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讓中國動漫發聲 這支奧斯卡團隊歸國後欲做國漫之光


讓中國動漫發聲 這支奧斯卡團隊歸國後欲做國漫之光

文| 虎投財經記者 丁悅

受訪者:太崆動漫董事長 張漢德

快公司關鍵詞:奧斯卡團隊、迪士尼大師、3D動漫

所屬行業:動漫

公司亮點:奧斯卡金牌團隊 七分鐘短片引爆市場

融資:尚未融資

從一開始,太崆動漫就是奔著奧斯卡去的。畢竟這本就是一個各成員深度參與過《瘋狂動物城》、《超能陸戰隊》、《美味盛會》、《冰雪奇緣》、《鼠來寶》、《海洋奇緣》、《大力水手》、《亞瑟聖誕》、《馴龍高手》、《功夫熊貓》等系列名作的金牌團隊。

讓中國動漫發聲 這支奧斯卡團隊歸國後欲做國漫之光

奧斯卡精彩瞬間

耗時一年傾力打造

在2017年12月的中國網絡文化產業年會上,太崆動漫(武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漢德曾表示“我們落戶武漢後製作的第一部3D動漫影片《衝破天際》將在18年春節前後亮相,希望這部7分鐘的短片能在國際動漫節上獲獎,並且衝擊奧斯卡動漫短片獎。”

讓中國動漫發聲 這支奧斯卡團隊歸國後欲做國漫之光

太崆動漫(武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漢德

短片講述了一個從小嚮往遙遠太空的女孩璐娜,在父親的愛的滋養中,不斷追尋航天夢想的故事;通過描摹璐娜對天空的好奇、探索和不畏艱險的開拓精神,折射出一個偉大民族智慧和信念共存的優秀品質。

《衝破天際》凝聚了太崆團隊一年的心血,突出精緻簡約插畫風,初入眼簾的確非常有迪士尼的風範。而除了審美性極強的畫面,最能體現團隊一流國際水準的是其對每一幀都“錙銖必較”的執著與打磨,最終達到點、線、面,光、影、聲完美融合,全動態流暢呈現的效果。高手過招,沒有破綻是基礎,穩定的高質量輸出是競爭優勢,而所有元素皆恰到好處是藝術品之為藝術的本源

奧斯卡金牌團隊

團隊領軍人物張少甫是一位精通中英文的華裔動畫師,對東西方文化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具備依託動畫的載體,展現二者融合的藝術美的能力。早在2011年,張少甫就憑藉『龍娃』獲得當屆學生奧斯卡金獎

以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其也是迪士尼著名六大培訓師之一,身兼迪士尼劇本組、創意組和軟件開發組成員。

在太崆微信公號的創刊號裡,張少甫寫道:經由不斷的鑄造、摧毀、重塑、去蕪存菁的反覆鍛鍊而所以成為藝術,這正是動畫迷人的原因。

“我們是一群持續問自己為什麼的人,如果今天可以選擇任何職業,你會選什麼?動畫。為什麼是動畫?因為覺得動畫很有趣。為什麼有趣?因為運用動畫技術,我們可以創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與故事。為什麼只能是動畫?不能是實拍電影?因為一個優秀的故事角色,搭配具有手作感的藝術風格是我們熱愛的。為什麼藝術手作感的動畫會令人感動?因為我們總在成就一件藝術品的過程中,享受千錘百煉的痛苦與快樂,我們活在創作當中,也樂在其中。為什麼......”——張少甫

隨後,張少甫召集了世界一流的動畫人才,包括Bobby Pontillas, Andrew Chesworth, Andrew Jennin,Joy Johnson等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可以說,太崆動漫的創始團隊集齊了迪士尼導演、製片、動畫總監、藝術總監及流程控制總監

,積攢了豐富的好萊塢動畫經驗和資源,將好萊塢的創意和技術與國內製作方式相結合,是一支有願望,也有能力站在過去成績的肩膀上創造出震撼世界的新作品的戰隊。

高壓下見真章

無疑,論實力,在國內太崆動漫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甚至是是獨一無二的優勢,同時也面臨著水土問題所帶來的阻礙。

眾所周知,迪士尼以其慢工細活聞名於世,其所擁有的500多位技術人員每人一年大概僅能完成三四分鐘的動畫效果。品質是由一遍遍不厭其煩的修改、完善的迭代過程造就的,而這一切都太依賴於對時間和精力的消耗。

