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大語文學習:回眸新中國四次國慶大閱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1984年國慶閱兵,我國共舉行11次國慶閱兵(分別是1949─1959年、1984年),受閱部隊的雄姿和陣容,反映了當時人民武裝力量的建設水平和精神風貌,在國內外產生了深遠影響。

大語文學習:回眸新中國四次國慶大閱兵

其中開國大典、國慶5週年、10週年和35週年這四次國慶大閱兵,更具有代表意義。

★ 1949開國大典 ★


大語文學習:回眸新中國四次國慶大閱兵


1949年6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議決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

中共中央成立了開國大典籌備委員會,周恩來任主任,朱德任閱兵司令員,聶榮臻任閱兵總指揮,二十兵團司令員楊成武任閱兵指揮所主任。 開國大典的閱兵按閱兵式、分列式的組織程序進行。閱兵式在靜止狀態下進行,全體受閱部隊以天安門主席臺為中心,按序列在東、西長安街列隊,接受閱兵司令員的檢閱;分列式在行進狀態下實施,各受閱部隊依次由東向西通過天安門城樓前接受檢閱。受閱部隊按海、陸、空三軍的序列編組。海軍的一個方隊由東北海軍學校和華東海軍艦隊選調人員編成;陸軍各方隊由步兵199師、獨立207師619團和臨時編組的炮兵第4師、戰車第3師、騎兵第3師編成;空軍的一個混合飛行梯隊由華北軍區航空處所轄的P-51型殲擊機中隊、蚊式轟炸機小隊和PT-19型、L-5型教練機小隊編成。受閱部隊共1.64萬餘人。武器裝備以軍兵種為單位,按種類集中,統一編組,由輕到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地面、海上到空中,使陸、海、空三軍渾然一體,形成強大陣容。

受閱部隊於七月底編組完畢,進駐北平近郊。這次閱兵訓練的時間比較短,徒步部隊的基礎訓練不足一個月,摩托、機械化部隊只有二十幾個摩托小時。受閱的騎兵部隊指戰員為了使人、馬站得穩,跑得整齊,從早到晚與戰馬滾在一起。

10月1日下午3時,剛剛就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等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大會司儀、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佈開會。毛澤東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他在義勇軍進行曲聲中親自撳下電鈕,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閱兵式開始。朱德總司令身著戎裝,在聶榮臻陪同下,乘閱兵車先後檢閱了排列在東長安街的海軍代表部隊,陸軍的步兵師、炮兵師、戰車師和西長安街的騎兵師。

隨後,分列式開始,首先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是年輕的人民海軍方隊。接著,步兵師以3個建制步兵團和臨時編組的衝鋒槍、輕機槍、通信、重機槍、輕迫擊炮、重迫擊炮、戰防炮、山炮各一個營的陣容接受檢閱。炮兵師以75毫米野炮、105毫米榴彈炮、37和75毫米高射炮的陣容出現在天安門廣場。火炮由小到大,由低到高,依次前進,均用中型卡車或十輪大卡車牽引,頗為壯觀。戰車師由摩托化步兵、裝甲步兵和坦克兵各一個團編成。當戰車師進至天安門廣場時,空軍分別以雙機、三機編隊,一批批接連飛臨上空,與地面的戰車部隊遙相呼應。騎兵師尾隨戰車部隊行進。走在前邊的是3個騎兵團方隊,而後是一個騾馬拖曳的75毫米野炮營。各梯隊的軍馬毛色整齊劃一,或全紅,或全白,或全黑,三色相間;騎在馬上的指戰員,身著草綠色軍裝,手握鋼槍,腰挎戰刀。

這次閱兵歷時兩個半小時,場面非常壯觀。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威武雄壯的陣容展現在國人面前,不僅為新中國的開國盛典獻上了一份厚禮,也給世界以震驚。

★ 1954年建國5週年 ★

1954年國慶閱兵是在全國轉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時期,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剛剛勝利結束的形勢下進行的。

毛澤東主席任命楊成武為國慶閱兵總指揮。受閱部隊有軍事學院方隊,步兵學校方隊,炮兵學校方隊,工兵學校方隊,坦克學校方隊,水兵方隊,航空學校方隊,公安部隊方隊,野戰軍抽組的步兵師、摩托步兵團方隊,內蒙古軍區騎兵五師抽組的騎兵團方隊,傘兵方隊,高射炮和探照燈方隊,炮兵師方隊,三輪摩托車方隊,航空兵梯隊等,共10384人。

