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不提蔡英文,說幾句關於中國寶島-臺灣的心裡話!

一直到現在,我對寶島臺灣都充滿了美好的嚮往,期待能夠早日去到寶島臺灣,圓自己的一個夢想。

[嚮往篇]

直到今天,還是很清楚的記得小學課文《日月潭》中的日月潭插圖,將湖水分成“日潭”與“月潭”的湖中央光華島讓人記憶深刻,群山環繞的美景更是無法忘懷。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中: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的歌詞是如此的朗朗上口,至今時而都會哼唱起來,一直都保持著對臺灣阿里山的神往。這篇《日月潭》讓更多的人從小時候就對臺灣懷有美好的憧憬,每年大陸那麼多遊客去臺灣去旅遊,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是受小時候教育的影響,踏上寶島臺灣,圓自己的一個夢。

不提蔡英文,說幾句關於中國寶島-臺灣的心裡話!

日月潭


[經濟篇]

學校求學時,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亞洲四小龍”是指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 和韓國,這四個國家或地區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在20世紀90年代躋身發達地區之列,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那時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經濟,發達程度還遠不如中國臺灣,不管是從電視新聞還是從課本上了解到的都是中國臺灣的經濟發展是多麼的厲害,不免對臺灣產生了極大的好感,再想想阿里山與日月潭,對寶島臺灣的嚮往就更上一層。


[人文篇]

1.媽祖信仰:媽祖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是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道教神祇。媽祖信仰融合了兩岸的情與緣,讓兩岸同胞的心越來越近。2014年04月11日,題為兩岸共鑄全球最大黃金媽祖像“媽祖故里”開光的報道中提到,全球最大媽祖像安座“媽祖故里”不僅是增加了一座象徵性新地標,更是在兩岸同胞間多了一道溝通橋樑。

2.儒家文化: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對民眾普及教育,積極推廣儒學,並且在今臺南建立臺灣第一個孔廟。

3.臺北故宮:中國有四大故宮,分別為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南京故宮、臺北故宮。臺北故宮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其收藏有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


[歷史篇]

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竊取臺灣的荷蘭殖民者,收復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事件,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捍衛了中國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體現的民族驕傲與豐滿的靈魂,不禁讓人動容,在一定程度是揭露了臺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堅持對自由的追尋和信仰尊嚴的堅守。


[統一篇]

每天各大媒體關於“蔡英文”和“臺獨”的報道非常多,通過新聞了解著寶島臺灣的動態,關於政治不多評論,就是希望臺灣早儘快回到祖國懷抱。寶島臺灣迴歸祖國的那天,我想自己會激動到淚流滿面,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