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在幫扶的日子裡,有很多的新鮮事,也要很多的新發現。無論是田園風光,還是鄉土人情,抑或是一草一木,家畜鳥蟲,對我來說,都有意義。我記錄的許許多多的圖片,都是最真實的,原汁原味的,儘量保持它的真實的價值,即便是花花草草,也不作任何的修飾。這不僅僅是紀實攝影的核心所在,更重要的是,我要留下鄉村這個時期的那些我所經歷的真實的記憶。

這些紅酸泡是結在樹上的,我還是第一回看到。我小時在農村住過,那時紅酸泡是長在藤蔓上的。時間的變遷,許多的植物也在更化,有許多我已經叫不出名了。這幾十年裡,農村的人口漸漸外移,農村的生態出現了空前的繁茂,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目前農村最顯著的特徵。但也有一些荒蕪的田地需要作出科學的開發和利用。合作社式的農場能夠代替傳統落後的勞作,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能夠提高產量。多彩田園式的新農村,或許是農村未來的方向?豫南光山縣,農業大縣,地勢平坦,河川密佈,水資源充沛,多彩田園,是該縣農村發展所作出探索的路子。

至於本文所說的紅酸泡,到底能不能食用?有沒有藥物利用的價值,還需要鑑定作出可靠的結論。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扶貧日記——鄉村的紅酸泡


分享到:


相關文章: