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一個人變成廢柴的五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導語:都說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字典裡多了一個字—“宅”,這其實是一個動詞,記錄了人生活狀態下滑的相對動態過程,還有一個詞——“拖延”,這其實是一種緩慢的病症,並且侵蝕這大部分人生活的積極性。這些東西到了最後往往都會讓習慣“宅”和“拖延”的人變成“廢柴”,但讓人變成“廢柴”的遠不止這兩種行為,下面是一個人變成廢柴的五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一個人變成廢柴的五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1.早晨的鬧鐘絕不止一個,而第一個鬧鐘與最後一個鬧鐘時間可以相差一個小時

小時候大家的精力好像永遠都用不完,也從來沒有睡懶覺的習慣。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有的人慢慢出現了早晨睡不醒,晚上睡不著的狀況,也再也做不到“一覺便起”,習慣了在床上磨嘰,上演與被子枕頭難捨難分的戲碼。鬧鐘的制定一定要是整數,鬧鐘一響,自動冒出的就是“啊!還可以睡個五分鐘”之類的“在墮落邊緣試探”的想法。殊不知這是正在變成廢柴的一種表現,如果當你的第一個鬧鐘和你最後真正起床的鬧鐘相差了一個小時,你就需要靜下來想一想曾經有活力、有夢想的你哪兒去了?

一個人變成廢柴的五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2.每天晚上對自己都會說“明天要早點睡”

自律的人才有把控自己的潛質,引用一句話便是“自律才更自由”,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睡眠時間都沒法把控,那他基本也就沒法把控自己的人生了,對於每天都要立個flag——“明天一定要早睡的人”,實際上只是為今日的熬夜圖個心安罷了,並不能起到什麼實際作用,所謂明日何其多,或許不知不覺,他又熬過了一年的夜,在新年會許下“明年早些休息”的願望,時間不能束縛人,束縛自己不讓自己突破的永遠是人的本身。

一個人變成廢柴的五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3.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紙質書

現如今的快餐時代,什麼都講究“快”,節奏過快有好有壞,但往往是浮於表面的“假快”,每天刷屏好像看了不少東西,但實際都是過了眼沒過腦更不要談過心,讓你夜晚躺在床上想一想你今天吸收了什麼,卻一片空白。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看一本紙質書了?沒有吸收自然無法輸出,一個人本質的積累來源於他的見識,如果你不再流連於文字,那便是你消耗自己原來見識的開始。

一個人變成廢柴的五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4.很久不和朋友外出,總是說忙,但卻不知道在忙什麼

有這樣一群人在開始患有社交恐懼症,知心的朋友不在身邊,也不願意突破尋找新的朋友,同事同學之間發出的邀請心裡也會感到萬分為難,即使選擇參加聚會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周圍人交流,每時每分都在覺得“尷尬”兩個字是為自己發明的。後來對於相關邀請乾脆就推說自己在忙,但捫心自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週末能足不出戶,吃飯都靠外賣,甚至是足不下床。

一個人變成廢柴的五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5.心情總是患得患失

有句話說的好,你現在的焦慮都來自於你自己的“不努力”,因為對自己沒有規劃,所以總是覺得自己很迷茫,有很多想法,卻不願意花一點時間來將其一一實現,總是安慰自己等××事過去後開始吧,然後便從年初推到了年末,一年復一年。

一個人變成廢柴的五種表現,你中了幾個?

結語:在路上的人永遠沒有時間思考失敗或迷茫,因為人生是越走越清晰,不論是親情、友情、愛情或事業,不嘗試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變成廢柴的五種表現,以上你中了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