大語文學習:回眸新中國四次國慶大閱兵


這次閱兵與開國大典閱兵相比,在部隊編成和武器裝備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變化。開國大典的受閱部隊主要由陸軍編成,海軍和空軍數量很少。而這次的受閱部隊由諸軍兵種編成,反映了海軍、空軍和陸軍特種兵的迅速發展。開國大典受閱部隊的武器裝備是雜式的,型號、口徑、出產國極不統一,這次受閱部隊的武器裝備則基本上是蘇式的。

航空兵由三機按三角形編隊,從幾個機場起飛,要求低空、小間距、逐隊跟進,準時到達指定空域。通過天安門廣場的高度為600米,航速每小時為400-650公里,這對中國年輕的飛行部隊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10月1日,地面受閱部隊在天安門廣場和東長安街列隊,空中受閱梯隊在北京附近機場待命起飛。10時,北京市市長彭真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五週年國慶典禮開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在閱兵總指揮楊成武陪同下,乘敞篷汽車檢閱部隊。

接著,分列式開始。軍事學院的學員方隊最先列隊進入天安門廣場。跟進的是步兵學校、炮兵學校、工兵學校、坦克學校、航空學校、海軍學校等方隊。水兵方隊在院校方隊之後進入廣場。公安部隊和步兵師各個方隊相繼通過天安門廣場。這是由一支手槍方隊、衝鋒槍方隊和步槍方隊組成的隊伍。在步兵方隊後面的騎兵受閱部隊,來自內蒙古草原,功臣模範佔50%。他們共編成6個方隊,每個方隊都是毛色相同的軍馬,側面看,騎兵和戰馬各成一直線,隊形整齊。三輪摩托車團、摩托步兵團、傘兵部隊、炮兵部隊、坦克部隊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

行進在炮兵師前面的是120毫米重迫擊炮方隊,跟進的依次是57毫米反坦克炮、76.2毫米野炮、122毫米榴彈炮、132毫米火箭炮、探照燈、37毫米高炮、85毫米高炮、152毫米加農榴彈炮、HC-2號重型坦克、T-34中型坦克和122毫米自行火炮方隊。

在炮兵部隊通過檢閱臺前的同時,航空兵受閱部隊飛臨天安門廣場上空。飛行在前面的,是由一架杜-4重型轟炸機和兩架米格-15比斯型殲擊機護航的帶隊機群,接著是4個轟炸機團和兩個殲擊機團。受閱的航空兵由111架作戰飛機編成。

整個閱兵,歷時63分鐘。

★ 1959年十年大慶 ★

1959年10月1日的閱兵規模比以往大,準備工作也比較早。當時,天安門廣場已擴建一新。整個廣場較五週年國慶時擴大了兩倍半,達40萬平方米。受閱部隊由15個徒步方隊、14個車輛方隊和6個空中梯隊組成。

徒步方隊有:軍事學院、石家莊步兵學校等編組的院校方隊,海軍長山要塞區編組的水兵方隊、北京軍區3個野戰軍編組的步兵師方隊。車輛方隊有:2個摩托化步兵方隊,空軍空降兵教導師組成的傘兵方隊,122毫米和152毫米榴彈炮方隊,空軍高炮師、雷達探照燈團組成的100毫米高射炮和雷達探照燈方隊,122毫米加農炮方隊,130毫米加農炮和152毫米加農榴彈炮方隊,中型坦克、重型坦克和152毫米自行火炮方隊,100毫米自行火炮方隊。空軍飛行梯隊,由1個轟炸機師、4個殲擊機師和高級航空兵學校抽組而成。

這次閱兵與5週年國慶閱兵相比,取消了騎兵、三輪摩托車和口徑在100毫米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隊,徒步方隊橫排面由20人增加為24人,受閱總人數增加1/3。

受閱武器裝備基本上是國產的,標誌著中國軍隊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空軍受閱編隊由五週年時的3機增加到5機,飛機總數由111架增加到155架,受閱飛行高度降低100—150米,這都對受閱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0月1日10時,北京市市長彭真宣佈慶典開始。隨後,舉行閱兵。受閱部隊官兵身著新式服裝,佩戴軍銜。

