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怎樣看文章的中心思想?

大海的小米粒邪


這是一個很虐的題目,也是讓人很煩擾的題目。

依稀記得讀書的時候,語文課上總是會有一些涉及到中心思想的教學活動,語文老師總是讓我們去總結中心思想,甚至在考試中也有類似的題目,現在回想起來,鬼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到底在想啥,我們後來閱讀某篇文章並且去試圖總結其中心思想的時候,也許就是在斷章取義,在武斷地自己判定,甚至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原作者。

我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類似的情況,一個記者朋友的一篇文章被某地方作為期末考試題目,其中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總結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寫作時的心態,原作者在朋友圈感慨說當時根本不知道自己為啥這樣寫。所以對於老師給出的答案,作者本人也是一臉茫然。


WANG論科普


怎樣看文章的中心思想,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若能讀後體會到作者的所思所想也是一種享受,正所謂觀古人書籍猶如與古人對話一般,有種神交古人的莫名感覺,很真實猶如與知音的暢所欲言無話不談。下面談談我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看法。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與目的。主要通過文章的字,詞,句,段落,篇,章,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中的中心句,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入手。那如何正確把握文章中字句的思想呢?這還要從源頭抓起從瞭解作者本人開始,不然只通過冰冷的文字對號入座般的理解很容易形成本末倒置或斷章取義的片面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同樣的語言文字運用到不同的時代背景下,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心裡狀態下所要表達的思想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就必須要站在作者的立場去看待文章裡的文字,透過這些文字瞭解作者當時所要表達出的情感與思想。作者也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普通人,在其漫漫人生成長路上會形成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一旦形成則很難改變,正如今年最流行的一首大壯的歌《我們不一樣》裡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我們現在是在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也是貧富差距較大的時代,也是文化發展多元的時代。我們不能違背事物客觀規律而一味地強調統一的思想認識統一的角度去看問題和思考問題,其最終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的。這樣會禁錮思想文化的發展與建設。

最後特別想說的一點,文字其實是被感情賦能的,正如我常說的:文字總是被情感所牽著走一樣。在理解文章裡的文字時一定要結合文章主題思路和了解作者本人開始。文章裡的文字其實就是作者的血與肉,是靈魂在紙間飛舞的舞者。好的文章需要知音需要被讀者挖掘欣賞。所以希望廣大讀者能從更廣闊的視野更擴散的思維和更豐富的情感去閱讀理解文章。


真情碎碎念


好的文章能給人帶他天地裡去,這就是說作者想法和想像力是全面,也是完整的,能引人注意.,思維藝術也是完整,要想寫好文章,自已就得有想法和想像力,想法就是中心思想,一.故事沒有想法就不能成為一個故事,想法就是故事的中心主要原點,沒有這個就不能成立,人們看完一篇文章沒有中心原點和筆下藝術,就不是好文章,也沒有感受,平平淡淡,不能把人思維帶入他的天地裡去.,就是說沒有邏輯性的東西,也就是東一句西一句,前一段後一段,歸那不出中心思想來,.現在都在研究文章中心思想的問題,.中心思想對於作者也是難把握的,這個問題至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