就目前來看,國內外動畫製作的風氣存在很大差異。進入國內文娛市場的資本可能很難有耐心去適應這樣一種慢迴流的模式,依靠流量圈一波快錢的急躁心態比較嚴重。這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得到扭轉,需要資本、觀眾、製作方多方共同努力。當然其中也必然會有眼光遠、謀略深的資方願意同太崆動漫這樣的國際頂級團隊打一個配合。

只是市場氛圍如此,太崆有其躲不過的壓力,而這樣的壓力本身也意味著使命。唯有頂住壓力後的潛心製作,精雕細琢後的優質作品,才能向觀眾交一份最有藝術價值的答卷,也是對資方而言最有商業價值的評估報告。在觀眾審美訴求不斷提升,越發挑剔的今天,以次充好掙快錢的陋習將會被不斷打壓,良幣逐漸驅逐劣幣,從而共建良性發展的文化市場。

曾有人質疑,類似於《衝破天際》這樣立足於現實,圍繞中國夢、航天夢的作品可否被海外觀眾接納,真正走出國門。畢竟不管是《冰雪奇緣》還是《瘋狂動物城》,都是在一個頗為夢幻的氛圍裡運用擬人的手法講述一個童話故事,“對於這個問題,太崆會用作品給觀眾一個解答,我們會用最適配的方式講好每一個好故事。”

這也是為什麼張漢德在採訪中強調,“獲得奧斯卡獎將會是對我們作品和團隊能力的肯定,也是一種鼓舞。但我們並不是為了對標誰,對標某座獎盃而在做一件事。而是對自己內心深處的某一個故事,某一段人生經歷的欣賞,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呈現給全球的觀眾。

信仰創意,放眼國際

做出能感動世界的中國動漫,將心中的愛與情感通過動漫的方式傳遞給世界的各個角落,才是太崆的追求。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對某一個具體的想法,某一個參照物的討論和研究在太崆團隊內被不斷放大

業內曾這樣形容過全世界動畫粉絲心中的聖地——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對於創意想法的珍視,“從管理、技術、行政人員,到保安、清潔人員,每一個人都可以也被鼓勵貢獻出自己的創意想法”。而在太崆,“信仰創意、求新若飢”是永恆不變的原則。

動畫需要一個由信任為基礎、能夠充分溝通的環境。而太崆確保了其每一個成員都能擁有不被束縛的發揮空間,尊重每一次的發聲,且每一個人彼此信任,能夠真誠地給予團隊其他成員讚美與鼓勵,同時接受指導與批評。團隊始終以學習動畫的初心自省,拋卻繁冗的行政、等級,讓群策群力不再是一個口號,在最簡單的制度中孕育最驚豔的作品。

截至目前,這個7分40秒的短片已經獲得了38個影展的入選,其中具備奧斯卡資格的影展有7個,包括世界上最好的電影節之一——羅德島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動畫短片獎,以及世界頂尖的電腦圖形和交互技術大會——世界圖形圖像大會的觀眾選擇獎。

讓中國動漫發聲 這支奧斯卡團隊歸國後欲做國漫之光

目前張漢德和他的團隊已經受邀前往迪斯尼和Dreamworks夢工廠這兩個世界頂級製作公司分享短片《衝破天際》及其製作過程;前往皮克斯,以及素有好萊塢CG特效界麻省理工之稱的Gnomon School舉辦《衝破天際》專場放映交流會,“這是來自國際的肯定,我們也會不負期待,始終以更高水平、更具創意的作品為要求鞭策自身”。

《衝破天際》是太崆動漫造夢的起點。團隊希望藉由這部高水平的短片獲得足夠多國際社會的關注和認可,引進資本為後續大展拳腳、進軍長片提供經濟支撐,讓這個藏龍臥虎的團隊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遨遊在追求信仰,追求高水平的動漫天堂。目前正在洽談中的有《衝破天際》、《J計劃》、《Ceres》、《阿米》四部動畫長片,其中《J計劃》項目投資總預算為15000萬元。

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小編允許不得轉載。若需轉載和合作請在後臺回覆虎投財經或留言與小編取得聯繫。轉載時請寫明出處,署名原作者,否則我們將追究相關責任。望支持原創,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