第一個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是軍事學院方隊。學員們身著深藍色陸軍校官禮服,佩戴著金黃色肩章,翻領上繡著彩色圖案。步兵學校、炮兵學校、工程兵學校、坦克學校、鐵道兵學校、空軍學校、海軍學校的學員方隊,緊跟在軍事學院方隊之後通過。水兵方隊的指戰員身著白色水兵服,佩戴肩章,頭戴黑色飄帶水兵帽,手持國產半自動步槍,刺刀閃閃發光。繼水兵方隊之後,是6個步兵方隊。指戰員們頭戴鋼盔,手持半自動步槍,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威風凜凜。摩托化步兵方隊的乘員,持衝鋒槍或半自動步槍;空降兵方隊的乘員,胸前斜挎衝鋒槍,身背降落傘包,他們由72輛解放牌卡車載運。

由144門各種口徑火炮組成的7個炮兵方隊,一波波通過天安門廣場,在6種型號的火炮中,有5種是中國製造的。受閱的裝甲兵方隊由9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組成。第1個接受檢閱的裝甲兵方隊,裝備了中國製造的五九式中型坦克。

裝甲兵第一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空軍飛行部隊領航機群準時飛臨廣場上空。接踵而來的是6個空中梯隊,這些飛機飛行高度350米至500米,由東向西,閃電般地飛過廣場上空。最後飛過廣場上空的是由中國製造的殲5型飛機組成的梯隊。

整個閱兵,用時58分鐘。

★ 1984年建國35週年 ★


大語文學習:回眸新中國四次國慶大閱兵


這年的國慶閱兵,是在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動亂之後,全面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勢下舉行的。

這次受閱部隊10,370人,各種作戰飛機117架,導彈189枚,坦克裝甲車205輛,火炮126門,火箭佈雷車18輛,輕武器6429支(挺),汽車2216輛,組成46個方(梯)隊。

其中地面方隊42個,包括1個儀仗隊,6個軍事院校方隊,5個徒步方隊,水兵、空降兵、女衛生兵、武裝警察各1個方隊,2個302反坦克導彈方隊,7個炮兵方隊,1個火箭佈雷車方隊,1個523輪式裝甲輸送車方隊,3個六三式履帶裝甲輸送車方隊,6個坦克方隊,1個海軍導彈方隊,2個地空導彈方隊,1個戰略導彈方隊,男女民兵各1個方隊。空中梯隊共4個,最大的機群為9機編隊,比10週年空中編隊增加4架飛機。

各種受閱武器裝備共28種,全部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其中19種是新裝備,具有現代水平,有的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充分反映了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新成果。

10月1日10時,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乘坐閱兵車出天安門,過金水橋。閱兵總指揮秦基偉乘檢閱車,請鄧小平檢閱部隊。鄧小平首先檢閱由陸、海、空三軍組成的儀仗隊,而後依次檢閱各方隊。

10時23分,分列式開始。行進在最前面的是由陸、海、空三軍指戰員組成的儀仗隊。他們護衛著八一軍旗,率先進入天安門廣場。

軍事院校方隊、步兵方隊、水兵方隊、空降兵方隊、女衛生兵方隊、武裝警察方隊和男女民兵方隊,依次進入天安門廣場。軍事院校方隊由軍事學院、海軍學院、空軍學院、炮兵學院、裝甲兵學院和石家莊陸軍學校組成。學員們身著新式軍服,正步前進。步兵方隊進至天安門前,由肩槍齊步走變為端槍正步走,整齊劃一。水兵們身穿白上衣、藍褲子,手握衝鋒槍,分外威武整齊。接著是空軍空降兵方隊、女衛生兵方隊、人民武裝警察方隊、民兵方隊。

徒步方隊之後,反坦克導彈、炮兵、火箭佈雷車、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坦克、自行火炮、地空導彈、戰略導彈等摩托化機械化方隊接踵而來。

在空軍防空導彈部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空中第一梯隊領隊、師長徐水香駕駛著轟-6型飛機領航,向天安門上空飛來,8架殲教-5型飛機分列兩旁,由轟-6型組成第二梯隊的18架飛機緊隨其後。在空中第一、第二梯隊受閱的同時,戰略導彈方隊的9輛大型牽引車,載著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戰略導彈首次公開展現在人們面前,特別引人注目。這時,空中第三梯隊的32架強-5型飛機分編為4箇中隊,低空飛過天安門上空。接著,第四梯隊的35架殲-7型飛機分編為5箇中隊,飛越天安門上空。

10時56分,分列式結束,整個閱兵式歷時56分鐘。在莊嚴隆重,氣勢恢弘,統一和諧的氣氛中,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的歷史時期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壯美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