年,後世五人能及。

康雍乾三代帝王打造出盛世,立下偉大功勳,誰的治國能力最強?

三代帝王對比可見,雍正治國能力最強,康熙歷史功績最大,而乾隆則是守業人並將康乾盛世推向頂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