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哎呀,我那苦命的安徽六安妹妹喲,你從小打豬草,挑馬齒莧

【美文】哎呀,我那苦命的安徽六安妹妹喲,你從小打豬草,挑馬齒莧

【美文】妹妹的童年

張烈鵬

作者郵箱來稿

哎呀,我那苦命的安徽六安妹妹喲,你從小打豬草,挑馬齒莧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妹妹的童年就是有別於他人的葉片。

妹妹小我兩歲。我們童年時代,家住龍潭寺街頭的龍井生產隊,人多地少,田裡的產出有限,工分不值錢。我家是個大家庭,十一口人,除了不能下地幹活的小腳奶奶、尚未成年的幾個姑姑以及我們兄妹三人外,只有兩個半勞力,工分掙得沒有人家多,分到手的糧食也就少了許多。出生在這樣的農民家庭,誰都擺脫不了“窮”的感受。與大家的貧苦相比,妹妹又多了一些疼痛和酸楚。

那年月,家裡每一頓飯都是稀湯拉水,一年四季吃不飽淪為常態。妹妹和我們一樣餓得精瘦,命運的手卻偏偏拉著她小小的羸弱之軀,去承受更多的苦難。

記得一個夏天,吃罷晚飯,弟弟拉肚子,瀉得厲害。服用幾片藥以後,奶奶按照民間流傳的方子,給他拌一碗麵疙瘩,和了一些紅糖,說是補肚子有效。紅糖,甜甜的味道,不是逢年過節,平時是很難嚐到的。面對眼前的美味,年幼的妹妹滿是嚮往,渴望好好吃上一頓。不過,她很懂事,這樣的想法只是揣在心裡,始終沒有說出來。妹妹也不願離開,她靜靜地躺在那條窄窄的大板凳上,似乎在等待什麼。帶著可憐的心願,任習習涼風輕拂,看滿天星星眨巴著眼睛,妹妹迷迷糊糊睡著了,睡夢中稀裡糊塗滾到地上,手臂摔成了骨折。疼痛!劇烈的疼痛!可家裡沒有錢醫治,大人們只好將她送到街上擅長治療跌打創傷的老陶奶奶家,用幾根桃枝固定了手臂,就送回來臥床靜養了。傷筋動骨一百天,妹妹的骨頭好容易痊癒了,有一種人生體驗卻注入她的骨髓深處,幾十年揮之不去。

窮人的孩子從不嬌生慣養。妹妹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自己動手盛飯吃、倒茶喝。也是一個夏天,個頭和鍋臺差不多高的妹妹,踮起腳尖,拿著鐵勺,從大鐵鍋裡盛稀飯,不小心右手一下子跑偏,一大勺子滾燙的稀飯全部倒在左手上,造成了嚴重燙傷。淒厲的哭聲,痛苦的表情和動作,以及隨之而來的紅腫、潰爛的傷口,似乎在註釋著什麼叫禍不單行。最終,妹妹的手背留下一大塊傷疤,就像她的童年深深打上了苦難的烙印一樣。

哎呀,我那苦命的安徽六安妹妹喲,你從小打豬草,挑馬齒莧


然而,苦難是人生的老師。隨著年齡的增長,妹妹開始在苦難中學習生活的本領。有一年,我們家菜園裡瓜菜大豐收。母親醃製了滿滿一大缸鹹菜,家裡吃不完,就讓我和妹妹上街賣菜換點油鹽錢。那天的鹹菜特別好賣,剛到集市就圍上來幾個買主,一眨眼工夫,滿滿一洋瓷盆鹹菜即將告罄。我安排妹妹回家再掏一盆送來。儘管我知道她年齡太小、個頭太小,端一盆鹹菜十分吃力,但她不會稱秤,不會算賬,只能為難她來來回回做搬運工了。果然,妹妹端菜趕來時,佝僂著身子,臉色蒼白,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我們已經顧不上這些了。一盆,一盆又一盆,一直忙到趕集買菜的人群散盡,妹妹一屁股坐到街上,半天不想動彈。

回家後才發現,妹妹是順著菜缸的一角一直掏到缸底的,媽媽說,這樣一來,剩下的半缸菜很容易黴爛,必須抓緊處理掉。龍潭寺每兩天才有一個上午逢集,閉集是很少有人上街買賣的。妹妹那個愧疚和著急啊,從眼神從眉頭從臉色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下一個逢集很快來到了,妹妹催著我繼續擺上菜攤,可惜的是,前日的紅火不再,家家戶戶似乎把一年的鹹菜都提前買足了。這次賣鹹菜,是妹妹最早的經商經歷,可以肯定地說,其間對勞動的基本認識、對商機的初步感受,對她最終成為生意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哎呀,我那苦命的安徽六安妹妹喲,你從小打豬草,挑馬齒莧


