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房價還會長嗎?為什麼?

實芯羅卜


9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佈70個大中城市8月份新房只有廈門一家環比下跌;二手房只有上海和廈門兩家環比微跌;房價都在上漲和持平中。

決定房價上漲或下降因素很多,不單單是地理位置和樓盤的好壞。更多是:地價、貨幣政策、城鎮化率、產業和就業、人口流入與輸出、經濟增長與下滑、民眾收入等等。


那麼我國的房價以後會怎樣?要看國家的經濟是否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當民眾分享國家經濟發展成果滿足於消費外,收入的改變帶來的是行為習慣的改變。對房子環保及周邊環境要求就會更高。開發商就必須建造更人性化、更環保的房子來滿足於未來民眾的需求。

在工業化進入中後期,高科技丶高端產業會更多。同時鄉村在變小,城市在變大變多,城鄉差距會推動城鎮化的前進。房子將是新市民居住的必須品,將推進居住的大量需求。


房價的高低取決於地價的貴賤。當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依賴度沒有改變,那麼開發商就不能降低開發成本,房價就不會下降。

國家經濟增長帶動M2體量放大和民眾收入提高,同時也說明貨幣在貶值。29年前北京一套房款現在只能買一個平米。


如果普通百姓的資產配置觀念和投資意識不轉變,仍然僅盯著口中之糧。那麼未來"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將會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既然貨幣貶值成為必然。那麼我們每個人都該認真考慮手中資產的配置問題,如何向富人學習如何理財?如何在資產的配置中,抵抗貨幣貶值和CPⅠ上漲?切勿"窮人思維"。

未來擁有優質資源的一二線城市,人口繼續流入和供應與需求會推動房租和房價繼續上漲。在目前限購政策下,一二線城市基本在穩定狀態;既不會有太大的上漲機會也不會有購買力進入。因此炒客以及開發商轉移三四線城市,正是炒客與開發商的進入;三四線城市獲得大量的開發資金,使得房價也被推高。某些三四線樓市的紅利、上漲動力已消失殆盡,在等待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和回暖。

考慮我國城鎮化率不到60%和其他因素,未來仍然有發展空間。房價上漲是必須的,還會更高。


皖江新四軍


如果你在城裡上班,手上只有一套自住房,那就是剛需,房子漲多少就你沒關係,就算每平方漲一萬,你能賣到房子,回老家抱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過,應該不能。如果你手上有多套房,房子漲價,受益頗豐,那自然是好事

房子的漲跌還得看地段,行業,人口,有些地方經濟好能吸引外來人口,房價堅挺,有的地方什麼都不行,靠炒起來的,就經不起時間的考驗,房價漲跌是市場行為,沒必要過多憂慮,房價跌也不是你一人面對的問題,有些人說房價會不會跌的像大白菜價,那完全是個笑話。


拓荒仔85


房價漲的一二線城市,有錢人你愛去就去!四五線城市我們沒錢人也願意守在這!房子跌那也是應該的,這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


user4916180833504


賣地的,在商言商想賣高價,又怕弄巧成拙大崩盤,所以會翻來覆去瞎折騰。


52026401


不會漲了,現在的人想開了,當房奴很累的,人只不過活這幾年


用戶6768194440081


肯定漲,以前一千一萬的漲,現在一百兩百的漲,不能太快不能不漲


隨想34


漲個剷剷


高原上的男人1


房價漲與不漲,誰也不敢斷定,我們先了解幾個現象

1、據說現在有很多建築工地上,招一個農民工工資要當天一結算.即使這樣,工地忙的時候還很難招到人.幹活農民工年齡都偏大,通常是幾個有建造師證的8090後在監管6070後農民工幹活.國家對農民的各種福利政策,讓很多人不願意再出苦力掙錢,用工荒正在蔓延.

2、交通部門打擊超載,鋼筋水泥的運輸成本再增加.

3、環保部門整頓力度加強,工地乾乾停停.期房延期交房時間.