我家住在龍潭供銷社附近,那是個富得流油的單位,有許多掙錢的機會。有一年盛夏,供銷社修建房屋,從外面買進好幾車沙子。那些養尊處優的營業員們是不屑做卸沙子這種苦力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左鄰右舍的孩子們主動承攬了這份雜工。妹妹那時候還沒有力氣爬到大貨車的車廂上面下沙子,她負責在供銷社大門前觀察汽車的動態,一旦聽到馬達轟鳴,立即跑過來扯開嗓門喊人。那年夏天特別熱,整個世界好像一個大火爐,烈日暴曬的滋味很是難受。妹妹怕誤事,總是早早地在太陽地裡守候,每次都是汗流浹背。那陣子,她沒有一雙像樣的涼鞋,一直光著腳丫站著或者跑著。青石板鋪成的街道曬得可真燙啊,很像一塊燒熱的鐵板,赤腳在上面,有些疼,幾天下來,妹妹的腳底板烙出幾個水泡。好在付出也有收穫,妹妹和我下沙子一共掙了一元六角五分錢,當月家裡打油買鹽有了著落。

養豬是每一戶農家的必修課,飼料不夠,妹妹放學後就忙著去打豬草。我們家的小黑豬喜歡吃馬齒莧,妹妹聽說龍潭水庫那裡盛產這種草,有一天放晚學以後,就挎著篾筐,拎著鐮刀,獨自去了離家四里路開外的龍潭水庫。果不其然,那裡馬齒莧確實多的是。妹妹高興極了,割著唱著玩著,不知什麼時候太陽已經下了山。眼見得天色一寸寸黑下來,妹妹心裡發了慌,連忙起身往回走。可篾筐已經按得滿滿的,很沉,妹妹挎得很吃力,想掏出一些馬齒莧扔下,又捨不得。就這樣走一陣歇一陣,沒到半路,天就黑透了。妹妹正在著急也有些害怕,卻隱隱約約聽到父母喊她的名字。原來,父母親幹活收工後,見她打豬草沒回來,擔心她出了意外,就帶著我們奔著幾口溝塘分頭找來。我以為妹妹見到大人時會委屈得哭鼻子,沒想到她居然那麼堅強,不僅沒有哭,還一個勁地炫耀筐裡的馬齒莧呢。

哎呀,我那苦命的安徽六安妹妹喲,你從小打豬草,挑馬齒莧


妹妹的童年,沒有萬千寵愛,卻有酸辣苦甜。那一樁樁歷久彌新的往事,讓妹妹在貧窮中倍加勤勞,在苦難中學會堅強,有些疼痛有些艱澀也有些珍貴,值得她回憶、咀嚼和品味,也值得我以及更多的人反覆觀照和深思。

選自作者郵箱自由來稿書稿 勵志散文集《幸福有多遠》

張烈鵬,男,安徽省霍邱縣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小說學會會員、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現供職於中共安徽省霍邱縣委組織部。1988年開始,先後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中國詩歌》《詩潮》《小說月報》《微型小說選刊》《雜文報》等報刊發表散文、詩歌、小說、文學評論等文學作品800多篇。出版散文集《最好的風景》《夢中的家園·遙望》、詩歌集《夢中的家園·遙寄》,參與著述皖西學院本科教材《皖西現當代作家研究》。詩歌集載入《新詩著作敘錄》。作品榮獲中國散文學會“當代最佳散文創作獎”、安徽省報紙副刊好作品評比二等獎、安徽省作家協會首屆散文大獎賽江淮散文大獎、六安市首屆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六安市第二屆文學藝術獎等多種獎項,入選《當代新現實主義詩歌年選·2011卷》《當代新現實主義詩歌年選·2012卷》《中國詩歌·2014年民刊詩選》《中國詩歌·2015年民刊詩選》《新時文·文化卷》《中國散文大系·抒情卷》《中國散文大系·女性卷》《中國散文大系·旅遊卷》《六安文學60年·散文卷》《六安文學60年·短篇小說卷》等多種選本。作者辭條入選中國小說學會主編的《中國小說家大辭典》、百花園雜誌社主編的《小小說作家辭典》。

哎呀,我那苦命的安徽六安妹妹喲,你從小打豬草,挑馬齒莧


選稿:蘇白傳媒、昆德拉傳媒 CEO、編審 鄒劍川

發稿、運營 蘇白傳媒旗下昆德拉傳媒 新媒體運營經理 別文彬

試驗標籤:安徽 六安 散文 親情 苦難 勵志 三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