4、棚改工作正在接近尾聲.

5、得到國家拆遷補償的農民早已經身價百萬千萬,住房最少兩套.

6、高價買過房子的人,不希望房子降價.

7、剛需購房者逐漸從80後轉為90後,90後生活方式在逐漸改變.

8、有人願意成為房奴,有壓力才有工作的動力.有人不願成為房奴.不想精彩的人生負債而生

.



不乖的大白兔


房價還會不會漲?為什麼?

中央再次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大連市做出規定,今後房價只允許跌,不允許漲,但跌幅必須控制在5%之內;7月初,南京市兩家銀行將首套房貸利率調整到基準利率上浮20%;又如7月蘇州首套房貸利率普遍按照基準利率上浮23%執行,二套房貸款未還清的客戶多數銀行要求貸款利率上浮30%。而在青島,多家銀行確定上浮房貸利率,其中首套房利率上浮15%,二套房上浮20%、個別達到25%。

種種跡象表明,房價還是在漲的。如果不漲,就沒有必要進一步強調調控的重要性,沒有必要出臺新的調控政策,沒有必要提出房價只能跌、不能漲的要求了。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房價還在漲,且有的地方上漲的幅度不小。但是,上漲的內在動力已經得到有效遏制,無論是開發商還是炒房者,已經感到政策沒有可以迴旋的餘地,調控也不可能放鬆。特別是開發商,在融資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死槓房價已經變得越來越難,除中小開發商大量倒閉破產外,一些大的開發商也面臨嚴峻的資金壓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現資金鍊斷裂現象。

這也意味著,在“房住不炒”定位和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下,只要房價不出現穩定,樓市調控就不會有任何鬆動跡象。即便鬆動,只要出現房價上漲或反彈,調控又會收緊,且會越收越緊。那麼,對開發商和炒房者,包括住房投資者來說,也就只有順應形勢,“以價換量”、“以降價換市場”,不然,只會越過越艱難,直至無力承受。

所以,房價還會漲,但張力越來越弱,房價穩定的城市會越來越多,小幅下跌則是未來一段時間房價最有可能出現的格局。特別是二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是大概率事件。至於跌多少,一年之內不會超過10%,一般在3—5%。


譚浩俊


判斷房價高低取決於購房者的購買能力和房產持有人的數量。對購房像買菜一樣隨意的高收入人群,不算高;對掏空六個錢包才能攢足首付款的低收入人群,當然高!當大多數人群都有自己的房產時,說明市場飽和資源配置合理,房價不會升高;而房產如果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說明社會財富分配不均,房價由少數人說了算,房價一定會高!

目前全國可供居住的商品房面積有多少?網傳數據夠40億人居住(其真實性無法求證,實名登記全國聯網後自會一目瞭然)。如該數據屬實,說明房產已經供大於求。按照供需規律房價本該下降,為何會有價高之說?唯一的解釋是,房源被少數人掌控。

至於房價是否會繼續升,取決以下因素:

1、居民購買力是否增強。目前居民購買力已經無法支撐房價上漲。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並且房價持續下降,在兩者增減幅度最終持平後,房價不會升高;若居民收入維持現狀甚至下滑,而房價不受控制則必然上漲。

2、監管調控力度是否加大。從“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到“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國家層面已經定下“房住不炒”基調。地方政府如何貫徹落實上層精神,制定相關調控措施,加大監管力度,保持市場穩定,考驗地方政府的執行力。

3、炒房客對市場的預期。如居民購買力不足,銷售市場遇冷,房子有價無市,市場預期悲觀,那些加槓桿炒房客無法承受資金壓力,會先行降價拋售;全款購房的炒房客,也會因投資收益率降低隨之跟進。

4、建築成本增減和剛需購房人群數量。土地、建材、人工等成本增減決定房價上漲或下降;沒有買方市場就沒有賣方市場,而剛需人群是買方市場中的中間力量,人群數量和購房需求決定房價未來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